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增強不想腐的自覺,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使嚴厲懲治、規范權力、教育引導緊密結合、協調聯動,不斷取得更多制度性成果和更大治理效能”。廉潔文化對于督促領導干部堅定理想信念、保持共產黨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潔操守、提高拒腐防變能力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復雜的系統工程,也是一項經常性、基礎性工作。必須堅持系統觀念、發揮組織作用,突出重點、抓住關鍵、講求效果,不斷提高科學化水平。
一、領導干部帶頭涵養廉潔文化發揮表率作用
領導干部在新時代軍隊廉潔文化建設中是主體力量,起到風向標的作用,應帶頭將新時代廉潔文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覺做到廉潔從政、廉潔用權、廉潔修身、廉潔齊家,作踐行廉潔文化的表率。一是堅定信仰、矢志不渝。堅定的信仰是共產黨人鮮明的政治品格和強大的精神力量。恩格斯曾指出,共產黨員對馬克思主義的政治信仰是一個“在任何時候都不容討論的問題”。信仰堅定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領導干部一旦動搖了信仰、背離了黨性,就可能被“圍獵”,會在政治上變質、經濟上貪婪、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習主席反復告誡:“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寬了,心胸就開闊了,就能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在勝利和順境時不驕傲不急躁,在困難和逆境時不消沉不動搖,經受住各種風險和困難考驗,自覺抵御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領導干部只有深扎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矢志不渝、堅定前行,才能做到拒腐蝕、永不沾。二是立政德、嚴私德。政德是黨員領導干部的政治品質、道德品行、思想作風等的綜合體現。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做到以德潤才、以德服人;嚴私德,就是要嚴格約束自己的操守和行為。黨員領導干部要戒貪止欲、克己奉公,切實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來為人民服務。三是樹家風、嚴管教。家風作為一種文化形態,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內容,勤儉持家、嚴謹治家、德善立家等家風理念,形成和發展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演進過程中。將家庭治理納入國家治理,使家庭美德與國家道德共建,可以說具有深厚文化基礎。源遠流長的農耕文明和“家國一體”的傳統政治模式,使中華文明中的家國關系呈現相互交融的狀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明確提出要把家風建設作為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重要內容,指出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特別強調領導干部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這些論述,既指出良好家風是領導干部修身齊家的必修課,也明確了新時代軍隊廉潔文化建設的重要著力點。
二、注重開展黨性教育和廉潔教育筑牢思想根基
黨性是黨和黨員的根本屬性。開展黨性教育,增強廣大黨員的黨性觀念,是反腐倡廉的根本和關鍵,也是廉潔文化建設的重中之重。一是灌輸黨的基本知識,強化黨的意識。現實生活中,一些人黨的意識大大淡漠,嚴重背離黨的性質宗旨,已經到了令人難以想象和無法容忍的地步。因此,加強黨性教育,首先必須教育黨員把自己的政治身份搞清楚,如果黨員連最基本的規定和要求都不了解、不掌握,那么,樹立黨員意識、強化黨性觀念就無從談起。只有把黨的基本知識學懂悟透了,就能“以理論上的堅定保證行動上的堅定,以思想上的清醒保證做人上的清醒”。二是注重學習和借鑒中華傳統廉政文化。中華傳統廉政文化是植根于中華民族血脈之中的文化基因,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和廣泛的社會影響力,加強新時代軍隊廉潔文化建設,必須把學習和借鑒中華傳統廉政文化作為不可或缺的內容。從廉潔文化建設的角度看,中華傳統廉政文化對黨員、對官兵具有重要育人功能。一方面,傳統廉政文化中關于如何立身做人的思想,可以幫助官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另一方面,傳統廉政文化中的清官廉吏是開展廉潔教育很好的素材。三是繁榮廉潔文化作品創作,構建廉潔文化宣傳陣地。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精彩紛呈的廉潔文化作品,是廉潔文化繁榮發展的重要標志。在構建廉潔文化中,應堅持深入部隊、深入官兵、深入生活,挖掘廉政素材、提煉廉政主題,以正確的導向、敏銳的視角、生動的表現形式,為部隊官兵創作一批集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為一體的廉潔文化作品,為官兵提供豐富多彩的“精神套餐”。注重軍隊廉潔文化的陣地建設,利用軍史館、博物館、圖書館、榮譽室、學習室、網絡室等設施和場所,創辦廉潔文化長廊、廉政畫廊、廉潔文化室、廉政書屋,建立廉政電子屏幕等,拓展廉潔文化宣傳教育陣地。積極順應信息化、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趨勢,注重運用各類媒體資源,強化廉潔文化網絡建設,推動廉潔文化資源數字化。
三、深化法治教育和警示教育強化底線思維
加強廉潔文化建設,不僅要求黨員具有較強的法規意識,深刻認識法規制度的重要約束力,還要清醒理解違規違紀帶來的嚴重危害,自覺接受法規制度的約束。一是加強黨規黨紀的深度闡釋。一方面,要加強對黨規黨紀重要意義的闡釋,教育引導黨員、官兵樹立法治意識和紀律意識,形成自覺尊崇、遵守、捍衛法規制度的良好氛圍。另一方面,要加強對黨規黨紀基本內容的宣講,幫助黨員全面了解和掌握法規制度的內容,牢記其規范和要求。二是進一步提升警示教育的實際效果。習主席指出:“要加強警示教育,讓廣大黨員、干部受警醒、明底線、知敬畏,主動在思想上劃出紅線、在行為上明確界限,真正敬法畏紀、遵規守矩。”通過開展警示教育,揭示違紀違法問題的思想根源,釋放紀律的震懾力量,是一種很好的教育形式。但是目前警示教育還存在一定改進空間,如有些黨員干部以獵奇、看熱鬧、與我無關的心態看待教育片中的負面情節,不僅達不到教育效果甚至還產生不良影響。因此,開展警示教育要堅持普遍性與差異性相結合,堅持集中教育與自我教育相配套,堅持反面警示與正面引導相貫通,讓警示教育發揮促使黨員干部知敬畏、守底線的雙重效能。
四、凈化政治生態和文化生態培育文化土壤
一個社會、一個單位的成員是否清正廉潔,與本單位的政治生態密切相關,也與文化生態密切相關。加強新時代軍隊廉潔文化建設,應不斷培育良好政治生態的土壤,形成崇清尚廉的文化氛圍,從源頭上鏟除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的生存空間。一是深刻剖析不良文化生態的根源。對各種消極的政治生態和文化生態,要深刻剖析導致其滋生蔓延的階級根源和歷史根源。尤其重要的是,對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的糟粕,以及與共產黨人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格格不入的思想土壤和文化基因,要認真加以甄別、嚴肅進行批判和徹底清除。二是樹立“永遠在路上”的思想準備。文化對人的影響、權力對人的腐蝕是巨大的,稍有松弛和懈怠就會沉淪墮落、蛻化變質。當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雖取得了巨大成效,但腐敗現象和不正之風不可能一下扭轉過來,凈化政治生態和文化生態必然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只有持續不斷地抓下去,不松懈、不松勁、不松手,才能真正見到成效。三是建立統籌協調機制。各級紀委和紀檢監察機關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加強統籌謀劃,充分發揮組織功能,擔負起廉潔文化建設的政治責任,推動實現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貫通融合,強化對廉潔文化建設各項工作貫徹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把部隊廉潔文化建設推向更高水平,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實現海晏河清。
【作者:國防大學政治學院西安校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