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 董玉潔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為鼓勵職工崗位創新,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濟南公交自2020 年起,在職工中廣泛開展了以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小設計、小建議為主要內容的職工“五小”競賽活動,有效提升了企業創新活力,釋放了職工創造潛能,為職工隊伍建設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創新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員工是企業創新創效的主力軍。無論是創新實踐的推進還是創新成果的轉化,員工參與面越廣,參與程度越高,創新成果就越豐碩、越顯著,效益提高就越明顯。近年來,伴隨著企業改革改制,集團工會積極探索引導廣大職工建功立業的新思路、新方法,按照上級工會工作精神,決定通過“五小”競賽激發職工工作熱情,提升職工隊伍素質,助推企業發展。
為開展好“五小”競賽活動,集團工會向省內外公交兄弟單位借鑒經驗,拓寬工作思路,同時,集團工會還積極向基層工會、廣大職工征詢開展“五小”競賽的意見和建議,確保活動方案切實可行。
集團工會每年專門下發職工“五小”競賽活動實施方案,按照宣傳發動、組織實施、項目評審、榮譽申報四個階段組織開展工作。為加強對競賽活動的組織領導,成立活動領導小組,工會主席任組長,企業技術負責人任副組長,各單位和相關部室主要負責人任委員;成立評審委員會,主任由企業技術負責人擔任,評審工作由集團技術設備部牽頭,評審員在有資質的專業技術人員中確定。在此基礎上,集團工會還邀請了知識產權專家、市科協和市總工會相關負責同志參加評審,確保了活動開展的專業化水平。
在開展“五小”競賽過程中,集團工會深挖創新內涵,注重成果的科技含量。2020 年集團公司成立的科技公司,按照企業需要開展程序研發工作,大大提升了企業運營效率,其間,一批青年職工主創項目被推薦進入“五小”競賽,提升了“五小”競賽成果的科技含量。例如,2022 年獲一等獎項目“公交IC 卡與防疫大數據聯動實現乘車自動核驗健康碼”,利用大數據技術,充分發揮“信息互通、群眾便利”的數字優勢,通過“健康碼”與實名制“公交卡”信息融合,實現市民乘車刷卡自動核驗“健康碼”狀態,極大地提高了市民乘車“驗碼”速度,提升了公共交通出行效率,取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三年來,集團工會共收到職工創新成果224 項,經過專家評審,共產生一等獎8 項,二等獎15 項,三等獎21 項,優秀獎25 項。通過競賽,先后有10 項創新成果獲得國家知識產權,10 個成果、集體和個人在市級創新競賽中獲獎,1 個創新工作室被評為“山東省交通運輸行業創新工作室”。集團工會及時總結表彰,極大地鼓舞了職工們干事創業的熱情。
集團工會積極為獲獎成果創造效益轉化平臺。濟南公交維修公司負責企業6000 余部公交車輛的維護保養,需用大量的發動機油、齒輪油。油品用完后的大量空置油桶成了廢棄物處理難題。公司干部職工成功將廢棄油桶改造成“創意主題家具”,變廢為寶的“創意主題家具”這一“五小”創新成果,被集團工會搬上了濟南市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暨創新成果展上展示推廣。近年來創意家具不斷更新換代,已累計創收7 萬余元。
為全面展示職工創新成果,集團工會每年編輯制作《職工“五小”競賽創新成果集》和宣教視頻,組織舉辦職工“五小”創新成果展,激發了職工隊伍的澎湃動力和創新激情。
有創新才能有發展,有作為才能有地位。集團將以需求為導向,不斷探索開展創新創效競賽的新思路、新方法,進一步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引導廣大職工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為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助力“強省會”戰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