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對生態文明建設的日益重視,對生態環境保護的監管也變得更加嚴格。在這種發展態勢下,國家電網亟需開展環水保管家服務。為探究國家電網建設項目環水保管家工作模式,該文介紹環水保管家的涵義,結合電網建設項目的工作痛點,重點分析電網建設項目環水保管家的主要工作內容,并闡述環水保管家工作模式的優越性。
關鍵詞:環水保管家;電網建設項目;管理;生態文明建設;環境保護
中圖分類號:X32"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5-2945(2023)19-0161-04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 attention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supervis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s become more stringent. In this development situation,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the State Grid to carry out environmental water and water conservation housekeeping service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working mode of the environmental water conservation housekeeper in the national power grid construction proje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meaning of the environmental water conservation housekeeper, and analyzes the main work contents of the circular water conservation housekeeper in the power grid construction project combined with the pain points of the power grid construction project. The paper also expounds the advantages of the working mode of environmental water conservation housekeeper.
Keywords: environmental water conservation housekeeper; power grid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環境保護進入了新時代。黨中央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推動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從認識到實踐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和全局性的變化,并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排污許可管理辦法(試行)》等一大批法律法規接連推出,環水保管理制度進行了前所未有的變革,政府對于環水保行業的執法監管力度不斷加大。在環水保督察和執法標準日益加嚴的態勢下,政府和企業對于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服務的需求與日俱增。在多方需求之下,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服務的范圍逐漸擴大,服務方式、模式以及手段也在不斷創新[1]。在上述的發展態勢和需求下,環水保管家服務應運而生。
1" 環水保管家的涵義
環保管家實際上是一種第三方環境保護服務,在環境保護領域資源整合的基礎上,以服務對象的環境保護需求和環境保護問題的解決為導向的新興商業模式[2]。
目前,生產建設項目均涉及到水土保持工作,在水土保持行業中亟需引入一個類似環保管家的服務機構——水保管家,為企業提供一體化的水土保持技術服務。因此,環保管家和水保管家相結合,形成了環水保管家模式。
在生態環境保護監管日益嚴格的態勢下,環水保管家作為專業的環水保技術人員,既能及時發現企業污染治理和水土流失防止中存在的問題,又能針對問題提出有效的治理方案,降低企業在治理方面投入的成本,提高企業環水保管理能力。
2" 電網建設項目的工作痛點
電網建設項目主要為各電壓等級變電站和輸電線路的建設,一般建設工期較長,輸電線路跨越的距離長,線路工程常無法避開生態敏感區,施工行為也難免對周圍生態環境造成擾動,因此電力企業被環境保護部門列為重點監督管理對象。面臨新時代國家環水保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國家電網現有環水保管理還存在一定差距,其不適應性變得更加凸顯,主要體現在:一是環水保管理意識亟待提升。環水保管理貫穿電網建設項目全過程全周期,每個環節的相關管理人員對于環水保要求在客觀上缺乏獲取新政策的渠道,不能從政策中得到有效指導,導致管理工作與國家政策出現脫節的情況。二是環水保專業技術水平亟待提升。公司系統員工普遍為電力專業背景技術人員,普遍缺乏建設項目環水保知識是現實存在的客觀困難,不能準確判斷環水保設施是否能夠正常運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電網建設項目環境管理工作的開展。三是環水保隊伍亟待壯大。公司環水保崗位人員短缺,當突發環水保問題時,無法合理調配人員解決突發問題。
因此,國家電網在追求高質量發展的同時,也主動履行企業的社會責任。聘請專業的第三方環水保管家,對建設項目前期的規劃選址、選線及可行性研究,環境影響報告和水土保持方案的編制,工程設計、工程施工和工程驗收進行全過程跟蹤管理,可極大地解決國家電網的環水保管理壓力[3]。此外,環水保的管理涉及面廣、管理難度大[4],環水保管家的介入,能夠促進國家電網高效化管理,有效控制環水保違法風險,減少環水保管理投入的成本,幫助國家電網在輸變電工程生態環境保護方面實現良性發展。
3" 環水保管家的工作內容
根據電網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法律法規、技術標準等要求,結合電網建設項目特點,國家電網對環水保管家的工作內容進行了標準化設計,實現環水保管家全流程跟蹤[5]。全過程環水保管家工作模式作為一種創新的環水保服務模式[6],工作內容復雜多變,環水保管家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
環水保管家需在電網建設項目可研、初設、開工、施工、竣工及日常管理等階段參與環水保管理工作,在各階段實現環水保管理功能,從環境保護、水土保持方面對工程進行設計方案溝通優化、階段性方案復核、環水保風險排查、施工現場監督檢查和竣工環水保驗收督促管理等,并按標準體系中的既定文件格式填報相關反饋、核查、總結報告。每個項目形成一個檔案,包含全過程環水保相關文件。有條件情況下,對既有項目進行環保摸底調查,排查具有遺留問題的項目,主要為項目基本信息,包括項目名稱、建設地點、建設內容等;環水保手續履行情況,包括環評、驗收、水保方案、水保驗收等;污染治理設施情況,包括事故油處理、環評及竣工驗收措施執行情況等;環保日常管理情況,包括危廢處置信息、例行環境監測等。結合電網建設項目特點,把電網建設項目可研、初設、開工、施工、竣工及日常管理6個階段的環水保工作內容進行“標準化”設計,實現電網建設項目全過程“流程化”管理。
3.1" 協調服務單位履行項目環水保手續
環水保管家工作的主要內容為對環評單位和水保方案單位的工作進度和質量進行控制,保證環評單位和水保方案單位的工作有序跟進。
3.1.1" 進度控制
環水保管家需要密切跟進環評單位和水保方案單位的工作進度,及時發現問題并反饋給企業或環保管理部門,提出有效解決方案并協助相關部門解決問題。在設計階段,環水保管家要求環評單位和水保方案單位積極開展環境影響評價及水土保持方案的編制,并在工程開工前取得相關行政主管部門的批復文件,及時跟蹤項目設計方案,避免因設計方案調整導致重大變更。項目建設完成后,環水保管家協助環水保驗收單位完成工程竣工環境保護設施和水土保持設施驗收。
3.1.2" 質量管控
環水保管家應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生態環境和水行政主管部門要求及國家電網行業規范,對環評單位和水保方案單位提供的報告進行質量管控。在可行性研究階段選址選線過程中,環水保管家根據生態紅線保護要求及范圍,核查項目路徑是否滿足各部門路徑協議的要求;在初步設計階段,環水保管家協助環評單位復核環評報告中生態環境敏感點、噪聲及電磁環境保護目標梳理的全面性,相關標準執行的準確性,評價合理性及環保措施的可落實性;環水保管家協助水保方案單位復核水土保持方案報告中防治責任范圍劃定及水土流失防治目標的合理性,土石方等基礎數據的準確性,水土保持措施體系的完整性。
3.2" 跟蹤及復核工程變更
電網建設項目主要以輸變電工程為主,線路比較長,涉及的環境敏感點較多,在設計及施工階段,可能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線路變更,因此需要環水保管家對工程建設進行全程跟蹤,檢查是否出現重大變動,若發生重大變動及時辦理變更手續[7]。
3.3" 管控環水保關鍵程序
3.3.1" 涉及環境敏感區相關文件收集
電網建設項目在必須要進入生態環境敏感區時,環水保管家應及時上報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并按照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及時組織開展生態環境專題報告的編制工作。
3.3.2" 環保驗收、水保設施驗收
電網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的驗收一般在3個月內,在項目竣工環保驗收報告編制完成后5個工作日內,環水保管家協助管理部門通過網絡平臺公開驗收報告,公示時間不少于20個工作日,在公示完成后,及時在全國建設項目竣工驗收信息平臺進行相關信息的填報。
生產建設項目在水土保持設施驗收合格后,環水保管家協助建設單位通過其網站或者其他便于公眾知悉的方式向社會公開水土保持設施驗收鑒定書、水土保持設施驗收報告和水土保持監測總結報告,公示時間不少于20個工作日。在水土保持設施驗收通過3個月內,協助公司管理部門向審批水土保持方案的主管部門或者水土保持方案審批機關的同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報備水土保持設施驗收材料。
3.4" 日常管理
1)環水保管家完成項目環水保工作資料歸檔。電網建設項目環保歸檔資料清單:可研報告及圖紙、可研批復、初設說明書及圖紙、初設批復、核準文件、施工說明書及圖紙、環評報告、環評批復、竣工總結、監理總結、竣工驗收調查報告及竣工驗收批復。
電網建設項目水保歸檔資料清單:可研報告及圖紙、可研批復、初設說明書及圖紙、初設批復、核準文件、施工說明書及圖紙、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水土保持方案批復、竣工總結和水土保持監理總結、水土保持監測總結報告、水土保持設施驗收報告及水土保持驗收報備回執。
2)環水保梳理變電站例行監測數量及名稱,配合國家電網督查、相關政府部門檢查、協助環水保合同編制、協助環水保單位資料收集。
3)配合建設單位開展“六五”環保宣傳、環水保培訓和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
3.5" 履行“三位一體”服務職能
環水保管家全方位履行“三位一體”服務職能,“三位一體”服務職能包括環水保管理、咨詢培訓以及糾紛調處。其中,環水保管理是如上的全過程跟蹤項目建設,在各階段完成環保、水保專業管理性任務。
咨詢培訓:包括環水保知識與環水保業務日常咨詢、流程宣貫等;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及導則標準解讀;配合公司環保管理部門開展重要節日環水保宣傳工作;根據管理部門需要組織相關人員進行環水保培訓;在重大或位于環境敏感區的輸變電工程開工前,環水保管家應面向建設管理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開展環水?,F場宣傳培訓。
糾紛調處:針對國家電網環水保糾紛投訴案件,協助建設單位進行環水保糾紛調處,通過現場調查、科普宣傳,從專業、科學角度向公眾解釋電力設施與民計民生、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
3.6" 行使B角角色
環水保管家行使國家電網環水保相關管理人員B角角色,受委托做好與設計、施工單位進行方案溝通、環水保措施布置與落實;委托代替環保管理人員行使輸變電工程建設現場環水保工作落實監督等職能;受委托作為環保管理人員的協助單位,對工程前期及投產后環水保咨詢單位進行質量、進度及程序控制;受委托做好生態環境部門、水利部門的迎檢工作;受委托協助年度環境報告等各類環境管理、總結文件的編寫,參與管理創新及科研項目等。
3.7" 監督手段
電網建設項目全過程環水保管控工作的開展應根據項目進展階段實際工作特點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主要有以下幾種。
1)參與審查會:參加可研審查會、初設審查會、施工圖審查會、環水保交底會等相關會議,審查相應環節的環水保章節。
2)現場監督檢查:對施工現場是否采取有效的環水保措施,采用現場監督或見證的方式開展。不定期抽查現場影像資料,能有效反映出環水保措(設)施實施情況。
3)現場監督意見反饋:參與的會議均形成表單記錄,及時反饋至相應責任部門及環水保歸口管理部門。并跟蹤整改落實情況,按預定計劃閉環。
4" 環水保管家模式的先進性和優越性
4.1" 有利于提升企業的環水保管理水平
隨著“土十條”“水十條”“水土保持法”及“生態保護紅線”等環水保法規、政策的相繼推出,對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的要求也日益嚴格,企業管理人員疏于對環水保法規、政策進行深度解讀,容易造成企業環水保管理不符合相關法律法規。此外,國家電網的環水保管理涉及多項工作,管理人員由于自身專業水平的限制很難同時掌握各項工作,容易導致違法違規事件的發生。國家電網通過開展環水保管家服務,可以有效解決這一難題。環水保管家能夠根據具體的環境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同時,環水保管理上的短板得以彌補,使得企業的管理能力大幅提升。
4.2" 通過全過程管控實現“三個轉變”
通過環水保全過程管控,實現環水保風險從“被動式防范”向“主動式預防”轉變,環水保工作從“配合實施者”向“自主管理者”轉變,工作要求從關注“工作做沒做”向重視“做得好不好”轉變。認真落實各項環水保措施,減少施工中出現的環境破壞和水土流失問題,經得起政府監管和群眾監督。
4.3" 有利于提升企業的環水保管理效率
國家電網中負責環水保管理的部門,一般還負責可行性研究、社穩、核準等多方面工作,面對如此大的工作量,難免環水保管理效率低。環水保管家的加入,可以更好地協助管理人員開展工作,企業對環水保管理方面的效率得以提升。
4.4" 滿足企業的環水保需求
隨著一系列環水保法律法規的出臺及環境監管制度的變革,政府、企業及公眾對環境保護越來越重視,并積極參與到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中,國家電網也響應國家環境保護號召,積極開展環水保工作。另一方面,電網建設項目眾多,施工行為難免對周圍生態環境造成擾動,因此,環境管理部門把電網建設項目納入重點監管對象,國家電網亟需引入環水保管家服務來幫助企業做好建設項目的環境保護工作。
5" 結束語
電網建設項目環水保管理周期長、環水保管理職能分散、基層單位環水保管控力量薄弱的現狀難以滿足新形勢下電網環水保管理的要求,引入環水保管家工作模式可以實現電網建設項目環水保管理能夠貫穿項目可研、初設、開工、施工、驗收及日常管理全過程,將電網建設項目“事前、事中、事后”環水保管理職能部門的前期發展部、建設管理部、環水保歸口管理部統籌兼顧,全過程參與管控,突破了以往管理職能分散,銜接錯落的客觀困境,確保了電網建設項目環水保風險可控可管,實現了電網建設項目環水保信息可查可追朔,解決了基層單位環水保管理人員多為兼職、變動頻繁的問題。
國家電網既要高質量發展,同時也要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一流的電網需要一流的環保。公司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電網建設項目中引入環水保管家的工作模式,通過環水保全過程管控,實現電網建設項目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和諧發展,促使電網建設項目盡快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三重目標,全面提升電網建設項目環保理念。環水保管家工作模式是國家電網在環水保管理制度方面的創新之舉,“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彌補了自身管理人員在環水保方面專業能力的不足,提升了國家電網的整體環水保管理效率,對國家電網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陳迪,張湘隆.電網企業環保管家服務模式探討[J].環境與發展,2019,31(8):229-230,232.
[2] 馬德彭,李徐,朱杰,等.火電行業“環保管家”探索與展望[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20,45(2):113-115.
[3] 佟瑤,呂翔,劉旸,等.電網項目設計階段的全過程環保管理分析[J].電站系統工程,2022,38(1):75-76.
[4] 蔡勇,王晟,王娟,等.面向國家環保新態勢的電網項目環保全壽命周期管理流程重組[J].電力科技與環保,2017,33(4):1-4.
[5] 陳曉琳,何清懷,張體強,等.涉及自然保護區輸變電工程的全過程環境保護管理[J].四川環境,2020,39(1):159-163.
[6] 楊麗,康瑾瑜,王風彥.企業環境管理規范化建設指標體系的構建[J].中國環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6,26(6):18-21.
[7] 陳曦,辛玉琴,陳濤,等.淺析環保管家在輸變電工程中的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9(14):44-45.
第一作者簡介:江世雄(1982-),男,碩士,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境保護、電網營銷和科技成果轉化。
*通信作者:涂承謙(1981-),男,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境保護、科技創新和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