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提高廣西壯族自治區岑溪市養豬場糞污資源化利用率,減少環境污染,在分析當地生豬養殖情況及糞污資源化利用現狀、糞污資源化處理模式的基礎上,指出豬場糞污資源化利用存在的問題,如養殖戶環保意識不強、重視程度不高,糞污處理設施及相關臺賬有待完善,各部門職責不明、缺乏對養殖場的有效監管等。同時,提出加強養豬場糞污資源化利用的建議,如加強宣傳、落實養殖業主主體責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屬地管理責任制度、加強各部門協作與強化監督等。
關鍵詞:豬場糞污;資源化利用;岑溪市
中圖分類號:X7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7909(2023)02-145-3
0 引言
隨著經濟的發展、養殖水平的提高,以及非洲豬瘟對粗放式養豬業的影響,廣西壯族自治區岑溪市開始推行“公司+農戶”生豬養殖模式。岑溪市近年來涌現出一批新建規模豬場,養殖規模從幾千頭至上萬頭不等,促進當地生豬養殖業向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方向發展。然而,集約化和規?;B殖導致糞污產生量成倍增加,處理難度顯著提高,加之我國越發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如果養豬場產生的糞污得不到有效利用,甚至對環境產生污染,必然會對生豬養殖業的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對此,岑溪市采取了相應措施,使養豬場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進一步提升,生態效益較為顯著。
1 岑溪市生豬養殖情況及糞污資源化利用現狀
1.1 岑溪市生豬養殖情況
岑溪市位于梧州市最南部,毗鄰廣東省,地理位置優越,具備發展禽畜養殖業得天獨厚的條件,是傳統生豬養殖大縣,2011年開始進入“全國生豬調出大縣”行列。自2019年廣西壯族自治區發生非洲豬瘟以來,岑溪市不少生豬養殖散戶退出養豬行列。岑溪市為恢復生豬養殖業發展,以岑溪市漢世偉食品有限公司為依托,狠抓非洲豬瘟生物防控安全,推行“公司+農戶”養殖模式,樹立典型,以點帶面,引來雙胞胎、溫氏、利源、新希望等公司到當地發展。自2019年以來,岑溪市新建規模豬場54家,生豬養殖規模從幾千頭至上萬頭不等,新建規模養殖場數量及養殖量居梧州市之首。據岑溪市統計局數據,截至2022年底,岑溪市共有生豬規模養殖場114家,生豬存欄量29.43萬頭(其中能繁母豬3.44萬頭),出欄量55.82萬頭。生豬產業化養殖成為岑溪市的特色產業,是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1.2 岑溪市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現狀
根據《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畜禽養殖業源產排污系數手冊》中有關數據測算,岑溪市年畜禽總產糞量為37.51萬t,總產尿量56.27萬t。為更好地促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當地印發了《岑溪市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實施方案(2020—2021年)》。該方案的實施顯著提高了岑溪市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水平。農業農村部養殖場直聯直報信息系統實時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岑溪市畜禽養殖糞污綜合利用率超過93.17%,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100%。目前,岑溪市正積極穩妥推進該項目實施進程,畜禽養殖污染問題明顯減少。
2 岑溪市生豬糞污資源化利用措施
2.1 出臺生豬養殖環保措施
根據當地生豬養殖量及糞污處理、利用情況,2020年2月岑溪市農業農村局牽頭出臺了《岑溪市生豬養殖場環保設施要求(試行)》,要求各生豬規模養殖場實行雨污分離,完善糞污處理設施(如儲糞房、沼氣池、污水處理多級沉淀池),在飼料中添加微生物制劑,在糞污中長期添加污水處理劑等;不設置糞污外排口,不滲漏,杜絕偷排、外排糞污的現象;必須就地、就近配置消納場地(如農田、山林、果園等),提高糞污消納能力;有轉運糞污的,提供轉運圖片、記錄,并定期上報。該文件要求非規模生豬養殖場(散養戶)建設相應防滲、防漏、防雨的儲糞房、沼氣池、儲液池等;實行干清糞、少或免沖水,對糞污添加發酵劑,形成糞肥后還田、還果、還林等;嚴禁糞污偷排、外排。岑溪市農業農村局牽頭,組織生態環境局、水利局和當地鎮政府等部門對全市生豬養殖戶進行政策宣傳、技術指導與生產監督,要求養殖場(戶)完善其糞污處理設施,并對糞污污染環境等違法行為進行處置。截至2020年底,岑溪市共發放相關宣傳資料7 000余份,督促345戶整改糞污設施(其中規模養殖戶25戶、非規模養殖戶320戶),新增建設52個沼氣池(或黑膜沼氣池,約21 600 m3)、116個儲糞房(約3 200 m2)、105個儲污池(約6 800 m3),處置4個養殖場的違規行為。該措施的實施顯著推動了岑溪市生豬糞污資源化利用[1]。
2.2 實施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
2020年10月,當地出臺《岑溪市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實施方案(2020—2021年)》,有力地推進了糞污全量化利用。目前,岑溪市大部分規模養殖場都按照當地農業農村局發布的《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資源化利用設施建設規范》《畜禽糞污土地承載力測算技術指南》等相關規定,配備相應的糞污處理設施和消納場地。同時,岑溪市有關部門還根據各個規模場的實際情況,指導各場完善了與養殖規模相配套的糞污處理設施及消納場地,并以黑膜沼氣池(或沼氣池)為主導,推行“豬—沼—林(或果)”及其他生態循環生產模式,促進了糞肥還果、還林等綜合利用[2]。在2020—2021年岑溪市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中,當地有88個生豬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得到了完善,具體包括臨時儲糞池27 126 m3、儲糞房4 263 m2、異位發酵床6 018 m2、貯液池82 365 m3、刮糞機165套、干濕分離機83臺、污水輸送泵223臺、輸糞管道67 505 m、黑膜沼氣池1 180 135 m3、污水處理器4套等糞污和無害化處理設施,并運行正常。
3 岑溪市生豬糞污資源化利用主要模式
種植與養殖結合為我國目前生豬糞污資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式,處理后的糞污以固體有機肥和液體有機肥的形式還田、還果、還林等,不僅可以減少種植業肥料投入成本,而且能改善土壤,防止土壤出現板結或酸化現象,有利于發展循環農業及可持續農業。岑溪市規模養豬場糞污資源化利用模式主要如下。
3.1 “發酵床+種植”模式
規模生豬養殖場可通過建設半漏縫地板欄舍,安裝免溢漏飲水器、雨污分離設施、飲污分離設施,實現糞污源頭減量。生豬糞便和尿液經半漏縫地板進入下層糞溝,然后被刮糞機收集于臨時儲糞池,再被污水泵抽送至異位發酵床(離舍微生物發酵床)經翻耙機翻耙,最后發酵腐熟成為農家肥。規模生豬養殖場可將發酵糞肥自用或賣給周邊果蔬種植戶和有機肥加工廠。采用該生豬糞污資源化利用模式可實現污水零產生、零排放,糞肥易收集、易利用。養殖生豬4 000頭以下的規模豬場可采用該模式處理糞污,糞污處理設施簡單且所需的配套土地有限。
3.2 “黑膜沼氣池(沼氣池)+種植”模式
規模生豬養殖場可通過建設半漏縫地板欄舍,安裝免溢漏飲水器、雨污分離設施、飲污分離設施,建設儲糞房、臨時儲糞池、黑膜沼氣池(或沼氣池)、污水管道和污水泵等,通過刮糞機將糞尿收集于臨時儲糞池,再通過干濕分離機壓榨糞污。養殖場可將收集的固體糞便送入儲糞房,添加微生物發酵處理后變成農家肥,或自用或賣給周邊種植戶和有機肥加工廠;將尿污排入黑膜沼氣池(或沼氣池),經微生物處理后還田、還果、還林等。此利用模式具有建設容量大、成本低、耐用等優勢,但要求養殖場附近有一定的消納土地。
3.3 “黑膜沼氣池+立葉蒸發”模式
規模生豬養殖場可通過建設半漏縫地板欄舍,安裝免溢漏飲水器、雨污分離設施、飲污分離設施,建設儲糞房、臨時儲糞池、黑膜沼氣池、污水管道和污水泵、立葉蒸發機等,通過刮糞機將糞尿收集在臨時儲糞池,再通過干濕分離機壓榨糞污。養殖場可將收集的固體糞便送入儲糞房,添加微生物發酵處理后變成農家肥,或自用或賣給周邊種植戶和有機肥加工廠;將尿污排入黑膜沼氣池,經微生物處理后,再進行多級發酵、沉淀處理,最后將末池污水抽至立葉蒸發系統蒸發(最好利用豬舍抽氣機排出的氣流加速立葉蒸發)。這種利用模式適用于缺乏消納土地的生豬養殖場。
4 岑溪市生豬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4.1 養殖戶環保意識不強,重視程度不高
部分生豬養殖企業(戶)主體意識和責任意識不強,重養殖效益、輕環境保護,對糞污的治理意識不強。雖然部分養殖場有堆積糞污的場所,但也只是原始的堆放,周圍缺少能夠遮蓋的設備,甚至地面沒有硬化,凈道、污道混用。有的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簡單,不做防雨、防滲、防溢處理,污染環境風險大;部分養殖戶會將未腐熟的糞污直接排放到農田,或過量施用,嚴重污染環境。
4.2 糞污處理設施及相關臺賬有待完善
部分養殖場建設較早,加之建廠之初對排污、集污問題考慮欠佳,導致其目前面臨雨污分離不徹底、糞污存儲和處理設施容量不足、設備老化等問題。部分養殖場糞污轉運記錄、糞肥還田記錄、土地消納協議等臺賬資料不完善。
4.3 各部門職責不明,缺乏對養殖場的有效監管
生豬養殖業涉及的政府管理部門較多,如畜牧、環保、林業、水利、國土等,但各部門只在養殖場建場初期的報批環節銜接較為緊密,對養殖場建成投產后的糞污資源化處理利用等監管上職責和分工不夠明確,影響了畜牧養殖污染治理成效[3]。
5 加強糞污資源化利用的建議
5.1 加強宣傳,落實養殖業主主體責任
岑溪市有關部門應通過進村入戶發放宣傳資料,掛橫幅標語,利用會議、廣播、電視等形式,加大對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宣傳力度,不斷提高養殖戶的環境保護意識及污染治理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相關責任部門要推進落實養殖場(戶)主體責任,監督規模養殖場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廣西壯族自治區鄉村清潔條例》等相關規定,確保其能切實履行環境保護主體責任。相關責任部門可通過與各規模養殖場簽訂《規模養殖場(戶)污染防治責任書》,明確規模養殖場的糞污防治主體責任,落實“誰污染、誰負責”等要求。規模養殖場是畜禽糞污處理的責任主體,其法人是第一責任人。
5.2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岑溪市有關部門應整合相關涉農惠農政策、資金,通過以獎代補、先建后補的方式,對生態化升級改造、糞污資源化利用效益顯著的規?;B殖場給予獎補,提高對糞污資源化利用裝備的購置補貼比例。畜牧業管理部門應安排專人指導與督促養殖場完善糞污轉運記錄、糞肥還田記錄、土地消納協議等臺賬資料[4]。
5.3 建立屬地管理責任制度,加強各部門協作,強化監督
岑溪市人民政府對轄區內的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負總責,農業農村局履行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的主要管理責任,生態環境局負責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的統一監督管理,履行執法監督的主體責任。各鎮人民政府承擔屬地管理責任,切實擔負起對畜禽養殖場的選址把關、審核、申報和日常監管的工作,加強對當地畜禽養殖糞污治理工作的領導,督促養殖場(戶)建設和完善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設施。以上各部門應加強協作,強化監督管理,加強日常巡查,建立定期會商制度,共同推進糞污資源化利用工作[5]。
6 結語
生豬養殖場糞污產生量大、治理成本高。為實現生豬養殖場糞污資源化利用,養殖者要有環保意識,科學選址、建場,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實現豬場清潔生產。岑溪市要遵循“源頭減量、過程控制、末端利用”等原則,因地制宜,推廣經濟、高效、適用的糞污資源化處理技術,最大限度地提升糞污資源化利用率,從而促進當地生豬養殖業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永珍.廣西田東縣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的現狀及對策[J].養殖與飼料,2022(12):140-143.
[2]劉建國,徐小兵,孟曉琴,等.蘭州市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現狀及建議[J].甘肅畜牧獸醫,2022(12):5-7.
[3]楊詩卉,吳暉,歐陽大平.豬場糞污資源化利用措施及模式[J].能源研究與管理,2022(4):156-160.
[4]王強,李智俊,李飛.荊州市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方式與思考[J].中國畜牧業,2022(23):68-69.
[5]黃潤,黃智剛.興業縣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影響因素分析及建議[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2(22):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