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業是廣西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和富民產業。近年來,受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減弱三重壓力影響,廣西建筑業發展受到明顯沖擊。一是發展速度下滑,產業結構不優。二是企業市場綜合競爭力弱。三是裝配式建筑發展嚴重滯后。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自治區對建筑業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有必要借鑒浙江、河北等外省近年來扶持建筑業發展的政策做法,出臺更有力的措施,進一步提升廣西建筑業企業市場競爭力,著力打造“廣西建設”品牌,為全區經濟持續穩增長作出新貢獻。
聚焦當前限制廣西建筑業發展的三大問題,針對發展薄弱環節提出相應措施。
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吸收借鑒其他省份扶持建筑業發展的先進經驗,于可控范圍內進行改革創新。
文件從以下四個方面提出了十條具體措施。
第一條措施主要明確了區內建筑業企業實現互跨專業進行招標承攬業務的適用主體和適用范圍。通過資質互認和業績互認,支持達到一定條件的區內建筑業在規定范圍內跨專業承攬業務,減少企業在資質升級和拓展方面的重復投入。第二條措施主要用于鼓勵區內外建筑業企業以聯合體形式參與投標,通過聯合體形式投標可享受有關扶持政策。第九條措施主要從建筑市場執法檢查和質量安全核查兩大方面對區內建筑市場監管整頓提出處罰方案,守牢質量安全底線,維護建筑業市場秩序。第十條措施主要強調建立拖欠工程款治理長效化管控機制。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清理全區建設領域拖欠工程款進行全面清理和綜合治理,重點解決政府投資工程項目工程款拖欠情況,并同步建立起聯合檢查和通報制度,用于督導各市對工程款拖欠的治理情況。
第三條措施主要明確了區內重點培育建筑業企業的適用主體和適用范圍。通過減少資質申請審查事項,鼓勵重點培育企業在規定范圍內提升資質等級、拓展資質種類。第四條措施主要用于推動設計施工能力深度融合,通過優化審查事項,支持設計、施工兩大板塊資質跨領域申報,加快培育同時具有施工和設計資質的綜合型企業。第五條措施主要用于夯實全區建筑業企業特級資質的申報基礎,通過優化區級企業技術中心的認定審查事項,減輕區內建筑業企業的特級資質申報難度。
第六條措施主要用于推動區外特級企業“引進來”,通過明確獎勵金額,吸引區外特級企業入駐廣西,為廣西提供新的建筑業產值增長點。第七條措施主要用于鼓勵區內建筑業企業做強做優做大,通過明確獎勵金額,加大對晉升特級資質、綜合資質和高新技術企業的獎勵扶持力度,帶動區內企業優化升級。
第八條措施從兩個方面推動建筑業綠色轉型發展。一是要求5000平方米以上的政府投資項目帶頭推廣應用裝配式建筑方式,擴大裝配式建筑應用覆蓋率。二是明確裝配式建筑的施工模式及招投標項目分類,便于裝配式建筑項目后續正常開展招投標活動及按規施工。三是對開發建設資金投入和標高達到一定標準的裝配式商品房項目,已確定工程進度和竣工交付日期的情況下可在規定條件下提前申請商品房預售許可。四是遵照中央“十四五”規劃精神,推動綠色轉型發展,進一步推動光伏一體化建設,鼓勵既有建筑開展綠色低碳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