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觀看網絡直播,打賞網絡主播,花錢“圖個樂”,享受著“追捧”,滿足虛榮心……近日,《中國紀檢監察報》報道了重慶市長壽生態旅業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委員、副總經理黃勇精神空虛跑偏道的案例。
因為工作一時受挫,黃勇不再振奮精神,不去反躬自省,而是自暴自棄、玩物喪志。通過在直播間刷禮物,黃勇獲得了主播贊不絕口的奉承,“大老板”“好大哥”等在現實生活中未得到的吹捧,在網絡中被一一滿足。隨著打賞越來越多,揮霍的錢從幾百元、幾千元甚至到幾萬元不等,愈演愈烈的“網癮”,讓他逐漸“入不敷出”。于是他開始想方設法以權謀私、以權生錢,利用手中權力向管理服務對象索要財物。
理想信念不占領思想高地,歪心邪念就容易侵蝕精神陣地。近年來,由于精神空虛找寄托、物欲泛濫搞奢靡,導致腐敗墮落的現象不時見諸報端。因為“寄托”音樂,浙江省金華市政協原黨組書記、主席陶誠華投入了近百萬元,他看中哪款音樂設備,就讓商人老板們前來買單;云南省普洱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瀾滄管理部90后的白某貪戀奢華,通過穿名牌衣服、用高檔香水、養昂貴寵物來顯示比別人“高貴”,超出自己能力范圍的欲望變成了貪欲,于是非法套取巨額住房公積金。透過案例不難看出,少數黨員干部節儉意識和艱苦奮斗精神淡薄了,有的講排場、比闊氣、揮霍浪費,有的甚至從貪圖享樂走上違紀違法道路,教訓極為沉痛、深刻。
生活經驗告訴我們,物質欲望膨脹,精神追求就容易萎縮。如黃勇所懺悔,“我的思想就像我的書房,明明書房越來越大,但是書卻越來越少,到后來書房空了,不打掃書房,書房的灰塵越來越多。我的思想也一樣,思想上蒙塵了,精神上也空虛了”。黃勇給工程項目材料、質量不斷做“減法”,而為自己物欲、網癮不斷做“加法”,肥了私囊,“瘦”了公家,最終也坑了自己。
“欲教以廉,當先使儉。”“尚儉戒奢”是《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提出的明確要求。黨員干部要在精神世界上做“加法”,加強黨性修養,鑄牢理想信念,加固防腐堤壩。同時,要在物質欲望上做“減法”,用“檢身若不及”的自覺要求自己,主動查找是否存在生活奢靡、貪圖享樂、追求低級趣味等問題,勇于改正自身的缺點和不足,錘煉克己奉公、拒奢尚儉的理性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