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吃不踏實,睡不安穩,總感覺這個故事是針對我說的,擔心紀委監委突然找到自己。”近日,中共四川省瀘州市江陽區紀委監委組織開展了一堂糧食購銷系統廉潔教育黨課,在聽眾席中,某糧油公司財務科科長王某某感到惶恐不安。事后,王某某坦言,這堂警示教育課中案例的“主角”田某曾經是自己的領導,因利用手中的權力,在糧食儲備輪換、項目招投標中謀取私利,受到嚴肅查處。而王某某本人也曾為田某從事違法犯罪活動提供過幫助,收過田某給的“好處費”……
當課堂進行到政策感召環節,敦促違紀違法人員主動說清問題時,王某某再也坐不住了。課后,她主動向組織說清自己的問題,并上交違法款物1.6萬元。最終,鑒于王某某主動交代問題、及時上交違法所得、積極配合調查,江陽區紀委監委按照相關規定,予以從輕處理。
這堂廉潔教育黨課以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發揮教育挽救作用,成為瀘州市紀委監委以案為鑒開展警示教育工作的典型案例。2022年以來,瀘州市紀委監委堅持標本兼治、查改結合,充分用好反面典型案例資源,通過組織參觀一次廉政教育基地、觀看一次警示教育片、上一堂廉潔教育黨課、旁聽一次庭審現場的“四個一”警示教育活動,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做深做實警示教育工作,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受警醒、明底線、知敬畏。
為提升廉潔教育黨課的精準度和實效性,瀘州市紀委監委匯總梳理近年來查辦的典型案例,根據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受眾對象,分層次、分類別地向黨員干部講述身邊人、身邊事,讓警示教育有聲有色、入腦入心。2022年以來,瀘州市紀委監委累計開展廉潔教育黨課教學1096次,受教育黨員干部4.7萬余人次。
“以前,警示教育的內容大多是外地的事例,感覺離我們很遠。現在廉潔教育黨課里的‘主角’,全都是身邊人,這樣更能警醒我們,千萬不能做‘案中事’,不能成‘案中人’。”江陽區丹林鎮副鎮長陳杰聽完廉潔教育黨課后感慨道。
除了現場講,瀘州市還注重“線上線下”同步教育,借助當地電視臺和微信公眾號等載體,開設川南首檔全媒體說紀欄目“紀法故事匯”,情景演繹真實案例。紀檢監察干部“以案說紀、以案說法、以案說德、以案說害、以案說責”,廉潔教育黨課被搬上熒幕,進一步擴大了警示教育的覆蓋面。
“通過開展廉潔教育黨課,做實警示教育,讓黨員干部真切感受違紀違法帶來的慘痛教訓,以強大的震懾力,給黨員干部以深刻警醒。”瀘州市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持續探索創新警示教育方式方法,充分利用案件查辦多元價值,切實推動不敢腐的斗爭成果、不能腐的制度安排轉化為不想腐的內在敬畏,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摘編自《瀘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