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總規調研》實踐教學目標體系的改革創新,對邵陽市的交通樞紐進行了一次有益的專項調研,并以社會實踐為基礎,以期構建一種以規模和選址為主因子,分解若干子因子的評價體系,來論證城市交通樞紐規模和選址的合理性,用以指導《總規調研》課程的實踐教學改革,提高學生認知城市、解讀城市和系統分析的能力。
關鍵詞:城市交通樞紐; 規模論證; 選址論證
中國分類號:G642.0A
[定稿日期]2022-04-06
[基金項目]邵陽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編號:2020JG54)
[作者簡介]李西(1985—),女,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城鄉規劃。
0 引言
城市交通樞紐是城市客、貨流集散和轉運的地方,可以分為城市客運交通樞紐和城市貨運交通樞紐。[1]城市客運交通樞紐包括作為內外銜接系統的鐵路車站、公路長途汽車站、港口碼頭和機場,也包括作為城市內部交通系統的公交樞紐、交叉路口、 軌道交通車站等[2-3]。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城市客運交通樞紐,主要包括汽車客運站和火車客運站。
1 城市交通樞紐規模和選址論證因子
1.1 規模論證因子
城市交通樞紐規模論證包括用地規模和空間規模2個因子。前者主要論證城市交通樞紐的用地規模是否滿足該設施的功能需求,是否與城市近遠期人口發展規模相適應,是否與該設施定位等級相匹配,是否有發展余地,是否符合城市規劃相關規范要求等等。空間規模主要包括交通樞紐的主體建筑體量、道路退讓、主體建筑高度與廣場尺度的空間比等,論證交通主體建筑與周邊建筑的空間關系是否協調,主體建筑高度與廣場尺度的空間是否適宜,廣場空間是否有利于快速疏散人流等。
1.2 選址論證因子
城市交通樞紐選址論證包括地理位置、用地布局、道路交通、配套設施、發展彈性等方面的因子。主要從幾個切入點進行論證:
(1)城市交通樞紐的地理位置是否符合城市的總體布局,是否有利于促進城市的發展。
(2)城市交通樞紐的用地性質是否與周邊用地性質相符,是否與相鄰道路的等級性質相匹配。
(3)城市交通樞紐的選址是否具有高度的交通便捷性和可達性。
(4)城市交通樞紐的配套設施是否完善,包括停車設施、商業性設施等基礎設施。
(5)城市交通樞紐的選址是否預留發展余地,是否滿足城市近遠期發展的需求。
(6)城市交通樞紐選址是否有良好的地質水文等工程條件,是否有利于節省投資造價。
2 城市交通樞紐規模選址論證實例
2.1 邵陽市火車南站
2.1.1 規模論證
邵陽火車南站占地規模13萬m2,總建筑面積5.2萬m2,高峰客流量約2 000人/h,基本符合中型二等站,但與同類型城市相比較,用地規模在地級市中是偏小的,不能滿足800萬人的地級市的流動。
邵陽火車站站前的魏源廣場,占地約9.4萬㎡,與其建筑面積相比,廣場顯得空曠。該廣場設有地上社會停車場、公交首末站等,是集休閑、交通、人流疏散于一體的站前廣場,主要用于市民游憩、娛樂和休閑,但旅客休息場地較少,廣場綠化率僅為49.47%,不符合規范要求;景觀性休憩設施較少,應結合邵陽當地特色更新改造,提高廣場的利用率,打造城市景觀標志物。
2.1.2 選址論證
(1)地理位置:邵陽市火車南站位于邵陽市大祥區邵州路南側,其客運站穿插城市中心,不利于城市集中發展,限制了城市的發展方向。
(2)用地布局:火車南站周邊大量居住用地和商業用地,用地性質混亂,市民的慢交通,與旅客的換乘交通,造成了大量快慢交通的交織和內外交通的混合,不僅對居住環境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也大大降低了旅客的換乘效率。
(3)交通便捷性:火車南站僅單面臨邵陽大道,不便于快速疏散旅客;邵州路為綜合性交通干道,兼生活性和交通性,且有大量的過境交通穿越,大大降低了邵州路的道路利用率和交通效率。
(4)交通可達性:站內現有的公交體系不完善,公交線路少,沒有建立與市內其他交通樞紐的直達交通換乘線路,不能滿足火車站的現有客流量的換乘需求。
(5)停車設施:停車體系復雜,缺少出租車停靠點,車行流線和人行流線復雜,沒有實現人車分行,不利于同時疏散社會車輛和公共交通流,也不利于旅客快速換乘。
(6)工程造價:火車南站位于中心城區邊緣,拆遷和填挖方工程量較少;且選址較為平坦,沒有山洪、斷層、滑坡、流砂等問題。
(7)發展余地:火車南站的選址考慮了預留用地,為附屬建筑以及配套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提供了基礎保障。
(8)配套設施:火車南站周邊業態較為單一,商業配套等公共服務設施不夠齊全,如銀行網點較少,出現了車站沿線產業布局同質化和單一房地產功能開發,周邊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善。
2.1.3 結論
邵陽市火車南站的經濟輻射能力弱,車站規模較小,沒有充分發揮高鐵站的輻射帶動作用,片區經濟不夠發達。因此,邵陽火車站的規模應該適當擴大,并完善配套設施,提升車站規模等級,更好地適應邵陽市的城市發展。
2.2 邵陽市汽車南站
2.2.1 規模論證
邵陽市汽車南站占地總面積2.3 ha,站房面積2 500 m2,候車室1 000 m2,停車坪15 000 m2,擁有22個發車位,汽車南站日發量為5 000人次。根據《汽車客運站等級劃分和建設要求》,汽車南站不符合一級道路客運站建設標準,規模較小,設施配置有所欠缺。
汽車南站未設置站前集散廣場,綠化面積少,道路退讓距離較小,不符合一級旅客車站的建設要求,也不能滿足人流疏散的要求。
2.2.2 選址論證
(1)地理位置:邵陽市汽車南站靠近市區邊緣,距邵陽南高速出入口3.6 km,經西湖南路即可直達,不需穿越市內交通,方便客車出入市區。
(2)用地布局:車站周邊以居住用地、商業用地和行政辦公用地為主,與客運站的用地性質不符,影響了客運站的運輸效率;車站出入口兩側均臨城市主干道,道路等級性質與客運站的功能不相符,也加劇了客運站與城市交通的矛盾。
(3)交通便捷性:車站進出站口離十字交叉口較近,靠城市主干道西湖南路,車流量大,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影響市民出行;出站口未設置人車分行,對行人的安全造成威脅。站前雖設有人行地下通道,但利用率非常低。
(4)交通可達性:站內行車流線合理,車站外設有公交站,與火車站、其他汽車站皆有直達公交線路,與火車站聯系緊密,便于換乘其他交通且客源穩定,交通可達性高。
(5)停車設施:車站附近沒有靜態停車設施,不足以滿足送客接客車輛停放,隨意停放車輛,造成交通堵塞,降低交通效率。
(6)工程造價:汽車南站位于市區邊緣,雖無工程地質方面的問題,但是周邊居民點集中,擴建拆遷成本高。
(7)發展余地:車站周圍建筑密度較高,未留有發展余地,不符合規范要求。
(8)配套設施:站內配有汽車檢修站,基礎設施配備齊全。車站周邊服務設施較完善,設有便利店、賓館與餐廳等。
經營與管理李西, 銀周妮: 《城市總體規劃調研實習》實踐教學改革探討——以邵陽市交通樞紐專項調研為例
2.2.3 結論
從城市的總體布局和近遠期發展來看,邵陽市汽車南站的規模是不合理的,選址是相對合理的。但由于沒有預留發展余地,且汽車南站周邊的用地緊張,給汽車南站的持續運營留下了巨大的難題。
2.3 邵陽市汽車北站
2.3.1 規模論證
邵陽市汽車北站占地總面積36 100 m2,符合國家一級道路客運站建設標準,用地規整,布局合理。
汽車北站站前設有較為開闊的站前廣場,主體建筑與廣場的尺度適中,不僅保證了人流的快速集散,也為市內休閑娛樂提供了開敞空間,但需提高廣場的綠化率,提升城市形象。
2.3.2 選址論證
(1)地理位置:汽車北站位于邵陽市北塔區魏源路,毗鄰北塔區政府,地理位置較為優越,符合城市總體布局的要求。
(2)用地布局:車站周邊主要是商業用地和居住用地,用地性質混雜,緊靠居民點,對居民生活造成一定干擾;汽車北站有一側臨生活性支路,道路等級和性質與客運站的用地性質不相符。
(3)交通便捷性:車站出站口位于生活性支路上,造成出站路段交通擁堵,同時給周邊居民的生活帶來了安全隱患;進站口外圍設置停車點,造成該路段的功能復雜化。
(4)交通可達性:車站站內行車流線合理,站前廣場前設有公交站,且公交線路多,與火車站、其他汽車站皆有直達公交線路,交通可達性高。
(5)停車設施:車站附近無靜態停車設施,不能滿足接送客車輛停放的需求。
(6)工程地質:用地較規整,地塊內無較大高差,符合規范要求。
(7)發展余地:車站東側存在大量的未開發利用的土地,為車站的擴建留有一定的余地,減少了拆遷量。
(8)配套設施:配套設施較為完善。
2.3.3 結論
邵陽市汽車北站是全市占地面積最大的現代化一級道路客運車站,車站規模合理也符合規范要求,其選址也相對合理,符合城市總體布局要求,能適應城市發展的需求。
2.4 汽車東站
2.4.1 規模論證
邵陽市汽車東站占地總面積2.25萬m2,其建設標準為一級一甲客運樞紐站。建筑面積為9 200 m2,候車室1 850 m2,發車位40個,不符合國家一級一甲客運站建設標準,規模較小,用地不規整,遠遠不能滿足日益劇增的客流量的交通需求。
汽車東站無站前廣場,也無道路退讓,周邊交通量很大,急需擴大規模,滿足人流疏散和交通轉運的需求,提高交通效率。
2.4.2 選址論證
(1)地理位置:汽車東站位于邵陽市雙清區邵石路1號,老城區中心地段,地塊整體呈東西塊狀,南為人車混行出入口,用地空間緊張、交通量大、交通混亂。
(2)用地布局:車站周邊用地性質多以居住與零售商業為主,且臨近大型批發市場和商業中心,用地功能混雜,且周邊用地性質與客運站的用地性質不相符。周邊道路等級較低,與客運站的性質不相匹配。
(3)交通便捷性:車站距離城市周邊公路干線較遠,需繞行1/4城區,干擾城市交通。且車站出站口選址在建設路與邵石路交叉口處,加重交叉口的交通壓力,給周邊居民生活帶來了安全隱患。
(4)交通可達性:汽車東站與室內其他交通樞紐的交通連接性不強,公交線路少,且無站對站的交通線路,不方便換乘,交通可達性較低。
(5)停車設施:汽車東站南臨邵石路,西臨建設路,周邊無停車設施,且邵石路與建設路路段寬度均較窄,均為單幅路,不能設置路邊停車位,不便于旅客接送停車。
(6)工程造價:車站位于老城區中心,地理位置優越,卻沒有很好的發揮改地塊的地價優勢,土地價值沒有得到合理的利用。
(7)發展余地:車站周邊均是建成區,無任何可利用的余地,改擴建的可能性較小。
(8)配套設施:車站由于歷史遺留問題,基礎設施配備不全,主體建筑老化,周邊用地緊張、交通混亂、用地功能混雜,不能較好地滿足交通需求。
2.4.3 結論
汽車東站的規模和選址都是不合理的,不僅不符合城市總體布局的要求,而且也不能滿足城市近遠期的發展,急需更新升級。
3 結束語
《總規調研》是一門涉及面廣泛的實踐課程,包括了城市交通樞紐、城市教育設施、市政服務設施和醫療服務設施等多個專項調研,而每一個專項調研都會涉及到規模和選址的分析論證,都需要學生具備系統分析的能力,運用專業知識分解子因子,系統的來分析論證不同城市設施的規模和選址的合理性,從而進一步用于指導設計實踐,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
參考文獻
[1] 褚偉,高永.城市交通樞紐的規劃要點[J].城市交通,2005(1):20-23.
[2] 王有為.城市公共交通樞紐規劃研究[D]. 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1.
[3] 陸錫明.綜合交通規劃[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3:8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