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編碼:10.19440/j.cnki.1006-9402.2023.01.033
現在的板栗良種一般生長7~8年后就進入盛果期,為調節樹體生長與結果的關系,防止大小年現象,延長結果年齡,需要對樹體進行合理的修剪。盛果期栗樹的修剪主要是調整樹體結構和均衡枝果葉的比例,維持1年生結果母枝粗壯和調節出較強的樹勢,避免出現果枝多、枝質差、坐果少、空苞多、通風透光條件惡化和結果部位嚴重外移現象。板栗輪替更新整形修剪技術是目前生產上栗農應用最多的盛果期大樹修剪技術之一,其要點如下:
首先要調整樹形,每年根據空間大小和方向位置疏除部分過密大型枝組,保證光路暢通,使主枝呈單軸延伸方式,其上側枝平斜對生兩側(主枝一條線,側枝兩邊站),任兩側枝間距60 cm以上,以維持光照條件良好的標準開心形、二層小冠疏層形或主干疏層形。及時疏除內膛過密枝、重疊枝和病蟲枝,保持良好層間距,大枝組間距保持在1 m左右。
嚴格控制主枝上枝組高度低于80 cm,減少主側枝前段母枝和結果枝數量,在主側枝中下部培養結果枝組。對于板栗樹絕大多數結果枝組,冬剪時選留一條1年生中庸枝甩放用于結果,短截最粗壯的1條結果枝,待其基部隱芽來年萌發后培養成預備枝;翌年冬剪時甩放上年培養的預備枝用于結果,而短截上年留作結果的母枝至2年生分叉處,其基部隱芽可再次萌發成更新預備枝,如此循環往復修剪(輪替更新修剪)。
樹中心、樹冠內沒有空間的情況下,把上年結果枝留橛剪掉,使其基部萌發營養枝,再重新培養成結果枝。整體上通過對1、2、3年生枝常年進行輪替更新,使主側枝上均每隔40 cm左右著生一個結果枝組,層間枝組母枝留量在整體上每平方米不超過6條,使冠內有充足的光照條件和營養積累。如果枝組過多,影響光照,可進行適當回縮更新,適當調整母枝角度和生長高度。及時回縮較弱枝組,使其保持穩定的片狀和平扇狀結構。對于樹冠外圍三叉枝、四指枝、五掌枝要連年進行輪替更新修剪,主要采用“一碼配一橛、兩碼配一橛、兩碼無橛”的留碼修剪手法。
對于樹冠上的纖細枝,交叉枝,重疊枝,除一小部分留作預備枝增加樹冠葉片量外,其他枝條一律疏除。通過保留、疏剪和短截,大樹修剪完成后使樹體整體上每平方米樹冠投影面積保留6~9條結果母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