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總覺得樂樂學習不刻苦,“要是他努力,就憑他的聰明,起碼能進班級前五。”每次聽到這話,樂樂總是調侃道:“‘騎馬前五’,騎驢呢?”
這個時候,爺爺總是不說話。樂樂覺得爺爺就是老油條,不說話就誰也不得罪唄!
這天,媽媽老調重彈,樂樂沖爺爺笑嘻嘻地說道:“我媽說我不努力,以后我要學學古人,頭懸在梁上,用錐子扎屁股。”
一邊說,樂樂還一邊仰仰頭,做繩套脖子的樣子,還屁股扭扭,模擬錐子狠狠扎屁股狀。
樂樂沒想到的是,爺爺居然“哈哈”樂了起來。一向嚴肅的媽媽,居然也沒繃住,“撲哧”笑出了聲。
“傻小子,哪個古人努力是用錐子扎屁股的啊?”爺爺笑瞇瞇地看著樂樂。
“成語啊,懸梁刺股!”樂樂開始給大家講故事,“孫敬從早到晚學習,晚上容易打瞌睡,他就找來一根繩子,一頭綁在自己的頭發上,另一頭綁在房梁上。讀書困了,頭一低,繩子就會拉起頭發,扯痛頭皮,這樣他就不困了。后來,孫敬成為有名的大學士。”
“錐刺股的主人公則是蘇秦。”爺爺接過話頭,“戰國年間,蘇秦家境貧寒,他拜鬼谷子為師,學得一套本事。那時秦王廣招賢才,蘇秦前往,但秦王未采用他的計劃,蘇秦怏(yàng)怏回家。父母見兒子一事無成,連連嘆氣。老婆織布,不正眼看他。他向嫂嫂討碗飯吃,嫂嫂對他也沒好臉色。蘇秦發奮讀書,夜里困倦的時候,就用錐子扎自己大腿。最后,蘇秦說服六國共同抗秦,身佩六國相印。當他的車駕經過家門時,嫂嫂、弟弟、老婆嚇得匍匐在地,頭都不敢抬。
“傻孫子,懸梁刺股的股,可不是屁股。有些字,古今意義是不一樣的。股啊,其實是大腿的意思。”
樂樂有點不好意思,他吐了吐舌頭。可氣的是媽媽,“樂樂,我給你準備錐子啊。扎屁股沒事,屁股肉多!”
話沒說完,她自己樂得就快起不來了。
“多大點事兒啊,至于嘛。”樂樂有點小小的腹誹。再看爺爺,得,這老頭兒又閉眼不說話了。
(責任編輯: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