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心肺復蘇,指的是患者出現呼吸心跳停止,應用醫學技術對其進行搶救,以恢復心跳、呼吸功能,維持基本的生命體征。
在對患者開展心肺復蘇前,先要判斷周圍環境是否符合搶救條件。當確認患者心跳以及呼吸停止后,需要充分利用當前現有條件,從初級的生命支持過渡到高級的生命支持。其中,初級生命支持,主要指的是人工徒手心肺復蘇;高級生命支持則是通過藥物、儀器,針對心搏驟停患者開展行之有效的生命支持,包括繼續治療以及監護等。
患者在心跳停止后需要在4 min內進行初期復蘇,在8 min內進行后期復蘇。掌握合理的心肺復蘇時間窗,能夠在極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生存率。值得注意的是,搶救者必須重視心搏驟停患者的“黃金4 min”。一般而言,在4 min內對患者開展心肺復蘇,那么有較大概率能夠救活。如果在4 min后進行心肺復蘇,那么患者只有17%的概率被救活。接下來,筆者將詳細介紹心肺復蘇的相關知識。
心臟驟停的典型癥狀和臨床診斷標準
典型癥狀
(1)突發的眩暈、心悸與黑朦;(2)突然意識喪失,頸和股動脈的搏動、心音同時消失,伴有局部或全身性的抽搐;(3)開始出現嘆息,采用下頜式的呼吸方式,甚至在意識喪失前表現出嚴重的呼吸困難;(4)皮膚顏色發生一定改變,逐漸轉為蒼白色;(5)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嚴重時大小便失禁。
臨床診斷標準
(1)患者意識喪失;(2)呼吸停止或采用下頜式呼吸;(3)無法觸及大動脈搏動;(4)出現典型的心電圖特征,如室顫、室撲、心室停博和電-機械分離。
如何進行心肺復蘇
心肺復蘇的目的在于全面恢復患者的自主循環以及呼吸功能,詳細操作流程為。
(1)確認患者安全,做好防護工作。如在路上突然發現有人倒地,需馬上觀察四周環境,判斷患者是否存在隱匿性風險。同時,采取保證自身和患者安全的舉措。
(2)評估患者情況。使用雙手輕輕拍打患者的雙肩,并附在耳邊呼喚:“到底怎么了?快醒一醒?!比绻颊邿o任何反應,可判斷為無意識,此時需馬上查看其呼吸是否正常。如果患者臉部朝下,需要把身體轉變為仰臥位,翻身的操作方法為施救者位于患者一側,將其雙上肢向上伸直(一手保護肩部,另一手握住腕部);將遠離施救者的小腿搭在近側腿上;一只手保護患者頭頸部,另一只手插入對側腋下至前胸,用前臂夾住患者的軀干,將其身體向施救者方向翻轉,使患者呈仰臥位;再將患者雙上肢置于身體兩側。做好上述工作之后,施救者需要檢查患者呼吸情況。可應用感覺、觀察、傾聽的方法進行檢查,時間為10 s。其中,傾聽指將耳朵臨近患者的口部以及鼻部,認真聽是否有呼吸音;觀察指查看患者的腹部以及胸部是否為起伏樣;感覺,指需要利用面頰感受患者的呼吸氣流情況。
(3)如果發現患者無呼吸、無意識時,需要馬上高聲呼叫他人,并撥打“120”急救電話,并囑對方攜帶AED(自動體外除顫器)。
(4)心肺復蘇。心肺復蘇環節包含胸外按壓(C)、開放氣道(A)、人工呼吸(B),順序為A-B-C或者C-A-B。如果患者為成年人,那心肺復蘇的順序為C-A-B;小兒以及嬰幼兒、溺水者實施的心肺復蘇步驟為A-B-C。
胸外按壓(C)
施救者一手掌根緊貼在患者胸壁,雙手十指相扣,掌根重疊,雙上肢伸直,上半身前傾,以髖關節為軸,用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壓,確保每次按壓的方向與胸骨垂直,放松和按壓的比例為1:1。按壓頻率設定為100~120次/min,按壓的深度為5.0~6.0 cm。確保每次按壓完畢后,患者的胸廓都能恢復到原來狀態,要盡量減少胸外按壓的中斷。
開放氣道(A)
當確定心臟驟?;颊卟淮嬖诩怪鶕p傷情況時,可應用仰頭舉頦法開放氣道。操作方式為施救者跪在患者一側,將一只手放在其前額,用手掌小魚際(小手指側掌緣)用力向下壓額頭使頭部后仰,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攏放在下頦處,使下頜骨向上抬起。在開放氣道過程中,施救者不要按壓患者的頸部或者下頜下方比較柔軟的部分,以免阻塞氣道。
人工呼吸(B)
對患者胸外進行約30次按壓時候,開放氣道。倘若此刻患者仍舊無有效呼吸,則要實施2次人工呼吸。所謂人工呼吸,指施救人員向患者口(鼻)中吹氣,使其獲得氧氣,以維持生命。具體操作方法:在開放氣道的同時,施救者用放在前額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鼻翼,正常吸一口氣(無須深吸氣),張大嘴把患者的口唇完全罩住,呈密封狀,緩慢吹氣,持續時間約1 s,抬頭換氣松鼻翼,再用同樣的方法吹第2次,連續吹氣2次。在吹氣的同時,施救者要使用眼睛的余光觀察患者胸廓是否屬于隆起狀態。
需注意,因吹氣造成的按壓胸部斷開時間不能超過10 s。倘若施救人員沒有在10 s內給予2次有效人工呼吸,需要再次開啟胸外按壓程序。當完成30次按壓后,再次嘗試對患者開展人工呼吸。在進行此項操作時,施救者需要以30:2的循環對患者實施胸外按壓以及人工呼吸。每做5組,需要評估患者的脈搏以及呼吸1次。評估方法為仍用患者頭側的手按壓其額部保持氣道開放,另一手觸摸患者頸動脈搏動,同時觀察其面部、口唇等顏色變化,檢查患者呼吸,用時約10s。復發有效指征:(1)患者面部、口唇和甲床等顏色由蒼白或青紫轉為紅潤;(2)患者恢復心搏;(3)患者恢復自主呼吸;(4)患者出現反應,如瞳孔由大變小、眼球活動、手腳活動等。
盡可能在短時間內對患者使用AED
諸多文獻表明,經由旁觀人員對患者實施心肺復蘇,同時快速應用AED除顫時,心搏驟?;颊叽婊盥蕰黠@增加。所以,患者是否能夠及時獲得AED為搶救成功的關鍵所在。AED使用方法為:(1)開啟AED。打開包裝拿出AED,放到患者身旁,開啟電源,依照語音提示進行操作。(2)正確放置AED。建議把AED放在患者的頭頂附近。(3)放置好電極片。施救者需要撕去電極片的貼膜,依照提示把電極片緊緊貼在患者裸露皮膚上。(4)確保電極片放置科學。兩個電極片分別需要貼在患者胸部右上方以及左側的乳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