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計算機網絡技術在電子信息工程領域的運用,有助于電子信息工程系統與功能的完善,進一步提升電子信息工程的應用效果。實現計算機網絡技術與電子信息工程的融合,需要對電子信息工程需求進行進一步分析,積極采用先進的計算機網絡技術,科學設置網絡安全模塊,這樣才能夠充分發揮計算機網絡技術在電子信息工程領域的積極作用。基于此,本文重點探究如何讓計算機網絡技術在電子信息工程中得到更好的應用。
【關鍵詞】 計算機網絡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安全
目前,電子信息工程建設與應用的影響范圍在我國各行業中不斷擴大,發展電子信息工程也是當代企業重要的發展方向。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范圍愈加廣泛,各大企業對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依賴性越來越強。如社會保險事業服務中心需要存儲大量的用戶信息,同時還要保證信息交互的便捷性,而通過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線上通信功能,用戶足不出戶就可以辦理相關業務,工作人員日常工作中的工作效率也會隨之提升。從目前發展形勢來看,電子信息工程與計算機網絡技術有著密切關系。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更新和完善,進一步拓寬了信息傳播速度和范圍,加強了信息資源共享度,同時有助于研發新型信息設備。
一、相關概念闡述
(一)電子信息工程
電子信息工程作為一個復雜、龐大的系統工程,涵蓋了計算機網絡技術、信息技術、通信技術、自動化技術和智能化技術等領域。電子信息工程作為當代電子項目建設的重要方向,在現代化電子產品設計中,融合了網絡技術、信息技術,以促進電子產品的進一步升級。電子信息工程中包含了數據運算功能和電子通信功能,實現了電子產品自動化控制,而這也是目前我國電子信息工程發展的主要方向。電子信息工程逐漸朝向集成化方向發展,實現了對工業設備、智能設備的有效融合。目前,人們日常生活中廣泛應用電子信息工程,如人們生活中所使用的電腦、智能手機等均應用了電子信息工程技術,電子信息工程為人們提供了多項服務,提升了人們的生活質量。
(二)計算機網絡技術
計算機網絡技術集成了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不同用戶之間采用標準的網絡協議,即可將不同用戶的計算機通過網絡連接成為一個整體,實現信息共享。在計算機網絡技術不斷發展下,目前行業已經提出了多種網絡連接介質,包括電纜、光纖、微波、雙絞線等。計算機網絡通過強大的軟件、硬件作為支撐,從而實現異地信息資源共享,網絡技術除了能夠實現通信功能,還可以對所采集的信息進一步分析處理,所以應用網絡技術可以讓電子信息工程信息傳遞更加高效和安全。
二、電子信息工程中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積極作用
電子信息工程作為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在建設與應用中需要融入大量信息,而計算機網絡技術能夠有效提升信息傳遞、使用和收集效率。當代電子信息工程已經不再是單一的建設模塊,而是一個完整的工程體系,具有共享性和全面性等特點。可見,計算機網絡技術在電子信息工程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加強信息交互
在電子信息工程建設中,應用了非常多的應用、設備、模塊,電子信息工程與外界設備相互連接,從而發揮自身的應用特性。而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是在電子信息工程中建立網絡共享模塊,從而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實現不同用戶之間的互通互聯。信息交互作為當代電子信息工程的基本工程,必須有計算機網絡技術作為支撐。這就需要在電子信息工程設計中,加強網絡共享模塊建設,提升整個電子信息工程的應用效果。
(二)實現綜合管控
在電子信息工程中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將傳統的人工管理轉變為自動化管理模式,加強網絡管理質量,實現綜合應用管控。加強電子信息工程管理還能夠提升網絡技術應用效果。其中,計算機網絡技術中的安全管理技術,能夠保證電子信息工程運行與應用的安全性,防止外網對電子信息工程內網的侵入,減少網絡安全威脅。電子信息工程網絡安全管理尤為重要,一旦病毒入侵,會導致工程信息被竊取、損壞和篡改。因此在電子信息工程建設中,應積極落實安全管理工作,采取有效的計算機安全防護技術,保障電子信息工程的應用效果。
(三)提升信息傳輸效率
計算機網絡技術可實現信息傳遞功能,能在相同協議下的網絡平臺計算機終端間快速傳遞信息數據。電子信息工程的重要發展趨勢就是提高信息處理的效率和精度。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使信息獲取效率逐漸提升。互聯網及光纖技術的發展,實現了信息高速、高效傳播,信息傳播十分廣泛,不會受到傳統空間區域的限制,再加上目前CPU性能強勁,可以實現每秒上億次計算,極大地提升了數據處理效率。
(四)提高數據信息利用率
計算機網絡系統中,主要包括了硬件設備和軟件系統,在基礎框架上,通過不同的軟硬件組合,可以實現不同的功能。不同用戶的計算機軟硬件搭配設計出符合個人所需的功能,讓計算機網絡功能更加多元化,信息傳遞和處理的效率得到進一步提升,還能對網絡信息深度挖掘,獲取更有價值的信息,提高數據信息的利用率。如大數據、數據挖掘技術,可以針對某個領域的信息深度挖掘,找出數據信息中的潛在價值,在同等體量的信息中獲取更多有價值的信息。
三、計算機網絡技術在電子信息工程中的運用
(一)完善電子設備功能
積極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可以實現電子信息設備的聯網功能。當前電子信息工程建設十分重視網絡傳輸的效率和安全,可以說網絡傳輸功能會直接影響整個電子信息工程的應用效果。在電子信息設備研發中,通過采用分層傳輸技術以及網絡服務協議,可減少電子信息設備技術層面的缺陷,更好地實現信息共享功能。電子信息設備是電子信息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力信息工程發展離不開市場需求,而市場對設備運行效率、使用安全十分關注。這就需要研發人員掌握數字信號的運行模擬機制,進一步豐富電子信息設備的功能。在電子信息設備應用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通信干線建設。根據不同的計算機網絡連接范圍,可將其分為廣域網、城域網和局域網,而用戶接入電子信息工程的核心渠道就是通信干線,在計算機網絡發展初期,通信干線主流系統為UNIX,但UNIX傳輸效率低,缺少統一的標準化協議,無法滿足大部分用戶的使用需求。而當代計算機網絡實現了通信協議的標準化設計,解決了該問題,有助于進一步推動通信干線的建設進程。
傳播媒體。在多媒體時代下,媒體傳播具有明顯的去中心化特性,傳統媒體已經不適用于當前的信息環境,多媒體已經成為目前行業發展的主流。計算機網絡技術在電子信息工程中的應用可以更好、更快地融入當前信息環境中,實現高速、高質量的信息傳播。
瀏覽器設計。互聯網中用戶想要獲取最新的信息數據,必須有瀏覽器作為支撐平臺,隨著可視化技術發展,當前所應用的HTTP協議不僅可以實時傳遞信息,還能夠實現信息的可視化。
(二)電子信息系統開發
自動檢測技術是當前電子信息工程中的核心技術之一,如光纜線路的自動檢測功能,可以分為性能測試和性能監控兩種模式。通過性能測試可以測定電子信息系統運行參數,找出系統中可能存在的故障并進行故障標定。性能監控可以根據信息數據發展趨勢,判定線路中的潛在隱患。自動檢測功能可以自主實現整個線路系統的維護管理,較為常見的自動檢測方法有:OPM+分光器、OPM+傳輸警告。計算機網絡作為各類檢測方案的支撐,從而實現相關檢測功能,即在線測試、離線測試、備纖測試。其主要功能表現在:
確定檢測范圍。目前,計算機的計算性能非常強大,可以每秒實現幾億次計算,在電子信息工程中應用,可以快速檢測系統鏈路長度,根據長度確定檢測范圍。
組網方式。計算機網絡傳輸體系中,包含了Windows NT Server系統、SOL Server數據服務器,采用相關的通信線路即可實現通信功能,如E1、DD等,用戶可根據個人需求合理選擇線路。還可以融入數字地圖技術、GIS技術等標定線路故障點位,從而實現快速維修。
系統檢測。計算機MS技術是實現線路檢測的重要內容,將MS設備設置在機房光纖配線架四周,將MS設備與控制中心系統連接,即可對通信線路進行自動掃描、檢測,如果發現斷纖等故障,系統會自動發出報警。
(三)信息傳遞
電子信息工程無法獨自創造信息,需要從外部渠道獲取相關的信息數據,將外部所獲得的信息進行數字化處理再向外傳播,從而實現電子信息工程的通信功能,而想要實現這一流程必須有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支撐。電子信息工程想要實現信息傳遞必須有中轉站作為支持,而計算機網絡可以起到中轉站的作用,信息數據可以在不同互聯網用戶電子信息設備上流轉,系統覆蓋的所有計算機共同承擔系統運行負載,可根據用戶需求隨時更換計算機網絡設備中的附接設備,從而提升系統運行的可靠性,也可以大幅度提升信息傳遞效率。
在過去,電子信息工程在網絡建設中沒有統一的架構和協議標準,不同協議、接口的信息傳遞成本高、效率低,而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則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信息傳輸成本有效降低,信息傳遞效率也得到提升。
(四)信息共享
電子信息工程的功能實現和信息傳遞必須有通信連接,而計算機網絡通過統一標準化的協議和接口,實現了計算機之間的相互連接。直接利用網絡存儲的信息數據,可根據用戶需求精準、快速地獲取所需信息資源。借助計算機網絡,可以實現各個節點之間的信息傳播,通過硬件資源、軟件資源共享,實現不同節點的資源數據整合,避免信息重復和重復勞動,進一步推動電子信息工程系統研發進程。電子信息工程中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根據網絡TCP/IP協議實現信息數據共享,確保信息完整、快速地傳遞,打破傳統網絡的局限性束縛,實現數據資源同步共享。TCP/IP協議兼容性好,通過轉碼、壓縮等操作處理數據信息,即可讓多臺設備同時獲取信息數據,進一步提高電子信息工程信息獲取及利用效率。
(五)信息安全管理
在過去,電子信息工程主要是在區域網中傳遞信息數據,而區域網作為一種封閉式網絡空間,網絡安全性高、風險因素少,但封閉式網絡空間阻礙信息交互與共享,不符合當代電子信息工程發展態勢。如今,電子信息工程中的數據交互與共享體量持續增大,信息所傳遞的范圍越來越廣,所以必須在開放的網絡環境中傳遞信息數據,但由于物聯網的開放性,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互聯網的用戶,相比封閉的區域網,互聯網雖然能夠提升信息傳輸效率,提高數據獲取的便捷性,同時也面臨著更復雜、更高的風險,如病毒攻擊、黑客竊取等,這些都會威脅到電子信息工程的安全性。
電子信息工程面臨的風險主要有兩個層面:首先,物理層面,如相關設備、線路損壞,中斷了數據信息傳播;其次,虛擬網絡層面,黑客、病毒等利用系統漏洞破壞、盜取、篡改信息。計算機網絡技術中包含了多種安全防護功能,如防火墻、密鑰、信息加密、數字簽名等,并且在長期發展中安全防護技術已經十分成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升電子信息工程安全性,降低在日常運行中的安全風險。此外,區塊鏈技術在當前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作為一種新型安全防護技術手段,其中包含了分布式賬本、非對稱加密、智能合約等,這些新型技術進一步提升了電子信息工程的安全性。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未來會進一步提升電子信息工程安全等級,當前存在的安全問題也會得到有效解決。
四、結語
在互聯網時代下,計算機網絡已成為電子信息工程中的核心技術,計算機網絡的發展有助于加強信息傳送效率,實現數據共享功能,提高系統防護等級。積極融合計算機網絡技術,有助于推動電子信息工程發展進程。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不斷完善和更新,計算機網絡技術會進一步增加其應用范圍,實現進一步的融合與發展。
參考文獻:
[1] 宋雷蕾,萬世明. 計算機網絡技術在電子信息工程中的運用[J]. 無線互聯科技,2022(13):132-134.
[2] 趙晶. 計算機網絡技術在電子信息工程中的運用分析[J]. 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23(10):200-201.
[3] 吳同,王航,黃詠泰. 計算機網絡在電子信息工程中的運用研究[J]. 軟件,2023(04):181-183.
[4] 師雄輝,毛季文,楊楠. 自動化技術在電子信息工程設計中的應用探究[J]. 移動信息,2023(01):373-374.
[5] 宋歡馨. 電子信息工程管理中的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J]. 數字經濟與信息技術應用研究,2023(10):14-16.
[6] 相鑫. 計算機網絡技術在電子信息工程中的運用[J]. 數碼設計(上),2022(10):522-523.
[7] 范玉芬. 計算機網絡技術在電子信息工程中的運用分析[J]. 輕松學電腦,2022(07):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