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樂的學習過程中,歌劇是一種綜合的音樂藝術表演形式。完整了解作品的創作背景、音樂特征和分析演唱技巧,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深入學習其背后的藝術價值。本文通過分析《世上沒有尤麗狄茜我怎能活》的音樂演唱,以期為其他音樂學習者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一、《世上沒有尤麗狄茜我怎能活》的創作背景
《世上沒有尤麗狄茜我怎能活》是作曲家格魯克的作品,選自《奧菲歐與尤麗狄茜》。格魯克是一個奧地利作曲家、歌劇的改良者,他一生致力于發展戲劇音樂,為音樂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該題材來自希臘神話,奧菲歐與尤麗狄茜是一對非常恩愛的夫妻。奧菲歐是一個音樂家,他的歌聲、琴技都非常高。不幸的是,尤麗狄茜死了,奧菲歐非常傷心,就到地獄去求冥王,請他讓尤麗狄茜重返人間。然后他給冥王唱歌,冥王被感動了。冥王說可以讓她走,但是走出冥界之前奧菲歐不能回頭。最后的結局就是尤麗狄茜快走出去的時候,奧菲歐因為沒有忍住妻子的哀求回頭了,結果尤麗狄茜就永遠留在了冥界,奧菲歐只能自己獨自一人重返人間。尤麗狄茜死后,奧菲歐唱的一段詠嘆調表達了他對尤麗狄茜的深情。該詠嘆調叫《世上沒有尤麗狄茜我怎能活》,是整部歌劇的靈魂和高潮,是格魯克聲樂作品中極其重要的一首。重復簡單的旋律向觀眾呈現了奧菲歐痛苦的內心世界,表達了奧菲歐對尤麗狄茜深深的愛。
二、《世上沒有尤麗狄茜我怎能活》的音樂特征
為了貼合主人公的角色設定,在音樂旋律和情感刻畫上,《世上沒有尤麗狄茜我怎能活》重復再現主題,情感層層遞進,細致刻畫了人物細節,節奏緩慢,使得音樂的表達更加自然真實。伴奏上也有很大的創新,共同推動了舞臺的情景走向。關于《世上沒有尤麗狄茜我怎能活》的音樂特征,本文主要從音樂旋律、音樂節奏、曲式結構三個方面簡要闡述。
(一)音樂旋律
《世上沒有尤麗狄茜我怎能活》的旋律具有很強的連貫性和流動性。它通過演唱音樂旋律突出了強烈的情感表現力。開頭以寧靜的旋律慢慢鋪展開來,為主題做好鋪墊。同時,鋼琴和管弦樂的伴奏旋律的加入使得歌詞和人物表演更好地融入了故事情節的發展。音樂旋律的重復將命運的造化弄人表現得淋漓盡致,表達出了奧菲歐的無奈。再加上最愛的妻子死亡,不能回到自己的身邊,面對這種現實性的打擊,心理的承受程度已經達到了頂峰,在演唱中表現出了極度的悲痛,在演唱旋律時得到了充分體現。例如,在“沒有你我將無所適從。尤麗狄茜,尤麗狄茜!啊,天哪!告訴我,啊!告訴我”的音樂旋律上,男主人公的情緒隨著旋律的上行而上行,好像是對妻子的呼喚沒有得到回應而非常著急。音樂的旋律襯托著主人公感情的變化,使得演唱時悲傷的氛圍達到了極致。
(二)音樂節奏
《世上沒有尤麗狄茜我怎能活》為4/4拍,即強、弱、次強、弱的節奏規律。樂段大部分為弱起,表達了奧菲歐對妻子的溫柔與深情。比如歌曲的開頭,“世上沒有尤麗狄茜,沒有愛,我怎能活?”就是采用了這種弱起的手法。除此之外,《世上沒有尤麗狄茜我怎能活》的演唱聲部主旋律主要采用了均分節奏型。均分節奏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節奏類型,是指把一小節按照二、四、八或者十六等份均分而成的節奏類型。它的特點是律動強弱分明,節奏感覺均衡,比較易于念唱。《世上沒有尤麗狄茜我怎能活》這首曲子很好地表達出音樂的流動性。采用均分節奏體現出了奧菲歐訴說場景的悲痛,很好地體現了男主人公的情感狀態。
(三)曲式結構
《世上沒有尤麗狄茜我怎能活》采用了“ABACA”的回旋曲式結構,這種回旋式結構很好地表現出了男主人公幻想、看清現實、幻想、看清現實、絕望的心理路程。樂曲的引子為C大調,共六小節。整個曲子隨著故事情節慢慢舒展開來,營造出一種沉重而又悲傷的氛圍,表現了男主人公內心深處絕望的悲傷。
《世上沒有尤麗狄茜我怎能活》以古代希臘神話故事為題材,重新定義了悲劇的含義。在音樂旋律上著重情感的表達,在音樂節奏上注重強弱的節拍,在曲式結構上注重整體的空間布局,增強了人物情緒的感染力,賦予了歌曲藝術魅力。除此之外,研究《世上沒有尤麗狄茜我怎能活》發現,作曲家在歌曲動機上注重上下行級的寫作手法,需要表演者在演出時注重聲區的統一。最重要的一點是,作品將之前詠嘆調華麗的手法去除,表達出了格魯克樸實無華的藝術追求。以上音樂特征表現出了《世上沒有尤麗狄茜我怎能活》深厚的思想內涵和藝術價值。
三、《世上沒有尤麗狄茜我怎能活》的演唱分析
(一)歌詞分析
本文主要將《世上沒有尤麗狄茜我怎能活》的歌詞分成三段分別進行分析。第一段:“世上沒有尤麗狄茜,沒有愛,我怎能活?在悲痛中我將無所適從,沒有你叫我怎能活?沒有你我將無所適從。尤麗狄茜,尤麗狄茜!啊,天哪!告訴我,啊!告訴我,我要永遠忠實于你,我要永遠,我要永遠忠實于你!”通過不停地呼喊妻子的名字“尤麗狄茜”,來實現情緒上的層層遞進,情感上有了明顯的轉向變化。“啊,天哪!告訴我,啊!告訴我”將奧菲歐絕望的吶喊和悲痛的內心展現得淋漓盡致。歌詞的每一句都深刻地表現著奧菲歐的痛苦,尤麗狄茜離開后,他應該怎么辦。從此,他便失去了他的妻子、他的愛人,他不知道他的生命應該怎樣延續下去。
“世上沒有尤麗狄茜,沒有愛,我怎能活?在悲痛中我將無所適從,沒有你叫我怎能活?沒有你我將無所適從。尤麗狄茜,尤麗狄茜,黑暗中探索沒有幫助,在天地間全沒有希望,沒有希望!”第二段的前幾句和第一段的前幾句重復進行演唱,深深地表達了奧菲歐內心的痛苦,悲傷到了極致,只能通過一遍又一遍的呼喊發泄。“黑暗中探索沒有幫助,在天地間全沒有希望”表現出了奧菲歐內心的絕望和痛苦,“黑暗”“沒有幫助”“沒有希望”深深地加重了奧菲歐的絕望。是啊,人生看不到希望,那怎么能活下去,這一段需要演唱者把人物的絕望準確地表現出來。
“世上沒有尤麗狄茜,沒有愛,我怎能活?在悲痛中我將無所適從,沒有你叫我怎能活?沒有你,我怎能活?沒有你,我怎能活?我怎能活?我怎能活?”第三段重復了第一段和第二段的開頭,歌詞的情感更加鮮明,奧菲歐的痛苦更加明顯。尤其是最后三句歌詞“我怎能活”的重復,深深地透露出奧菲歐對于生命的無望。加重主題的同時,讓人感受到了故事中深深的悲傷。
整個歌詞多處運用寫作上的重復手法,強調了奧菲歐的痛苦和絕望,表達出了奧菲歐的內心世界,富有一定的敘事性。
(二)演唱技巧
在氣息上,《世上沒有尤麗狄茜我怎能活》在演唱時呼吸相對較深,呼吸狀態需要飽滿有力。因為這個作品情感基調較為悲苦,所以在演唱時氣息要隨著情感的強弱適當調整。低沉時需要用平穩流暢的氣息發聲,高昂時需要把氣息控制在高的位置。只有情感的遞進才能突出男主人公的情感情緒變化。在演唱時,演唱者需要反復練習發聲,控制好呼吸的深淺和強弱。尤其是音樂最后一段重疊部分的爆發力,一定要有力度地表達出來,進而呈現完美的作品。例如,在演唱歌曲中最后一段時,演唱者需要做好氣息的準備,控制氣息的深淺,在標記力度術語“強(f),很強(ff)”的地方體現前后的差異,尤其是最后三句“我怎能活?我怎能活?我怎能活?”三個不斷重復,更加要注意氣息上的處理,注意情感的爆發。由此可見,《世上沒有尤麗狄茜我怎能活》這首曲子,對氣息的控制要求比較高。
在語言上,這是一部外國音樂作品,演唱者必須把握住歌詞語言的準確性。意大利語的五個元音字母要發音清楚,保證發音的標準。元音的發音講究字正腔圓。發音o、u這兩個元音時,嘴唇要保持圓形,保持好發音的飽滿;發音i這個元音時,舌根要微微上抬;發音a這個元音時,舌面要放平,保持好氣息的狀態;發音e這個元音時,舌頭不要后縮,要保持舌位的標準。當情緒需要爆發時,發音咬字仍然需要保持清晰來配合氣息的爆發,不能含糊其詞。同時,也要注意曲譜中的力度標記,將情感與語言發音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共同演繹出完美的作品。
在情感上,在歌劇中奧菲歐抱著死去的妻子悲痛地唱著《世上沒有尤麗狄茜我怎能活》的時候,要注意情感的表達,需要加重情感上的處理,參透人物之間的感情。在演唱時聲音力度不用表達得太過強勁,要運用好氣息呼喚女主人公的名字來表達奧菲歐內心的悲痛與絕望。這首曲子有三個情緒爆發點:第一次是在呼喚尤麗狄茜的名字時,情感上無助無奈,音色黯淡;第二次的情緒爆發速度發生了變化,緩慢地表達了奧菲歐的悲痛;第三次的情緒爆發點在作品的結尾,“沒有你,我怎能活?沒有你,我怎能活?我怎能活?我怎能活?”,表達了角色內心精神世界的崩塌。
(三)舞臺表現
《世上沒有尤麗狄茜我怎能活》在音樂演唱時需要一定的舞臺經驗。畢竟在表演過程中,演唱者不僅要注重歌詞的表達,舞臺上肢體的表達也十分重要,有利于更好地進行音樂演唱,加強自身人物的情感塑造能力。演唱者要注重舞臺的表演內容,根據表演的實際情況,不斷豐富舞臺的表演內容,將每個動作結合歌詞的內容展現得淋漓盡致。鍛煉身體,增加身體各個部位的協調運作能力。要注重舞臺表演的技巧,注重練習,如此才能在舞臺上表現出驚人的張力。歌劇表演的最高境界在于表演者用形體之美和聲色之美來表現藝術之美。除此之外,舞臺上的表現還體現在音樂伴奏上。《世上沒有尤麗狄茜我怎能活》通過與鋼琴進行配合,渲染了舞臺上悲傷的氣氛。從歌曲開頭的緩慢和諧到情緒的慢慢舒展,鋼琴伴奏都在悄無聲息地配合著。第一次的情緒爆發通過用延音符號來表達情感上的延伸。第二次的情緒爆發需要表達黯淡的心理環境,在鋼琴伴奏中加入樂理符號重音記號來表現人物內心的不和諧狀態和對生命的無奈。最后通過伴奏把人物情緒推向高潮,加重了人物的悲痛程度,使得舞臺上的悲傷、難過氛圍久久不能消散。
(哈爾濱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