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決戰決勝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現高質量圓滿收官。在這場上下貫通、廣泛深入、具有標志性意義的系統性變革的行動中,廣大國有企業堅持提高政治站位,把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推動改革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性進展。作為國務院國資委確定的第一批“雙百企業”,三年來,甘肅省公路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甘肅公交建集團)高效率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牢牢把握黨建引領作用和企業改革發展的正確方向,抓重點、強弱項、補短板,以強有力的改革舉措為發力點,全力推動各項改革任務落實落細,為企業高質量發展不斷注入新動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總體考核評估為A級。
堅持“兩個一以貫之”持續強化政治引領
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必須毫不動搖地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甘肅公交建集團將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改革各階段,全面提升現代企業治理能力。
健全制度機制,強化政治引領。甘肅公交建集團及所屬企業嚴格落實黨委會“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董事會“定戰略、做決策、防風險”、經理層“謀經營、抓落實、強管理”工作機制,制定了《“三重一大”事項決策管理實施細則》《黨委會前置研究及黨委會、董事會、經理層重大決策事項清單》,厘清各治理主體權責邊界,形成了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體系。全面完成黨建入章程工作,落實各級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完善“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領導體制,所屬一級企業全面實現黨委書記、董事長“一肩挑”。“三重一大”機制全面建立,明確91項由黨委會、董事會、經理層、職代會或職工大會等決策主體前置研究和研究決定的事項,實現了各治理主體權責邊界更加清晰、決策程序更加規范,制度優勢持續轉化為治理效能。
落實“第一議題”,突出示范引領。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把“第一議題”學習納入各級黨組織黨建工作責任制,納入意識形態工作專題督查和各企業年終黨建責任目標考核中。集團公司黨委、總部直屬黨委和所屬133戶企業黨組織全部按照要求嚴格落實了“第一議題”制度,將學習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充分發揮關鍵少數的示范引領作用,各級黨組織堅持率先垂范、帶頭領學,先學一步、學深一層,深入領悟內涵、精準把握外延。用深用好用活“學習強國”“工地夜校”“產業工人培訓學校”“工友之家”“多功能宣教培訓一體車”等平臺載體,豐富拓展“第一議題”學習形式,形成制度化、常態化的理論學習良好格局。
強化正風肅紀,營造良好的干事創業環境。國有企業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事關企業改革發展全局、事關黨的形象,必須以時刻不停歇的決心和勇氣持續推進正風肅紀反腐。甘肅公交建集團進一步健全內部監督機制,形成了黨委領導和紀檢監察、監事會、財務、審計、法務、巡察“六位一體”的監督體系。完善和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制度,制定《開展企業經營“五個嚴禁”專項整治實施方案》,編印《集團廉政風險防控手冊》,全力推進廉政風險防控體系建設。
聚焦主責主業優化產業結構布局
明確發展目標,形成全產業鏈格局。完成《“十四五”發展規劃》編制,明確了“交通建設、建筑施工、設計咨詢、金融資本、養護運營、路衍經濟、商貿物流、交通科技”八大產業方向。在全國首次提出路衍經濟發展概念,編制完成《甘肅省“十四五”路衍經濟發展專項規劃》《甘肅省打造路衍經濟千億級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2—2025年)》,搭建了“三大維度、八大方向”路衍經濟產業架構,路衍經濟產業發展的“總規圖”和“任務書”基本成型。
堅持市場導向,協同發展效應逐步顯現。整合內部資源,先后新設和改組成立了新發展城市開發運營、新發展投資、交通科學研究、交通物資商貿、交通物流、高速公路服務等專業化公司,進一步做大路衍經濟、補齊物流短板、推行集中采購、理順石油業務,全產業鏈協同性、集中度和競爭力不斷增強,延鏈、強鏈、補鏈效果明顯。加快業務整合、拓展,對內部企業進行整合重組,理順企業股權關系,促進了企業規范運營。
強化統籌推進,內部管理效能明顯提升。牢牢堅持利潤導向、效益導向、成本管控導向,在降本增效和提高經營效益上持續下功夫。實施集團統一組織、兩級聯合集采模式,集采金額累計已達到77億元,降低采購成本約3.53億元,降本節支率4.38%。加強資金集中管控,資金池日均歸集資金余額68億元。持續加大虧損子企業治理力度,虧損子企業治理取得明顯成效,94%的虧損子企業實現了扭虧為盈。虧損子企業戶數下降85.7%,虧損面下降至6.7%,虧損額同比壓縮近90%。推進企業“瘦身健體”,壓縮管理層級,集團總部部門從22個減少至16個。累計出清60戶空殼企業,五級企業全部清零。穩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8戶企業完成混改工作。
推動建章立制,投資管控能力持續加強。加大所屬企業投資管控力度,制定《投資管理辦法》《投資項目負面清單》等一系列規章制度,依法建立了信息對稱、權責對等、運行規范、風控有力的投資管理體系。制定《履行多元投資主體公司股東職責辦法》,出臺《參股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股東履職行權方式。完成風控體系建設,建立了集團風險清單和內控缺陷清單、風險事件庫,制定或修訂各類管控制度75項,編制了《內部控制手冊》。
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激發企業內生動力活力
深化選人用人機制改革。持續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建立“1+5”選人用人制度體系,印發《關于加強所屬企業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和《關于進一步加強優秀年輕干部培養選拔工作的實施意見》,加強所屬企業領導班子建設,完善年輕干部培養選拔機制,干部隊伍年齡結構得到明顯改善。健全綜合分析研判機制,常態化開展干部調研,全方位、立體式地分析研判,對每個領導班子精確“定位”,對每名干部精準“畫像”。探索建立干部選拔任用后評估工作機制,綜合評估干部選任工作滿意度和人崗相適度。大力推行競聘上崗,205名管理人員通過競聘走上管理崗位,117名管理人員末等調整或退出管理崗位。
全面實行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統籌制定管理辦法,明確整體工作要求,全面推進經理層簽約工作,集團公司及所屬企業經理層成員全部完成了任期制契約化改革,企業戶數和經理層人數均實現100%全覆蓋,全級次463名經理層成員完成任期制契約化管理。同時,積極探索推行職業經理人選聘,3家試點企業已完成職業經理人選聘,6名職業經理人已到崗履職。
持續完善企業薪酬分配制度改革。落實全員績效考核制度,將考評結果作為薪酬分配的首要依據,不斷提高績效工資在工資總額中的比重。集團公司及所屬企業全部實行全員績效考核,所有商業類企業績效工資比重均高于50%,部分主業處于充分競爭領域的企業績效工資比重達到60%以上。引導企業在提高全員勞動生產率的基礎上,健全職工工資與經濟效益相協調的正常增長機制,突出業績考核的“指揮棒”作用,破除平均主義、“高水平大鍋飯”,不斷激發企業內生動力,促進企業和諧、健康、可持續發展。
將科創擺在重要位置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心劑”
加大科研投入,科創成果轉化率不斷提升。設立“公交建集團科技創新發展專項資金”,持續加大科研經費投入,三年累計投入研發費用11.1億元,科技投入強度從2020年的1.2%增長到2022年的1.9%,增長幅度36%。2022年科技成果轉化42項,產值11.5億,三年來科技成果轉化產值累計達29.3億元。
依托公路工程,科研項目建設進度不斷加快。成立集團科技創新委員會,建成科創主、輔中心,主中心目前已入駐11個科創團隊開展研發工作,輔中心在蘭州新區建成綜合性實驗研究基地和成果展示中心,以及石墨烯橡膠復合改性瀝青等4條生產線。
搶占核心高地,科技創新帶動作用發揮顯著。完成“智慧公交建平臺”迭代升級,編制了《智慧公交建平臺建設方案》。積極推動“車路協同創新發展”交通強國試點任務落實落地,在承建的清傅公路項目開展“5G+智慧公路”建設。智慧公路建設取得歷史性突破,在蘭州新區建成全省首個智慧交通與智能網聯汽車綜合測試應用示范基地。清傅項目桑園子黃河特大橋粘滯液壓阻尼器試驗取得成功,實現了高震區大噸位液壓粘滯阻尼器首次從設計、制造、試驗國產一體化,標志著我國打破了大噸位抗震產品依賴國外的技術壁壘。
三年行動成效顯著奠定深化改革基礎
經濟效益凸顯。三年來,甘肅公交建集團全面完成107項改革任務,經營業績穩步攀升,營業收入年均增長24%,利潤總額年均增長25%,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成效凸顯。截至2022年底,甘肅公交建集團總資產、凈資產兩項指標均位列甘肅省屬企業第二位,資產總額達到1607.17億元,凈資產742.78億元,分別是組建之初的1.63倍和1.86倍;組建以來累計實現營業收入842.97億元,利潤總額36.27億元,凈利潤27.98億元,實現利稅72.90億元。
發展業績突出。集團公司黨委班子考核連續三年被省委評定為“優秀”,經營業績考核連續三年為A級,連續四年獲“省長金融獎”,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階段性考核為A級等次。清傅、康略公路項目成功入選交通運輸部第一批“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創建示范項目”,兩徽公路項目榮獲“李春獎”。2021年所屬一級企業路橋集團中標天隴鐵路項目,首次進入鐵路建設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形成了智慧公路、集采云商、綠色礦山、黃河鐵橋、科創主輔中心、鄉村振興工廠等一批行業品牌。10個企業改革典型案例分別入選《國務院國資委國資國企改革經驗案例叢書》《省政府國資委改革三年行動典型案例集》《國企》雜志。
科創成果豐碩。目前擁有省級企業技術中心3個,省部級及省廳各類科技創新平臺26個。交設股份企業技術中心在2021年度省級技術創新平臺考核中位列優秀等次,為全省266家參評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第1位,2022年交設股份被認定為第29批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成為甘肅交通運輸系統唯一獲得認定的企業。科研成果獲中國公路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甘肅省技術發明獎1項,獲省科技進步一、二等獎2項。取得省(部)級工法50余項,各類專利636項。申報高新技術企業11戶,科技型創新企業10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戶。
社會責任彰顯。甘肅公交建集團在全國首家推出“車貨無憂”公眾責任保險,并投入資金1642萬元建成42個“司機之家”。持續推動鄉村振興幫扶工作上水平,194個公路建筑施工項目累計吸納項目沿線務工群眾6萬余人,發放勞務工資17.7億元。在京東注冊了“甘肅公交建助農館”,“隴貨甘味”銷售額達1800萬元,通過實施鄉村振興消費幫扶,將企業的社會責任與經濟效益有效結合,達到了“雙贏”的效果。疫情防控投入1848萬元,建立服務區與屬地聯防聯控部門常態化聯動機制,配合地方防疫部門妥善處置疫情特情340余次,15個服務區核酸檢測點累計采樣超20萬份。累計減免通行費7534.55萬元,持續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落實穩就業政策,全產業鏈累計吸納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數量9849戶。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進一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提高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年。新一輪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在科技、效率、人才、品牌等重點領域對國有企業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對“如何深入推動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成果制度化、規范化、長效化,進一步提高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以更大力度打造現代新國企”這一核心問題,甘肅公交建集團將依靠堅如磐石的改革決心和千帆競渡創一流的實力,答好新征程上的時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