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基于2012-2021年中國對RCEP成員國體育用品出口貿易的面板數據,構建擴展的貿易引力模型,實證分析中國對RCEP成員國體育用品出口貿易影響因素,并根據實證回歸結果測算其貿易潛力。研究結果表明:中國和進口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人口規模以及進口國是否為高收入水平國家對該RCEP成員國的體育用品出口貿易產生顯著影響,而雙方首都距離和是否擁有共同邊界并未對貿易產生顯著影響;中國對RCEP成員國體育用品出口貿易潛力尚未得到充分發揮,需要進一步強化正向貿易因素,消除貿易壁壘?;谝陨辖Y論,分別從政府、行業、企業三個方面提出了促進中國對RCEP成員國體育用品出口貿易的相應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RCEP" 體育用品" 出口貿易
據統計,中國體育用品出口總額在21世紀初就已位居世界首位。但是近年來隨著中國原材料與勞動力成本優勢的不斷減弱,出口市場逐漸飽和,市場份額的提升空間也相對有限,同時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以及各類對華采取的限制性貿易壁壘,使中國體育用品的對外貿易形勢不再明朗。RCEP的推進為中國體育用品出口貿易提供了新的優化方向,進一步促進了中國對RCEP成員國的體育用品出口貿易。因此,探討中國對RCEP成員國體育用品出口貿易的影響因素及貿易潛力,能夠進一步優化中國體育用品出口結構,提高市場份額,實現體育用品出口貿易的可持續發展,推動“十四五”時期中國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
1、研究方法
1.1、文獻資料法
本文通過東南大學圖書館、中國知網、Web Of Science等數據庫檢索“RCEP”、“體育用品”、“出口貿易”等核心關鍵詞,查閱梳理了國內外關于體育用品出口貿易的相關文獻155篇,為研究順利開展提供了有益參考和理論依據。
1.2、數理統計法
本文主要運用Excel和Stata 16.0軟件對收集和整理的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包括中國對RCEP成員國體育用品出口規模、產品結構、市場等數據信息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運用擴展的貿易引力模型對所選取的指標,進行中國對RCEP成員國體育用品出口貿易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根據中國對RCEP成員國的體育用品出口額以及實證回歸結果,測算出其貿易潛力等。
1.3、定性定量結合分析法
在研究中國對RCEP成員國體育用品出口貿易現狀的基礎之上,定性分析其貿易影響因素,構建擴展的貿易引力模型,定量分析中國對RCEP成員國體育用品貿易潛力。通過定性與定量相結合,準確了解貿易現狀、把握貿易潛力,為促進中國對RCEP成員國體育用品出口貿易的發展提供更加全面的理論指導。
2、中國對RCEP成員國體育用品出口貿易發展概況
2.1、體育用品分類
體育用品在廣義上的定義為符合體育要求的一種特殊生活消費品的總稱。目前中國體育用品存在多種方式的分類標準,因此本文選取劃分標準更加合理清晰的歐洲體育用品分類,將體育用品分為運動服裝、運動鞋、運動器材三大類,并細分為由聯合國貿易數據庫(UNCOMTRADE)體育用品HS編碼整理而來的49個小項,如表1所示。
2.2、中國對RCEP成員國體育用品出口貿易現狀
(1)出口規模。
近10年來,中國對RCEP成員國體育用品的出口規模持續擴大,除了2015年和2016年以外,均呈上升趨勢,尤其是在2020年,增長率達到了20.36%。同時,中國對RCEP成員國體育用品的出口額占中國體育用品出口總額均保持在20%以上,說明RCEP成員國已經成為中國體育用品的重要出口市場,并且隨著RCEP各項協議的不斷完善,中國對RCEP成員國的體育用品出口規模呈現出良好勢頭,見表2。
(2)出口產品結構。
中國對RCEP成員國出口的產品結構較為單一。中國對RCEP成員國出口的主要體育用品為運動器材,其次是運動服裝和運動鞋。從出口產品的增長率看,運動器材在體育用品出口總量的占比維持在70%左右,且基本保持著增長的趨勢;運動服裝和運動鞋的出口額上下浮動較大,其中運動鞋占比較低,除2013年占比超過10%以外,其余年份均低于10%,且近年來仍然在持續下降。
(3)出口市場。
從出口市場占比來看,中國體育用品對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三國的出口額比重較大,達到60.22%,說明中國對RCEP成員國的出口市場較為集中。同時,日、韓、澳在RCEP成員國中不僅整體經濟較為發達,而且體育產業規模也十分龐大,屬于典型的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其國內體育用品需求也相對較高。但是近年來,隨著RCEP各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日、韓、澳三國進口中國體育用品的比重逐漸下降,而中國對RCEP其他國家體育用品的出口卻呈現上升趨勢,集中的出口市場情況正在改變。
本文選取2012-2021年中國和RCEP各成員國的面板數據作為實證研究對象,各變量的具體含義、理論說明、預期符號、數據來源如表3所示,各變量描述性統計如表4所示。
3、實證結果與分析
3.1、檢驗結果與分析
本文使用stata 16.0軟件,對擴展的引力模型進行實證分析。在對模型的選擇上,面板數據需要進行檢驗后,得出具體選擇何種效應模型進行回歸。本文對該面板數據依次進行了混合效應回歸、固定效應回歸和隨機效應回歸。在檢驗中,F檢驗的結果P值為0.0000,拒絕原假設,因此固定效應模型優于混合效應模型;LM檢驗的結果P值為0.0000,拒絕原假設,因此隨機效應模型優于混合效應模型;Hausman檢驗的結果P值為0.0299,拒絕原假設,因此固定效應模型優于隨機效應模型。但是由于本文選擇的中國與進口國之間的距離、中國與進口國是否有共同邊界和進口國是否為高收入國家三個變量均不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所以選擇固定效應模型無法得到準確的估計結果,故本文選擇隨機效應模型,回歸結果如表5所示。
結果顯示,模型估計的調整解釋系數(R-squared)為0.9280,Prob>chi2=0.0000,說明模型估計的擬合效果較好,模型總體線性關系的顯著性較強。
3.2、回歸結果與分析
根據表5擴展的引力模型回歸結果分析各變量系數,得出以下結論:
第一,中國GDP(lngdpit)和進口國GDP(lngdpjt)系數均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與預期相符。在此研究框架下,中國GDP的對數每上升1%,中國對RCEP國家體育用品出口貿易額的對數將增加2.2375%;進口國GDP的對數每上升1%,中國對RCEP國家體育用品出口貿易額的對數將增加1.5361%。說明中國經濟發展規模越大,國內整體生產力越強,體育用品出口貿易的市場供給能力越強;同樣的,RCEP成員國經濟發展的整體狀況越好,該國居民的體育用品消費意識和消費水平也越高,所以中國和RCEP進口國提升經濟發展水平能夠有效促進中國對該國的體育用品出口貿易;
第二,中國和RCEP成員國的人口總數(lnpopit和lnpopij)系數分別在1%的水平上和10%的水平上顯著為負,說明中國和進口國的人口總數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體育用品的出口貿易,這與模型建立之初的預想相反。在此研究框架下,中國人口總數的對數每上升1%,中國對RCEP國家體育用品出口貿易額的對數將減少25.7657%;進口國人口總數的對數每上升1%,中國對RCEP國家體育用品出口貿易額的對數將減少0.4195%??梢詮墓芰Φ慕嵌壬辖忉屵@個問題,當人口數量到達一定程度之后,國內各個行業的布局規劃逐漸清晰,市場需求持續提高的同時,國內供需基本能夠實現內循環,對外貿易的進出口動力不足,從而導致對外貿易需求下降;
第三,中國和RCEP進口國的首都距離(lndistij)和是否有共同邊界(borit)系數沒有達到顯著性水平,說明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貿易雙方的地理距離和是否擁有共同邊界已逐漸不再成為阻礙貿易的因素;
第四,RCEP成員國是否為世界銀行認定的高收入水平國家(high)系數在10%的水平上顯著為負,與預期相反。說明RCEP成員國中的非高收入水平國家更能夠有效促進中國對該國的體育用品出口貿易,這可能是因為中國出口的體育用品大多走的是中低端路線,相較于高收入水平國家,其更能夠在那些非高收入水平國家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
4、中國對RCEP成員國體育用品出口貿易潛力分析
根據上述中國與RCEP成員國體育用品貿易引力模型的回歸結果(見表5),構建中國對RCEP成員國體育用品理論出口額的方程:
lnexpijt=271.5928+2.2375lngdpit+1.5361lngdpit
-25.7657lnpopit-0.4195lnpopjt-1.1426high+μij#" " (1)
本文根據劉青峰等基于實際貿易額與理論貿易額之間的比值,對潛力進行定量分類,將貿易伙伴分為三種類型:實際貿易額與理論貿易額之比小于0.8時,為潛力巨大型;實際貿易額與理論貿易額之比在0.8-1.2區間內,為潛力開拓型;實際貿易額與理論貿易額之比大于1.2時,為潛力再造型。并結合式(1)計算出近5年來中國同RCEP成員國體育用品出口貿易的理論值。
從近5年的數據測算出的貿易潛力平均值看,在14個RCEP成員國中,有9個國家屬于潛力巨大型,2個國家屬于潛力開拓型,3個國家屬于潛力再造型。綜合來看,中國同RCEP成員國的平均出口潛力為0.81,屬于潛力開拓型,盡管貿易潛力較高說明中國對RCEP成員國的體育用品出口貿易活動較為通順,出口貿易額已經屬于前沿地位,但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RCEP成員國的市場接近于飽和,整體提升空間不大,中國出口的體育用品急需進行轉型,而各國的新興市場有待進一步開發。
具體而言,9個潛力巨大型國家分別為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日本、馬來西亞、新西蘭、菲律賓、韓國、新加坡、泰國,中國出口至上述RCEP成員國的體育用品數量欠缺,貿易潛力尚未得到充分發揮。因此,需要提高對這些國家的體育用品出口力度,鼓勵貿易自由化并消除貿易壁壘,提升貿易效率,以達到合作共贏的開放貿易環境。2個潛力開拓型國家分別為柬埔寨和越南,中國對這兩個國家的體育用品出口程度基本達到了飽和程度,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擴展空間。因此,需要適當增加投入的貿易資源,努力尋求新的體育用品貿易要素,促進市場走向成熟化,以實現體育用品出口規模的更大化。3個潛力再造型國家分別為文萊、老撾、緬甸,說明中國對這些國家的體育用品出口潛力得到了充分發揮,出口貿易已經較為成熟。因此,需要繼續保持當前良好勢頭,并通過優化出口產品結構與提高產品技術等措施,發掘新的貿易增長點。
5、結論
中國對RCEP成員國體育用品出口產品結構和出口市場分布較為單一。從貿易現狀結果來看,整體出口規模較大且呈現持續增長趨勢,但出口產品以運動器材為主,出口市場以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為主。雙方經濟發展水平、人口規模、進口國收入水平是影響中國對RCEP成員國體育用品出口貿易的重要因素。從擴展貿易引力模型實證結果來看,中國和進口國經濟發展水平對中國對該RCEP成員國的體育用品出口貿易產生正向顯著影響;中國和進口國人口規模,以及進口國是否為高收入水平國家在一定程度上產生負面影響;雙方首都距離和是否擁有共同邊界等變量并未促進中國體育用品的出口貿易。中國對RCEP成員國體育用品出口貿易具有較大潛力。從貿易潛力的測算結果來看,RCEP成員國整體屬于潛力開拓型,但60%以上國家的貿易潛力尚未得到充分發揮,體育用品出口貿易發展空間有待擴展。
參考文獻:
[1]沈銘輝,郭明英.大變局下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特征、影響與機遇[J].當代世界,2021(01).
[2]楊文剛,楊明,孫茜.體育用品對外貿易大國與對外貿易強國的理論探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20,54(06).
[3]金禮杰,李柏.中國體育用品出口貿易效率與潛力研究——基于隨機前沿引力模型的實證分析[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22, 5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