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的青少年體能訓練中,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如:對青少年體能訓練不夠重視、體能訓練方法不合理、易造成傷害、缺少系統的體能訓練方法等。為此,本文從這些現實問題出發,結合青少年體能的組成和健身的重要意義,提出了一系列的對策,希望能夠推動我國青少年體質健康發展。
關鍵詞:青少年體能訓練" 問題" 解決方案
中圖分類號:G80"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8902-(2023)-06-098-3-JF
作者簡介:李小林(1982-),男,漢族,江蘇淮安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體育運動訓練學;
肖雪武(1985-),男,漢族,江蘇常州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課程建設、體育教學信息化。
引言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把青少年培養成綜合型人才已經成為我國發展的目標,而體育訓練在培養青年綜合素養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各大學校中,體育逐漸被廣大教師和學生所關注,加強青少年的體能訓練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還可以減輕他們的學習壓力,從而為他們今后更好地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1、體能訓練的概念
體能訓練和身體素質密切相關,它也是從競技運動中衍生出來的,是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其目標是為了提升運動員的身體運動能力,并與其自身的特殊特點相結合,經過科學的動作訓練,從而改善身體形態,提升身體機能,提升運動素質,從而提升競賽能力。在整個培訓的過程中,具體的內容有:對項目的具體情況和個體差異進行分析,對體能狀況進行測試及評價,對訓練方案的制定和實施,以及對體能訓練的結果進行評價。
2、對青少年健康體能訓練進行研究的必要性
近幾年,伴隨著社會和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持續地提升,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在逐步地走向現代化,這是一個重要的好消息。可是,隨著外界的變化,比如生活習慣的改變,卻讓人類進入了“亞健康”的階段,他們的體力和精力都在下降,甚至連“高血壓”和“心臟病”都在上升。尤其是高中生,他們習慣了“靜坐少動”的生活和學習,再加上他們的飲食結構不合理,他們的身體素質也在不斷地下降。由此可以看出,身體素質的降低,不但會影響到年輕人的健康發育,還會威脅到下一代的生活,這就不能不引起國家和社會的擔憂。已有的研究大多是從國外引進的,也有的是從國內引進的,有的則是從國內、國際、地區等不同角度對一種類型的運動方式進行了實驗研究,雖然這是我國青年體育的里程碑,但對于初中體育“練什么”、“怎么練”、“練多少”這三個關鍵問題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這三個核心問題基本上覆蓋了青少年體能訓練的各個方面,它們也是將青少年體能訓練與成年人區分開來的關鍵所在。從這個領域的長期發展角度來看,有針對性地對中學階段的體能訓練內容體系進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
3、健康體能訓練對青少年體質健康的促進作用
3.1、提高青少年的體質健康水平
體育鍛煉能有效地提高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在速度、力量、耐力、柔韌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而速度、力量和耐力三項指標的改善則更加明顯。在靈活性測試中,他的分數也有所提升。健身體育鍛煉可以改善學員的關節柔韌性,增強肌肉的彈力和爆發力,讓各動作器官更快地投入到動作中,有利于提升學員的肌肉動作能力;健康體能訓練可以提高青少年的平衡穩定性,減輕跑步時的重心擺動,增強運動的動作規律,提高體質健康水平。
3.2、提高青少年適應環境、抵御疾病的能力
體能訓練,更像是一種調整身體狀態的方法。從青少年生理與心理發展的特點與規律來看,青春期的學生骨骼的鈣化度較低,韌性較好,在訓練時,不容易出現骨折,但由于其承受力較弱,極易引起骨骼的變形與彎曲,尤其是在進行強度練習時,往往會出現受傷的情況。所以,功能器材的設計較為簡單,通常只要克服自身的重量即可進行鍛煉,從而將外部壓力所帶來的傷害減少到最小。并且,鍛煉的內容較多,方式多樣,學生可根據自身的實際狀況,在教師的指引下,有針對性地選用適當的鍛煉內容與方法。在青春期,因為他們的生理生長速度很快,因此他們的關節活動范圍也很大。但如果其關節運動幅度過大,則會對其穩定造成極大的威脅,并在高強度的運動中造成損傷。隨著年齡的增加,他們的各項生理指標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此他們的鍛煉次數和強度也必須與其年齡相符。而健身不僅能夠全面提高青少年的體質,而且還能夠大幅度減少青少年的損傷,提高青少年的競技水平。在傳統的力量訓練中,側重于大肌肉的鍛煉,并注重對肌肉形態的培養,運用多種器材,運用大負荷,增強人體的承受能力,長期進行傳統的訓練,其結果都是固定的、機械化的。而健康體能訓練在進行與肌肉相關素質的訓練時,側重于從多維度對身體深層肌肉進行鍛煉,增強了機體對肌肉的調動能力,能夠積極有效地調動肌肉在運動中的參與。體育健身作為一種新型的體育鍛煉方法,對于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增強學生的體質,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具有重要的意義。
4、青少年體能訓練的原則
4.1、系統性原則
從體能訓練一開始到結束,都要按照身體的生理適應原則,不斷地、按部就班地進行相應的運動,才能確保最后的效果。根據科學研究發現,在各個階段,身體的生長速度是不平衡的,特別是對于青少年來說,他們的各種運動素質都處于快速生長階段,通過系統的體育鍛煉,可以幫助他們提升身體各器官系統的機能,從而實現增強體質的目的。
4.2、全面性原則
要考慮到身體機能與運動素質的同向發展,然后有針對性地進行專項訓練,達到一定的強化效果。按照辯證法,一切事物都是互相依賴、互相獨立的,并用“木桶原理”來說明,學生的綜合素質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人首先是一個獨立的生長個體,因為先天及后天因素的影響,他們的身體素質基礎不同,相應的承載能力也不同。
4.3、人本性原則
要科學、合理地判斷青少年個體間存在的客觀差異,并結合他們的生理、心理、生長發育及智力水平,制定出有針對性的體育訓練方案,進行差別對待,這樣才可以讓他們更好地發展。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一套科學的指導思想,使青少年體育鍛煉真正具有現實意義。
5、青少年體能訓練存在的問題
5.1、我國對青少年體能訓練的重視程度不夠
由于受中國應試教育影響,參與體育鍛煉的大多是成人運動員,很少有青少年參與體育鍛煉,而且,對于青少年的體育鍛煉,國內外也沒有太多的研究。現在,他們基本上都是從運動員要參賽,所以要進行體能訓練的角度來考慮問題的。這就說明,在國內,人們并沒有充分地認識到青少年體能訓練的本質,也沒有認識到青少年體能訓練的重要意義,因此技能訓練比體能訓練更實用的傳統觀點,已經在國人的心中根深蒂固。
5.2、由于體能訓練方法不當導致運動損傷的現象十分嚴重
良好的體育鍛煉能夠起到促進身心健康的作用,但在體育鍛煉過程中,使用的方法不正確也會造成運動傷害,因此體育鍛煉的好壞取決于它的運用方式是否正確。目前,在我國存在的一個非常嚴重的青少年體能訓練問題,就是因為他們不知道適合自己的體能訓練方法,從而造成了運動損傷。特別是對于正在進行體能訓練的青少年,他們在進行體能訓練的時候,他們的身體各系統的功能還沒有完全發育好,尤其是他們的骨骼還沒有完全發育好,因此如果他們進行高強度的體能訓練,就很容易造成運動損傷。
5.3、我國目前缺乏一套完整的體能訓練方法
體能訓練與體育培訓的共同之處在于:都要有明確的目標、制定相應方案、改進訓練方式。但是,目前國內的體能訓練存在著很大的經驗性,大多數體能訓練的教練員都是依據自己的體育鍛煉經驗和訓練經驗來指導,缺少一種比較完備的體能訓練的方式。另外,教練員的訓練方式也比較陳舊,難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作者相信,一套完備的、系統的體能訓練計劃,是促進我國體能訓練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
5.4、訓練方法不佳
適當的體能訓練可以,但是如果在體能訓練中使用了不恰當的方式,就會導致運動傷害,所以,體能訓練的質量和使用方式有著密切的關系。目前,在青少年進行體能訓練的時候,最大的問題就是不恰當的訓練方式,導致了對身體的傷害。尤其是對于青少年來說,因為他們的身體各系統和機能發育不完全,他們的骨骼發育也不完全,如果體力訓練的強度太大,就很容易造成身體傷害。
5.5、積極自主不足
由于受到多種外部因素的影響,青少年在參加體育鍛煉方面缺乏自主性、積極性。在當今信息時代,年輕人非常喜歡上網“沖浪”,比如刷微博、刷抖音、逛淘寶,這樣的心態會降低他們運動的熱情和欲望。同時,許多青少年都是在校園里,他們要面對的是學校里的體育老師,而老師們給他們的都是事先制定好的訓練方案,他們所進行的體育鍛煉都是單調乏味的,沒有什么創新可言,很難讓他們對體育鍛煉產生濃厚的興趣。所以,這種“被迫性”的運動,會讓他們參加體育鍛煉的自豪和成就感大大減少,從而影響到他們的積極性。
6、對青少年開展健康體能訓練的策略
6.1、控制好訓練強度
青少年正處在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他們的各個方面的功能,尤其是他們的骨骼,還沒有完全地發育成熟,骨頭的堅固程度還非常的低。在青少年的訓練過程中,如果他們的訓練強度太大,就會使他們的骨頭發生扭曲,從而給他們帶來更大的傷害。如果他們的訓練強度太低,就會使他們的訓練不夠充分,他們的訓練效果無法達到比賽的需要。另外,年輕運動員的肺活量比成人要小一些,所以在訓練的時候,他們的心臟很有可能會無法承受,所以在訓練的時候,他們要盡量避免屏氣和靜功。所以,每個教練員都要根據少年運動員的體能狀況、心理特征來確定自己的訓練目標。
6.2、體能訓練要從學生的自身條件出發,要循序漸進
應根據學員的實際情況,逐步加大動作的難度,逐步提高水平。首先,要保證每一個動作的完成質量,從簡單的動作做起,指導老師要有耐心,要不斷地重復,在保證每個動作的完成效果的基礎上,逐漸地增加運動強度,根據每個動作的難度,合理地安排鍛煉時間與間歇時間。最終,根據所提出的方法,增加運動的難度,延長運動的時長。
6.3、根據不同學生制定不同的訓練計劃和目標
青少年體能訓練的目標間有一個合理的匹配關系,面臨著怎樣匹配目標的每個維度的問題,青少年的體能訓練目標指引著訓練內容構建的方向。青少年體育鍛煉的內容與運動項目,以層層遞進的方式進行安排,并有與之相銜接的特點。在人體達到成熟期之前,青少年階段是一個重要的發育期,運動學指標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在沒有受到諸如運動等外部因素干擾的情況下,人體的各個指標都會在整個生命過程中,保持著一個不斷發展的狀態,直到成人之后,才會進入一個平穩的發展期。青少年的各項指數都在不斷地增加,這就為他們的體能訓練提供了理論支撐。體能訓練的周期應該根據青少年的身體發育特點,逐步地發展他們的各項體能素質。就拿訓練負荷來說,青少年對動作和訓練內容的掌握速度要比成年人要快得多,而且他們的成長幅度也比成年人要大得多。所以,在針對青少年的不同發育階段進行訓練的時候,不但要考慮到傳統的訓練方法對動作的進退階、多樣性的制定原則,還應該從群體的每個個體中,找到生長發育的變化,并以逐漸增加或減少的合適的內容來對其進行干預。
6.4、訓練手段的多樣性與單一性相結合
青少年的體能訓練應該要有針對性,否則很難在短時間內提高身體素質。這并不代表著訓練手段的直觀性,比如在過去的身體素質練習中,往往是為了提高一項運動項目的指標,專門將該項目作為訓練內容進行的。比如,青少年1000m耐力跑主要是以1000m跑作為訓練手段,這種訓練手段雖然嚴格遵循了和項目的同一性,但是失去了對重點的把握,訓練手段也沒有凸顯出相應的針對性。在選擇訓練動作和訓練手段的時候,應該盡可能多地選擇符合不同項目特點的訓練內容,用各種練習來提高身體素質的不同維度,用強調不同的訓練重點,用不同的能量代謝系統來更有針對性地圍繞訓練目標展開提高。比如,在傳統的體能訓練基礎上,融入更多的跑步、跳投等鍛煉方法,還可以加入乒乓球、舉重、籃球等。“多元化”并非“無序”,而是要根據學生身體素質的特點,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體育鍛煉。
6.5、加強青少年體能訓練意識的培育
隨著“全民體育”的不斷普及和普及,參加體育鍛煉,提高人體的功能和素質已經變成了一種嶄新的健康觀念。在當今社會的發展過程中,要大力宣傳、普及大眾體育的觀念,為培養青少年健康的體育鍛煉觀念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學校層面上,可以通過建立體育鍛煉的標準制度,培養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自覺性與意識。學校要加強對體能訓練的重視,對體能訓練和專業課程之間的關系進行科學、合理的調節,明確體能訓練的價值意義和指導思想,構建科學、合理的體能訓練制度。作為家長,要為培養青少年體能訓練意識和積極性盡自己的一份力,學生家長要明白,提高青少年身體機能與素養才是提高其學習成績的前提。因此,父母要鼓勵青少年進行適度的體能訓練,使其成為德智體美勞的綜合性優質人才。
6.6、高度重視青少年的身心發展特殊期
青少年是一個身心快速發展期,以活力充沛為主要特征,但骨骼、肌肉發育尚未充分發揮。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過早地進行高強度的專項訓練,可以起到“拔苗助長”的效果,但長期來說,身體素質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須要有一個合理的、科學的、長期的訓練方式,才能打好基礎。縱觀國內的優秀運動員,大多數在沒有達到自己的最佳水平之前,就已經選擇了退役,這與他們在早年進行的高強度、大運動量的訓練,以及長期的訓練所造成的(遺留)運動傷害有關。在這個特定的時期,教練員要掌握好青少年自身的生長發育特征,因材施教,按照運動素質發展敏感期的規律,采取有計劃、有針對性、系統性和科學性的訓練方式和手段,為青少年的運動能力和運動能力的進一步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
6.7、提升從教人員執教水平
隨著國家整體實力的提高,人民生活品質的整體提高,對健康的需要日益增強,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正在發展中的年輕人。科學的體育鍛煉,需要有杰出的人才為其提供的智力支撐,而這也是實現青年身體健康發展的重要一環。為此,必須加大對教師的培養力度,提高教師的訓練能力。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學校必須肩負著培育人才的責任,加快推進素質培養的進程,強調青少年的主體作用,準確定位教師的功能和作用,深刻領會“以生為本”的本質。然后,以青少年體能訓練為基礎,以科學的目標為指導,確定教師的基本要求,并根據自身的特點,從多個角度考慮教師的整體訓練能力,及時發現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相應的訓練和研究。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將學術專家、行業專家等都邀請到一起,分享最新的發展理念,加強教師對青少年身體素質的認識,強調體能訓練的重要性和意義,增強教師的責任意識,并持續地對教師的知識網絡體系進行更新,從而提高教師的訓練能力,為教師的訓練工作提供堅實的智力支撐。與此同時,對于教師個人來說,也要持續強化自己的自我學習能力,要善于利用網絡、培訓等途徑,及時掌握和掌握青少年體能訓練的最新發展動態,吸收各方面的優秀經驗,并與自己的實際工作相結合,對學生進行有效地引導和創新,為青少年的健康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氛圍。此外,學校還需要構建健全的績效考評機制,要善于發現和總結青少年體能訓練中存在的問題,深入探討原因,為培訓從教人員進行自主學習提供指導依據。
7、結束語
在青少年的體能訓練中,重點是要圍繞著身體的發育規律、運動素質的發展的敏感期、學生的身體的健康狀況來展開,并對其進行目標的設定和內容的搭配。其中,適應和推動青少年身體生長發展是基礎,把握運動素質發展敏感期是核心,解決現有的體質健康問題,提高體能體質健康水平是外在。期望能從本質上推動中學體育訓練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利丁,亞蘭.青少年實施體質健康監測與健康促進干預手段的實證研究[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09).
[2]羅琳,杜建軍.體質健康信念在青少年體質量指數和鍛煉行為間的調節作用[J].中國學校衛生2017,38(03).
[3]王彥猛,朱浩天.功能性體能訓練對預防青少年籃球運動損傷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2,12(21).
[4]劉西曉.功能性體能訓練對增強青少年籃球運動員身體素質的作用[J].安陽工學院學報,2022,21(04).
[5]王彥旎,杜秋香.CrossFit 訓練模式在青少年體能訓練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22,12(12).
[6]鄒榮霞.健康中國戰略下青少年體能訓練促進體質健康的路徑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2,12(09).
[7]楊光蘭,黃尚軍.體育強國背景下體能訓練對我國青少年體質健康促進地研究[J].青少年體育,2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