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成功舉行。本屆服貿會成績斐然,國際參與度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作為中國“高水平的開放窗口”,服貿會不僅展示了中國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更成為引領服務貿易發展新趨勢新潮流的重要平臺。
走出去:“中國服務”走俏海外
曾幾何時,服裝、家電、家具構成了我國外貿出口的“老三樣”。如今,這一格局正在被改變——高質量、高技術、高附加值的外貿“新三樣”走俏海外,成為推動我國外貿出口的新增長極。
展會期間,步入服貿會首鋼園展區11號館,薄薄一片藍色的矩形固態鋰電池,陳列在一個略顯低調的展臺上??大w積,不起眼;看性能,卻了不得。衛藍新能源是一家北京企業,專注于專注于混合固液電解質鋰離子電池與全固態鋰電池研發與生產,據其展區工作人員介紹,這是我國自主研發的360Wh/kg固態鋰電池,體積更小、安全性更優、能量密度更大,續航里程突破1000公里。
這款固態鋰電池于去年11月實現量產,今年6月已交付電動汽車公司蔚來。近日,蔚來ET7車型正式“啟航”歐洲,未來有望馳騁在德國、瑞典等5個歐洲發達國家的路面上。
新能源車是外貿出口新增長極中的重要“極點”之一。數據顯示,今年1至7月,我國新能源汽車出口63.6萬輛,同比增長1.5倍,超過了傳統燃油車的出口增速。2022年,我國超越德國成第二大汽車出口國。今年1至6月,我國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新能源汽車的溢出效應最為顯著。傳統的汽車制造每增值1元,可帶動上下游關聯產業增值2.64元。而與傳統燃油車相比,新能源汽車進一步疊加了數字平臺、能源運營以及相關配套服務,對經濟發展的直接貢獻、間接貢獻及對就業的拉動,都更為強勁。
基礎設施建設是對外經貿合作的重要內容,在服貿會首鋼園展區12號館北京建工展區,北京建工“云”控數字孿生平臺吸引了參觀者的關注。北京建工集團智能建造中心負責人介紹,北京建工“云”控系統是基于數字孿生技術打造的。近年來,北京建工積極探索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將創新成果運用于城市綜合服務全產業鏈,并不斷將新模式、新技術帶到海外,參與全球基礎設施和工程建設。未來,北京建工將進一步增強中國智造服務全球的能力,為國際服務貿易高水平發展做出貢獻。
請進來:服務業成吸引外資“強磁場”
當前,中國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服務業成為重要經濟增長點,在產業和消費轉型升級中都蘊含著巨大的服務需求,這使得中國服務業成為吸引外資的“強磁場”。
在本屆服貿會上,各參展國家在展區內集中展示數字經濟、文化服務、旅游服務、教育服務、醫療服務等特色服務和發展成果。參會者可以洽商合作機遇,獲取各國服務貿易發展動態。
本屆服貿會主賓國英國組建了參展以來最大規模服務貿易展團,展區占地面積224平方米。從功能齊全的縮小版倫敦塔橋到巨大的電動方程式冠軍賽車裸眼3D,從著名的帕丁頓熊IP到披頭士3D照片墻,展廳通過美輪美奐的高科技,打造了精彩紛呈的百變空間,讓觀眾身臨其境地體驗英國的獨特魅力。
在伊朗國家展位前,展示著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這里既有伊朗國寶藏紅花、干果等特色食品和傳統手工藝品,也有醫療設備、納米科技等領域的高科技產品。
位于首鋼園的體育服務專題館,則是今年的“網紅館”,國際化率近68%,吸引了奧地利、意大利、日本、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在內的四百多個體育品牌線上線下參展。
來自沙特的穆罕默德·艾爾·阿吉蘭是沙特阿吉蘭兄弟控股集團公司的副董事長。他和團隊在中國已經有二十多年的投資經營經歷,今年是他第二次參加服貿會。穆罕默德·艾爾·阿吉蘭將公司的展區面積擴大到140平方米。他高度評價了中國投資環境:“中國的生產效率、生產質量、配套產業、政府支持、有專業技能的勞動力都很棒。服貿會是中國高水平開放的窗口和生動縮影?!?/p>
中國市場的強大吸引力,源于中國持續擴大開放和不斷優化營商環境。
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在9月3日舉行的“投資中國年”服務業擴大開放推介大會上表示,今年以來,商務部組織了“投資中國年”系列活動,“請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全方位展示投資中國的巨大機遇。依托外貿外資協調服務機制,建立外資企業圓桌會議制度,加強常態化溝通交流,做好服務保障,讓外資企業有信心投資中國、安心扎根中國。
為了進一步推動、促進服務業擴大開放和國際服務貿易的便利快捷,在服貿會期間,各種務實、高效而又誠意滿滿的制度保障和具體措施源源不斷地推出。
9月2日,在服貿會開幕首日的“北京主題日”活動上,北京對外發布了《北京市關于進一步支持外資研發中心發展的若干措施》。新政策從支持外資研發中心提級擴容、開展前沿科技創新、提高研發便利化水平、加強全方位要素保障和完善服務工作體系五大方面,提出了16條具體措施,傳遞出北京吸引外資研發中心在京落地發展的誠意、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的魄力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
此外,北京還對外宣布,計劃從今年起到2025年,用三年時間,選拔培養包括涉外律師、仲裁員、公證員、司法鑒定人和法治崗位公務員在內的百名涉外法治人才,讓他們熟知國內外法律、具有全球視野、熟練運用外語、通曉國際規則、精通國際業務,切實提升北京法治人才處理涉外案件的能力,為首都涉外法治建設、服務企業“走出去”提供智力支持。
法治的優化和保障是展現一個國家、地區營商環境的重要軟實力和底氣。國際商會仲裁院秘書長費薩斯近日對北京的法治環境給予高度評價,他說:“北京提供了公平公正的仲裁司法審查和專業優質的司法服務,為公正高效解決國際商事糾紛作出有益探索,對全球商業發展至關重要?!?/p>
新動能:數字化綠色化成趨勢
數字化、綠色化驅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本屆服貿會重點展示芯片技術、量子測控、衛星遙感、人工智能、數字醫療等專精特新成果,60余家企業和機構首發一批新產品、新技術,引領服務貿易科技創新、模式創新、業態創新。
在綜合展展會現場,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展臺中心的中國地圖沙盤引來眾多參觀者。該集團運用數字沙盤、多媒體、燈箱等多種載體,全面展示了行業數字化發展前景。展臺講解員介紹:“我們將油氣‘一張網’與虛擬工業互聯網交互融合,打造出聯通客戶的一體化服務交易平臺,為千余家直供用戶提供了‘一票制’合同、‘一站式’服務,將數字化融入日常生活。”
數字技術正在重構傳統的產業鏈、價值鏈和供應鏈。不少參展商表示,利用數字化可打破傳統地域限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企業競爭力。
在今年服貿會系列高峰論壇之一的數字貿易發展趨勢和前沿高峰論壇上,有專家提到一個典型案例:盧旺達咖啡以往要經過多級批發商,才能到中國消費者手中。世界電子貿易平臺落地后,盧旺達咖啡登上中國的電商平臺,咖啡農每賣出一公斤咖啡就可多賺4美元,中國消費者也能品嘗到優質咖啡——數字化交易通過省去中間環節,造福了普通民眾。
一組數據也能凸顯數字服貿的引擎作用:今年上半年,中國可數字化交付的服務進出口規模繼續增長12.3%,高出服務進出口總體增速3.8個百分點。據估計,到2030年,數字技術將促進每年全球貿易量增長約1.8至2個百分點。
“服務貿易產業的智能化之路已經啟航,AI外貿產業化應用進入軌道?!狈Q會上,阿里巴巴國際站中國供應商與跨境供應鏈總經理王添天說,在AI等新技術的加持下,全球外貿數字化進程提速,數字外貿將進入到真正意義上的“下半程”。今年1至7月,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為36669.1億元,同比增長8.1%。其中,以云服務為代表的知識密集型服務進出口15838.7億元,占服務進出口總額的比重高達43.2%。以科技、數字、智能、綠色為特征的知識密集型“中國服務”,正在成為服務貿易“走出去”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