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國務院國資委確定的第一批“雙百企業”,近年來,甘肅省公路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甘肅公交建集團”)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高目標引領、高站位謀劃、高效率推進,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實現了國有資本保值增值和企業高質量發展。
截至目前,公司公路、建筑、路衍等多個產業投資1811.2億元;營業收入年均增長27.6%,利潤總額年均增長36.3%。
新的歷史起點上,甘肅公交建集團如何實現新突破,為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開創富民興隴新局面做出新貢獻?
我們的答案是: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企業高質量發展,努力打造交通全產業鏈綜合服務商,成為國內一流、西部領先的大基建龍頭企業。
截至2022年底,甘肅公交建集團圓滿完成了國企改革三年行動107項任務和“雙百行動”“綜改示范工程”等一系列專項改革任務。
邁向新征程,集團將以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為契機,緊盯企業高質量發展目標任務,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下更大力氣深化各項改革任務,激發高質量發展活力動力。
一是提升企業治理現代化水平。持續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健全中國特色國有企業現代公司治理體系,打造現代新國企。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完善有利于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激勵約束機制,進一步推動“三項制度”改革在各層級企業普遍化、常態化運行,健全“業績導向+精準考核+剛性兌現”的差異化薪酬分配體系,破除平均主義和“高水平大鍋飯”,以業績論英雄。推行員工公開招聘、管理人員公開選拔競爭上崗制度,把牢人員進口關、招聘關,全面激發企業發展的內在活力。全面加強成本管控,推行物資集中采購、資金集中監管、項目降本增效、運營區域聯營、虧損零容忍等一系列成本管控措施,企業精細化管理取得明顯成效。
二是加快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聚焦補鏈延鏈強鏈,積極推動內部試驗檢測業務橫向整合,促進資源向主業企業集中,減少同質化競爭和重復建設,提升專業化發展水平。整合交通裝備制造資源,打造綜合交通裝備制造板塊,培育具有一定市場競爭力的細分行業“單打冠軍”。
三是持續優化資源要素配置。加快交設股份上市步伐,加大博睿重裝、交科集團后備企業上市培育力度。通過兼并重組、交叉持股、戰略聯盟等舉措,加快實現資源整合、融合發展。
近年來,甘肅公交建集團以打造集功能型和市場型為一體的實體產業集團為目標,聚焦“融、投、設、建、養、營、運、服、衍”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全產業鏈,在做強公路傳統支柱產業的基礎上,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先后新設、改組成立了新發展城市開發運營、新發展投資、交通科學研究、交通物資商貿、交通物流、高速公路服務6大專業化公司,形成了“交通建設、建筑施工、設計咨詢、金融資本、養護運營、路衍經濟、商貿物流、交通科技”八大業務板塊。
邁向新征程,集團將積極布局新產業、新業態,創新新商業模式,力爭在發展綠色礦山、交通新能源、交旅融合、商貿物流、交通裝備制造等“交通+”“路衍經濟”產業方面取得新突破。
一是著力優化產業結構。加快推動產業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展,圍繞新戰略、新基建、新能源、新業態,依托集團在設計、施工、運營管理等方面優勢,全面進入市政、鐵路、機場、水利等領域,在綠色環保、風電、氫能、光伏等領域發展和布局一批項目,持續做好“交通+”文章,不斷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二是努力提升產業鏈核心競爭力。在產業鏈上游以設計咨詢和路衍經濟為抓手,在標準制定和市場競爭方面雙向發力,爭取在大基建產業鏈上取得更大話語權;在產業鏈中游,重點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服務和交通裝備產品品質和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壯大產業發展根基,提高市場份額;在產業鏈下游,重點發力提升基礎設施運營和物流服務能力,補齊產業鏈發展短板。
三是加快構建多層次產業金融體系。按照“產融雙贏、循序漸進、安全穩健”的原則,圍繞集團產業鏈布局資本鏈,以產為本、以融促產,提升資本要素在實體產業的配置效率。同時,圍繞產業集群向各板塊提供戰略性金融服務,積極探索運用基礎設施公募REITs模式,盤活優質存量資產,豐富金融產品“工具包”,以高質量“金融活水”精準助推實體產業發展。
“十四五”以來,甘肅公交建集團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先后承擔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3項、省級重大專項3項、省級科技項目29項、省交通運輸廳科技項目72項,并自立課題30項,2020- 2022年,集團科技成果轉化產值累計達到29億元。
邁向新征程,甘肅公交建集團將進一步聚焦科技創新,走好“科技+產業”雙輪驅動發展新路子,努力打造創新型領軍企業。
一是加強目標導向性應用基礎研究。圍繞新工藝、新技術、綠色技術及產品開發等開展應用基礎研究,重點聚焦改性瀝青、固廢利用、混凝土添加劑、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等路用材料開展研發創新,以解決項目建設技術難題,提高成果產業化水平。
二是搶抓數字化賦能機遇。依托公路傳統產業優勢、應用場景優勢,以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為主線,大力實施數字產業培育重點工程,推動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創新技術與集團公司實體產業融合應用,不斷向產業鏈高端邁進。
三是加強科技創新能力支撐。持續優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和工作體系,加大科創板塊整合,加快組建不同層次、不同專業的科技創新和產業聯盟,逐年提高研發投入強度,創新科研成果分成模式和機制,不斷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動力。
編輯/王盈 統籌/晨光 高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