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溫腎強督祛寒湯對腎虛督寒證強直性脊柱炎患者臨床癥狀、炎癥因子的影響及安全性。方法 選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于泰州市中醫院接受治療的50例腎虛督寒證強直性脊柱炎患者,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25例)患者使用美洛昔康片、柳氮磺吡啶腸溶片治療,觀察組(25例)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合溫腎強督祛寒湯治療,4周為1個療程,均連續治療3個療程。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臨床療效,治療前后臨床癥狀指標、炎癥因子,以及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與對照組比,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更高;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晨僵時間縮短,觀察組短于對照組;枕墻距、指地距均縮小,觀察組小于對照組;胸廓活動度均增加,且觀察組大于對照組;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紅細胞沉降率(ESR)及血清C-反應蛋白(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炎癥因子降低幅度比對照組大;與對照組比,治療期間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更低(均Plt;0.05)。結論 溫腎強督祛寒湯用于治療腎虛督寒證強直性脊柱炎,能夠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效果,減輕機體炎癥反應,且具備較高的用藥安全性。
【關鍵詞】溫腎強督祛寒湯 ; 強直性脊柱炎 ; 腎虛督寒型 ; 炎癥因子
【中圖分類號】R59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718.2023.10.0093.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3.10.031
強直性脊柱炎是自身免疫系統疾病的一種,患者早期常出現骶髂關節酸痛僵硬,活動后能夠得到改善,隨著病情進展,能夠由骶髂關節沿脊柱逐漸上行影響頸椎,患者脊柱活動程度受到一定限制,出現強直僵硬,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西醫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時普遍采用非甾體抗炎藥、糖皮質激素、生物制劑等對癥治療;但非甾體抗炎藥容易引發嘔吐、腹瀉等胃腸道不良反應,嚴重時可導致患者胃腸道黏膜潰瘍出血;糖皮質激素長期應用可能導致患者血糖、血壓升高,出現骨質疏松、股骨頭壞死等并發癥,故整體單純西藥治療效果欠佳。中醫認為,強直性脊柱炎屬于“大僂”范疇,其主要病機是腎督陽虛、寒邪入侵,風、寒、濕、邪氣入侵體內,使外內邪氣結合,痹阻于督脈,日久致瘀,導致氣血不暢,發生“腎虛督瘀”,因此治療應以補腎強督、扶正祛邪為基本原則[1]。溫腎強督祛寒湯中使用多味補腎祛寒、強督通絡中藥,其中包含熟地黃、淫羊藿等,可改善患者氣血運行狀況,通絡止痛,扶正固表[2]。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溫腎強督祛寒湯用于治療腎虛督寒證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于泰州市中醫院接受治療的50例腎虛督寒證強直性脊柱炎患者,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25例)患者病程6個月~15年,平均(7.67±1.15)年;男性20例,女性5例;年齡20~52歲,平均(36.03±7.95)歲;人類白細胞抗原(HLA) -B27:陽性20例,陰性5例。觀察組(25例)患者病程5個月~15年,平均(7.54±1.25)年;男性19例,女性6例;年齡19~52歲,平均(35.14±8.34)歲;HLA-B27:陽性21例,陰性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組間可比。納入標準:西醫符合《強直性脊柱炎診斷及治療指南》 [3]中的相關診斷標準;中醫符合《實用中醫風濕病學》 [4]中關于“大僂”的診斷標準且辨證為腎虛督寒證型;腰椎于前后、側屈方向活動受限;臨床表現,主癥為腰背僵硬、疼痛等,次癥為腰、膝軟無力,喜暖畏寒,精神不振等,舌脈為舌淡苔白、脈沉細者等。排除標準:病情已發展進入晚期者;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股骨頭壞死者;近1個月內口服激素類藥物或注射生物制劑者;嚴重脊柱關節畸形者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已批準本研究。
1.2 治療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美洛昔康片(藥大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0405,規格:7.5 mg/片)口服治療,15 mg/次,1次/d,患者疼痛緩解后改為7.5 mg/次,1次/d;柳氮磺吡啶腸溶片(上海信誼天平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0557,規格:0.25 g/片)口服治療,0.5 g/次, 2次/d。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溫腎強督祛寒湯治療,藥方組成:熟地黃、淫羊藿各25 g,續斷、燙狗脊各20 g,燙骨碎補、威靈仙各15 g,獨活、秦艽各12 g,鹿角膠、黑順片、肉桂、炙甘草各9 g,細辛3 g。其中黑順片需先煎、肉桂需后下、鹿骨膠需烊化,用水煎服至400 mL, 200 mL/次, 2次/d。以4周為1個治療周期,兩組均連續治療3個周期。
1.3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療效。評估患者臨床療效,顯效:治療后患者腰脊疼痛感消失,晨僵、腰脊活動受限等癥狀消失,關節功能基本恢復正常;有效:患者腰脊疼痛感及晨僵、腰脊活動受限等癥狀得到一定緩解,關節活動范圍得到改善;無效:受累部位癥狀、關節活動范圍均未改善[3]。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臨床癥狀指標。于治療前后分別測量患者晨僵時間、枕墻距、指地距、胸廓活動度。其中枕墻距:患者保持立正姿勢,雙足跟緊貼墻根,測量枕部與墻壁之間的距離;指地距:患者保持雙膝直伸,向前彎腰至最大前屈度,測量指尖到地面的距離;胸廓活動度:使用軟皮尺放置于第4肋間隙水平,測量深呼氣與深吸氣時的胸圍差。③炎癥因子。分別于治療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5 mL,其中3 mL進行血清分離(3 000 r/min,10 min),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C-反應蛋白(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另外2 mL采用魏氏法檢測紅細胞沉降率(ESR)水平。④不良反應。統計兩組患者治療期間皮疹、腹瀉、肝功能異常等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 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且方差齊,以( x ±s)表示,行t檢驗。以Plt;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與對照組比,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臨床癥狀指標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晨僵時間縮短,觀察組晨僵時間縮短幅度比對照組大;兩組患者枕墻距、指地距均縮小,觀察組枕墻距、指地距縮小幅度比對照組大;兩組患者胸廓活動度增加,觀察組胸廓活動度增加幅度比對照組大,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炎癥因子水平比較 與治療前比,治療后兩組患者ESR及血清CRP、TNF-α、IL-6水平均降低,觀察組上述指標降低幅度比對照組大,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lt;0.05),見表3。
2.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與對照組比,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lt;0.05),見表4。
3 討論
強直性脊柱炎多發于男性,其病情進展較為緩慢,病程較長,患者主要表現為骶髂關節及脊柱疼痛晨僵、疲乏無力感、脊柱功能活動受到限制,長期的疾病還會給患者帶來明顯的抑郁、焦慮情緒,影響其生活質量,同時為家庭造成一定的經濟負擔。在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時需重點關注緩解疼痛、僵硬癥狀及控制炎癥反應。當前西醫在治療強直性脊柱炎時常用美洛昔康片和柳氮磺吡啶片等,可緩解患者關節疼痛、僵硬癥狀及控制炎癥反應,對畸形關節進行矯正,具有抗菌、抗風濕及免疫抑制作用;但強直性脊柱主要在于骶髂關節炎病變引發的肌腱疼痛,該疾病常反復發作,單純的西醫治療對骶髂關節炎的治療效果不理想,且會增加用藥后的不良反應,導致預后較差[5]。
中醫認為,腎主骨生髓,“大僂”的根本病機在于腎,腎虛督寒導致患者體內陽氣不足,氣血運行受限,瘀血停留體內,病久不愈會阻滯經絡。腎虛督寒為內因,外邪入侵為發病的外因,因此中醫在治療腎虛督寒證強直性脊柱炎時,兼顧溫陽、祛邪兩方面[6]。
溫腎強督祛寒湯組方中肉桂具有溫經散寒、溫腎補陽之效;鹿角膠補虛強筋骨,具有溫腎填精之效;黑順片具有散寒止痛、補火助陽之效,是治療腎陽虛衰的常用藥,三者配伍為君藥,起到補腎強督、溫陽散寒的功效。淫羊藿具有補腎壯陽、祛風除濕之效;熟地黃具有益精填髓、滋陰補血之效,能夠滋補肝腎;燙狗脊能夠祛風濕、補肝腎;燙骨碎補具備續傷止痛、補腎強骨之效;續斷能夠續筋骨、調血脈、補肝腎,五者配伍為臣藥;威靈仙可通經絡、祛風濕;獨活、秦艽可祛風除濕、通痹止痛;細辛具備較好的止痛通竅、散寒祛風功效,可作為佐藥;炙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全方諸藥合用,起到溫腎強督、祛寒化濕、活血止痛功效,可使患者關節功能得到有效改善,臨床癥狀得到一定緩解[7-8]。本研究中,與對照組比,觀察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更高,晨僵時間更短,枕墻距、指地距更小,胸廓活動度更大,提示溫腎強督祛寒湯應用于腎虛督寒證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療中能夠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效果。
研究顯示,免疫功能紊亂、炎癥反應是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病理機制研究的熱點,其中ESR、TNF-α、CRP均具備多種免疫活性與炎癥成分,高表達會加重患者炎癥水腫;IL-6可刺激破骨細胞、滑膜細胞增殖,其在患者關節液中表達水平較高[9]。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黑順片具有消炎止痛作用,能夠較好地抑制急性炎癥,其中有效成分烏頭堿能夠阻止機體氧化反應發生,清除機體中的自由基,保護免疫系統;鹿骨膠中豐富的游離氨基酸與微量元素能夠為患者提供更多細胞與組織構建所需的基礎材料,增強對炎癥的抵抗能力,增強免疫功能,進而降低腎虛督寒型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機體炎癥反應;肉桂能夠通過調節神經體液實現對機體代謝的調整,改善機體應激狀態,且肉桂中的桂皮酸能夠有效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進而減輕炎癥反應[10]。溫腎強督祛寒湯中多味藥都具備抗炎活性成分,諸藥合用能夠通過多成分、多靶點的形式拮抗機體炎癥反應。此外,對人體的傷害較小,因此藥物安全性較高。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ESR及血清TNF-α、IL-6、CRP水平,以及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總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提示溫腎強督祛寒湯應用于腎虛督寒證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療中,可抑制炎癥反應,提高免疫力,且安全性較高。
綜上,溫腎強督祛寒湯用于治療腎虛督寒證強直性脊柱炎,能夠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減輕機體炎癥反應,提高臨床效果,且具有較高的用藥安全性,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于盈盈, 茅建春. 強直性脊柱炎的中醫治療進展[J]. 吉林中醫藥, 2019, 39(1): 136-139.
章玲艷, 林潔華, 周穎燕, 等. 補腎強督治僂湯聯合督灸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的臨床觀察[J].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15, 21(10): 190-194.
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 強直性脊柱炎診斷及治療指南[J]. 中華風濕病學雜志, 2010, 14(8): 557-559.
王承德, 沈丕安, 胡蔭奇. 實用中醫風濕病學[M].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09: 697-700.
王丹. 獨活寄生湯加減聯合西藥治療脊痹腎虛督寒型強直性脊柱炎臨床觀察[J]. 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 2020, 22(5): 95-99.
郭乃亮. 補腎強督治旭湯加減治療腎虛督寒型強直性脊柱炎療效及對患者炎癥因子的影響[J]. 陜西中醫, 2019, 40(10): 1394-1396, 1414.
姜益常, 李遠峰, 宋寒冰, 等. 補腎強督祛濕法治療腎虛督寒型強直性脊柱炎的臨床療效評價[J]. 中醫藥學報, 2017, 45(4): 83-86.
邢志紅. 補腎強督祛濕法治療腎虛督寒型強直性脊柱炎臨床療效評價[J]. 山西中醫學院學報, 2018, 19(4): 69-70.
牛朝陽, 李鵬超, 孟慶良. 溫腎強督散寒湯聯合西藥治療腎虛督寒型強直性脊柱炎的療效評價及對炎癥因子的影響[J]. 中華中醫藥雜志, 2021, 36(9): 5663-5666.
李曉玲, 趙恒立, 宋志超, 等. 補腎強督湯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炎性因子、腰椎功能的影響[J]. 世界中醫藥, 2020, 15(10): 1447-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