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點方向,戰略性新興產業是國家培育發展新動能、贏得未來競爭新優勢的關鍵領域。
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產業融合集群發展,國有企業在產業發展方向、基礎能力提升和協同合作等方面,有著重要的引領、支撐和組織作用。
圍繞服務國家戰略,增強國有經濟整體功能,切實做到有進有退、有所為有所不為,國有企業要加快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從具體實踐看,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突出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就要推動與傳統產業的融合集群發展,加大對新一代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等布局力度,強化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海洋工程等高端制造業布局。
圍繞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國有企業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壯大,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推進從基礎研究到產業化的全鏈條創新,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科技成果產業化、優化創新體系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致力于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培育產業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打造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服務和品牌。有不少國有企業發揮龍頭帶動作用,聯合產業鏈上下游各方力量,共同營造開放合作的良好產業生態,深化產業數智賦能,推廣先進適用技術,著力開辟了決定未來發展的新領域、新賽道。
近年來,國資委啟動實施了現代產業鏈鏈長行動計劃,強調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和產業發展規律“開門”辦鏈長,通過分批遴選出產業鏈建設專責企業,在能源資源、電子通信、高端裝備等重點領域針對性布局,在現代產業體系建設中更好發揮了主體支撐和融通帶動的作用。
近年來,依托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和各地產業基礎,許多國有企業努力抓住全球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過程中孕育的新機遇,充分發揮規模、數據、應用等綜合優勢,集中力量加快布局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大新技術、新產品、新市場合作開發力度,加速培育了一批新的增長引擎,初步形成了5G、集成電路、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糧食安全等多個領域的新興產業集群。
一些國有企業通過優化產業協作模式,組織構建現代產業鏈發展聯盟,深化與民營企業、外資企業等國內外各類所有制企業合作發展,積極帶動培育發展“專精特新”和“單項冠軍”企業,著力推動形成優勢互補、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新興產業融合集群。
編輯/車玉龍 統籌/陳邦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