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扎實推進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加快形成與產業需求相適應、與農村發展相協調的高素質農民隊伍,夯實穩糧擴油人才支撐,農業農村部辦公廳于2023年5月12日發布《關于做好2023年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部署了3項重點任務。一是提高生產技術技能,要求各地圍繞“兩穩兩擴兩提”要求分解培育任務,優先保障有糧食、大豆和油料生產目標任務市縣的培育需求。二是提升產業發展能力,提出堅持選育用一體化的育人導向,統籌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要求和農民學習需求,以推進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圍繞各地主導特色產業組織培育,強調重點培育家庭農場主、農民合作社帶頭人、社會化服務專業人員、返鄉創業創新人員、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等,并分層分類實施培育。三是提升農民素質素養,提出面向高素質農民培育對象全面開設綜合素質素養課程,培訓內容突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涉農法律法規、農業農村政策,農業綠色發展、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防災減災,金融信貸保險,鄉村規劃建設、鄉風文明、農耕文化等領域基礎知識。《通知》明確,2023年,緊密圍繞全面支撐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全面支撐農民素質素養提升,推進高素質農民培育工作,全年圍繞糧油穩產保供任務開設的班次和培育人數,糧食主產區不低于80%,主銷區不低于40%,產銷平衡區不低于60%。
《通知》提出,聚焦大豆玉米提單產、油菜產業發展、機械化生產等重點領域,組織開展七大專項行動。一是大豆單位面積產量提升培訓行動。在東北地區,重點圍繞糧豆輪作、稻改豆相關農技農藝開展培訓。在黃淮海、西南、長江中下游和西北地區1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繼續實施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專項培訓,重點圍繞品種、農藝、農機加大指導服務和培訓力度。線上線下相結合,在906個大豆生產縣組織培訓。在100個大豆單位面積產量提升整建制推進縣,圍繞高產高油品種和良法良機開展培訓,實現大豆種植戶全覆蓋。二是玉米單位面積產量提升培訓行動。在東北、黃淮海、西北三大玉米產區,配合單位面積產量提升工程,強化玉米密植高產精準調控技術培訓。在200個玉米單位面積產量提升整建制推進縣,開展玉米高產增產技術模式應用和技術技能培訓,強化高產優質耐密品種相關技術培訓。三是油菜產業發展培訓行動。在長江上游產區、長江中游產區、長江下游產區、南方三熟制油菜產區、黃淮及北方冬油菜輪作休耕區和北方春油菜產區6大生產區域,針對不同區域油菜生產特點,圍繞品種、農機、農藝、加工等技術環節開展培訓。在42個油菜產業綠色革命科技攻關示范縣,重點圍繞綠色豐產高效栽培技術、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冬閑田生產技術、油菜籽產地干燥加工技術開展培訓。四是專業農機手培訓行動。在全國范圍內,以專業農機手、農機大戶和農機合作社帶頭人為培訓對象,聚焦大豆、玉米、水稻、油菜、小麥等主要糧油作物耕種管收機械化作業環節,圍繞玉米及大豆高質量機播、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全程機械化、水稻機械化育插秧、油菜機械化育苗移栽、保護性耕作、高效飛防植保、機收減損等重要機械化技術開展實操實訓和作業演練,提高機手技能水平和職業素質,促進農機作業標準化、規范化發展,助力糧油作物單產提升。五是豇豆質量安全控制培訓行動。豇豆種植面積較大的省份要重點圍繞豇豆病蟲害綠色防控、科學安全用藥、農藥殘留限量標準要求、承諾達標合格證開具等,對豇豆種植戶開展培訓。海南、廣西、廣東、云南、福建等冬春季豇豆主產省份要組織豇豆種植戶開展專題培訓。六是重點區域產業帶頭人培訓行動。支持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培養產業發展帶頭人。積極推進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人才振興,為每縣培養100~200名產業發展帶頭人。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西藏自治區各培養1 000名鄉村振興帶頭人,針對農牧民特點和從事產業量身定制培訓課程。七是農民素質素養提升培訓行動。以行政村為單位,面向小農戶開展素質素養提升試點培訓。每個省份舉辦不超過1 000個班,具體工作由縣級農業農村部門組織。培訓時長為半天至一天,培訓內容為綜合素質素養課程。承擔試點的行政村可設置1名聯絡員,負責組織培訓對象、組織現場培訓等工作。
(記者:姜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