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幸福與人生筆記
一、我是一個特別幸福的人
我感覺我是一個特別幸福的人,事實上也是如此。我覺得我是一棵結有碩果的果樹。我的身上生滿枝芽,盛開過花蕾,獻出過果實。我的果實成熟,為社會奉獻出他們的成果或正在獻出……
我作為一個母親,為我的子孫盡了我應盡的責任,讓他們成為有用之才,在求知路上沒有停頓,在社會上不被淘汰,我獻上了我所有的力量和我所有的知識……
我的子孫也如我所愿,他們也承擔起應有的責任和義務。在社會上綻放花蕾,盛開花朵。我從青年時期開始,在中國共產黨的好政策關懷下上學,盡到了自己的責任,現已光榮離休。生活安逸,有7個子女,兩個孫子畢業于高校,兩個孫子大專畢業,兩個孫子正在上初中和小學。兩個重孫正在幸福成長。所以,我很幸福!
我對幸福,不是以財富、名望、聲譽衡量,而是以盡到我對社會應盡的責任后,盡到一個母親的責任后,我家庭興旺,我家庭和睦、祥瑞,我的子孫人丁興旺來衡量。
我為社會工作奉獻的同時,生活鍛煉了我,持家、做飯、縫衣、補補丁、編織衣襪,甚至學會納鞋,而且學以致用。這一切不僅沒讓我感受到困難,反而讓我感到歡喜和幸福……現在,我生活得很充實,很放心,離休工資用于生活綽綽有余……
我讓我的后代都學習國家通用語言,希望讓他們多掌握知識。我們自己小時候沒有這樣的機會。讓他們從小學到大學,學習作為國家通用語言的漢語。所以,我的子女們不會讀我所落下的這些文字,也不會懂得。即便如此,我對我所經歷的日子,我的足跡和我的所思所想書寫下來。在將來的某一天,希望我的后代們有所知曉。我以為這樣妥當些。
二、人生經歷與孩提時代
我出生和成長的縣域,是在阿爾金山襟麓與內地省份接壤的若羌縣。我到了學齡之年,縣里有一所小學,在縣城中心(在巴扎),那時,男生和女生不在一起上學,女孩也不會輕易被允許上學。我的父親是個裁縫,家里沒有土地。父親送我上了縣城中心的中心女小。女小雖然離我們家不遠,但母親還是會叮囑我和后院的裁縫鄰居托合塔洪的女兒阿瓦罕一起往返學校。我們和幾位鄰里的女孩一起去上學。我上課很用功,從一年級開始就是優秀學生。學習成績優異。學校只有四個年級(四棟教室),教師辦公室和校長的家是一棟。校長和教師皆為女性。
四年級有三個班。有一個班不知是課桌椅子不夠,還是師資不足,反正那間教室放置著坎土曼、鐵锨、掃把和殘損的桌椅等雜物。第三班上完課,該第四班上課時,在第三班的一排課桌(有三排課桌)就座上課,黑板上從中畫一條粉筆線,一位老師同時為三班、四班上課。那時,在我記憶中兒童節是在4月4日過。民國時期,1938年4月4日的兒童節,全縣小學生舉行演講比賽、體育競賽、詩歌競賽。除此,還公布了全校優秀學生的姓名和他們的學習成績。我在這些競賽中都獲得了第一名,并當場受到表彰。那時的獎品除鉛筆、草紙、本子之外,還有方糖。這對我和我的老師、我的父母來說,是莫大的欣慰與鼓舞。過了節日,從過去的第三班那一排,繼續上四年級的課程。
到6月份時,學校的兩位為一年級上算術課和語文課的老師(尼婭孜汗、尼莎汗)先后休了產假。為了替代上課,學校把我和名為阿瓦罕努爾的同學叫去,讓我上算術課、阿瓦罕上語文課。我們在一年級上完各自的課程,便會急忙趕到各自的班上繼續學習。沒多久,暑假來臨,巴克依·木沙校長把我們兩人叫過去,要求我們在假期每天上午到校補上落下的課程。就這樣,我們連著學習兩個月就結業了。
三、密集的槍聲
在秋天的深夜,我們正在睡夢中,突然響起密集的槍聲,把我們驚醒。
我從甜蜜的夢鄉醒來,不知道發生了什么,渾身發抖。我父親閱歷豐富,對我母親說:“把姑娘藏起來,我把大門門閂打開,今天看樣子是大兵們要持槍入戶搶劫。”說罷,把我藏進夏天修房子時特意挖好的深窖內,叮囑我說:“無論發生什么響動,你都不要出聲,咬緊牙關,藏在這里。直到我們呼喚你的名字,讓你出來,你才能出來。”深窖口子用兩張席子蓋上(那兩張席子是大炕上鋪著的)。正在這時,大門被大兵擂響。我聽到父親對母親和我哥哥說:“大兵正在用槍托擂大門,我去開門,你們把家門敞開,躲進屋里不要出聲。”
須臾,我聽到院子里充滿丁零當啷的嘈雜聲,夾雜著用半吊子維吾爾語和漢語的吆喝聲:“黃金、元寶在哪里?”父親說:“我們沒有那些東西,有的就是這些。”與此同時,有一聲槍響。我嚇得手腳冰涼,渾身發抖。不知他們槍殺了我的哪位家人,我的心堵到嗓子眼上。這是我人生中最恐懼、最憤怒的一天。國民黨兵在實施武裝搶劫。當第一批國民黨兵搶劫過后,我父母親立即把我從地窖里叫出來,我渾身發抖,無法開口說話。他們沖我哥開了一槍,子彈擦過耳朵打在土墻上,有驚無險。他們用槍托擊打我母親,母親便把家里所有值錢的東西都拿了出來。父母親把我和哥哥埋進羊圈旁的新麥草堆中,叮囑我們:“千萬不要出聲,當劫匪走后,在我們親自過來叫你們之前,不要動。”此時響起密集的槍聲,有機槍的掃射聲和步槍的射擊聲。
躺在麥草堆中我感到窒息,我從麥草堆下悄悄露出臉來想透口氣,睜眼一看,看到在鄰居屋頂上架著機槍的那些兵,他們在用漢語說話。還看到鄰居家燃起火焰。哥哥發現我露出臉,對我悄聲說:“不要露臉,你把鼻子那搞個小洞露出來呼吸就好,如果那些兵發現麥草堆中藏著人,就會縱火燒了我們,不要再動。”就這樣在麥草堆中不知躺了多久,聽到父親低聲說:“你們不要出聲。悄悄從麥草堆中出來跟我走。”我們靜悄悄地鉆出麥草堆,跟著父親走向院外。父親還說:“不要去人多的地方,躲進紅柳叢里去,要保住性命。我們留在家里。”父親又叮嚀我哥哥:“你要保護好你妹妹,那些兵折騰到黎明可能就累了休息了,趁他們還沒進村,早點出村。”
父親把我們送出大門。我們從自家逃離出來,衣著單薄,秋天早晨的風很硬,穿透了我們的衣服,在那里瑟瑟發抖。我們來到原野上的紅柳叢里,一直躲到沒有人聲的地方。沒到晚上我們的肚子就餓了起來。晚上寒冷、饑餓、恐懼交織在一起,我們只有打寒戰。我哥哥心疼我,找來兩塊石頭,擊打出火星,把撿來的干牛糞和枯草點燃,讓我靠近篝火取暖,對我說:“有火的地方什么都不會來,你別害怕,在我回來之前不要動,我去找找吃的。”說罷離去。我烤著火居然睡著了,當我哥哥回來時,他不忍心叫醒我,正在熄滅火堆時,我醒了過來。發現我的衣服一角已經被燒著,如果我哥稍晚些回來,著火面會更大。
我哥哥穿行于紅柳叢中,到我們鄰居縫紉機匠托合塔洪家,把他女兒——我的同學阿瓦罕帶來陪伴我。阿瓦罕手里拿著一個苞谷馕。我看到了馕和阿瓦罕,禁不住喜悅地擁抱阿瓦罕。阿瓦罕說:“我看到你外衣一邊都燒著了,嚇著我了。”說著把苞谷馕掰成三塊一起分享。那個苞谷馕的味道,我迄今記憶猶新,回味無窮。
根據阿瓦罕的述說,當我們躲在麥草堆里時出現的火光,是托合塔洪大叔家隔壁鄰居阿嘎別爾根巴依家的玉米稈子被燒著了,他自己被吊在一棵大杏樹上抽打,邊打邊問:“金銀財寶在哪里?”她在火光中看到這些,受到了驚嚇,匆匆在家拿了一個苞谷馕便跑出來,正好遇到我的哥哥……
就這樣我們在饑餓中度過了三天。我們到河對岸的另一個村子去尋找食物,父親給我們帶了馕和一葫蘆水,卻找不到我們,只好尋著我們的足跡找來,終于找到了我們。父親說:“現在還不能回去,我不來接你們,你們不要回去。”父親把帶來的食物留給我們。我們就在荒野里又度過了一周。父親說過:“你們要忍受早晚的寒冷和饑餓。”
一周以后,父親把我們從荒野帶回家時,家里不僅沒有可以越冬的衣服,還被翻得亂糟糟的。父親說,第一夜就有十幾次進家搶劫的。后來進來搶劫的人,什么也沒找到,居然把里屋的墻壁鑿了,把土炕挖開,邊挖邊說:“錢財藏在哪里了?”并用槍托砸我父親……我現在都無法用言辭表達當時的恐懼。
我們回到家里三四天后,父親去見村里的保長,保長指派我父親說:“新政府的軍隊要到了,我們要備辦一些糧食和柴火。”對那些有田地的人攤派糧食,對像我們家這樣無田無地的人家,攤派砍柴火。
由于我們家沒有毛驢,父親只好向鄰居們借了三頭驢,在去打柴火時,父親把母親和我帶在一起。在回來時,父親為了讓母親和我騎在一頭驢上,又向鄰里借了一頭驢,父親不敢把我們留在家里。9月的一天清早,我們到遠處的荒野砍柴。這是我第二次到荒野打柴,父母親和我在一起,我們有盛了水的葫蘆,還有好不容易從鄰居家以為他們縫衣為代價要來的苞谷馕,對我來說猶如出門游覽一樣,感到孩童般的喜悅。
父親砍了三頭驢馱的柴火,母親幫助他將柴火綁在驢背上時,太陽就要沉落,天就要黑了,我也是跑前跑后地將父親砍下的柴火收撿回來。我們將柴火馱回家時天已經黑透了,只好第二天早晨才能送到指定地點。因為限定的最后時限就是如此。翌日清晨,父親早早吃了早餐,重新馱上柴火送去了指定地點。不到一個時辰,父親又牽著驢馱著柴火回來了。父親說,當他把馱著柴火的驢趕到時,那個攤派的官員說:“你們把柴火馱回去,現在正在前來的人民軍隊,他們要自己到荒野取薪柴升火。”父親有點不相信,在那里守了一會兒,果然有昨晚送來柴火的十幾戶人家,紛紛牽著驢把柴火又馱了回去。親眼目睹這些,他將馱柴火的驢高高興興地牽回院內。那些柴火供我們燒了很久。這是我父親和母親喜悅的開端。
兩天后,村里的官員“保長”將我父親叫了過去。我們在家擔驚受怕,緊閉大門待在家里。傍晚,父親興高采烈地回來了。
據父親說,每家每戶都出來人,在來自甘肅敦煌方向的公路兩旁列陣迎候。過了一兩個時辰,客人的先頭部隊抵達,領導從吉普車上下來,與路旁歡迎的人民群眾一一握手見面。父親說:“我活到這個歲數上,也經歷過幾屆政府,見過幾種軍隊,但是,沒有見到從小車上下來,與人民群眾見面握手的帶著笑容的官員。”他給我們講述了他也在人群中與領導握手相見的經歷。
這個部隊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師獨立團獨立營。得知新疆解放,同時本縣迎來解放的黎明,大家格外高興。
我們有說不盡的話語。翌日,我去了學校,在路上親眼看到步伐整齊的人民解放軍戰士隊伍。中午時分,從學校回來的路上,我看到方才的軍人個個背著柴火邁著整齊的步伐歸來。同時明白了退回我們送去的“攤派”柴火的秘密。回到家里,我興奮地將所見所聞講述給母親聽。除如上所述外,從學校校長巴克依·木沙那里還聽到這樣的信息:一是我校兩位老師在休產假。其中一位是縣長夫人,另一位是教育局局長夫人,已經停職,我和阿瓦罕同學成為正式教師。要不間斷地為一年級學生授課。二是我們縣里的那位買買提伊明·亞克夫縣長,不再擔任縣長,其職位由來自焉耆的一位縣長繼任。三是今后要按新制度開展工作。四是今后不再稱“中華民國”,要說公元1949年。就這樣,解放軍騎兵團獨立營到來時,我們學校的師生和縣里的民眾一起列隊,載歌載舞地歡迎獨立團的到來。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節日慶祝由解放軍、人民群眾、學生組織在一起,舉行了進行了盛大的活動。我作為學生代表上主席臺致歡迎辭。我十分緊張又十分激動。我站在主席臺上望去,廣場一半是本縣群眾,一半是列隊整齊、緊握手中武器、很有陣勢的人民解放軍戰士隊伍。看著整齊的軍人隊伍和他們手握的鋼槍,在陽光照射下顯得格外威武。我一登上主席臺,持久響起的掌聲讓我有點慌亂。在我的身后坐著主席臺上的嘉賓。一位首長帶著翻譯來到我身旁,提示我致辭時不要怕,不要緊張。我在緊張激動的心情下,終于把為我準備的歡迎辭宣讀完畢。又一次響起長久的掌聲。我在主席臺上的領導的帶領下好不容易走下臺階。老師和同學們為我能代表他們上臺致歡迎辭,比我還要興奮,沉浸在一片歡樂中。在主席臺上望見列陣齊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隊伍,我對他們的崇敬和熱愛由衷而升。他們手中的武器刺刀在陽光下閃耀著光芒。
大會以后,我參加了各項宣傳和迎接新年的活動,同時參加了軍隊下到地方的工作組的工作。我們當時的工作是:推翻保甲制度,建立農會組織,分村建村并設立村長和農會主席;在人民群眾中尤其面向婦女進行反對封建迷信宣傳(開展斗爭)和掃盲活動。為此,每天晚上都要開設培訓班,除了掃盲,還要進行各項宣傳教育活動(我們村的掃盲教員由我來擔任);與此同時,開展減租減息,劃定階級成分工作。1950年伊始,對地方干部開始各種培訓活動(分別為15天、一個月、三個月期),工作繁忙起來。我也參加了6月、7月、8月三個月的干部培訓班,學到了很多東西。我們村和縣里成立了農會組織,選舉了農會主席,也產生了婦女委員。我們的事業即艱苦又轟轟烈烈,日子過得充滿歡樂。我們和軍隊宣傳隊一起翩翩起舞,歡歌笑語。我和她們成了親姊妹。有4位參加地方工作組的湖南、河北姑娘,在我們家里和我同住。
這次為了劃分階級成分,我們會挨家挨戶尋訪入戶登記。我被分到的小組,住在第三區別克村阿西木別克的大院內的一個院落(由于我們的縣城很小,第一、第二兩個區和城區,與米蘭、英蘇之間相距二三十公里,全縣共有5個區)。到了11月份,縣里召開了青年工作會議,通知我和幾位已通過討論并上報發展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預備)團員。在這個縣我第一批成為共青團(預備)團員,我的內心充滿歡樂。12月,通知我去烏魯木齊參加全省各族各界代表大會。此事沒有獲得家長同意。當時,解放軍、共產黨從事地方工作的領導們非常認真,我的父母也十分認同。但是,當要準備上路之前,他們來到我家,對我父母親做工作。當時,縣委還沒有成立,下到我們縣的黨組書記(王傳文),第六師獨立騎兵團胡政委、劉政委,和我們縣委從事統戰工作的領導,耐心地做通我父母親的工作,我的父母親終于同意我出發。
四、一路進發
就這樣,元旦之后,從若羌向烏魯木齊進發。望著路上的一切,我既激動又惶恐。我們的縣城既邊遠又是只有5000人口的小縣,還沒有通汽車。王傳文副縣長還兼著黨組書記,派出一個汽車班,帶著我一起上路了。一路上他們像家人一樣關心我,照顧我。我乘坐的汽車排在車隊中間,由于路況很差,一天只能走15公里至20公里。路邊的荊棘、紅柳、胡楊、沙丘這一切,對我來說是難得的風景。坐在駕駛室,出神地望著窗外,有時就會睡過去,醒來就望著窗外無垠的世界,視野為之打開……
出了若羌,當晚我們住在羅布的客棧。從一個客棧到另一個客棧之間,沒有可以宿餐之地,也沒有人影,是一片戈壁。
第二天從羅布出來,住在依坎卜吉瑪勒的客棧。第三天清早出發,到阿爾罕的客棧住下。塔里木河流經這里,此刻看到那些遺存的大小水洼,我很高興,禁不住在水洼邊洗了洗臉,便休憩了(在這些客棧里我們所飲用的是白開水,那是從哪里搞來的我沒弄清楚)。戰士們把水燒好,吃著他們帶著的馕。第四天從阿爾罕出發,來到英蘇的地方,這里是牧民們的放牧之地,我們從村旁而過。晚上趕到了屬于尉犁縣境的惕坎里克的小村莊,這里開有一兩家飯館和茶館,我們住在了這里。第五天從惕坎里克村出發,在一個名叫恰熱的小客棧住下。第六天一大早出發,駛過賽克散庫熱克(八十座橋)、瓊庫勒(大湖)等地,來到塔里木河畔尉犁縣附近的緩流處,乘上大木筏過河。先是將汽車一一開上筏子渡過河去,然后才讓人們乘筏渡河。我第一次看到這樣開闊的大河,站在巨大木筏上,心情非常激動。我閉上了眼睛。上岸后我們繼續前行,當晚我們趕到尉犁縣城住下。這個縣城被河流一分為二。第七天我們從尉犁縣城出發,天還亮著便趕到庫爾勒住下。第八天從庫爾勒出發,經過大灣,行駛在鑿開山脈的狹窄公路上,在山間的塔什店進餐。出得山來,駛過開闊的石子公路,傍晚下榻焉耆。焉耆是專區行署所在地,城市被大河切為兩半。把王副縣長和我安排在行署,車隊就開往軍營去了。
這次的旅途對我來說,一生難忘。因為,我乘坐的是人民解放軍軍車的駕駛室,一個班的戰士護送著我,在共產黨的引領、幫持下,開啟了我青少年時代的第一次遠行,是以一種喜悅的一種安逸的無限幸福的心境開始的。
在焉耆(行署)待了兩天,等候來自其他縣的代表到齊后,我們又出發了。
路上,我們代表們坐的是一個車,清早從焉耆出發,在和碩縣進餐。從這里出發到庫米什下榻。第二天從庫米什出發,開過翻越天山的阿依格爾布拉克山峽,行駛在狹窄的道路上。晚上到達托克遜住下。第三天從托克遜出發,晚上到了達坂城。第四天從達坂城出發,天還未亮時到了烏魯木齊,入住新修建的三層高的天山賓館。我們要參加的是新疆各族各界人士的代表大會,正是在這個賓館三層會堂召開。
來自伊犁、和田、莎車、阿勒泰、焉耆等地的婦女代表,被安排在同一層入住,房間很寬敞。第三天對我們進行健康檢查和資格審查,第四天舉行了代表資格審查大會。會議公報宣布:“來自焉耆地區的青年代表由于不到法定年齡,將取消代表資格,作為列席代表參加會議。”此時,會場所有人起身看向我……立刻,有兩位美麗婦女托著兩個托盤向我走來(一個托盤上是紅帶子,一個托盤上是粉色帶子),在我面前筆直站立。先是托著紅色托盤的婦女,將我胸前寫著“代表”字樣的紅帶摘下放在紅色托盤上,與此同時,托著粉色托盤的婦女,將寫著“列席代表”字樣的粉色胸帶戴在我胸前。直到這時,會場上的人一直站立著,伸長脖子看向我這邊。我很愧疚。散會時,走出會場后在走廊里有些不識相的代表為了看我,竟把我圍了起來。在三層樓的賓館,我們的專員和縣長把我帶進了宿舍。
就這樣,我成為佩戴粉色胸帶的列席代表繼續參加會議。所以沒能參加選舉會議。會議結束后。省婦女聯合會召集全體婦女代表開會,之后我們全體婦女合影留念(這幅照片現在還存著)。
會議閉幕,回到若羌時,已是4月,樹木已經蔥綠。這次在烏魯木齊召開的會議,讓我大開眼界。
回到縣里,忙于各種宣傳工作。縣委已經成立,縣委宣傳部配置了一個廣播,需要準時開播和停播,要組織稿件。我們安排了一位名叫薩烏提·托合提的人,培訓他學會廣播技術。這位雖然學會了廣播管理,但是書寫字體不是特別好,因此,我被安排在這個部門。1951年開始,每天早上要撰寫播送30分鐘廣播節目(新疆維吾爾語廣播新聞每天轉播,我還要刻寫兩小時蠟紙)我刻寫好的蠟紙,由薩烏提·托合提用油印機印出后,縣委通訊員會立即送往1區、2區、3區、米蘭、英蘇等地(大會)。每天都過得既忙碌又很開心。在縣委配置有4張床的女生宿舍,我和湖南女同胞們同住。吃飯在縣委食堂。到了9月份,我們組成工作組,到1區1隊,也就是我們家所在的村子,我們4個姑娘便住在我家。工作組的男同胞住在吐爾干的院子里。主要工作是劃定階級成分,成立農民協會,培養積極分子。
命運所定,這一年我的母親突然頭疼摔倒,每天早上6點鐘我們要參加學習,有人立即來叫我。母親已經昏迷,那一天(1951年12月26日),母親離開了這個世界,這對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與我同住的女同事們搬走了。新年過后我就上班了。
1952年4月,在烏魯木齊要舉行代表大會,通知我作為正式代表參加會議。
當5月我們來到焉耆時,會議延期到9月召開。把我留在地區參加土改干部培訓班,縣長們回到縣上去了。6月、7月、8月參加培訓學到了很多東西。8月底,我們地區代表出發去了烏魯木齊。這次我到了法定年齡,成為正式代表參加會議。9月10日,從會議代表中選定56人成立“新疆牧區代表團”,我作為代表團成員,一起向內地出發。這個代表團成員有新疆各地區代表、各族各界代表。
出發之前,省領導(包爾漢先生)召開會議,作出重要指示。
通知我們主要是去學習內蒙古自治區民族區域自治經驗,要參觀首都北京和其他發達地區的大城市,學習他們的先進經驗,感受祖國新的發展變化。
就這樣,我們分乘中巴車,駛向內地。
第二章" 參觀團代表
1952年,我們從烏魯木齊出發,途經吐魯番、哈密,再從星星峽出發,經過玉門、酒泉、蘭州、天水,之后到達西安。到蘭州時我們得知,天水到蘭州的火車第二天即將通車,通知我們將參加天蘭線通車儀式。當天,我們在歡樂與喜悅的心境中休息了一天。翌日清晨,我們乘坐開往天水的第一趟列車出發了。列車車頭披著紅紗,我們這節車廂,除了我們這個參觀團,還有一些被邀請的客人。來自蘭州的客人想聽聽新疆的歌曲,團里的人把我帶到列車配有話筒的小演播室,我有點慌亂,好在中巴車上服務員一路教唱《我們新疆好地方》這首歌,我從一位姓曹的大哥那里也學唱過,第一次面對麥克風用漢語唱起這首歌。當我一走出小演播室,車廂里的全團人員一致為我鼓起掌來。沒多久我們就到了天水火車站。火車站上擠滿了歡迎的人群,我們受到熱烈歡迎。
隨后我們來到一個會場,參加了天蘭線首趟列車通車儀式。我們團有很多貴賓,會議結束后,午宴受到影響,我們直接上了火車前往西安。我們抵達西安時天色已晚。在車站有許多歡迎我們的人,每人手中都有一面小紅旗,集體合唱《團結就是力量》,隆重迎接我們。把我們接到賓館安排住處。
1952年的國慶節,我們是在西安度過的。作為貴賓,我們被安排坐在觀禮臺兩側,觀看盛大閱兵式和群眾方陣。我沉浸在內心的感動中。
在節日過后的第三天,我們乘火車出發了。到了潼關下了火車。要從這里越過黃河,去往山西省太原市。
我們乘著筏子過黃河。用棱木緊緊捆綁在一起的船(筏子),在渡過尉犁縣渡口時見到過,此次在黃河又見到了。
我們乘著小火車,天還沒大亮時就趕到太原了。我們在這里待了三天,受到省婦聯領導們的接見,并合影留念(婦女代表向我們贈送了與英雄劉胡蘭的母親和妹妹的合影,同時向我們介紹了英雄事跡和她家鄉的狀況)。讓我們參觀了山西皮革廠,并為全體成員每人贈送了皮革提包(由山西省政府、太原市政府贈送)。
我們從太原乘火車出發,天色還早便到了北京站。在北京的街道上,看到行駛的電車,我很驚訝。電車在街道中央鋪著的鐵軌上行駛。在北京站更換了車頭,我們沒有離開車廂便向天津出發了。當我們到達天津站時,我們同樣受到隆重熱烈的歡迎。第二天,我們觀光了天津市。第三天,我們乘著輪船觀看渤海灣。來到海港,由于第一次乘坐輪船,不少代表們開始暈船,便進到船艙去了。我倒沒有任何不適,向遠望去,水天一線,整個世界是汪洋大海,不知不覺中天都黑了。在天津參觀游覽了四天,繼續出發。
我們到達了東北大城市之一的沈陽。半夜從火車下來,有數百人在那里歡迎我們,心情很是激動。我們在沈陽參觀了三天。之后,來到撫順,參觀了露天鐵礦。從沈陽出發,到達呼和浩特市。在這里我們主要學習了內蒙古建立區域自治經驗,聽取相關報告。同時被兄弟般的英雄的好客的蒙古族人民在抗日戰爭時期的英雄事跡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積極投身建設的激情所感動。
我們在這里做客五天,享用了牛奶、乳酪、黃油、肉食,受到特別的禮遇。
在辭別呼和浩特市時,烏蘭夫主席給全體人員贈送了優厚的禮品:每人一把特制的腰刀,刀鞘上插著一雙象牙筷子,還有用于掛腰刀的精致腰帶;每人一件羊毛在內、附有絲綢里子、表皮染黑的大氅;每人一雙騎兵馬靴;每人一頂用羊皮包頂的帽子。內蒙古婦聯主任(主席)烏蘭,向婦女代表每人贈送了一件絲綢長袍(旗袍)和腰帶。我們全體深受感動,并洋溢著無限喜悅。
離開呼和浩特,來到內蒙古海拉爾。工作人員帶領我們參觀了俄羅斯、塔塔爾人開設的制衣廠。我們用在天津、沈陽采購的布料,定制了民族風格的衣裙。
之后,我們被帶到鄉下。此時已是11月份,天氣寒冷,下了大雪,所以每人發了一雙氈筒。這個鄉村位于平原,積雪很厚,十分寒冷。頭頂上飛著蘇聯空軍飛機,這里是邊境地區。我們被分別安置在蒙古族牧民的氈房內。這里空氣清新,人們精神飽滿。在我們到來之前,他們特意請來回族阿訇為我們宰了羊,還向他們講解了我們的民族習俗。我們受到特別的尊重。我們品嘗了他們的奶疙瘩、干酪、燉肉、奶油和奶茶。這是一個十分好客的民族。
正值11月末,越來越寒冷。我們繼續行程,來到哈爾濱下榻國際飯店。飯店位于市中心,十分華麗。似乎這個城市俄羅斯人很多。在飯店附近能看到俄羅斯人的酒吧和墓地。我們去了動物園,看到了許多不同種類的飛禽。
晚宴后,我們被邀請到一個俱樂部大舞廳參加聯誼活動,在這里跳起了晚間交際舞。這個俱樂部很豪華,舞廳很大,除了我們,還邀請了各國駐哈爾濱領館人員和他們的夫人。這里沒有歌舞,始終在跳交際舞。樂隊在演奏交際舞曲。和國際友人同場跳舞,我們當中,除了來自烏魯木齊、伊犁的代表會跳,大多數都來自新疆縣城、鄉村,即便如此,舞會十分熱烈,我們欣賞了外國使節夫人們的舞姿。我們當中也有人被邀請到舞池跳舞。交際舞晚會持續了兩個小時。
第三天,我們來到齊齊哈爾市,參觀了工廠、幼兒園。
第五天,我們乘火車趕到長春,參觀了三天,第四天向著北京出發了。
1952年12月(大約是12日),我們來到了祖國的首都北京,這也是我一直以來的愿望。
第三章" 在北京受到禮遇
1953年,在迎接新年之際,我們在北京受到禮遇。新華社記者采訪了我們。中央民委領導特別關懷我們。第二天,我們參觀天安門廣場、故宮和市容街道。我們在故宮整整參觀了一天。故宮里邊很開闊很大,晚上出來時,我們都感到走累了,為此笑了起來。真的是大開眼界。
我們又游覽了頤和園、北海公園、中山公園、動物園等。還安排有觀摩晚會、電影、戲劇演出。
遼闊的國土,新的發展,真情實感,讓我們沉浸在一起。對祖國、對共產黨、對政府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且日益加深,我們徜徉在北京的大街上,十分感動。
1952年已近歲尾,在迎來新年之際,在領袖毛主席接見前夕,我們每個人都感到緊張,渴望1953年及早來臨……
我們盼望的日子終于到來。
1953年1月1日晚上,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領導要接見我們和來自其他省市少數民族代表。我們每人都接到了用紅紙印制的請柬,晚上北京時間6點整將受到接見。強調了接見時的紀律,乘大巴車來到懷仁堂。進到大堂,那些桌椅被擺得整整齊齊。我們被請進了側面的一間屋,里面擺了四五桌,我所坐的桌上有中國著名歷史學家、維吾爾族史學家翦伯贊先生和另一位女領導(名字記不起來了)。翦伯贊是一個開朗快樂的人,那位女領導也是如此,在和我們親切交談。翦伯贊對我說,你沒給我帶來一頂維吾爾族花帽嗎?我說,我不知道您在這里。他笑起來了。
毛主席走進大堂時,我們都站起來,歡呼聲充滿大堂。須臾,宴會開始。毛主席舉杯說:“為慶祝第一個五年計劃勝利完成干杯!”聽到毛主席的聲音我們都很激動,每個人都舉起了杯子。大堂里充滿了歡慶聲。宴會結束后,和領袖在一起觀摩了中華雜技團的演出。
演出開始前,毛主席走上主席臺,接受了我們代表團敬獻的禮品(給毛主席獻上了維吾爾族花帽、一盤葡萄干、一盤哈密瓜干)。毛主席從主席臺走下來,到第三排與其他領導人坐在一起。第四排是我們代表團領導和其他領導。我們坐在第五排,我們的視線更多的不是在雜技表演,而是在領袖身上。我們的心情非常激動,我們和領袖、中央其他領導在一起,觀看了雜技表演。這是我一生最難忘的日子。
回到寢室,我們徹夜未眠……
第二天,全國婦聯邀請團里的婦女代表和婦女工作人員參加茶話會,共議佳話。在這些領導中,就有周恩來總理夫人鄧穎超、朱德夫人康克清,還有全國婦聯主席、副主席和其他婦女領導。她們和我們合了影,留作紀念。用兩個小時的時間,來接見我們這些來自遙遠邊疆地區的婦女代表,讓我們充滿無限喜悅。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了天安門廣場,飽覽了北京主要街道的風景。
元月三日,我們乘火車抵達南京。南京有一條大的街道又寬又長。第二天來到了中山陵,孫中山先生的陵墓在這里。我們被帶進陵墓瞻仰。陵園長滿了茂密的松樹、柏樹和我們未曾見過的美麗樹木。我們陶醉于其中。在這里,我們團全體成員合影留念。
之后,我們參觀了雨花臺烈士陵園,日本侵略者曾經在南京屠殺30萬同胞,這里的土地浸滿鮮血。我們還參觀了國民黨政府大樓遺址,參觀了政府首腦蔣介石所坐過的椅子和會議室。
1953年正值春節期間,我們來到了武漢。武漢市在放春節假日,所有的店鋪都關著門,整個街道冷冷清清。政府為我們設了春節宴席。第二天,參觀了一個內有湖泊、林木森森的公園。第三天,乘坐輪船游覽了長江。武漢分為武昌、漢口、漢陽三鎮,之間通過輪船、船只往來,我們被帶去參觀了三鎮。長江十分壯闊,水流倒是緩慢,船只繁多。
觀光武漢、長江之后,我們向著杭州進發。在杭州我們被安置在梅花竟放、林木蔥郁的賓館。這個賓館十分講究。第二天開始觀光杭州市景。(有一處大公園,當初拍攝電影《白毛女》時放置的人工假山還在)那些拍電影時建造的假山、廟宇、房屋都保留如初。公園周邊全是茂密的竹林。我們心情非常愉快,乘船游覽了西湖美景。
第三天,觀光了錢塘江大橋。這是一座雙層大橋,下層通行火車,上層通行汽車。也許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橋梁,我們都很震驚。由于大家都很開心,返程時,我們沒有乘車,徒步游覽杭州的竹林美景回到宿舍。給我們留下了有如夏游般難以忘懷的記憶。
在杭州我們待了四天。第五天乘坐火車抵達上海。
在上海我們參觀了大世界,18層高的國際大飯店,金星鋼筆廠。參觀結束后,給我們每人贈送了一支金星鋼筆。這家工廠,還生產新華牌鋼筆。有些代表自己購買了金星鋼筆和新華鋼筆。在上海去看了由日本侵略者建造的“禁止華人入內”標志的大門和公園。觀光了南京路和其他新的景觀。在上海度過了一個星期,期間每天都在下雨,這是一個街道上電車不斷的繁華城市。
我們從上海乘坐火車回到西安。在西安逗留一天,晚上乘火車向著蘭州出發。從蘭州乘坐大巴車來到烏魯木齊。此時,正值1953年3月7日,我們的行程結束了。省政府召開會議,設宴招待我們。并對今后的工作作出指示。在三八婦女節這一天,斯大林逝世,我們來到烏魯木齊蘇聯領事館,集體列隊進入領事館致哀。就這樣,我們此次的行程結束,第二天將各自辭別。
責任編輯/雨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