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為共建“一帶一路”長卷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也成為推動全球發展的歷史性時刻。
習近平主席在論壇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回顧10年成就,總結成功經驗,宣布中國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八項行動,為“一帶一路”明確了新方向,開辟了新愿景,注入了新動力。
“如果沒有地球,我們的子孫將居住在哪里?”巴布亞新幾內亞總理馬拉佩在綠色發展高級別論壇上動情呼吁,“習近平主席說‘贈人玫瑰則手有余香,希望我們都可以做贈人玫瑰的人,來共同拯救我們的星球。”
10年來,“一帶一路”合作網絡從亞歐大陸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和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中國舉辦了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按下推進各國現代化的“快進鍵”。
十年耕耘,共建“一帶一路”不斷走深走實,鋪就一條互利共贏、繁榮發展的大道。
面向未來,共建“一帶一路”將更具創新與活力,更加開放和包容,為共同發展開拓廣闊空間,為各國現代化事業增添澎湃動能,奏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篇章。
(摘編自“新華社”2023年10月21日)
素材解讀
1.合作共贏,共同繁榮。費孝通曾言:“美美與共,天下大同。”一個個中國“文物醫生”在為各國保護修復古跡,一條條風馳電掣的高鐵為各國現代化按下“快進鍵”……10年間,中國始終致力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枝獨秀不是春,如果各國同舟共濟、合作共贏,那么人類文明之花將競相綻放。
2.開放包容,和諧相處。“大道不孤,德必有鄰。”世界是多元的,需要胸襟開闊、和而不同。古絲綢之路的開拓,我們使用的不是戰馬和長矛,而是駝隊和貿易。從歷史深處走來的共建“一帶一路”,傳承著和平合作、文明交流的基因。這就是大國風范,也是人類通向美好未來的希望之路。
適用話題
合作共贏 開放包容 和平發展 求同存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