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也稱為圍絕經期,是女性生命進程的必經之路。但受多種因素影響,多數女性對更年期伴隨的一系列癥狀往往選擇默默承受,或過度醫療化。因此,有必要對更年期的相關知識進行科普。
怎么判斷已進入“圍絕經期”
“圍絕經期”是指女性在40歲以后,卵巢功能開始下降,逐步由生殖期轉化到無生殖能力的時期。廣義上講,從正常月經到絕經的一段時間,即卵巢功能開始衰退,出現臨床癥狀,內分泌和生物學發生改變,一直到最后一次月經的時期;狹義上講,40歲以后出現10個月內≥2次鄰近月經周期長度變異7 d以上(圍絕經期開始),至末次月經后的一年時間。 這時候,雌激素、孕激素分泌開始出現較大波動,直至分泌減少,同時身心可能出現一系列不適感。判斷標準為:
(1)月經紊亂現象,如月經間隔時間長、月經不規則、突然停經。
(2)圍絕經期癥狀,如潮熱、出汗、煩躁、焦慮、頭痛、失眠、多夢等。
為什么要重視“圍絕經期”
絕大多數中國女性對“圍絕經期”的態度似乎偏向于順其自然 。《黃帝內經》認為:女性在中年之后開始衰老,相繼出現“陽明衰微”“腎氣衰微”“五臟皆衰”等變化。而五臟氣衰,正不克邪,易導致老年病。英國牛津大學2000版《老年醫學》對更年期衰老的定義是:生物體進入成熟期后,隨著年齡的遞增,機體器官逐漸喪失適應能力。諸多研究發現,女性在絕經后骨質疏松、阿爾茨海默病等疾病高發。許多慢性疾病在圍絕經期開始時出現,此時如能進行干預,可減少疾病的發生或進展。
如何應對“圍絕經期”
醫學界已證實,絕經期激素治療(MHT)可提高圍絕經期女性的生活質量,有效改善關節肌肉疼痛、不良情緒、失眠和性功能下降等更年期癥狀。在掌握適應證的前提下,在治療窗口期啟動,并按照規范合理使用,能極大改善更年期綜合征患者的健康,提高生命質量。此外,更年期女性還要調整生活方式,避免吸煙、飲酒等不良生活習慣。
什么是絕經期激素治療(MHT)
絕經的本質是卵巢中卵泡耗竭或接近耗竭,由此引發激素水平下降。為解決絕經相關的近期癥狀及遠期退化性疾病問題,臨床可采用外源性性激素補充因卵巢衰竭導致的內源性性激素缺乏。具體方案因人而異,有雌激素治療、孕激素治療、雌孕激素聯合治療。但出于對激素的各種誤解,MHT在國內的應用受到一定限制。很多女性聽到激素,顯得顧慮重重。因此有必要對這些認知誤區進行解釋。
哪些人需要MHT(適應證)
(1)絕經相關癥狀,如月經紊亂、抑郁焦慮、潮熱出汗等。(2)泌尿生殖道萎縮相關癥狀,如陰道干澀、疼痛、排尿困難、性交痛、反復發作的陰道炎、反復泌尿系感染、夜尿、尿頻和尿急。(3)有骨質疏松癥的危險因素,以及絕經后骨質疏松癥。
哪些人不能進行MHT(禁忌證)
(1)已知或懷疑妊娠。
(2)原因不明的陰道流血。
(3)已知或懷疑患有乳腺癌。
(4)已知或懷疑患有性激素依賴性惡性腫瘤。
(5)患有活動性靜脈或動脈血栓栓塞性疾病(最近6個月內)。
(6)嚴重肝腎功能障礙。
(7)血卟啉癥、耳硬化癥。
(8)腦膜瘤(禁用孕激素)。
MHT的價值
(1)MHT是緩解絕經相關癥狀有效的治療方法,包括內分泌紊亂癥狀,如月經失調;血管舒縮功能失調,如潮熱盜汗、心悸、血壓變化;精神神經癥狀,如情緒紊亂、睡眠障礙;生殖器及泌尿系統癥狀,如陰道干澀、性交疼痛、尿急;水鹽代謝紊亂,如浮腫等;骨及骨關節改變等。
(2)MHT可有效降低或延緩絕經相關疾病的風險,如絕經后骨質疏松、心血管疾病、認知功能等。
MHT的安全性
女性更年期激素治療推薦使用天然雌激素,以及天然或近天然的孕激素,而不是曾一度被濫用的“甲強龍”“強的松”等糖皮質激素。MHT治療選擇的激素除了需要天然,還要保持最低的有效劑量,即遠低于卵巢分泌的量,這樣才能保證安全。
MHT治療時間的選擇
《絕經激素治療的全球共識聲明》認為,絕經激素治療并非全年齡都可以開展,首次啟動的時間一般應該在絕經10年之內或60歲以前。超過這個時間段,意味著患者缺乏雌激素保護的時間過長,可能已經出現了血管粥樣硬化、血管壁斑塊形成等情況,此時使用雌激素可能會軟化血管,造成血栓脫落形成腦栓塞、肺栓塞等嚴重疾病。此外,絕經激素治療可以有效緩解更年期各種不適癥狀,對骨質疏松、心血管疾病和阿爾茨海默病等疾病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但不能治療上述疾病。所以,絕經激素治療應盡量在“窗口期”內盡早開始,即在骨骼和心血管狀態較好時開始治療。
遵醫囑規律用藥不可少
絕經激素治療是長期規律用藥的過程,只要沒有禁忌證,就可以在醫師指導使用,同時定期復查。一旦開始治療,切忌自行停藥或更改服用劑量和頻率,否則不但起不到保護作用,還可能會引起陰道流血等問題。
“圍絕經期”的生活方式調整
控制體重,減腰圍
進入圍絕經期后,許多女性發現體型開始變化,腰腹部有贅肉,即便是維持相同的飲食和運動,還是會不斷發胖。改變的原因是雌激素缺乏,導致脂肪重新分布,由皮下向內臟轉移,可增加罹患糖尿病、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等風險。一般來說,絕經期婦女的理想體重是體質指數BMI 20.0~23.9kg/m2、腰圍小于80 cm。
適當運動
建議每周至少堅持150 min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即每周運動3~5次,每次30~40 min。可根據個人愛好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如慢跑、散步、瑜伽、羽毛球、廣場舞、游泳等,做到循序漸進、持之以恒。
均衡飲食,每餐不過飽
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已成為導致絕經后女性死亡的首要病因。飲食調養和改善生活方式是防治血脂異常的基礎。飲食以清淡為宜,做到低脂、低糖、低鹽,增加水果蔬菜的攝入,限制飲酒,提倡蒸、煮等健康的烹調方法,盡量避免煎、炸。
日曬、補鈣維護骨骼健康
圍絕經期是骨丟失的主要時期,期間除了需要補充激素,還要注意補充鈣質。中國營養協會推薦成人鈣的攝入量應該達到800 mg/d為宜,50歲后更應該達到1000~1200 mg/d。按照中國人的膳食習慣,食物中鈣的攝入量大約400~600 mg/d,絕經期女性還需額外補充鈣600 mg/d。此外,維生素D能促進機體對鈣的吸收,而曬太陽可以增加人體自身維生素D的合成,所以建議每日曬太陽半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