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主席強調,“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梢?,調查研究的過程,本質就是認識事物、揭示規律、改進工作、科學決策的過程。當前,各級調查研究的深度廣度、頻度力度與預期效果相比還有較大差距,調查研究“坐而論道”“走馬觀花”等形式主義問題依然存在。黨中央專門印發《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把調查研究作為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重要內容。為此,要堅持問題導向,練就過硬的調查研究內功,切實提升工作質效。
一要統好“有的”與“放矢”的關系,把準“研”的方向?!坝械摹笔恰胺攀浮钡那疤?,調查研究必須明晰方向和目的,否則就是緣木求魚、南轅北轍。堅持“身在兵位、胸為帥謀”,心懷“國之大者”,聚焦習主席關注的要事、全局部署的大事、備戰密切的急事、轉型面臨的難事、基層期盼的實事以及部隊建設的愁事,深入進行調查研究,切實抓住重點、直擊要害、靶向發力。同時,調研又不能過于機械刻板,應當賦予一定的自由度,如果刻意強調有“放矢”必“中矢”,容易造成到典型單位找典型、到筆桿子單位整材料,調研就脫離了“實事求是”這個根本目的,蛻化成“先入為主定調子”“預設觀點找例子”。要緊盯影響制約戰斗力生成的新情況新問題,把握問題表象及其本質的復雜性、關聯性、階段性、變化性的特點,科學設定目標,精心制訂計劃,靈活組織實施,確保調研籌劃組織思路清、指向準、落點實。
二要統好“見微”與“知著”的關系,把牢“思”的深度。見微知著能力是調查研究的基本功、硬要求,標志著調研者思考分析的深度,甚至關系調研結果的真實性準確性,但這種能力并不是與生俱來,而是靠后天不斷涵養鍛煉形成的。首先要能“見微”,保持“見微”的敏感敏銳,學會用“望遠鏡”“放大鏡”看待事物、研究問題,以高度的責任心、使命感洞悉“隱于內”的矛盾問題和苗頭隱患,主動“尋微”、細心“查微”,真正做到細微之處見功夫。關鍵要善“知著”,具備“知著”的預見預判,把握理論與實際、上情與下情的辯證統一,在分析問題時全面深入、系統提煉,在檢視問題上解剖麻雀、舉一反三,透過現象看本質,找到事物的內在聯系,形成正確的規律性認識,進而掌握破解問題的實招硬招。作為機關干部,必須努力錘煉草搖葉響知鹿過、松風一起知虎來、一葉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見微知著能力,通過細致入微的調查研究和鞭辟入里的深度思考,提供謀事的參考、成事的支撐。
三要統好“蹄疾”與“步穩”的關系,把控“查”的節奏。古詩有云:“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闭{查研究猶如長安城里看景,“走馬觀花”定然朦朧模糊,唯有“駐足賞花”方能清楚透徹。調查研究應注重科學籌劃、穩中求進,一方面要突出調研的質量效益,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杜絕“走秀式”“打卡式”調研,防止“囫圇吞棗”“煮夾生飯”“翻燒餅”,穩扎穩打、步步為營,做到調研一個課題、促進解決一類問題;另一方面,要統籌兼顧、加強協調,充分考慮部隊承擔的戰備訓練任務,把控工作節奏,避免輪番、集中到同一方向、同一單位扎堆搞調研,盡可能減輕基層負擔。同時,要注重創新方法手段,勇于探索實踐,積極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前沿技術開展網絡調查、信息統計、數據分析,進一步節省人力成本、時間成本,真正把“蹄疾”觀全貌與“步穩”看細節有機結合起來,確保察實情、辦實事、求實效。
四要統好“因地”與“制宜”的關系,把握“干”的方法?;鶎硬筷牻ㄖ祁愋投鄻?、使命任務多元、建設基礎不一,面臨的矛盾困難也不盡相同。調查研究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抓住矛盾的特殊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因地制宜、因情施策。具體而言,就是要根據每個單位的實際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調研組織形式,真正結合工作、融入工作、促進工作。區分調研任務性質,對摸情況為主的可采取短集中、廣覆蓋的問卷式調研,對研討問題為主的可采取邀請式、專家化的課題式調研,對試點效果反饋為主的可采取常態化、機制化的跟蹤講評式調研;突出調研目標效果,對解決具體問題為主的可施行立即辦、馬上干的現場辦公式調研,對推動任務落實為主的可施行不打招呼的督導講評式調研,對指導基層建設為主的可施行結合幫帶的蹲點式調研。唯有如此,才能做到真調研情況、調研真情況,工作才能干到位、干到點子上、干進官兵心坎里。
重視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重要優勢,是我們黨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做好領導工作的重要傳家寶??梢哉f,沒有馬克思、恩格斯對英國工人階級狀況的長期細致調查研究,就沒有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沒有毛澤東《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的深入調研,就沒有“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我們必須堅決響應黨中央和習主席的偉大號召,在調查研究上走快一步、干實一步,提升調查研究質效,不斷提高干好本職工作、應對風險挑戰、推進強軍偉業的能力水平。
【作者均系海軍參謀部辦公室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