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實融合第三次浪潮是當前經濟發展的新趨勢。
數實融合的本質是數字化向非數字實體經濟的應用、滲透和重塑,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最可能路徑,能夠化漸進性量變為飛躍性質變。
在數實融合第三次浪潮中有兩個最關鍵的問題值得注意:一是如何建立新的利益協調機制,二是構建怎樣的動力體系。只有處理好這兩個問題,我們才能夠在第三次浪潮中拔得頭籌,在大國競爭中取得一席之地。
如果一個社會沒有形成很好的激勵相容的內在利益協調機制,新的經濟形態、新的發展動力、新的生產力就無法進一步傳播、擴散、深化。
數字經濟的發展能夠將數字作為一種生產要素凸顯和獨立出來,使它在生產系統的邊際作用得到全面提升。未來,數字將成為人類生產邊際貢獻最大的要素,成為社會組織變化的最核心力量。
在數字要素的邊際貢獻提高的同時,被它所替代的要素的邊際收益會急劇下降,甚至消失。因此,在經濟轉型過程中,要想促進技術進步,必須要搭建能夠協調新要素與傳統要素所有者之間利益關系的體系,讓創新者享受到創新的紅利,讓利益受損者得到適當的補償,這是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要點。
在數實融合過程中,技術戰略和數字經濟產業戰略的制定,可以參考平臺經濟的發展經驗。
我們需要重點關注新舊產業交替過程中不同要素所有者之間、不同產業形態之間的利益協調問題,協調好要素替代、產業轉化、組織變革中的利益關系,做好制度創新,形成新的有效協調機制。
構建市場主導的動力體系,首先需要組織創新。
企業主體、社會主體、政府主體在智能轉換過程中要形成可持續的利益綁定。
從經濟的角度來看,組織創新的關鍵是不同產業、不同規模的企業都要各自構建起新的利潤形成體系。
目前,很多頭部企業在數實融合推進的過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能夠彌補在要素替代、組織替代中的各種成本,但是中小企業作為經濟中最核心、最活躍的細胞,在轉型過程中還面臨著數字鴻溝和成本阻礙。
國家的產業政策、技術創新政策,對于少數頭部企業的扶持是可獲取、可持續的,但是如果想向下層進行全面的深入,就需要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進一步融合。
構建市場主導的動力體系,還要解決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
能不能打造好數實融合的微觀基礎和市場基礎,是數實融合在傳統產業、在中小企業層面全面推進的關鍵,也是未來經濟業態競爭的重點。未來的數實融合戰略要在持續推進國家全面產業布局、核心技術產業扶持等政策的同時,通過市場化的方式,讓微觀主體獲得可持續的利潤。
編輯/車玉龍 統籌/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