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死是臨床常見病,致殘率、死亡率很高。以往,腦梗死主要發生于老年群體,但隨著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的改變,發病人群呈年輕化趨勢。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下腦梗死的相關知識。
腦梗死概述
腦梗死又稱為缺血性腦卒中,是腦部血液供應出現障礙,缺氧、缺血所造成的局限性腦組織缺血性軟化或壞死。 臨床多以智力障礙、言語障礙、半身不遂或突然暈倒等為主要特征。
引發腦梗死的原因
引發腦梗死的病因有許多,主要包括動脈硬化、高血壓、動脈炎、壓迫。其中,動脈硬化是指動脈血管壁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并在此基礎上產生斑塊,形成血栓;高血壓會導致動脈壁發生透明變性,動脈內膜破裂,使血小板更容易聚集與附著而形成血栓;動脈炎可引起腦動脈管腔狹窄,并出現血栓;壓迫是指腦血管受到腫瘤等原因壓迫,使血管發生閉塞。
腦梗死的癥狀
主觀癥狀,如頭痛、頭昏、頭暈、眩暈、惡心、嘔吐、運動性和(或)感覺性失語甚至昏迷;腦神經癥狀,如雙眼向病灶側凝視、中樞性面癱及舌癱、假性延髓性麻痹,如飲水嗆咳和吞咽困難;軀體癥狀,如肢體偏癱或輕度偏癱、偏身感覺減退、步態不穩、肢體無力、大小便失禁等。
腦梗死的治療
急性期治療
需要盡早改善患者腦缺血區域的血液循環,使神經功能得到恢復。患者需臥床休息,加強對大小便、呼吸道、口腔與皮膚的護理,避免壓瘡。注意水電解質的平衡,因為一些腦梗死患者在急性期無法自理,吞咽出現困難,需適當給予營養補充。
后遺癥治療
腦梗死發病1年后,一些患者可能存在語言或肢體障礙,醫學上稱為腦梗后遺癥期,期間要積極進行康復治療,以最大限度恢復相關功能,改善生活質量。
中醫治療
腦梗死后遺癥患者如想縮短病程,避免疾病復發,就需要聯合多種治療。在傳統醫學里,中藥與針灸治療可以對腦梗死后遺癥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
西醫治療
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抗血小板聚集類藥物治療,可有效預防腦梗死后遺癥的發生。
其實,對腦梗死后遺癥的治療,藥物治療只是其中一部分,同時需要進行康復訓練與飲食調整,控制危險性因素,才能夠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腦梗死的預防
控制血脂與血壓
高血壓會使動脈硬化的程度與速度加快,是引發腦梗死的危險因素。高血脂會使血流減慢,血液黏稠度上升,減少大腦的供血量,同時還會造成血管內皮的損傷,血管壁中沉積的粥樣硬化斑塊會引發心腦血管疾病。
控制糖尿病
8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會出現脂肪代謝異常,同時伴有高血脂、動脈硬化等。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的上升也會增加血液的黏稠度與凝固性,促進腦栓塞的形成。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采取低熱量、低糖飲食,適當服用降糖藥,使血糖得到有效控制。
預防心臟異常
心臟異常也是導致腦梗死的重要原因。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護好心臟,定期到醫院做心電圖檢查,若發現心臟指標出現異常,及時查明原因,積極治療。
如出現冒冷汗、臉色蒼白、脈搏不齊、頭暈、心慌等癥狀,需要及時就診。
控制體重
肥胖人群患腦梗死的風險比正常人要高很多,究其原因,是肥胖人群缺乏運動,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比如久坐,影響血液運行,增加血栓發生風險。所以,肥胖人群一定要清淡飲食,避免食用高熱量、高脂肪、高油的食物,同時適當增加運動量,將體重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
戒煙限酒
吸煙不僅會影響肺功能,也會對血管造成一定影響。因為煙草中含有的某些化學物質可以對血管內膜造成損傷,還會使血細胞凝聚,是導致中風與心臟病的主要因素。所以,為預防腦梗死,平時一定要戒煙。
孕婦的預防
相比普通人,孕婦腦梗死的發生風險較高。一方面是因為孕婦血液中雌性激素的含量增加,另一方面是伴隨胎兒的生長,會對孕婦骨盆與腹部的血管造成壓力,影響血流運行,導致血栓的發生。所以,在妊娠期間也要堅持鍛煉,避免長時間靜養,以降低血栓發生風險。
日常預防
要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與飲食習慣。在天氣轉冷時,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寒冷刺激血管收縮。留意腦血管發病的前兆,如流口水、嘴歪、身體乏力等。若身體突然有搖晃不定、眩暈的感覺,出現暫時的意識不清或者嗜睡等,要提高警惕,及時到醫院檢查。
合理飲食
飲食要以低熱量、低油、低鹽為主,保持食物的多樣性,以谷類為主,保證充足的纖維素、維生素、蛋白質以及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肉類以禽肉、瘦肉為主,少吃肥肉、動物內臟;避免暴飲暴食;可多吃毛豆、菠菜、香蕉等含鉀的食物,有助降血壓;缺鈣會導致小動脈痙攣,使血壓上升,因此每日攝入豆類、奶類及制品等,以滿足機體所需的鈣質;鎂的作用與鈣類似,可在飲食中適當食用堅果、粗糧等含鎂的食物。
積極運動
腦梗死患者還要適當的進行體育運動,能夠消耗身體多余的脂肪,減少體內膽固醇含量,促進胰島素分泌,對于控制體重、調整血脂、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血壓等十分有利,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腦梗死患者可以根據身體狀況與愛好,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一般以有氧運動為主,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運動量以不感到疲勞為宜,不要進行劇烈運動。
情緒穩定
腦梗死的發病和情緒激動有直接關系,因此平時保持情緒穩定,以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
康復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要了解與健康的相關知識和疾病的康復方法。通過康復指導、免費贈閱讀物、網絡宣傳等多種形式,了解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腦梗死等疾病的預防知識,并對危險因素進行積極干預。在必要的情況下,遵醫囑進行預防性用藥。
結束語
總而言之,伴隨生活方式的改變,導致腦梗死的危險因素也在不斷增加,因此在平時生活中,一定要重視對腦梗死的預防與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