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啟根

三叔并非我親叔,是我同桌趙九龍的親三叔。
那時,我們在王家莊小學讀五年級,是形影不離的好友。
那時的暑假,我們常到二隊北頭大河里玩。北大河是當時的交通要道,河面寬闊。吃過午飯,趁大人們在樹蔭下躲午,我們便拿著木澡桶、木腳盆、不漏氣的塑料袋(不會浮水者裝滿空氣當救生圈),到北大河洗澡,摸螺螄、河蚌,戲水……
那日,四龍、九龍剛先后扎入北大河,平時三點半才從“T”形河口經(jīng)過的客輪,已拉響汽笛提前向“T”形河口駛來。水性不好的趕緊撤到岸上,急得哭起來,水性好的在靠近岸邊的水里齊聲朝四龍、九龍大喊:“快上來,快上來!”
千鈞一發(fā)之際,一聲高喊破空而來:“駕駛員同志,請減速靠岸,王家大隊請求緊急救援……”客輪立馬降速并停止行駛,但掀起的浪花依然裹挾著水草飛奔向前……客輪不遠處的水面露出兩顆小腦袋高呼:“三叔,我三叔。”
河坎子上,一個身穿軍裝頭戴軍帽的人畢恭畢敬地立著,手舉隊長叫人上工時用的鐵皮喇叭筒,邊向客輪高喊“請求救援”,邊向客輪行禮。
原來,三叔這次回鄉(xiāng)探親,剛走到村口就碰到二隊陳奶奶疼得在地上打滾。赤腳醫(yī)生沒有辦法,到公社醫(yī)院要20里,到輪船碼頭也要9里。大隊唯一的掛槳機船拖到大豐維修了,沖水機船送大隊干部去外地開現(xiàn)場會了。時間就是生命,沒有交通工具,怎么辦?情急之下,三叔扔下行李,拿起喇叭,一路跑到北大河邊,試著向客輪求援,捎陳奶奶到劉莊,然后轉車去鹽城……
此后,陳奶奶逢人便說,三叔這一聲大喊救了她的命。
兩年后,三叔轉業(yè)到縣公安局水上派出所當警察。我和趙九龍也初中畢業(yè)。我的成績比九龍好,但大隊推薦升高中的名額只有一個。父親去找大隊干部,大隊干部說:“今年我們大隊有十幾個初中畢業(yè)生,競爭力最強的就趙九龍和你兒子,你知道的,趙九龍的三叔……”
說來也巧,偏偏在大隊商量推薦升高中學生人選的當晚,三叔從縣城回來了。第二天,父親便步行去劉莊買回了一副罱篙說:“明天起,跟我學罱河泥。”
后來,如期去上高中的不是九龍,而是我。第二年,憑本事考上高中的九龍和我又在同一學校讀書了。他告訴我,那天晚上,三叔對他說,好學生要“一顆紅心,兩手準備”。幾年后,我和九龍都考上了大學。
如今,年過八旬的三叔早已成了三爺。去年三爺回家鄉(xiāng)釣魚,他拿起手機拍攝北大河風光,他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藍天麗日造福今日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