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通過實地探訪對廉江市中學校園足球發展現狀進行調研,其目的是通過實地調查發現廉江市校園足球開展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找到適合廉江市中學校園足球發展的有效途徑,為促進中學校園足球的發展提供現實參考。通過實地探訪,發現廉江市中學校園足球場地器材、課程安排、師資力量等嚴重制約著其校園足球的發展。建議廉江市政府要重視校園足球,增加足球場地建設,加大器材設備投入,學校要合理安排足球課程,師資力量要配足。從而為廉江市中學校園足球發展指明了方向,同時為我國的校園足球發展和研究提供借鑒。
關鍵詞:廉江市中學;校園足球;現狀;對策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ampus football in Lianjiang Middle School
PENG Yuye,WANG Lijun
(1.International College,Krirk University,Bangkok,10220,Thailand)
(2.International College,Krirk University,Bangkok,10220,Thailand)
Abstract: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middle school football in Lianjiang City through field visits. The purpose 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in the process of carrying out campus football in Lianjiang City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s, and find an effective way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iddle school football in Lianjiang City, so as to provide a practical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iddle school football. Through field visits, it is found that Lianjiang middle school campus football field equipment, curriculum arrangement, teachers and so on seriously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campus football. It is suggested that Lianjiang Municipal government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campus football, increase the construction of football fields and the investment in equipment.For schools,they should reasonably arrange football courses and ensure that teachers should be adequate. Thus, the thesis points out the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ow-grade middle school football,meanwhile,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of Chinese school football.
Key words:Lianjiang Middle School;campus football;curr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s
1廉江市中學校園足球開展現狀
1.1廉江市中學校園足球課的硬件設施配備
就表1數據可以看出,廉江市多數中學的足球場地為人造草球場,占總數的38.6%;其次,使用天然草球場和沙土球場的中學分別占27.2%和24.1%,其數量略少于使用人造草球場的中學的數量。作為實施校園足球課的必須使用的硬件設施,足球場地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校的足球課的開展情況及足球運動在學生中的普及程度。經過調查,筆者發現,以上調查的學校中,不論其場地的種類如何,都存在著面積不足的問題。甚至有些學校的場地為5人制球場的大小。此外,學校缺乏可以用來開辟成為足球場地的用地,使學校不能大幅提高校園足球活動的參與人數。
從表2可以看出,42.6%的學生的校園足球課有充足的器材使用,44.9%的學生的校園足球課面臨著器材不足的問題,甚至有12.5%的學生需要自備進行校園足球課的器材。在實地走訪的過程中,經過對接受問卷調查的學生的詢問筆者發現,學校部分的足球存在破損和老化嚴重無法使用的現象。并且足球數量少、質量差,不利于學生培養出球感并熱愛足球運動。其他用來進行足球運動的訓練的器材如訓練背心、標志桶等存在不齊全的問題,甚至有的學校根本就沒有這些器材。超過半數的學生的校園足球課使用教師的自編教材,部分校園足球課使用外校的教材,也有不使用教材的,在調查中發現到,這部分同學的校園足球課均根據教師的備課情況變動,其系統性和科學性不高,學生普遍希望有一本優質的校園足球教材或輔導資料。
1.2廉江市中學校園足球課的開設情況
針對調查的學生進行足球課開設情況的調查,得到幾所學校的校園足球課課程安排的情況,有20%的學生每周進行校園足球課的時間為1.5h,60%的學生每周進行校園足球課的時間為1h ,20%的學生進行校園足球課的時間為0.5h。由此可知大部分學校對校園足球的訓練時間不足,由這一問題導致訓練效果不明顯的后果。
1.3廉江市中學校園足球師資力量
校園足球教師的年齡在30到39歲,共有17名,其數量超過總教師人數的一半;教師年齡在30歲以下,共有13名;沒有教師的年齡在40歲以上。因此,中學校園足球教師普遍年齡較小較為年輕。因為年輕,所以有著更多激情和可能性,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和學習新知識新技術。但由于其沒有時間積累而產生的經驗,其教學效果可能不如有更多教學實踐的老教師。此外,教師應耐心對學生進行詳細的指導,而年輕人易于激動的個性也不利于教學的開展。
廉江市校園足球教師的學歷水平較高的,其中具有本科學歷的有22人,占調查的校園足球教師總數的73.3%,其余的8位足球教師也是大學專科學歷。但是,從專業角度來來看,只有9位教師大學期間是主修足球專項的,這個人數只占整個校園足球教師總人數的30.0%。因此,大部分的足球教師未經過系統的足球學習,其自身的足球水平尚且欠缺,理所當然地會在教授學生的時候出現失誤和錯誤,如動作要領示范不規范、足球水平不高和足球術語不明等問題。而這些教學實踐中應避免的問題也在消磨著學生的熱情,使學生對教師失去信任。整體上足球的教學水平也就不斷被拉低。對于部分明了自己短處的教師因為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學習足球的相關理論、足球教師的培訓尚沒有一個普遍的標準,有心卻無力進行教學效果的改善工作。因此,廉江市教師的足球水平從這個數據上來看不容樂觀。
1.4廉江市中學學生對校園足球的態度
通過問卷顯示,超過40%的學生選擇的其對校園足球的態度為不喜歡但也不排斥,認為自己既不關心又不參與的學生占總調查學生數的21.4%。比較喜歡且偶爾參加學校組織的校園足球活動的學生占總學生數的15.7%。表示非常喜歡校園足球運動的學生僅有20.9%,接近總調查學生數的20%。從整體來看,大部分的學生對校園足球的態度為不喜歡、不關心和不參與,總體上占調查學生總數的63.3%,比較喜歡校園足球運動的學生僅占36.6%,遠遠低于參與調查人數的一半。
1.5中學足球賽事情況
從走訪中得到的信息來看,廉江市中學不僅有校內的多人制足球比賽,而且有很多校際的足球比賽;且比賽中學生的參與程度較高,對走訪的幾位學生的咨詢中筆者發現,他們基本都參與過校內的足球比賽大部分參與過校際的足球比賽。各個中學的足球隊也常常出現在省、市足球比賽的賽場上。由此可見,廉江市中學足球賽事情況較為樂觀,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也較高。
2廉江市中學校園足球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硬件配備不足
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廉江市校園足球課的場地材質存在很大的差異,人造草球場所占的比重最高,其次為天然草和沙土球場。但其普遍存在著球場面積小,不足以滿足學校校園足球課的需要,造成進行足球課時場地擁擠的后果,增加了足球運動的不安全因素。此外,廉江市校園足球課的相關器材的數目也較少,不僅是足球的數目不足,更多的是用來進行輔助運動的器械也存在不足的現象。訓練背心、標志桶配備不全甚至根本就沒有這種器材,這使廉江市中學開展校園足球課遭到了很大的阻礙,不利于學生的訓練和課余活動活動進行足球興趣的培養。第三,廉江市中學的校園足球課沒有一個統一的校園足球課教材,部分教師自編教材,部分教師使用外校教材,也有部分教師依靠經驗進行無教材的教學,不同學校之間的教學資源共享做得不到位,影響校園足球課課程改革的進程。不同學校之間的校園足球運動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的現象也增加了不同學校之間校園足球比賽的策劃和開展[1]。
2.2開設學校數量不多,開設學校課時數少,課程設置不合理
在廉江市52所中學中,廉江市開設校園足球的中學僅有5所,占比例9.6%,不到總中學數的10%。因此,廉江市中學中開設校園足球課的中學很少,難以滿足日益增加的足球訓練的需求。其次,多數學校的課程時間均較少,以1h居多,不足以使學生的足球技能得到較好的鍛煉,其過短的時間長度完全達不到提高足球水平的效果。同時,不同學校之間校園足球的課時差異也較大,其訓練時間相差1h,幾乎是其訓練時間的二倍。
2.3學校師資力量過于薄弱
就廉江市中學校園足球的師資情況而言,多數足球教師的學歷較高,但專項為足球的教師卻很少。而專項不是足球的教師自身的足球水平尚且需要提高,無力對學生進行專業性的指導,對學生的動作示范甚至會出現失誤和錯誤,完全可以推測,其學生的足球水平的高低。就教師的年齡而言,多數教師較為年輕,其年齡基本在30到40歲之間,因而其精力旺盛且易于與學生交流和溝通,但缺乏足夠的教學經驗[2]。由以上分析可知,廉江市足球教師的師資水平不高,不具備很好地指導學生的能力,缺乏基本的足球理論和實踐的知識。
2.4學生參與度不高,對足球運動興趣偏低
從調查結果來看,學生普遍對校園足球的興趣度不高,多數學生對足球的態度停留在不感興趣也不討厭的層面上;出于這種原因,大多數學生較少參與學校組織的校園足球活動。究其原因,場地和器材設施的不足、足球教師的水平不高等是影響學生對足球興趣的幾個主要因素,對于學校而言,宣傳不到位也是學生對足球不感興趣的原因之一[3]。
3廉江市中學校園足球發展對策
3.1加強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及資金投入,完善活動場地設施
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廉江市中學的校園足球場地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來看均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其器械和設施也有待于更新換代和及時增加。因此,學校應在校園足球課投入更多的資金,更新場地、添置器材。同時,中學還可以通過不同的媒體向社會各界廣泛宣傳,提高整個社會對校園足球的關注程度,爭取更多的社會資源以支持學校的校園足球項目[4]。
3.2加大對偏遠地區的政策支持,完善教材、課程設置
通過實地的調查發現,學校絕大部分都受制于場地條件的限制,特別是對于其中的一部分身處市區中的學校短期內根本無法解決場地問題。對此,可以通過加強各學校之間的交流來緩解,這樣既解決了場地問題,學生之間還可以切磋球技,各學校的足球教師之間也可以就足球教學交換意見、相互學習[5]。此外,相關部門應加快校園足球課教材的統一的進程,制定足球運動的標準,形成標準的校園足球教育體系。
3.3加強對教師的專業知識培養,提高師資隊伍業務水平
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廉江市足球教師的師資力量較為薄弱,不利于學生建立對足球運動的興趣,影響著學生的足球教學水平和訓練效果。因此,相關部門應大力引進足球專項的大學生參與到校園足球的教學中去。具體而言,可開放足球專項大學生成為足球教師的優惠政策。除此之外,學校應定期組織足球教師進行足球相關理論與實踐的業務培訓,鼓勵足球教師的跨校交流或選送部分教師前往校園足球開展情況較好的地區進行學習,提高足球教師的自身水平,做到資源共享。
3.4營造良好足球運動氛圍,提高學生參與度與積極性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當前廉江市中學的學生普遍對校園足球的興趣不高,學校的設施和場地也無法為學生提供一個培養興趣的條件。但是,學校可以加大對校園足球運動的宣傳,可以在廣播中播報相關賽事的舉行現狀以引起學生對足球運動的關注;可開展足球文化周之類的學生活動,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足球文化知識;在整個校園內形成一種濃厚的足球運動氛圍,使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對足球運動產生興趣[6],在這個過程中,學校應加強對相關設施的建設,并盡量開展足球競賽活動,對成績好的隊伍適當進行獎勵,使學生對足球運動的開展有更多的關注。
4 結束語
廉江市中學要開展好足球運動,把這項運動長期在校園興盛,除了要積極爭取市政府重視以外,還應該要與教育主管部門配合,主動與當地的足球協會、足球團體、個體戶協商,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持投入場地設備建設,單憑市政府的支持還不夠。同時,多與地方的足球協會、社會足球團體聯合舉行更多的比賽,把學校足球與社會足球融合起來,不斷提高足球氛圍,讓更多的青少年熱愛足球,自覺參與到足球運動上來,由于時間的關系,本文對這方面沒有投入調研,希望有更多的足球熱心人士,積極投身進來開展更深入的研究,把我們的校園足球開展更好更快,為培養我國后備的足球人才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盧佩鋒.新時期中學校園足球文化建設的研究[J].新課程,2022(20):90-91.
[2]白思涵,滕占強.健康中國視域下農村中學校園足球發展策略研究[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22(04):126-128.
[3]覃良軍.廣東省校園足球以宣傳與推廣為抓手的推進策略研究 [J].當代體育科技,2021(36):56-61.
[4]曾曉東, 彭思敏,譚涌.校園足球視角下核心素養能力的發展路徑[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1(02):152-153
[5]李軍, 李傳兵, 高弘哲.我國部分省市校園足球配套政策研究[J].遼寧體育科技,2021(02):92-99
[6]張健, 谷鳳.美青少年校園足球研究進展、問題與展望[J].皖西學院學報,2020(05):151-156
作者簡介:彭鈺燁(1995.12),男,漢族,廣東茂名,助教,在讀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與訓練;
通訊作者:王立軍(1981.12),男,漢族,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民族傳統體育;郵箱:wanglj43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