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為提升節目制作效果,文章借助對電視導播在節目錄制和轉播中的作用的探究,指出導播的努力方向。【方法】結合理論和工作實踐,從節目前期制作開始進行策劃,通過不斷提高工作人員自身專業素質和業務能力,增強節目創新機制,實現電視節目的高質量發展。【結果】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對文化藝術的要求越來越高,電視節目作為傳播文體藝術的有效方式,能夠帶給受眾耳目一新的感受。新興科技在給社會提供強大動力的同時,也給電視制作帶來了新的技術支持,在實際電視工作中,電視導播的重要性日漸凸顯出來。【結論】電視導播作為節目制作和轉播過程的中堅力量,其工作內容貫穿于整個節目的始終,需要導播充分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并對與節目內容相關的工作進行策劃、組織和協調,才能順利保證節目的播出和轉播。
關鍵詞:電視導播;節目錄制;轉播;作用;對策" " " " " " " " " 中圖分類號:G236" " "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134(2023)05-085-04" " " " "DOI:10.19483/j.cnki.11-4653/n.2023.05.019
本文著錄格式:徐琛.電視導播在節目錄制和轉播中的作用[J].中國傳媒科技,2023(05):85-88.
1.電視導播的概述
電視節目作為一種媒體藝術形式,有一定的特殊性,可以將聲音和圖像有機結合,不僅可以借助音畫結合的模式傳遞相應的新聞信息,呈現社會萬象,同時也可以借助其中所蘊含的娛樂性、文化性和藝術性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一定的精神支撐和價值引導。在媒體技術迅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之下,電視節目內容和形式都呈現出多元發展的態勢,因此對制作技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電視節目制作參與人員能夠把握媒體背景全新的發展特征和傳播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和藝術修養,保證電視節目制作水平。
導播作為電視節目中工程項目的一種,需要根據演播現場總指揮的要求,將現場的新聞、直播、賽事、會議等內容進行現場切換。所以,從其畫面感上來講,導播相較于電視節目制作更具針對性,能夠對電視節目制作與傳播起到促進作用。電視導播作為一種核心任務,其工作范圍十分廣泛,各個流程都有所設計,導播控制著電視節目錄制的每個環節。所以,一定程度上講,導播是電視節目錄制與轉播的總指揮,不僅要具備專業能力,還需要擁有良好的心理素養。由此,電視節目錄制整個過程中,經過導播對電視節目的錄制與傳播進行策劃與協調,能夠有效提升電視節目的質量。
2.電視導播的工作內容
2.1" "節目的策劃與研讀工作
在研讀的基礎上開展策劃和編排工作是落實電視節目錄制和轉播任務的必要前提。導播需要在對電視腳本加以仔細閱讀和深入研討的基礎之上,明確節目類型及受眾群體構成,據此確定后期節目制作所需要運用的鏡頭語言和拍攝手段,使得節目錄制和轉播的風格能夠充分彰顯此類節目的獨特性,同時迎合最廣大受眾群體的審美需求。之后導播就需要確定并組建節目制作團隊,根據節目錄制和轉播需要確定技術人才,明確各部門及人員需要負責的工作任務,既要保證個人的專業性,又要保證團隊工作的統一性和高效性。例如,在開展會議直播活動時,需要提前將發言稿進行通讀,從而在后期直播的過程中可以恰當地進行鏡頭切換,保證畫面與稿件內容的完美融合,既保證畫面的流暢性,又避免其過于枯燥乏味。
2.2" "考察拍攝現場
拍攝現場是電視節目錄制的重要場地,提前對拍攝現場進行考察分析是落實電視節目錄制和轉播的必要保障。只有在了解拍攝現場實際狀況的前提下才能科學合理地確定舞美設計和表演方案,確定嘉賓所處位置和攝像機位。在對拍攝現場加以考察時,不僅需要電視導播能夠統籌策劃,全面了解,更需要節目制作參與人員能夠根據自身的工作職責和崗位需求細致了解現場的實際狀況。以2022年杭州亞運會倒計時一周年晚會為例來講,既要保證特寫鏡頭和全景鏡頭的合理搭配,又要盡可能保證現場和電視機前的觀眾有一個良好的觀感,在現場設置了搖臂、軌道等機位,由于現場觀眾席和演員上下臺路線的復雜狀況,使得機位布置的環境異常復雜。正是由于前期的現場考察確定了合理的機位和運動軌跡,才保證了電視節目錄制和現場直播活動的正常開展。
2.3" "錄制和備播
導播在電視節目錄制過程中起到重要的監督和調控作用,在節目錄制現場,電視導播需要時刻關注畫面狀況,及時調整畫面比例,保證節目錄制的質量。而備播則是電視節目錄制和轉播活動當中較為特殊的一種情況,主要是指提前準備好一部分鏡頭素材,在開展后續電視節目錄制和轉播活動的過程中,在合適的節點對這一鏡頭素材予以插入,從而保證故事敘述的完整性。這就需要導播在備播及鏡頭植入的過程中,能夠把握好恰當的時間節點,選擇科學的技術手段,保證畫面的流暢性及感染力。如在兩會會議直播時需要插入一組重要領導鏡頭,導播就選擇了在中期和后期分別置入領導鏡頭的方式,借助分布均勻的時間節奏,避免引起觀眾的反感,也使得整體的鏡頭表達更為自然。
2.4" "后期制作
后期制作是電視節目制作的重要環節,也是錄制和轉播的重要補充。后期制作技術的有效應用可以對電視節目錄制環節當中所出現的紕漏加以補充和完善,從而保證電視節目播出的整體美感和觀感,在開展后期制作活動的過程當中,需要導播能夠對已經錄制的節目內容及畫面予以全面把握和系統了解,從而在藝術素養和審美意識的指導之下,采用有針對性的后期制作手段對相關畫面內容予以完善。當然在特殊的電視節目制作,諸如新聞直播類節目制作活動當中,為了保證節目錄制和播放的真實性和及時性,因后期改善的空間較小,就不能依賴后期制作來保證整體的節目質量,需要導播在組織節目拍攝的過程當中,科學合理地應用鏡頭語言,避免出現低級錯誤和紕漏。
3.電視導播在節目錄制和轉播中的作用
電視導播是電視節目制作和播出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不論是電視節目的制作還是相關環節的保障工作,都能夠見到電視導播的身影。[1]
3.1" "策劃作用
在開展電視節目錄制和轉播活動的過程中,導播需要借助鏡頭語言將自身的思想觀念與節目內容和表現形式有機融合,增強電視節目錄制和播放的藝術感和表現力。為此,導播不僅需要全面把握、科學處理電視節目錄制和轉播的細節和瞬間,更需要立足于統籌分析、戰略規劃的角度從整體上有效策劃并開展電視節目錄制和轉播活動。將部分與整體有機融合,實現部分與整體的和諧統一,以保證電視節目錄制和轉播的實際效果。電視節目錄制和轉播的每一個鏡頭、每一個瞬間都是節目的重要構成部分,導播需要合理布置攝像機位,采用多元而科學的鏡頭語言處理好細節內容,同時也應當對鏡頭之間的聯動和組合加以深入研討,從整體上把控節目錄制和轉播。一般而言,在電視導播對節目錄制內容和轉播要求更為了解的前提之下,現場指揮以及整體策劃的效果更佳,而電視導播簡單了解節目制作流程則可能造成對節目定位的偏差,可見,基于全面了解和整體把握的策劃是保證電視節目錄制和轉播質量的重要前提。[2]
以體育館、文化館大型晚會節目錄制和轉播為例來講,由于此類電視節目表演演員眾多,類型較為復雜,且需要豐富的舞美設計與之相搭配,因此往往會聘請其他電臺導播到現場協調工作。一旦其他電臺導播未能對晚會節目流程、內容及形式全面了解和整體把握,就難以突出展現特殊的舞臺設計,從而使得舞臺的創新度大大降低,甚至在節目錄制和轉播過程當中,對于鏡頭轉換、機位把控等方面也會出現原則性問題。晚會節目錄制和轉播帶有一定的動態變化和立體調度,需要導播在對舞臺布置、表演空間、演員動作等全面了解的前提之下,合理處理角度、色塊、比例,保證瞬間抓拍的優質效果。[3]為此在開展晚會節目錄制和轉播活動時,不僅要選擇調用專業技術較強、臨場反應度較高的導播,更要組織導播在開展錄制和節目制作活動之前深入了解節目定位及具體方案。使導播能夠立足于電視節目類型,選擇符合電視節目錄制和轉播需要的基本節奏、內在規律及表現技法,保證電視節目錄制和轉播效率和效果。
3.2" "協調作用
電視節目錄制和轉播活動的開展需要不同崗位的工作人員相互配合、共同參與。而導播顯然在節目制作團隊當中占據核心地位,既需要在推動電視節目錄制和轉播的過程中,統籌全局、掌控方向,同時還要對制作團隊自身訴求及工作職責加以協調,為電視節目錄制和轉播提供專業性強、效率高的團隊支持。[4]在電視節目錄制和轉播中,充分彰顯制作團隊的創作意圖和創意想法,在統籌把握全面規劃的基礎之上落實每一處細節的攝影需求。不僅需要導播能夠樹立團隊協作意識,發揮統籌策劃作用,更需要其能夠把握好瞬間。這主要是由于在節目錄制拍攝鏡頭時需要捕捉剎那的畫面,并搭配以合適的鏡頭語言,雖然后期工作可以對拍攝鏡頭進行適當的調整和補充,但是不能對此過度依賴,否則會影響節目畫面的真實性和自然觀感。[5]因此,導播在拍攝的過程當中往往沒有反復推敲的時間和機會,開展具體的節目錄制和轉播活動之前要做好導播與技術導演乃至演員等參與人員之間的協調溝通工作,既根據電視節目內容和錄制轉播需要確定初始的制作方案,又能夠在錄制的過程當中依據現場情況的動態變化對鏡頭語言加以實時調整,運用先進而多元的技術手段,充分彰顯節目制作創意。例如在開展演唱會或者文藝晚會節目錄制活動時,邀請的流量明星往往擁有較大的粉絲量,因此在節目錄制和拍攝的過程當中就需要根據粉絲反應,調整機位和拍攝手段,這就需要導播能帶領工作團隊實時調整拍攝方案,增補機位,采用特寫與前景相結合,遠景和近景相搭配的拍攝手段,既要彰顯表演者的表現及其與現場觀眾的互動情感,又要突出現場整體的熱烈氛圍。[6]
電視節目錄制及拍攝工作的開展面臨著極為復雜而又多變的環境因素,導播在開展團隊協調工作的過程當中,不僅需要專業素養的支持,更需要樹立并踐行擔當意識,以堅毅的品格,穩定的心態帶領制作團隊,保證電視節目錄制和轉播效果。導播應當時刻控制自身的情緒,避免在面對突發情況,尤其是團隊失誤時過于急躁,始終保持良好的心態和涵養,及時有效地與團隊展開溝通協調工作,贏得工作人員的信心和依賴,在和諧穩定的工作氛圍之下有序開展節目的制作工作。[7]同時導播也應當培養堅定的意志力,在面對惡劣的拍攝環境,尤其是室外暴風雨天氣時能夠做好現場控制,及時地與技術導演溝通,選擇恰當的拍攝手段,保證畫面質量。[8]
3.3" "編輯作用
電視節目直播和轉播活動的開展都不能借助從一而終的鏡頭拍攝方式而完成,都需要在恰當的節點進行鏡頭轉換,甚至對鏡頭畫面進行組織拼接,以幫助觀眾更好地理解節目內容,體味其所傳達的思想感情和價值引導。這需要導播在開展具體的拍攝活動之前了解電視節目編輯播出的具體流程,尤其是對重要節點加以重點把握,從而將鏡頭語言節奏與個人的藝術審美及美學觀念有機融合。在對鏡頭畫面加以組合再創作的過程當中,保證畫面的流暢感和協調性,突出其創新性和藝術美感,增強電視節目播放的感染力。[9]
以世界性賽事直播節目為例,現場的機位信號存在一定的差異。雖然世界各地的電視轉播商所采用的信號源帶有一定的一致性,但是在對節目加以錄播和轉播的過程中不僅會經過后期剪輯處理,同時諸如世界性賽事一類的轉播節目也會加入解說,而不同解說員個人風格和語言特色各不相同,在節目轉播的過程中,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節目呈現的效果。
電視節目錄制和轉播中運用的鏡頭語言是導播與觀眾展開對話的重要媒介,不同鏡頭語言的應用會帶給觀眾對節目觀看、理解的不同視角和靈感,從這一角度而言,其也會影響電視節目播放的實際效果。[10]為此,導播在開展錄制乃至后期編輯活動時,不僅要將自身的創作意圖和藝術審美融入鏡頭角度、長度以及轉換當中,增強鏡頭語言應用的美感和感染力,也要充分考慮到觀眾的視角和感受,根據觀眾群體的視覺節奏和審美趨向來對鏡頭語言加以選擇和切換,根據不同場景需要確立鏡頭方位,開發剪輯方案。同一電視節目拍攝和播放所應用的場景帶有多樣性和復雜性,這就需要導播在專業素養的支持之下,根據不同場景確立相對應的拍攝方案,同步協調畫面拍攝工作,全面保證拍攝效果。
3.4" "安全保證作用
在開展電視節目錄制和轉播活動的過程中面臨著諸多不可控因素,甚至拍攝現場會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尤其演員在拍攝危險性動作時容易受傷,為了保證現場安全及電視節目錄制活動的正常進行,導播需要在敲定拍攝方案之前全面了解場景布置以及演員動作安排,排除不必要的危險元素。同時導播應當具備一定的應急應變能力,當發生突發情況,諸如演員受傷、觀眾慌亂等情況時及時準確地作出判斷和選擇,穩定局面。除此之外,部分電視節目在開展錄制之前,可能會出現主持人與嘉賓之間配合脫節的情況,即主持人還沒有進行主持詞解說和安排,演員和嘉賓就擅自行動,這會造成后期現場資料過長而畫面轉播突兀的情況,影響鏡頭語言的整體流暢表達。這時就需要導播能夠及時把握現場情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冷靜地等待主持人、解說員、嘉賓等全員到齊之后,再開展節目直播活動。
在新媒體背景之下,直播這一媒體宣傳手段興起之后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電視直播節目也呈現出繁榮發展的態勢,尤其是新聞類節目,在錄制過程當中往往采用直播的形式,現場采集畫面作為鏡頭內容,從而保證新聞節目制作和播放的真實性、及時性。這需要導播能夠實時關注社會熱點問題和事態發展情況,以敏銳的觀察力和洞察力選擇帶有社會價值的事件作為節目素材,從而充分發揮電視節目錄制和播放在凈化社會輿論氛圍,引領正確價值導向方面的積極作用。[11]導播群體要全面理解和科學把握直播這一新興媒體手段的基本特征和應用需求,在開展電視節目直播活動的過程當中,能夠充分發揮好自身統籌全局的規劃作用,有效引導主持人的思路及語言應用,控制播報速度與節奏,避免一些與主題無關緊要的話題過多插入其中,影響播報效果。因此從這一角度而言,導播在開展電視節目錄制和轉播活動時所發揮的安全保證作用,不僅在于保證現場安全,避免出現突發安全事故,同時也在于能夠適應突發情況,協調主持人、嘉賓等節目參與人員的表現,保證節目錄制活動可以穩步進行。[12]
4.充分發揮電視導播在節目錄制和轉播中的作用的對策
4.1" "明確角色定位與職責
電視導播及節目制作人員應當充分明確導播在參與電視節目錄制和轉播活動時的角色定位及需要承擔的工作職責,尤其電視導播應當樹立踐行堅定的責任意識,大局觀念。導播不僅需要立足于整體視角,從戰略的高度全面把握電視節目錄制和轉播方向定位,統籌規劃制作方案。更需要把握好每一個鏡頭語言,應用好每一項專業技術,將專業性、藝術性融合于電視節目制作和播出中。因此,電視導播在參與節目錄制和轉播活動時,不僅要以自身的專業素養帶領工作人員處理好鏡頭語言,更要不斷學習、更新自身的審美素養和藝術理念。電視導播自身應當在明確自身角色立場及責任的前提之下保證電視節目錄制和轉播的效率和效果,在參與電視節目錄制和轉播各個環節時做好前期準備工作,中間錄制工作及后期制作工作,對節目內容做好策劃、組織和協調,保證電視節目的正常錄制和播出。
4.2" "培養并踐行創新思維
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媒體技術更新不止,電視導播要想更加高效地參與到電視節目錄制和轉播活動當中,保證電視節目播出能夠適應新媒體時代背景,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更新的精神文化需求,引領社會審美潮流和思想方向,就需要培養并踐行創新思維,將創新創意因素融入電視節目錄制和轉播活動開展過程當中。一方面,電視導播應不斷學習并完善電視節目錄制和轉播的專業理論知識,不斷提升自身的實操能力和專業水平。另一方面,電視導播也應把握電視節目錄制和轉播中蘊含的鏡頭規律、藝術規律,在不斷更新自身藝術理念和審美觀念的前提之下,開展電視節目錄制和傳播活動,以更加豐富多樣的內容和形式融入電視節目制作中,增強電視節目的藝術性和感染力。
參考文獻
[1] 徐曉娜.導播在電視節目制作中的作用及必備素養[J].新聞前哨,2021(8):83-84.
[2] 金暉.試論導播在電視節目制作中的重要性以及需要具備的特點[J].記者觀察,2020(14):144.
[3]張驍勇.電視導播對節目的傳播與控制藝術初探[J].中國傳媒科技,2019(1):76-78.
[4]濮京.探析民生新聞節目主持人的個性魅力[J].中國傳媒科技,2013(12):104-105.
[5] 張恒露.導播在電視節目制作中的作用以及所需具備的特點[J].大眾文藝,2018(16):144.
[6] 李祐禎.新時期電視導播應具備的素質[J].新聞研究導刊,2017(3):116.
[7] 陳連生.漫談電視節目制作中不同場所的錄音技巧 [J].現代電視技術,2004(4):65-66.
[8] 付曉.把握關鍵環節、重視音量控制:廣播電視臺調音技巧淺談 [J].科學與財富,2019(14):240.
[9] 曲東輝,李學東.做主持人堅強的后盾——淺談導播在直播節目中的重要作用 [J].記者搖籃,2012(1):62-63.
[10] 王棟.融媒體時代背景下電視綜藝節目的創新發展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21(15):141-143.
[11] 武曉輝.融媒體背景下電視民生新聞的創新與發展研究[J].記者搖籃,2020(8):126-127.
[12] 王東超.融媒體背景下電視民生新聞的創新與發展研究[J].傳播力研究,2019(33):53.
作者簡介:徐琛(1985-),男,浙江杭州,工程師,研究方向為廣播電視工程。
(責任編輯: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