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內出血即腦血管破裂引發的出血現象。由血管獲得血液的腦細胞在受到破壞的同時,還會對周圍神經進行壓迫,從而引發一系列心理生理障礙。本文就顱內出血的相關知識及患者飲食注意事項進行闡述。
顱內出血概述
顱內出血患者的癥狀比較明顯,從呼吸系統到神經系統都有所體現。首先是意識出現障礙,癥狀輕微時表現為嗜睡、困倦、易疲乏,進而性格發生改變,對周圍事情冷漠,情緒很難出現波動。當病情發展到嚴重程度時,患者會突然陷入昏迷。如果顱內出血量多,會導致顱內壓升高,患者出現呼吸困難,并逐漸轉為呼吸衰竭,引發死亡。此外,顱內出血壓迫到周圍神經,患者容易出現身體一側癱瘓的情況,也就是俗稱的“偏癱”,導致生活無法自理,對患者生活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
顱內出血的危害
顱內出血的危害較為明顯,主要包括:
(1)會導致血液在顱內積聚,增加顱內壓力,壓迫和損傷腦組織,可能導致腦功能障礙,出現認知問題、運動障礙、言語障礙等。(2)可能會損害或壓迫周圍的神經結構,如腦神經,導致患者出現頭痛,以及視力、聽力、平衡障礙等。(3)神經功能缺陷,如癱瘓、失語、記憶力減退等。(4)某些類型的顱內出血,如蛛網膜下腔出血可能增加中風的風險,甚至導致永久的腦損傷或死亡。(5)顱內大量出血可導致顱內壓力迅速增加,對生命安全造成威脅。
近年來,隨著居民生活習慣及飲食習慣等方面的改變,顱內出血的發病率逐漸提升,已成為目前臨床上關注的重點問題之一。
顱內出血的病因
頭顱外傷
大部分顱內出血由頭顱外傷引發腦內細小血管破裂所致。一般來說,這種情況的顱內出血不太嚴重,患者住院一段時間很快就會恢復正常。
高血壓
高血壓患者發生顱內出血現象比正常人高,其腦內小動脈會因顱內高壓而產生病理變化,最為突出的表現是在這些小動脈的血管壁上出現纖維變性,局部血管出血、缺血或壞死。當患者情緒起伏過大或從事較長時間的腦力工作時,易導致血壓突然升高,可能使得脆弱的小動脈血管壁破裂,進而發生顱內出血。
血液疾病
一些血液疾病同樣可導致顱內出血,如白血病、血友病以及不同類型的紫癜等,這在新生兒患者中較為常見。患有先天性血液系統疾病的新生兒體內血小板增多,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大幅提升,導致細小血管中的血液無法正常流動,引發破裂出血現象。
感染后治療不及時,細菌會通過感染部位進入血管,跟隨血液抵達大腦,引發腦動脈炎癥;或者由于感染導致血小板減少,導致顱內出血后無法及時止血。一般來說,細菌感染是最主要的感染原因,其次是病毒或者其他霉菌。
顱內出血的治療原則
無論是什么類型的顱內出血,治療原則都包含一般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以及康復訓練。在治療過程中,患者的配合很重要,特別是手術治療后的康復訓練。
一般治療
主要是住院期間的護理,保持患者頭部處于微微抬高的狀態,防止血液流到顱內其他部位造成更大范圍的影響;保持呼吸道通暢、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脈搏、呼吸、平均動脈壓)、維持患者體內酸堿以及水電解質平衡;定時翻身、拍背、吸痰,預防肺炎、尿路感染以及其他并發癥。
藥物治療
合理使用止血藥,高血壓患者還應服用降壓藥降低顱內壓。如果患者顱內水腫以及顱內壓不斷升高,需要采取其他藥物或手段治療。細菌感染類患者必須要服用抗生素。
手術治療
如果患者顱內出血量較大,或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無法緩解癥狀,則需要采取外科手術進行人工止血以及血管破裂處的縫合。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手術方式,常用的有開顱清除血腫、穿刺抽吸血腫、神經內鏡清除血腫以及腦室穿刺引流血腫等。術后還應防止各種并發癥,如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以及慢性腎功能衰竭等。
恢復治療
患者病情穩定后,護理人員及家屬應立即對其進行各個方面的康復訓練,包括意識、運動、語言、心理等。具體如下:
(1)物理治療。物理治療師可以幫助患者進行肌肉鍛煉、平衡訓練和康復運動,以增強肌力、協調性和運動功能。
(2)言語和語言治療。顱內出血患者可能出現的言語和語言障礙,此時語言治療師會使用特定的語音和語言練習,幫助改善溝通能力。
(3)職業治療。職業治療師會提供必要的訓練和適應性輔助工具,幫助患者重新學習和適應日常生活,如個人自理、工作技能和社交互動,改善生活質量。
(4)心理支持。顱內出血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可能帶來重大影響,而心理醫生可為其提供心理康復,幫助患者提高管理壓力的能力,促進身心健康。
顱內出血患者的飲食調養
要根據顱內出血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科學營養的食譜。
(1)飲食上做到低鈉鹽、低糖以及低油脂,尤其是高血壓患者更應注意。因為過量鹽分會對血管造成損傷,使得高血壓癥狀更加嚴重。
(2)限制肉類的攝入,且以豬瘦肉或者牛羊肉為主。減少油脂的攝入量,炒菜時盡量少放油,最好選用植物油,避免食用過多動物油導致血脂升高,加重高血壓癥狀。
(3)經常吃新鮮的蔬菜、水果。新鮮蔬果富含葉酸、維生素以及膳食纖維,特別是白蘿卜,能促進脂肪在體內的新陳代謝,防止動脈硬化。
(4)適當多食用優質蛋白,如魚肉、蝦肉等,可保護血管壁,減少血管壁破裂情況的發生。
(5)平常少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以防血壓升高造成腦內血管破裂。
(6)禁止食用動物內臟等膽固醇高的食物,不利于康復。
總之,患者要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做到每餐七分飽,少食多餐,少吃辛辣刺激、油炸類及燒烤類、含糖過多的食物。
結束語
顱內出血是一種危險的疾病,有較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然而,許多顱內出血患者缺乏健康意識,不注重飲食調養,導致疾病加重。本文通過介紹顱內出血的相關知識及飲食注意事項,可幫助患者及家屬提升保健意識,對疾病的康復有積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