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網絡經濟時代,企業財務會計工作也應隨之優化和創新,加強風險管控才能為企業飛速發展創造有利條件。本文分析網絡經濟及財務會計特點,基于網絡經濟對我國財務會計產生的沖擊,推動財務會計工作優化和創新,希望借助完善法律法規,健全監管機制、搭建信息平臺,強化安全防范、加強人才培育,強化團隊建設等手段,推動網絡經濟時代下財務會計工作的優化和創新。
關鍵詞:網絡經濟;財務會計;互聯網
引言
網絡經濟是指企業借助互聯網技術進行發展,并以此加強對海量信息的科學化分析與收集,借助信息整合,推動企業管理和運營工作優化和創新的經濟行為。企業基于網絡經濟發展需要明確發展要素,打破傳統經營模式限制,將在信息爆炸式增長時代提升信息處理能力與使用能力,加強對有效資源的科學化使用。為此,企業需突破傳統工作模式限制,既要探尋傳統經營模式中存在的問題,也應與時俱進革新財務會計工作模式,以助推企業現代化、數字化、信息化發展。
一、核心概述
(一)網絡經濟特征
網絡經濟時代呈現經濟全球化與競爭激烈化特征。一方面,互聯網的出現實現了國內外市場的緊密聯結,企業的經營范圍因此而擴大。網絡經濟時代,企業可隨時隨地借助互聯網幫助實現地域突破。與此同時,網絡經濟時代不同資本主體成為有機整體。例如,我國企業可借助多元市場爭取相關融資機會以提升發展空間。并且網絡經濟時代的來臨,也使資本市場逐漸呈現多元化特征,企業可借助虛擬銀行融資,也可基于自身發展形勢選擇期權等方式進行融資,借此降低企業風險,助力企業發展。另一方面,網絡經濟時代雖然多元企業面臨相關發展機遇,但也因此迎接激烈挑戰。例如,雖然網絡經濟時代國內企業參與國外市場的機會增加,但國外企業也可參與國內市場競爭,這也使得網絡經濟時代的競爭逐漸加劇。因此,在信息快速流通背景下,企業要不斷創新才能更好地成長。
(二)財務會計特點
網絡經濟時代下的財務會計工作呈現集中化和一體化特點。一方面,網絡經濟時代,企業會依據互聯網技術推動財務管理工作優化和創新,以此打破時空界限,推動財務會計工作集中化發展。此外,企業領導也會在網絡經濟時代加強對財務會計工作的關注,借助互聯網實現各部門的無障礙銜接,以完善長期與短期發展規劃,為企業的持續性發展蓄力。另一方面,網絡經濟時代財務會計可借助互聯網強化信息共享,實現各部門的有效交流,避免因信息不對稱而出現管理偏差。各部門可借助財務信息系統加強一體化整合,以方便信息傳遞,減少運營成本,以實現企業管理模式的持續性優化和創新。
二、網絡經濟對我國財務會計產生的沖擊
(一)打破時空界限,促進財務會計創新
網絡經濟時代,財務會計可借助信息技術打破時空界限,加強與不同部門的和諧互動,以此提升信息共享的及時性和完善性。分析網絡經濟時代,不難發現當前相關主體界限逐漸趨于模糊,且企業財務會計職能也發生變化。例如,網絡經濟時代出現了電商企業和虛擬公司,這使會計核算范圍出現變化,財務會計既要了解實體企業,也需了解虛擬企業。而虛擬企業以信息技術為依托,具備較強的靈活性,導致會計主體出現不確定性,這也導致傳統財務會計工作不符合網絡經濟時代下的企業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財務會計工作的優化和創新。財務會計必須轉化工作模式,優化工作理念,不斷基于網絡經濟加強創新,勇于抓住時代發展機遇。互聯網本身是把雙刃劍,其在打破時空界限,推動財務會計工作創新時,也對財務會計提出更高要求,財務會計需及時增強自身綜合能力與綜合素養,才能跟上時代發展,促進財務會計工作邁向新的發展臺階。
(二)電算水平提升,促進會計核算優化
網絡經濟時代逐漸出現網絡會計,使傳統財務會計工作模式發生變化,也切實提升了電算水平。財務會計可在網絡經濟時代加強對信息的科學化捕捉、處理與收集,極大程度方便了信息存儲和披露等工作,也使會計工作向數字化與智能化方向發展。企業可在網絡經濟時代加強對數據庫的科學化利用,提升各部門溝通頻率,以此確保各部門在無障礙溝通時加強對有限資源的科學化分配,從而為提升企業運營質量奠定堅實基礎。例如,網絡經濟時代財務會計可實時收集各部門信息,并借助數據分析生成財務報表,提升財務信息報告的動態化,以此借助核算工作的優化,為企業領導提供戰略發展意見。
(三)增加信息權重,完善會計報告內容
網絡經濟時代多元信息數量增加,從多維角度來看,信息的增值能力也在逐漸增強。且網絡經濟時代的來臨,也使企業資產正在發生變化,新的資產名稱得以出現。為此,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會綜合考量品牌和產品等相關信息,以此提升產品識別度,增加企業和用戶之間的黏性。一般一個網址為企業單獨所擁有,在網絡環境下,企業想要加強發展,需強化對無形資產的重視和關注,這也使信息資產權重有所增加。網絡經濟以互聯網為依托,一方面,轉變了財務會計職能,財務會計報告也因此發生變化。另一方面,財務會計在收集海量數據時,也會豐富報告內容,增加用戶滿意度、人力資源素質、產品研發等相關信息,以此確保企業領導加強對市場前景的科學化認知,為企業決策提供依據。
三、網絡經濟時代我國財務會計發展路徑
(一)完善法律法規,健全監管機制
網絡經濟時代,法律法規的完善能為財務會計工作的開展保駕護航,又能打破傳統會計工作模式。首先,國家在完善法律法規時需加大執法力度,加強對網絡經濟的科學化監管,為財務會計營造良好工作環境。同時,由于網絡經濟的復雜性,國家在加大懲罰力度時,也需對違規活動進行嚴格整頓,既要降低不法行為的發生頻率,也要在完善企業管理制度時增大執法力度,加強對網絡經濟環境的有效監督。此外,相關部門可加強對網絡經濟的深入解讀,并適當了解財務會計意見與建議,構建完善的監管機制。通過監管力度的提升,增強法律法規影響力和輻射力,為企業監管水平提升助力。一方面,企業可基于宏觀法律法規完善規章制度,不斷保障財務信息安全。另一方面,企業可基于法律法規的更新及時調整管理體系和運行機制,減少財務會計工作漏洞。為確保法律法規在網絡經濟下有效落實,社會各界應積極加強法律法規宣傳,既要增強財務會計的法律意識,也要使所有員工增強守法意識,自覺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其次,完善企業財務會計相關規章制度。網絡經濟時代,規章制度的完善有利于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為此,企業應基于長期與短期發展戰略,制定科學化管理規章,明確財務部門工作職能。網絡經濟時代的會計職能更加全面,一方面,企業在鼓勵財務部門員工收集財務數據時,需增強其數據分析與整理能力,并以此推動管理方案優化。以管理會計為例,會計在利用信息平臺加強數據共享時,應積極與各部門展開溝通和互動,既要為企業領導提供數據支撐,也要提升數據收集質量,明確數據收集標準,助推財務工作規范化發展。總之,企業規章制度的優化有利于財務會計工作質量的提升。
(二)搭建信息平臺,強化安全防范
首先,搭建信息平臺。企業需基于發展狀態,推動財務會計工作創新和優化。為此,企業領導需加強對信息化建設的重視,并基于企業實際發展狀態科學化引進信息平臺,以此為財務會計工作的持續性發展提供助力,確保相關工作科學化開展。一方面,企業需完善財務會計平臺不同模塊,助推各部門借助信息平臺溝通和互動,使各部門在信息共享過程中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另一方面,企業需積極助推財務會計強化對網絡經濟的重視。財務會計了解網絡經濟可積極學習,提升信息技術掌握能力,也能加強對國家規章制度的解讀,與行政部門通力合作,進而提升工作的公開化和透明化,為企業長期發展保駕護航。其次,加強信息管控。企業借助信息平臺加強數據共享時,需明確不同主體權限,應確保軟件中存留不同主體的數據瀏覽痕跡,特別是對數據轉存和拷貝等進行明確記錄,確保追根溯源。而查看機密文件時,需嚴格按照財務會計管理流程進行查看,確保不同環節由不同主體負責監管與審核。例如,相關部門提交季度財務預算報告時,需由相關管理人員對數據進行再次審核認定,既要確保數據的翔實性,也要按照流程進行科學化登記。而經手財務評估報告的主體需明確記錄,確保數據出現問題后及時追責。精準把握數據填報和計算的不同環節,加強對數據的科學化審查,明確不同崗位權限與職責,既能降低信息泄露概率,又能為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奠定良好基礎。為促進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企業領導需加強對網絡經濟時代財務會計工作的關注,積極引進先進的網絡技術,實現財務會計工作信息化與數字化發展,也應在開發或引進不同財務信息軟件時,加強對軟件的科學化管控,適當提升工作人員的網絡技能,以此為各部門工作效率提升奠定良好基礎。不同部門利用財務信息軟件錄入數據時,也需加強對不同階段財務數據的科學化考量,加強工作總結,爭取為下一階段工作開展指明方向。最后,強化風險規避。網絡經濟時代,企業的經營模式和管理模式也在發生變化。為此,網絡經濟時代企業利用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時,需重視網絡安全威脅,加強風險規避。互聯網本身是把雙刃劍,雖然具備較強的共享性和及時性,但也存在信息泄漏風險。企業需加強對相關風險的正確認知與重點分析,并鼓勵相關人員正確識別網絡風險,提升防范意識,以此強化對互聯網的科學化利用。
(三)加強人才培育,強化團隊建設
財務會計工作發展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是推動工作發展的中堅力量,為此,企業需從多維角度入手,強化對工作人員的關注和重視,建設專業化管理團隊。首先,強化員工培訓。一方面,網絡經濟時代財務會計需加強對信息技術的科學化認知與了解。部分財務會計雖然相對了解財務軟件,但使用的熟練度有待提升,不利于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的提升,還容易出現數據失真問題。隨著時代不斷發展,企業需加強對財務會計的重視和關注,既要盡量招聘高素質復合型人才,也要在招聘階段了解其財務管理能力和信息技術掌握能力,爭取聘用專業能力較強的人才,以此助推財務會計工作信息化發展。同時,還應加強對在職人員的科學化培訓,鼓勵員工了解財務管理軟件,以滿足企業發展需要。為確保不同員工加強對培訓的重視和關注,可進一步完善考核制度,將培訓考核結果作為重要的晉升依據,借助階段性考核提高財務會計學習熱情。另一方面,企業應盡量完善人資結構,不斷加強對財務部門崗位結構的調整,基于綜合性因素加強人才隊伍建設。例如,企業可借助大數據技術收集與員工相關的數據和信息,加強人才特征解讀,以此提升培訓的針對性和系統性。同時,企業可定期展開培訓活動,加強對不同財務會計能力的綜合性考量,強化對其薄弱點的針對性關注,以此借助技能培訓提升財務會計的安全防范意識以及信息技術掌握能力,從而滿足網絡經濟時代發展需要。最后,針對性提升財務會計的工作能力。一方面,適當提升財務會計風險防范意識。網絡經濟時代,財務會計需具備較強的風險防范能力,既要幫助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規避風險,也要提升數據的真實性。可鼓勵財務會計加強對規章制度的關注,不斷調整工作模式與工作方法,減少政策風險,且財務會計應提前基于企業發展狀態做好應對預案,加強對企業資源的科學化利用,以確保借助多維手段維護企業權益。另一方面,針對性提升財務會計的信息分析能力。網絡經濟時代,財務會計在發展過程中需具備較強的數據收集和分析能力,也需在財務數據中快速檢索出有價值信息,向企業領導反映企業發展狀態,以此為制定企業戰略奠定堅實基礎。為此,企業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需鼓勵財務會計了解不同部門的不同工作,既要打破財務會計與各部門的溝通障礙,也要助力財務會計轉型,確保其在學習先進知識的同時,成為專業的管理人才,進而拓展企業發展空間,使企業應對網絡經濟環境隨時做出戰略調整。
結束語
總之,企業想實現可持續發展,需加強對網絡經濟的科學化分析,基于時代發展需要制定長期與短期發展戰略,確保在轉變經營模式與工作理念時,彌補傳統工作的不足。與此同時,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還要從多維角度入手,加強對財務數據信息的科學化監管,完善人才建設與人才培養,以此發揮信息技術價值,助推企業邁向新臺階,實現企業的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邵琦.智能化時代下財務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探析[J].審計與理財,2022(10):61-62.
[2]姜一涵.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立與會計信息透明度提升[J].經濟問題,2022(10):120-129.
[3]湯運乾.大數據視域下企業財務會計信息化管理探討[J].中國管理信息化,2022,25(12):73-75.
[4]張磊.財務共享視域下企業管理會計信息化研究[J].財會通訊,2022(11):144-149+155.
作者簡介:鄭斌(1974-),女,漢族,河南鄭州人,專科,會計師,研究方向:財務風險管理、納稅籌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