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全黨要把青年工作作為戰略性工作來抓。浙江軌道集團幸福軌道公司機關黨支部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在上級和本級黨委的指導下,打造“青年成長譜”黨建品牌,以緊扣黨管青年人才“中心線”、描繪青年人才選引“基準線”、創新青年人才發展“傳輸線”、突出青年人才培育“成績線”、深入青年人才需求“第一線”的“五線譜”黨支部工作法,著力解決青年人才隊伍建設方面的“一個矛盾兩大難題”。以青年成長之譜,奏響人才發展紅色交響曲,培育一批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緊扣“中心線”,堅定黨管青年
公司黨委始終堅持黨對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深刻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強化主體責任,完善黨管人才工作格局,突出政治標準,樹立鮮明的選人用人導向,加強對人才的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將優秀的人才納入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機關黨支部組建青年人才工作專班,圍繞青年人才隊伍建設的選才和留才兩大難題,建立周周專題工作會議機制,定期開展“書記下午茶”“書記面對面”等活動,上下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群聚各部門、各層級力量,為著力招引、培養青年人才隊伍營造良好的青年發展環境。同時,黨支部與機關團支部共建共聯,以黨建帶團建、團建促黨建,利用黨團陣地,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采用“三會一課”、集中會議、學習培訓、一對一訪談等方式讓青年進一步向黨組織靠攏。
描繪“基準線” ,激發內生動力
黨支部始終堅持“黨建引領”不動搖,全面遵循并貫徹落實浙江軌道集團“鐵軍成長”模型十大措施,堅持青年人才引進,創新選人用人渠道。
對內,堅持黨管青年與選人用人有機統一,立足新時代青年特點,充分發揮黨建聚光作用。在薪酬績效方面,定期調研分析同行業薪酬、人員流動情況,以“六能”機制為指導,優化薪酬績效體系,激發薪酬引領作用,強化績效約束效用,提升內驅動力。在人才選拔方面,策劃“黨委書記面對面”等座談會,深入基層調研,聽取青年人才建議,高頻次專題研究內部青年人才選拔機制,推出“五維”人才考評模式,從雙考、實操、應急處置、專業理論、面試等維度精準定位,挖掘黨性意識強、發展潛力大的青年骨干,煥發人才活力。在黨支部隊伍建設方面,始終聚焦青年人才黨員發展,最大限度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輻射作用,注重發掘各崗位優秀人才,形成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的合力,把優秀人才集聚到黨組織中來。
對外,與北京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行業相關高校開展“校企合作”,并成立校外實訓基地,招引“雙一流”、國內鐵路重點高校的專業青年人才。同時,通過校園宣講、網絡調研、線上平臺推廣等方式,建立校企聯絡機制,以目標高校就業老師為切入口,同步成立“校園幸福大使”開展二次宣傳,以點帶面提升校招宣傳效果的準確性、強化校招引才的精準性,不斷匯入新生源泉。
創新“傳輸線”,培育新銳青年
在公司黨委領導下,機關黨支部毅然扛起新使命,全方位搭建青年人才培養體系,強調青年人才培養“精耕細作”。通過“師徒帶教”,推行“老帶新、熟帶生、強帶弱”模式,砥礪青年人才品質、提升青年人才能力。推進公司技能認證工程,規模化開展送外培訓,借助線下集中學習及“浙江交通學院”等移動學習平臺,打造“空中知識課堂”標準化教學資源庫。以桐嶺車輛段為據點,打造“育菁園”青年人才基地,建成建強青年培訓軟硬件設施設備保障。同時,將青年人才隊伍建設過程中的問題和困難作為黨的活動和黨課,深入研究探討,全面引導青年人才向黨組織靠攏,發揮黨員黨性修養、價值理念和思想作風上的模范帶頭作用,做好青年人才的知心人。
黨支部始終以“創新”為破題要義,根據人才發展戰略,建立健全青年專項培養機制,積極對上溝通爭取人才發展政策,同步對下深入一線、開展專題研討會議,聽取青年人才建議,為青年量身定制“1+1+1”青年人才專項培養方案。以雙導師協作培養模式,全周期動態掌握培養過程,明確專業培養方向、明晰分流培養路徑、明朗職業發展定位,疏通各序列發展脈絡,為青年人才遍地開花厚植一方紅色沃土。
突出“成績線”,練就扎實本領
黨支部樹立干事創業的鮮明導向,培養政治過硬、廉潔自律、工作扎實、思維創新的青年人才。黨支部將理想信念納入人才發展考核范疇,堅持用思想政治教育引導人才;通過黨建與業務相融合,規模化開展一線崗位上崗取證及管理人員送外培訓;以建立技能大師工作室為目標,輸送優秀員工參加地方政府和上級公司組織的技術比武、崗位練兵等活動,建強產業工人隊伍;充分發揮黨員模范“頭雁作用”“先鋒模范作用”,以攻堅克難項目建設為紐帶,由優秀黨員領辦年度重難點項目,鍛煉其綜合素質。緊緊圍繞思政學習、送外培訓、線上聯動、技能比武、項目領辦五大形式,幫助青年人才搭臺子、壓擔子,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受褒獎,進一步成為“一專多能型”軌道人才。
黨支部下轄的黨群工作部(紀檢監察部)圍繞“黨建引領,推動溫州S1線運營服務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從打造“紅色傳播線”“廉能幸福線”“國企擔當線”等方面推進各項工作,發揮巾幗力量,服務大局,成功創建“小青鳥”溫州市級巾幗文明崗。黨支部下轄的人力資源部通過扛起廣納人才大旗、擔起教育培訓重擔、匯聚員工服務暖流等方面,展示巾幗團隊在公司人才創智創效方面的強大“她”力量,為培育軌道交通行業人才而奮斗,成功創建“向陽花”溫州市級巾幗文明崗。
深入“第一線”,匯聚幸福暖流
黨支部積極促進與青年之間的良性互動。一方面,要給予足夠的物質保障,使其“身安”;另一方面,在生活上給予足夠的關注,使其“心安”。黨支部抓牢人才服務,梳理公司2022年十大實事項目,推出幸福食堂等常態化的“暖流計劃”,致力做好人才保障工作。同時,以控制中心“職工之家”為中心,沿線輻射廉潔文化教育基地、黨史教育基地、“赤心園”青年之家等職工活動場所,為青年人才提供完善的活動場所,提升人才獲得感和幸福感,積極留住優秀青年人才。
通過實施“五線譜”支部工作法,青年人才建設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是實現核心人才選得進來。與行業內重點高校、職業院校達成校企合作,設立了實習基地,2023年累計三方就業協議簽訂124人。其中,“雙一流”院校占比24.19%,研究生占比11.29%,公司員工的年齡結構、學歷結構和地域結構等得到進一步優化。同時,校企合作119人,勞務委外27人,總計亞運期間在崗人員接近1000人,基本解決了人員不足的問題。
二是實現核心人才育得起來。通過集中培訓、輪崗培養、影子培訓等針對性、反饋性培養夯實新引進人員理論基礎,通過拍攝“金藍領”匠心課程、師帶徒、脫崗培訓等方式鍛煉老員工技藝。截至目前,公司自主培育內部培訓師82人,編制相關工種題庫5000余道,開發專項課程43門,設備安全操作規程15篇,標準化培訓視頻65個。同時,取得城市軌道交通服務員工種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試點資質,并完成認定83人。
三是實現核心人才用得起來。成立了高技能人才創新工作室,吸納8名成員。其中,技師職業資格4人、工程師職稱3人,先后培養了多名省級技能比武人才、浙江金藍領和省交通技術能手、斬獲國賽佳績的優秀內訓師及市級青年技術能手,在人才培養上取得了豐碩成果。
四是實現核心人才管得起來。升級“職銜晉升”和“積分晉檔”等晉升制度,通過組織公開競聘9場,完成人員選拔20人次、儲備運營人才120人次,組織開展“雙考”5場,覆蓋人員795人次。其中,技術序列和職能序列晉職晉銜20人次、生產序列晉職晉銜120人次,有效激發人才隊伍活力。
五是實現核心人才留得下來。公司定期開展一線員工座談,收集具體痛點、難點、堵點問題,解決精準巡站、工學矛盾、隊伍建設等生產管理問題,完善了公司專項薪酬績效機制改革。2022年起,公司每年為青年員工量身定制“十大實事”,并創設了“行業首例”的幸福食堂,實現全線53.507公里、18個車站的準點配送,提升了人才的獲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