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勘察》雙月刊(刊號:ISSN1672-7479 CN11-5182/U 郵發代號:80-230)創辦于1975 年,原名《鐵路航測》,是中鐵工程設計咨詢集團有限公司(原鐵道部專業設計院)主辦的鐵路勘察領域國家正式刊物,國內外公開發行,2004 年開始用現刊名。
《鐵道勘察》是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統計源期刊、中國期刊網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萬方數據系統科技期刊群入網期刊。 被評為中國測繪學會優秀測繪期刊,2023 年被EuroPub 數據庫收錄,2022 年被EBSCO 數據庫收錄。 2020 年入選中國知網網絡首發科技期刊,目前已實現單篇錄用定稿的網絡首發,為重大科技創新成果的快速發表傳播開辟了綠色通道。
1.刊物始終堅持“立足鐵路,面向全國,提高鐵路勘察設計技術水平” 的辦刊宗旨和正確和輿論導向,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有關出版的法律法規。 本刊主要欄目有工程測量、工程勘察、線路路基、橋梁工程、隧道地下工程、軌道工程、機務車輛等,聚焦復雜艱險山區鐵路、智能高鐵勘察設計,鐵路綠色建造技術、BIM 技術、無人機技術的創新應用等,重點刊載對鐵路和軌道交通科技發展有重要參考價值的論文。
2.投至本刊的稿件,應符合科技論文寫作的基本要求,主題突出,觀點明確,邏輯嚴密,數據真實、準確,論證充分,過程清楚,結論正確。
3.論文包括題名、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全稱、摘要、關鍵詞、所在省市及郵編、正文、參考文獻、第一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性別、職稱、畢業時間、畢業學校、專業、學位),8 000 字以內。 如有相關科研課題的支持,應在首頁頁面左下角處注明基金名稱及編號(合同號)。
4.論文中科技名詞和術語,請使用規定的通用詞語,文章內容應符合國家標準和各種行業標準要求,并使用法定計量單位。 公式、圖表應清晰準確。 文中的圖、表應分別順序編號,且均要有圖名、表名,明確注明資料來源,表名在表之上,表格最多不超過6 個;圖名在圖之下,全文插圖一般不超過10 幅。 請注意處理好政治、機密、著作權等問題。
5.摘要為全文的濃縮,是以提供文章內容梗概為目的,不加評論和補充解釋,簡明確切地敘述論文重要內容的短文。 摘要包括研究目的、過程和方法、結果和結論。
(1)研究目的:說明論文的研究目的、內容,提出要解決的問題。
(2)過程和方法:說明主要工作過程及采用的方法、原理,也包括儀器設備、邊界條件及必要的數據。
(3)結果和結論:說明得出的主要研究結果和結論及結論應用范圍,結論一般要有量化指標。
摘要字數控制在350 字左右,不應含有概述或引言中出現的內容,也不要對論文內容進行評論,不得簡單重復題名中已有的信息;不得使用非公知公用的術語和符號;不用第一人稱作主語,不得出現引文;縮略語、略稱、代號,除了相鄰專業的讀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現時必須加以說明;科技論文寫作時應注意的其他事項,如采用法定計量單位、準確使用專業術語和標點,也同樣適用于摘要的撰寫。
6.“關鍵詞”為“摘要”的濃縮,能反映文章主題和核心內容,要求從標題和“摘要”中選取,可參考《中國鐵路敘詞表》《漢語主題詞表》《鐵道科技名詞》等選取規范的科技名詞,一般選取5~8 個。
7.參考文獻按文內引用的先后順序編號并全部列于文后,并在文內右上角注明標引序號。 本刊要求每篇論文參考文獻數量一般不少于20 條,以近3 年發表在權威期刊的文獻為主。 各類文獻著錄格式見GB/T7714—2015《信息與文獻參考文獻著錄格式》。
8.投稿請登錄編輯部在線投稿平臺(網址:http:/ /www.tlhc.cnki.net/),文稿中須寫明作者詳細通信地址、郵編、聯系電話和電子信箱。
9.請勿一稿兩投或多投;已被其他正式出版物錄用的論文(包括學位論文),本刊不予刊登。
10.編輯部有權對論文作必要的技術處理和文字修改,若有較大改動時與作者協商。
11.編輯部對每篇論文進行學術不端檢測(知網檢測重合度小于10%)。
12.為確保刊用論文的科學性和先進性,審稿實行“三審制”,一般在收到稿件的1 個月內能確定是否發表。 作者可首先通過在線投稿平臺實時查詢稿件的審理情況,必要時也可通過電話向編輯部查詢。
13.凡被《鐵道勘察》刊用的稿件,若作者未在來稿時特別聲明,則編輯部視為作者已同意將該文稿版權(含各種媒體的版權)授權給編輯部,由編輯部負責刊用論文入編國內外各大文獻檢索系統事宜,以擴大學術交流范圍。 論文一經刊登,贈送當期《鐵道勘察》樣刊2 冊。
14.本刊已加入中國知網《中國學術期刊(網絡版)》(CAJ-N)錄用定稿網絡首發期刊群,凡經我刊審定錄用的稿件(錄用定稿)將在我刊網絡版上首發,不同意網絡首發的請作者單獨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