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推動學院服務鄉村振興,助力鄉村教育發展,暑假期間,廣州市輕工技師學院組織36名師生共兩個實踐團隊同時前往清遠、梅州開展了以“學習二十大、永遠跟黨走、奮進新時代”為主題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和幫助廣大青年學生上好與現實相結合的“大思政課”,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
星火相傳,相約明年再見
“喜不喜歡上我們的課?”“喜歡!”“明年還想不想我們來?”“想!”7月12日,學院“三下鄉”“星火護苗者”教育關愛實踐團一行共19名師生來到了梅州市三河鎮中心小學,給孩子們授課。公益課堂上,志愿者們利用校內所學,結合自己專業特長,紛紛化身“小老師”,為小朋友們帶去舞蹈課、果醬畫課、國防教育課、手工繪畫課等豐富多彩的課程,用心用情為孩子們上好每一堂課,也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結束前,志愿者與小學生約定明年再見!一句“喜歡”,是對師生們莫大的肯定;一個“想”字,也給了師生們更大的動力。
發揮專業優勢,服務鄉村發展
“新進直播間的朋友先點點關注,我是主播,我現在在清遠連州水晶梨源頭果場的倉庫里,大家今天想吃梨的,動動手指,我來安排!”在清遠市連州水晶梨源頭果場,這場正在進行的直播是學院“三下鄉”“星火照萬家”社會實踐團師生們帶來的農產品直播服務。一根網線、一部手機,連接了城鄉,對接著產銷。近年來,電商直播成為農產品銷售的重要渠道,學院發揮專業優勢,組建電商直播團隊為服務鄉村的農產品插上“云”翅膀。
同時,師生們走進村里,開展反詐宣傳,為老人測量血壓;走進田間地頭,踐行勞動之美;走進中國瑤族博物館,傳播瑤族文化等志愿服務,通過實踐鍛煉了學生才干,同時搭建了學子服務群眾、服務社會的橋梁,用技術賦能鄉村振興。
用好紅色資源,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在“三下鄉”過程中,實踐團隊追尋紅色足跡,宣傳紅色故事,感受鄉村變化,在時代變遷中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師生們來到梅州中山紀念堂、三河壩戰役紀念館研學,通過實地參觀、沉浸式研學,賡續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奮斗的青春最美麗,我們實踐團的成員將繼續通過努力,講好新時代紅色故事,做好紅色精神的宣傳員,讓偉大革命精神在新時代閃耀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教育關愛社會實踐團的黃同學說。
學院黨委書記成振洋在結班儀式上表示,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學習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和重要舉措,是學院“三全育人”大格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此次暑期實踐,36名師生真正做到了將社會實踐與理論學習相結合、與專業知識相結合、與服務社會相結合,圍繞兒童教育、鄉村振興,結合學院專業特色,開展了特色課程教授、電商直播、反詐宣傳、文化研學、非遺文化傳承等服務活動,同學們在實踐中受到了教育、增長了才干,更將學院大愛、大美的精神傳遞到更多人的身邊?!?/p>
(通訊員" 張"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