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體育事業的不斷發展,跳遠運動也在不斷嶄露頭角,同時跳遠在小學、中學以及大學中都有相關教學課程,同樣的就會產生一系列的教學方法。本文通過“CiteSpace”軟件,運用文獻資料法、可視化分析法、數理統計法、邏輯分析法對2012-2022年中國知網中500篇跳遠教學相關文獻進行多維度分析,旨在探索近十年跳遠教學的趨勢變化以及挖掘國內跳遠教學的發展趨勢,分析得出以下結論:發文量趨于不穩定的狀態,升高的因素主要在于國際重大賽事的影響;發文機構分散,合作少,地域合作明顯,主要的發文機構為體育類和師范類院校;研究作者主要分布在體育類、師范類高校中;跳遠教學熱點主要以立定跳遠、初中體育、教學等為主題,在醫療損傷研究較少;通過突現分析,小學體育、助跑、助跑距離、常見錯誤等詞對后續研究具有一定價值。
關鍵詞:CiteSpace" 跳遠教學" 可視化分析" 跳遠
1、數據來源
本研究數據來源主要來源于中國知網,打開中國知網高級檢索,將“跳遠教學”設置為主題詞,時間區間選擇2012-2022年。共檢索出619篇文章,對其進行篩選,剩余500篇,將其導出,保存為“download_txt”形式,后再采用CiteSpace-6.2.2進行圖譜制作,對其生成的圖譜進行可視化分析。
2、研究方法
2.1、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中的高級檢索,將主題詞設置為“CiteSpace”、“跳遠教學”等,選定時間為2012-2022年進行檢索,將所需要的相關文獻進行下載閱讀與引用以及對篩選出的文章進行可視化分析。
2.2、可視化分析法
通過整理、篩選出500篇國內2012-2022年發表的有關跳遠教學的文獻,利用CiteSpace-6.2.2軟件對其作者、機構、關鍵詞、被引次數等幾大維度繪制知識圖譜,進行可視化分析。發掘國內近十年跳遠教學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同時為文獻提供一定的理論基礎與數據支撐。
2.3、數理統計法
數理統計法是以概率論為基礎,采用統計學的方法進行分析、研究,彰顯其規律性的一類研究方法。本文中將相關文獻進行可視化分析,同時將“CiteSpace”中數據導出至Excel中進行處理,得出更加直觀的研究結果,作為本文的重要數據支撐。
2.4、邏輯分析法
本文利用歸納和邏輯演繹等方法,對我國2012-2022年跳遠教學的總體狀況以及知識圖譜的結構特征進行理論解讀,揭示其演進的規律,進行深入的剖析,得出科學的結論,找到研究的不足之處,提出合理的相關建議。
3、研究結果與分析
3.1、我國跳遠教學發文量特征分析
發文量,就是針對某一領域研究地相關文獻的發布量多少。發文量的多少可以明顯看出某個時間段某個研究領域的發展趨勢。本文研究2012-2022年我國跳遠運動的教學,可以得出發文量趨勢圖。如圖1:
在2013-2015年階段。2013年我國著名的跳遠運動員李金哲前后三次打破8.30m的大關。2014年,李金哲獲得多項世界賽跳遠冠軍。李金哲創造的佳績,吸引了大量國民以及大量學者的眼球,從而推動了對該領域的研究,促進了跳遠項目研究成果的產出。
在2015-2020年相關文獻發表量不斷上升,這說明,我國開始不斷重視跳遠運動。在2016年舉辦的里約奧運會、2017年的倫敦世界田徑錦標賽、2019年的國際鉆石田徑聯賽、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對應的年份發文量都是陡升,這說明,賽事已經開始逐漸得到學者們的重視,賽事對于教學的發展也開始起到了一定的影響。綜上所述,發文量的多少影響因素存在很多,但目前的狀況下,重大賽事的出現是主要的影響因素。為了更好地掌握國內跳遠教學的現狀,對2012-2022年國內跳遠教學研究發文量進行詳細整理,繪制出表1。
由表1可以看出,發文量頂峰在2020年。可以將其簡單地劃分為三個基本階段,第一階段則是2012-2014年,該階段可以稱之為初步發展階段,三年內,其發文量浮動變化小,穩定于50篇左右,同時也說明此時間段,學者們對于該領域發生的某件事產生關注,關注點逐漸向這方面移動;第二階段則是2015-2020年,此時的發文量處于飆升狀態,該階段可以稱之為黃金時期。該階段內,由于重大的賽事的原因,學者們對該領域不斷深入的探索,不斷推進新的成果的產出;第三階段則是在2021-2022年,該階段可以稱之為轉換階段,該階段的發文重新歸于50篇左右,說明在此階段,學者以及科研家們的關注范圍、研究熱點開始變動,科研領域存在一定的競爭。
3.2、我國跳遠教學研究機構特征分析
我國2012-2022年對跳遠教學研究的機構呈現出分散的形式,相關領域主要的發文機構有主要是體育類、師范類相關名校,其次是各個中小學,并都呈現出單獨的發文形式,院校與院校之間合作少,僅僅有兩組,并能夠明顯地看出,合作都在同地區院校機構,地域合作明顯。國內知名的高校之間沒有明顯合作關系。所以,這也從側面表明了各個院校之間存在一定的科研競爭關系。對其進行可視化圖譜分析后,得到圖2。
將其數據導入至Excel表格中,深入分析得到表2。
廣州體育學院位列第一,在2017年發表7篇文章,主要研究方向在功能性訓練與微格教學法居多,這也證明了廣州體育學院在項目研究上的師資力量的雄厚,對跳遠教學的把控能力極強;排在第二位的則為武漢體育學院,發文時間為2012年,發文頻次為4篇,武漢體育學院的發文時間較早,說明在很早就認識到了教學的重要性,開始挖掘其中存在的價值;排在第三位的是江蘇省濱海縣第一初級中學,在2018年發文,由于中考體育中存在立定跳遠項目,初中的教學開始受到重視;排在第六到第十位的發文頻次都在2次,發文機構為國家一流高校與優秀的體育類院校,2014年后,一流學校開始了對跳遠教學的重視,逐步投入研究。
3.3、我國跳遠教學研究發文作者分析
通過“CiteSpace”軟件將文獻作者繪制成為知識圖譜,通過知識圖譜的方式來分析國內著名學者的分布情況以及研究熱點問題,生成知識圖譜如圖3。
發文作者最集中的年份為2021年,主要原因在于該年度的重大賽事東京奧運會,同時圖中清晰地展示了國內有關跳遠教學的作者主要呈現出分散狀態,合作少。具有合作的作者都是同一院校機構,沒有出現跨機構的現象。近十年跳遠教學研究作者的領軍人物主要有包荻文、李穎、張傅博、貢滿紅等人,主要以自我發文為主,其發文篇目呈現出以一定的項目、教學方式的色彩,這也從側面表現出,我國作者對于同一項目的研究呈現出多向性。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技術的進步,資源的共享已經逐步地大眾化,在未來,對于該領域的研究會逐步地成熟化、合作化,推進新的成果的出現。選取前十位進行詳細分析,結果如表3。
由表3得知,發文時間主要集中在2015年以后,其首要原因在于2015年北京田徑世錦賽上,我國創造優異佳績,引起了大量學者的關注,其主要發文作者來自國家重點體育類、師范類院校。來自武漢體育學院的貢滿紅,他發表的兩篇文章重點分別是“欄架組合與跳遠技術”、“牽拉——釋放彈力帶組合與起跳技術”其中著重講解了利用這些外加組合教學方法對跳遠技術的練習以及影響。內蒙古師范大學李穎的兩篇發文則是以“小群體教學法”“翻轉課堂”教學法為主來增強了學生對跳遠學習的興趣性。遼寧師范大學張傅博的發文則是以“認知負荷”為主。觀其發文,不難看出,對于跳遠教學的研究,更多是以新穎的教學方法、教學實踐為主。這也顯示出體育類、師范類的院校在各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使得各方面人才匯集。
3.4、我國跳遠教學研究熱點分析
研究熱點即在某個時間段內,在某一領域,被眾多科研人員研究關注的某一話題、主題等。本文將2012-2022年有關跳遠教學的500篇文章中的關鍵詞進行可視化分析,得到圖4。
越靠近中心點的位置的詞,則證明該詞越關鍵,自圖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位于中心點位的詞為:立定跳遠、跳遠教學、教學策略、跳遠、小學體育等。同樣的,重點的研究方法,研究對象都清晰可見,對其中心性進行計算后,按照頻次、中心性分別對前10位的關鍵詞進行進一步整理。
觀表4得,高頻、高中心性的關鍵詞均為立定跳遠,其頻次和中心性分別為232次和1.12,證明一切研究皆以立定跳遠展開。關鍵詞頻率排在第二位為初中體育,頻次為62,其中心性為0.05位于第十位,初中體育恰恰是教學的研究對象,目前的大部分研究都是以初中體育為對象和主體開展,主要原因在于跳遠作為中考體育最基本的項目之一,使得其關注度不斷升高。排在第三位、第四位的分別是教學與跳遠,其中心性位置分別處在第七位和第二位分別為0.07和0.19,此時,教學開始受到關注,教學方法不斷地出現在大眾視野中。排在第五位的跳遠教學的頻次為31次,中心性位于第三位為0.17,此時,融合的教學開始研究,而跳遠教學的中心性排名位于第三位的高位,在該時間段,跳遠教學為研究的熱點話題。綜合來看,我國跳遠教學的教學方法技術等較為全面,但是在出現運動損傷以及醫療等方面較為缺失。
3.5、我國跳遠教學熱點變化及其前沿分析
(1)我國跳遠教學熱點變化。
在某段時間內,熱點就代表了在該時間段內的研究的主要方向,社會對某一類事物的關注度。通過了解熱點的變化時間,可以清晰地看出跳遠教學的變化情況。詳見圖5。
圖5中主要共現十個主題,可將其分為三個階段。在2012-2015年階段,自左到右的發展趨勢是由各種跳遠形式、體育教學,發展為單元的教學計劃、訓練方法的變更,自下到上則是由面對學生、資源轉變到技術的發展。
在2015-2020年階段,自左到右則是由籠統的跳遠教學開始轉變為細致的各個環節的教學,自下到上則為各級學生以及動作的細化逐漸轉變為重視學生的素質發展和各個環節中重點技術動作的發展。
在2020-2022年階段,自左至右是由素養、教學手段開始慢慢衍生出了許多新式的教學方法,自下到上的時間軸可以看出由傳統的教學開始衍生出了技術環節的發展以及新式的教學方法。新式教學方法的發展,推動了我國跳遠教學多元化的發展。
(2)我國跳遠教學前沿分析。
研究前沿既在某段時間內,出現了許多與跳遠教學相關的新的研究主題與內容,對其進行深入分析,可以準確地把握當下跳遠教學的發展形式。在運用“CiteSpace”中的 “Citation Burst”功能后,得出突現圖譜,圖譜中的區域表示該突現詞出現的時間段(文中選取前20位的突現詞)。
可將突現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2012-2015年,該階段中突變程度最高的為跳遠,突變數值為4.71,而助跑、助跑距離、常見錯誤的突變時間都在五年。這也說明了在該階段,重視練習者技術,重視及時地糾正錯誤;
第二階段為2015-2019年,在該階段其突變程度最高的詞為訓練,突變數值為3.12,其中反思、彈跳能力、訓練、初中四詞的持續時間都在三年。在該階段,學者們重視采用許多新式的訓練方法來對學生進行教學、訓練,許多新式的教學方法在該時間段不斷產生;
第三階段為2019-2022年,在該階段小學體育的突變數值為最高,為5.47,同樣的持續時間最長的依舊是小學體育,持續時間為四年。在該階段,對于跳遠教學的研究,研究對象開始發生變化,更多的則是開始了實驗,更加注重用教學方法來催動教學效果的產生。
綜上所述,突變最高的為小學體育,突變數值為5.47,而助跑、助跑距離、常見錯誤三詞持續時間均為5年,對后續的研究具均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4、結論
本文使用CiteSpace對中國知網2012-2022年有關跳遠教學的文獻自發文量、發文機構、作者、熱點變化、研究前沿五個維度進行分析,通過圖譜分析后,確定立定跳遠、初中體育為當前的研究熱點問題,究其原因在于立定跳遠在當下中學體育中作為升學考試項目之一,在大學中作為體質健康測試基本項目之一。通過前沿分析得出,小學體育可能是未來發展主要方向。運用圖譜的方式對跳遠教學進行研究,更好地分析了其發展形勢,為后續研究提供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1]喬丹,程成主編田徑運動辭典[M].遠方出版社,2006,09.
[2]符山,呂艾臨,閆樹.知識圖譜的概念與應用[J].信息通信技術與政策,2019(5).
[3]聶文婷.基于CiteSpace對中國羽毛球研究熱點與發展趨勢的可視化分析[D].長江大學,2022.
[4]黃兆佳.跳遠的教學重點及其它[J].體育教學與訓練,1979 (02).
[5]黎明.用回歸法對急行跳遠教學的分析[J].四川體育科學學報,1983(01).
[6]和平.在跳遠教學中如何應用助跳板[J].體育教學與科研, 1983(02).
[7]杜玉彬.對跳遠教學中采用架桿練習法的探討[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1986(S1).
[8]于軍,楊永明,張昌言.挺身式跳遠與背越式跳高的教學順序的實驗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0(01).
[9]時立新,唐新發.模糊教學法在女大學生體育課跳遠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荊州師范學院學報,2000(02).
[10]閆子龍,劉潔.走步式和挺身式跳遠同步教學實驗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0(02).
[11]劉亞云.以完整法為主的跳遠技術教學方法的實驗研究[J].株洲工學院學報,2000(06).
[12]張著.錄像教學在跳遠教學中的運用[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7(08).
[13]吳兆紅.挺身式跳遠空中技術教學分析與創新[J].中國學校體育,2009(06).
[14]李厚林,周曉龍,仝瑤瑤.互聯網+“微信+智能手機”技術在田徑跳遠技術課實踐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學校體育(高等教育),2017,4(05).
[15]王國棟. O2O教學模式在體育院校挺身式跳遠教學中的實驗研究[D].西安體育學院,2022.
[16]夏培玲,王璟.基于知識圖譜的國外高原訓練研究前沿與熱點分析[J].體育科學,2011,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