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央黨校建校90周年暨202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首次提出“為黨育才、為黨獻策”的黨校初心。同時,關于如何堅守黨校初心,提出了“四個必須”的重大要求,對于指引新時代黨校事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作為持續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重要載體,作為承擔企業干部人才教育培訓工作的重要基地,中央企業黨校應該承擔起高水平服務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局的責任和義務,貫徹落實“四個必須”重要要求,充分發揮好“干部教育培訓的主陣地”“領導干部錘煉黨性的‘大熔爐’”作用,切實提高辦學治校水平。
立足新時代新征程、承擔新使命新任務,不僅是中央企業黨校發揮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作用、推動新時代教育培訓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是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建設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的客觀需要。因此,做好新時代中央企業黨校工作意義重大。
中央企業黨校工作的薄弱環節
開展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與企業發展的融合度不夠,缺乏吸引力與鮮活性。盡管《中國共產黨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條例》對教學內容做出了明確規定,但黨校目前尚未形成權威規范的教學大綱和課程體系,針對不同層級不同范圍的培訓對象,應該學什么、怎么學,還沒有形成分級分類的教學內容體系。在開展理論教育時,就概念學概念,就理論學理論,沒有很好地聯系實際解決現實問題,難以達到“解渴”的目的,無法實現入腦入心。在開展黨性教育時,結合時代特色的鮮活事例與企業特色的實踐案例不夠,難以產生情感共鳴、價值認同和持久的精神力量。
精準把握培訓需求與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匹配度不夠,缺乏針對性與有效性。中央企業黨校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往往會與內設的業務培訓機構合署辦公。比如,同時掛牌成立培訓中心、人才研究院或研修院等,以“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的模式運行。由于專業能力限制,對同一層級不同類別或不同層級相同類別的培訓對象能力需求研究不夠深入,導致教學設計不夠系統科學。有的培訓習慣于按部就班,缺乏前瞻性策劃和系統性思考,結合當下時事熱點和形勢任務不夠緊密,對政策背后怎么干的問題研究較少,對教學如何更好地指導工作實踐、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缺乏思路性的啟發或理論性的引導,造成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夠。
強化培訓體系建設與落實全流程管理要求的銜接度不夠,缺乏標準化與規范性。面對企業發展的新形勢、干部成長的新需要、人才競爭的新情況、教育培訓的新要求,中央企業黨校承擔的培訓任務逐年增多、面臨的壓力挑戰與日俱增,支撐培訓全流程管理的培訓體系建設方面,在教學管理機制不夠完善、激勵約束機制不夠健全、考核評估機制不夠全面。這需要系統性地對培訓進行全流程改進優化,推動培訓由粗放式向精準化轉變、由注重數量規模向注重質量效益轉變。
提高中央企業黨校辦學治校水平的具體措施
堅持黨校姓黨,始終做到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黨校事業必須始終堅持的政治站位,是踐行黨校初心的必然要求。”對于中央企業黨校,要圍繞的“中心”是企業的生產經營工作,要服務的“大局”是企業黨組或黨委的重大決策部署和戰略目標要求。無論是開展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對黨員領導干部進行政治理論培訓;還是對骨干人才進行專業能力培訓,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要放到企業黨組或黨委的重大決策部署和戰略目標要求這個工作大局中去謀劃和部署,都要圍繞“企業的生產經營目標任務、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這個中心去推動落實各項工作。這不僅是中央企業黨校的工作職責,更是一種必須落實的政治責任、一種一以貫之講政治的具體體現。

一方面,要堅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教育培訓的中心內容和首要任務,持續把“黨的創新理論用以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這項要求落實到教育培訓實踐中,引導學員將胸懷國之大者的格局和站位、打造國之重器的情懷和抱負融入到黨性分析中,轉化為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打造世界一流的實際行動。
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好錘煉黨性的“大熔爐”作用,準確把握黨性教育的重點內容和客觀規律。結合企業改革創新發展和黨的建設所需,持續改進教學的方式方法,創新搭建教學的平臺載體。著力打造一批宣傳企業文化、凝聚企業精神、提升企業形象的精品現場教學點,在傳承紅色基因中堅定理想信念、汲取奮進力量、砥礪過硬作風,持續增強黨性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震撼力。
堅持主責主業,切實提升傳道授業解惑的能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校要“做好新時代的傳道、授業、解惑工作,傳好馬克思主義真理之道,授好推動改革發展穩定之業,解好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所遇之惑”。對于中央企業黨校來說,這是必須深耕的主責主業。立足主責主業,中央企業黨校應圍繞開展好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為企業高質量發展賦能、正確把握運用干部人才教育培訓規律等目標要求,推進落實各項培訓任務,才能在傳道授業解惑中充分發揮黨校作用、彰顯黨校價值。
具體來說,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是必須念好的“真經”、必須修好的“心學”,做好理想信念教育,提升中央企業黨員及黨員領導干部的黨性修養。這是黨校要傳的道。為企業高質量發展賦能是必須練好的“內功”,這就需要做到“三個精準”,即精準把握培訓需求、精準設計培訓方案、精準有效實施培訓。這是黨校要授的業。干部人才教育培訓規律是必須掌握的“秘笈”,不斷總結探索并正確把握運用這個規律,始終聚焦組織需要什么樣的干部和人才,黨校就培養什么樣的干部和人才,滿足“事業之需”、適應“時代之變”。這是黨校從根本上要解的惑。
因此,中央企業黨校要提升傳道授業解惑的能力,就必須圍繞培訓前、培訓中、培訓后全流程管理與服務,著力提升十種能力。培訓前,要提升需求捕捉、開發推介、方案設計、聽課評課四種能力;培訓中,要提升教學組織、教學引領、教學評價三種能力;培訓后,要提升總結提煉、宣傳推廣、成果固化三種能力。
堅持系統觀念,注重強化培訓的標準化與規范性。建設一體化培訓體系、強化培訓全流程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堅持系統觀念,統籌推進實施。一要強化培訓需求調研。牢固樹立按需培訓理念,突出組織需求和崗位需求,完善需求調研等教學管理制度。二要強化課程體系建設。根據教學需要,組織編寫或選取應用型教材,開發通用教學課程、課件,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三要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強化研討式、案例式、模擬式、體驗式、辯論式等互動式教學方法的運用,比重不低于30%,促進教學相長、學學相長。四要嚴格培訓閉環管理。培訓期間嚴格考核,成績優秀的及時反饋組織人事部門,成績不達標的安排補學補考,培訓時間5天及以上的組織學員撰寫學習體會。五要做好培訓成效評估。嚴格教學評估,將評估結果與教師課酬掛鉤。同時,構建涵蓋培訓任務完成度、紀律遵守度、學員滿意度、考核達標率、行為轉化率、工作提升度六維培訓評估體系。
(作者單位: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