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際癌癥研究中心2020年數據顯示,全球乳腺癌每年新發病例226萬,已取代肺癌成為第一大癌癥。在我國,乳腺癌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位列女性惡性腫瘤的第1和第4位。為幫助各地開展乳腺癌預防工作,以降低我國女性乳腺癌的患病率及病死率,《中國女性乳腺癌預防專家共識》將乳腺癌的相關危險因素分為3類:不可改變危險因素(遺傳和非遺傳因素)、潛在可改變危險因素(雌激素暴露、生育等)和可改變危險因素(肥胖、飲酒等)。對于存在乳腺癌危險因素的人群,應接受醫療咨詢,通過科學、及時的干預措施,減少乳腺癌的發生。
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需加強乳腺健康隨訪
乳腺癌相關的遺傳因素包括家族史和基因突變。(1)家族史:對于有乳腺癌家族史的高危女性,乳腺癌開始篩查年齡應比家庭中確診為乳腺癌時年齡最小者小10歲。(2)基因突變:5%~10%的乳腺癌發生是由于遺傳基因突變。其中,BRCA1/2突變占20%~25%。有以下情況的人群應進行BRCA1/2致病突變基因檢測,包括家族中有已知的BRCA突變、1例以上直系親屬50歲前或2例以上旁系親屬患有乳腺癌或卵巢癌;發病年齡<45 歲、46~50歲患病且有第二原發乳腺癌或直系親屬乳腺癌;60歲以下三陰性乳腺癌患者。
適齡婚育
月經初潮年齡、絕經年齡、初產年齡、產次、母乳喂養時間及激素治療情況均已證實與乳腺癌發生相關。初潮早、絕經晚的女性雌激素暴露時間長,乳腺癌風險增加。在生育方面,無生育史女性的乳腺癌風險是有生育史女性的1.32倍。足月妊娠或孕期至少34周以上,能夠降低乳腺癌風險。相關研究顯示,生育年齡>35歲的乳腺癌患病率明顯高于生育年齡21~25歲女性;產次≥2次的乳腺癌風險更低。此外,母乳喂養也能降低乳腺癌患病率。由此可見,適齡婚育和母乳喂養不僅利于優生優育,對女性健康也具有重要的保護作用。
加強慢性病管理
研究證實,糖尿病患者乳腺癌的患病率明顯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方面,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肥胖、運動少、飲食不健康等情況,這與乳腺癌發病息息相關。糖尿病患者可通過適當的運動鍛煉、飲食控制降低風險,必要時使用降糖藥控制血糖。此外,激素替代治療近年來頗受關注,是指對絕經后的女性補充雌激素和孕激素以緩解絕經期癥狀。研究顯示,更年期激素替代治療會增加乳腺癌風險,并與用藥方案和時間有關,如雌激素、孕激素聯合應用比單用雌激素患癌風險更高。即使停用激素替代治療,這樣的影響也會持續10年以上,且與停藥前使用時間相關。除非是嚴重的更年期癥狀,一般不建議圍絕經期女性使用激素替代治療。即使要用,也應盡量減少應用時間,并定期檢查乳腺、子宮等,預防激素相關的惡性腫瘤。育齡期女性可以通過避免晚婚晚育、適量增加產次、延長產后母乳喂養時間等辦法減少雌激素暴露,并降低對雌激素的敏感性。此外,盡量減少長期使用避孕藥物,以免增加乳腺癌風險。
健康飲食
研究發現,許多天然食物對乳腺癌有特殊的預防功效。如甘藍類蔬菜、卷心菜和花椰菜等,有抑制癌癥的作用。其中,甘藍類蔬菜中含有一種吲哚酶類化合物,可抑制癌細胞生長,不僅能預防乳癌及前期胃癌,還可增加各種主要解毒酶類的活性;白菜預防乳腺癌的機理在于可使體內過多的雌激素轉化為無活性物質;大蒜含有微量元素硒、大蒜新素和羥基化合物等多種抗癌成分,對多種癌癥有較強的抑制作用;黃豆、菜豆含有硒元素、紅細胞凝集素等成分,能防止致癌物質與正常細胞脫氧核糖核酸結合,從而起到預防癌癥的作用,尤其對延緩乳腺癌發病有明顯功效。國外一項長達8年的調查表明,維生素A攝取不足,患乳腺癌風險增加20%。所以,女性可經常食用如胡蘿卜、土豆和扁豆等含有維生素A的食物,對預防乳腺癌的發生有益。流行病學研究證實,酒精攝入、吸煙和高脂肪高熱量飲食為乳腺癌的危險因素。
積極運動
鍛煉除了能直接預防乳腺癌外,也能保持健康的形體,減少因為肥胖引起的乳腺癌風險,尤其對乳腺癌高危人群意義更大。中等強度的運動包括步行、騎自行車(慢速)、家務活、園藝、游泳(慢速)、跳舞等;劇烈運動包括跑步、自行車(快速)、游泳(快速)、健美操、團隊運動等。建議中等強度運動150~300 min/周,或劇烈運動75~150 min/周。建議積極、盡早、堅持體育鍛煉,尤其是在上午8:00~10:00時進行中等及以上強度的運動鍛煉,并保證每周的鍛煉時長。
積極參與乳腺健康教育科普
乳腺癌預防保健知識和行為受年齡、學歷、工作情況、工作類型及是否生育的影響,如年齡越大,接受乳腺篩查的比例越低;學歷越高,接受乳腺篩查的比例越高。不同年齡段、學歷程度的女性群體所處的社會環境及成長經歷存在差異,其了解乳腺癌防治知識的主動性、獲取知識途徑、應用相關知識的能力有所不同。建議女性多了解乳腺保健的相關知識,掌握自檢方法,可參與線上線下健康教育活動來提升健康認知。
科學用藥預防乳腺癌
臨床應用的藥物主要有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及芳香化酶抑制劑。目前,只有他莫昔芬和雷洛昔芬獲得美國 FDA批準用于乳腺癌的預防。但由于嚴重的不良反應,使其在實際應用中受到限制。因此,尋找一種不良反應小、適用范圍廣,且具有明顯療效的乳腺癌預防藥物成為各國學者探尋的目標。已經有初步數據證實,阿司匹林、維生素 D、益生菌和大豆異黃酮等有預防乳腺癌的作用。
結束語
為女性制定個體化預防策略,對降低乳腺癌發病率具有重大意義。建議有乳腺癌危險因素的女性多與醫生溝通,提高乳腺癌高危風險評估的準確性,做好篩查、健康管理、藥物預防等方面的工作。當然,一旦患上乳腺癌也不要過于擔心,隨著診療技術的發展和創新藥物的臨床應用,近年來我國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已提升至83.2%,成為預后較好的惡性腫瘤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