
平臺經濟是數字經濟的基礎和發展載體,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之一。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明確提出要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支持平臺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北京市委、市政府有關決策部署,近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支持平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發布,立足北京自身平臺經濟發展實際,從持續優化首都營商環境、建立穩定健康市場秩序、支持企業合規生態建設等三個部分,推出14 條措施進一步提高市場監管部門服務企業的本領,為平臺企業發展營造寬松有序公平的網絡市場環境,為平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有力支撐。
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若干措施》主要圍繞登記準入、廣告業發展、網絡餐飲服務三個方面,為平臺企業持續優化首都營商環境。
平臺企業為個體網店經營者搭建網絡經營平臺, 對于個體網店經營者的信息登記管理尤為重要。盡管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大背景下,北京市在個體網店經營者登記管理制度方面已非常優化,并提供了周到細致的服務,登記服務的效率較高,但為了進一步優化相關管理制度,《若干措施》創新性地提出優化支持電商平臺集中批量代辦平臺內經營者經營主體登記,對通過網絡開展經營活動的個體工商戶提供拓展線下經營渠道、“一照多址”登記、個轉企等一攬子支持措施,激發網絡市場活力。
專家表示,此次北京創新性提出支持電商平臺集中批量代辦平臺內經營者市場主體登記,由個體獨辦到集體代辦,這不僅是方式上的豐富和完善,更是服務理念切實轉變的具體體現,真正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服務價值取向。今后這項措施得到實現并成為常態,對于廣大電子商務經營者無疑是極大的利好,能從根本上解決他們的“許可登記”之憂。一方面,由平臺集中代辦可以省去很多環節和成本,實現了專業人辦專業事,免去了眾多電子商務經營者的奔波之苦。另一方面,集中代辦既強化了平臺的服務功能,又提高了行政許可部門的辦理效率,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另外,《若干措施》提出了推動廣告業高質量發展。具體包括,建立完善廣告業重點企業“一對一”服務對接機制,幫助企業恢復發展;制定互聯網廣告企業合規經營等系列廣告合規指引,有針對性地指導企業自律合規經營,促進企業增加廣告營收。合規指引主要將從堅持正確導向、保證真實合法、開展公平競爭、健全管理制度、強化平臺約束、提高可識別性等方面給予指導,并隨著法律法規和監管政策的變化,動態調整完善指引內容,幫助企業更好把握政策,實現健康發展。
在網絡餐飲盛行的當下,如何提升服務水平是關鍵。針對此,《若干措施》提出提升網絡餐飲服務水平。制定網絡餐飲服務餐飲安全管理有關規范,上線相關服務軟件,提供可視化指導服務。同時簡化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備案手續,整合備案工作流程,優化備案審核服務,推動相關業態創新發展。依托“餐飲開店掌中寶”小程序,建立管理規范、布局設置、名詞定義、意見建議、文件下載5 個模塊,嵌入《網絡餐飲服務餐飲安全管理規范》等6 個餐飲業地方標準,采取流程圖、實景圖、參考示例圖、小視頻等“可視化”方式呈現,推動網絡餐飲標準化管理、規范化運營。
“柔性”監管引導企業合規經營
在一個良好、穩定的市場秩序下競爭和發展,對每個企業都很重要。對于穩定市場秩序,《若干措施》提出要優化市場競爭生態、強化經營者集中申報指導、深化示范創建工作等措施。
在執法檢查方面,《若干措施》創新性地提出優化完善一體化綜合監管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有關制度,試行平臺執法合規承諾制,深化輕微違法行為容錯糾錯、輕微免罰等相關措施。具體包括,規范抽查檢查行為。縱深推進一體化綜合監管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常態化,完善制度規則,完善部門聯合抽查事項清單,穩定監管政策預期;進一步優化執法環境,試行平臺執法合規承諾制,對于一般違法行為,根據平臺企業主動整改、合規承諾等情況,依法從輕、減輕或不予行政處罰。深化輕微違法行為容錯糾錯、輕微免罰,以責令改正、批評教育、告誡約談等“柔性”方式引導企業合規經營,同時加強政企執法協作,由重點平臺依托信息化系統配合協助執法工作。加大對虛假宣傳、刷單炒信等案件的查辦力度,整治網絡灰黑產,為平臺企業規范發展保駕護航,加強常態化工作聯絡,積極開展互聯網營銷領域新情況新問題會商研判,共同推動平臺合規治理。
專家表示,在互聯網平臺執法實踐中,注重對新業態、新模式采取包容審慎的執法原則,著力推動平臺企業落實合規管理主體責任,堅持依法合規、過罰相當、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若干措施》試行平臺執法合規承諾制,對于平臺企業的一般違法行為,可以由平臺主動申請整改,作出合規承諾。在企業整改完成后,由辦案部門牽頭組織對平臺整改效果進行復核,并根據復核情況依法從輕、減輕或不予行政處罰,這樣“柔性”監管大大提高了執法效率,推動市場健康有序運行。
此外,《若干措施》還提出做好平臺企業合規評估。以《電子商務法》和《網絡交易監督管理辦法》為基礎,建立完善平臺企業合規評估指標體系。以非接觸式調查為主,開展“無感”評估,最大限度減少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干擾。分類、逐步建立重點平臺企業合規檔案,為企業逐一梳理合規風險和整改建議,有方向性、針對性地幫助企業發現問題、完善制度。并在此基礎上,探索建立平臺企業合規激勵機制,調動企業合規管理積極性、主動性。
加強平臺企業合規生態建設
隨著平臺企業發展迅猛,國際化進程不斷加快,其合規建設迫在眉睫。《實施方案》突出對企業合規生態建設的支持服務,從政府、企業、消費者等多方考慮提出措施助力企業懂法知法護法,加強政企溝通,共同提高平臺企業提升合規管理效率。
具體包括,建立完善政策解讀工作機制,圍繞宣傳貫徹有關平臺經濟領域的中央精神和法律法規組織專家授課、政策問答、媒體訪談,制定平臺主體責任、反壟斷等領域合規指引,就平臺企業關切事項加強解釋說明,為企業風控提供及時好用的政策指導。同時發揮政府引導支持作用,搭建政企互動平臺,加強與平臺企業溝通聯系,建立專人對接機制。組織重點平臺企業信息交流,常態化走訪平臺企業,舉辦政府—專家—企業三方研討,推動智庫機構參與決策,廣開言路、廣謀良策,推動政企良性互動。
助力平臺企業提升合規管理效率。《若干措施》創新性提出指導企業加強合規管理,包括鼓勵有條件的平臺企業加入電子商務領域聯防聯控機制,持續推廣應用電子營業執照,指導簽訂自律公約,以科技賦能協同共治。加強對平臺企業合規管理工作的指導,幫助企業在交易規則和服務協議、禁限售商品管理等方面厘清合規責任邊界,推動企業更好履行主體責任。依托北京市電子商務領域聯防聯控機制,繼續推動風險信息共享,提升信用管網能力。鼓勵有條件的平臺企業積極加入聯防聯控體系,提升企業對違法風險的識別和應對能力。繼續加大電子營業執照的推廣應用,向有條件的平臺企業提供電子營業執照接口查詢驗證服務,輔助其做好商家主體身份信息真實性驗證,提升平臺企業在入駐審核環節的標準化、便利化水平。著眼重點業態、重點領域,指導有關平臺企業出臺自律公約,以頭部企業的自治自律帶動全行業整體合規水平提升。開發應用智慧化監管服務系統,為平臺企業提供法律政策查閱、信用信息共享、風險提示預警、協查共治等便利化服務,促進政府、平臺企業、平臺內經營者協同共治。
平臺企業與消費者聯系緊密,特別是各大電商平臺成為不少消費者購物的日常選擇,如何讓消費者滿意,提升購物體驗感和滿意度,進一步降低網絡交易投訴舉報數量成為平臺企業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針對此,《若干措施》提出持續深化“訴求即辦直通車”機制,進一步完善企業入駐、日常管理、退出等工作制度,指導企業快速解決消費糾紛,為消費者提供更快捷的維權服務。督促指導企業主動參與群眾訴求辦理,做好“接訴即辦”社會共治的同時,提升平臺企業影響力、競爭力。加強網絡交易投訴舉報的分析研判,組織開展重點難點問題研究,為平臺企業降低消費投訴提供精準服務指導,提升消費者網絡市場消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