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健美操與國際接軌的發展下,各項比賽都取得了很好的進步。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能規范健美操運動發展,就需要不斷地優化競賽規則,而每版的規則都對運動內容進行修改和補充,引導健美操項目能向美、新等方向發展。在規則的優化下,針對運動員的自身專業素質要求更高。所以,本文就先分析健美操競賽規則變化下動作編排的原則和依據,然后分析健美操競賽規則下對動作編排的影響,最后提出相應對策,為相關研究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健美操競賽規則" 動作編排" 影響對策
健美操是當前體育運動的重要發展項目,其特點是以創造動作為基礎,形體健美為目的,通過對多種健身元素的融合,便于人們感受到健美操的魅力。從實際類型上可以將其分為健身性和比賽性兩種,而雖然我國的健美操運動起步晚,但仍受到人們歡迎,取得了很好的發展效果。因此,就應研究健美操競賽規則變化對于動作編排的實際影響。
1、健美操競賽規則下動作編排的原則
1.1、超前性原則
超前性是指要能根據競賽規則的變化與發展,先于事物發展變化前,制定出符合事物發展趨勢的方案。在健美操動作編排上落實超前性原則主要是可以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對健美操發展趨勢做出判斷;第二是在設計動作上突出體現創新性。創新是健美操得以發展的關鍵,更是遵循超前性原則的基礎,只有創新才能不斷提高健美操發展水平,同時將超前性落實到實際編排動作上,編排出高水平的健美操動作。
1.2、針對性原則
在編排健美操動作的時候,應能深入研究,根據實際對象、時間和場地等因素來編排。編排健美操的動作同樣也具備優美、積極向上等特點,需要能具有一定鍛煉身體的目的。如果是編排女子健美操,則是選擇能代表女子優美的動作,而編排男子健美操,則是應能選擇力度強、動作豪邁的健美操動作。
1.3、藝術性原則
健美操不僅具有健身的意義,同時也是一種形體藝術,所以在設計動作的時候,應能講究體現出藝術這一特點。編排動作過程中,合理地吸收各類元素,并根據特點來創作,這是完成編排動作的關鍵。同時,科學合理配合音樂,在配合下更好地展示健美操動作。
1.4、合理性原則
在編排健美操動作的時候,必須要能遵循人體運動規律,比如以心率為標準,在運動員達到平均心率的60%則為健身區域,當運動員心率達到平均最高值的80%則為強化訓練區域。強化訓練不僅強度大,同時身體的反應也要更加強強烈,需要編排人員能根據遠動員的實際情況來對應的編排出適合的健美操動作。
2、健美操競賽規則下動作編排的定義
編排動作的目的是通過在有限時間、空間內,相互配合下來完成動作。在健美操動作與藝術之間,編排動作是起到協調作用,能進一步提高健美操動作的流暢性,以此來突出體現運動員自我風格,能讓運動員在完成動作的同時,形成屬于自己的特點。創編健美操是根據健美操的目的、規律等為基礎,將單個動作能按照正確邏輯串聯起來,形成健美操流程。需要編排人員在了解健美操特點的基礎上,然后根據原則、審美等基礎,進一步地創新思維。在創編中,原則則是需要以健美操的客觀規律來編排,這也是在編排健美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需要遵守客觀規律的關鍵,也是總結創編經驗的體現,對于創編自身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創編健美操則是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針對性地運用正確的方法。
2.1、主體
任何能懂得和掌握健美操相關知識的人都可以編排動作,但是編排后的實際質量則是各不相同。在編排中主體和客體之間的聯系緊密,能突出體現主體和客體的創造與交流,其中健美操能突出提升創造性,在主導原則下來規范編排內容。
主體則是編排人員,在編排中處于主導地位,需要能具備高素質知識,同時懂得健美操相關的規則、項目內容等。這一主導人員需要具備觀察能力、分析和表達能力,這樣才能讓所創作出的健美操更加符合項目要求,能突出表達想要表達的內容。
2.2、客體
客體則是只在編排和教學上的對象,是接受編排動作的人員,應能對健美操有較高的興趣,同時擁有執行和操作能力,能主動地參與到其中,才能順利地完成健美操表演。只有具備興趣這一要素,才能推動健美操執行,才能完成整個健美操的工作。
3、健美操競賽規則下動作編排的依據
3.1、以規則為基礎
規則是編排動作的基礎,更是能引導健美操編排的重要方向。編排人員所編排出來的動作,必須要與健美操競賽規則相符,以此為基礎來突出個性,能符合規則的情況下,根據要求來設計健美操動作,從而順利地編排出整套的健美操。
3.2、以運動員特點為基礎
對于健美操來說,并不是簡單的動作就能完成,需要能編排整套的健美操動作。并且,只有技術和難度都達到要求后,才能展示出運動員的能力,才能讓裁判判出高分。因此,想要能達到這一點,就應根據運動員自身的特點,以此為基礎來創作出符合運動員特點的動作。
3.3、以健美操發展趨勢為基礎
健美操運動員在比賽中是否能取勝,會受到對手水平的影響。從當前健美操實際發展情況上能看出,各個國家的健美操運動員水平都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因此,編排的時候也要以此為基礎來進行,才能編排出最佳的動作形式,才能推動我國健美操運動項目不斷向前發展。
3.4、以成套動作為基礎
對于競技健美操來說,美是其中的核心,不管是對這一項目還是運動員自身來說,都能有效地展示出健美操的美感。所以,就需要運動員能依照自己的想法來規范動作,充分地體現出健美操的美感,能讓觀眾和裁判認同,便于從中取得良好成績。
4、健美操競賽規則變化對動作編排的影響
4.1、動作在時間和難度動作數量上的影響
以每次競賽規則變化為基礎,研究其時間和動作數量的變化。在2005年版規則中規定,一套動作不能超過12個,其中不超過6個地面動作(包括俯撐和落地)。而2009年因為動作時間發生變化,所以動作難度也對應有著要求,單人動作最多不能超過10個,混雙動作最多不能超過12個。因為規則發生變化,因此對應的動作難度也有所不同。從以上這些內容能看出,規則的變化對應的使得動作都發生改變。但是,相對來說,因為難度動作數量減少,所以運動員想要獲得高分數的難度也增加。
在2013年版規則前,對于健美操的場地是要求12×12m2的規格,而在2013年后則是要求所有場地都變為10×10m2,場內有著黑色的標記,這些標記也是計算在場地中。所有的地板都需要能達到要求,只有達到要求才能應用于比賽中。隨著規則中對運動員要求的提高,使得運動員的訓練強度也增加。
4.2、對評分的影響
競賽規則的變化對于評分也有著影響,需要在健美操編排上考慮更多。從2009年、2013年規則和2016年評分規則對比中能看出,2013年的規則中分為五個大項,分別為成套動作、音樂與樂感、操作、主體和空間運行這五個部分,其中音樂與樂感又細分為三個小項,分別是音樂的選擇、音樂組成、音樂的運用。相比于2009年的規則來說,更加突出核心,并能從不同方面來評分。比如,其中的音樂與樂感就是要選擇一首適合的音樂作為動作表演的基礎,突出動作主題。音樂是讓整個健美操動作完成的輔助,所以在評分的時候也更加細分。在2016年的規則中加入藝術性能看出,這一環節的規則要求是為展現健美操運動員的動作細節和動作轉換,同時還有幅度和速度。在集體項目中能更好地評價運動員的協作能力,展示出和傳統單人項目不同的優越性,并能加強項目之間的考核與對比。
就以2013年的規則為例分析,針對動作、音樂等不同環節要求更加嚴格,同時更加重視復雜、創新等要求,使得編排動作的難度增加。規則變化雖然能讓編排人員以規則為基礎來編排,但是規則的變化也側面反映出編排動作難度的增加。想要能真正編排出高質量的動作,需要運動員和教練員深入分析,掌控其中的細節,最大程度上提高編排動作的水平。
4.3、完成分的影響
健美操的規則是要求運動員能完成整個動作,而達到完美的要求則是需要在完成動作的時候同時也沒有多余的動作。在2009版中減少細微誤差,在2013年版中繼續減少錯誤動作的減分,并能從站、空中和地面三個方面來評價運動員的動作完成程度。所以,從這能看出,兩個版本之間的變化是增加客觀評價,并能更加清楚地認識到減分的內容。變化規則使得健美操運動員完成動作的質量更高,同時也能突出健美操的藝術性特點。
4.4、動作根命名的影響
與變化規則同時的還有變化動作的命名,在每次修改規則的時候,競賽健美操中的動作命名也有著不同的變化。將2009年和2016年的規則相比,轉體類改變為縱劈腿類,高踢腿類改為橫批腿類,平衡類改為垂直劈腿轉體類,劈腿類變為轉體類。從這能看出,規則版本的不同,其具體的難度根命名有著直接的變化。利用這樣的方式其目的是為能更加明確不同難度動作的實際分類,將以往簡單難度的動作有效區分。現有的根命名方式能對各個組別類的難度加以科學合理調整,從而來讓運動員和教練員在實際編排動作的時候能夠更加清晰、合理。
4.5、難度部分的影響
難度是競賽健美操中的核心,也是運動員是否能獲得理想成績的關鍵。第一屆全世界健美操比賽是在美國進行,而規定的動作則是固定的,也就是讓運動員按照規則來展示動作。此后,隨著不斷發展,為能進一步體現出健美操運動的特點,在創作過程中增加一些難度,便于推動向更美、更難等方面所發展。
其中的藝術、難度和完成分是關鍵,是讓運動員取得好成績的三個方面,選擇動作和完成成套動作的情況決定著運動員的成績。如果運動員完成動作的難度越大,說明運動員自身的水平更高,所以也就能獲取到更高的分數。因此,在對應選擇難度上就需要根據遠動員自身的實際情況,以此來合理選擇,確保運動員能順利完成,降低運動員動作失敗的概率。如果運動員所選擇的動作難度超出運動員自身情況,就會導致在完成的時候難度較大,不僅會降低分數,更是會打擊運動員信心。
特別是在當前健美操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情況下,其難度和復雜性都在變化,對應的規則制度也在調整。在編排成套動作的時候,往往會將難度大的動作放在后邊,這樣不僅能提高成套動作藝術性,更是能展示出運動員自身的專業水平,這也是能獲得高分的關鍵。競技健美操在比賽中難度較大,所以想要能真實地展示出健美操的特點和動作,就需要能不斷地調整規則,要能增加舞蹈、藝術體操等相應的內容,這樣才能讓運動員不管在哪種情況下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所以,從這也能看出,重視姿態非常關鍵,需要能對各種姿態充分掌握,正確的姿態在健美操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健美操是通過運動員有效展示形體的方式,讓運動員能依靠動作來讓觀眾感受到美。姿態是反映美的體現,也是檢查運動員美感意識強弱的關鍵。同時,姿態也是評判健美操動作的標準,特別是在規定動作的情況下,裁判更加注重動作姿態,姿態好運動員的分數就高。這就需要運動員不僅需要有良好健美操功底,更是需要有藝術體操元素。
5、動作編排適應健美操競賽規則的對策
5.1、發展組合難度
在成套動作中難度動作是關鍵,高質量地完成難度動作,才能展示出運動員的身體素質,這也是健美操項目的一大特點。而想要提高難度動作水平,就需要運動員自身素質的提高,而這依靠規則的要求。每一次調整規則內容,都會對難度動作有著對應的影響。現有的規則版本不僅是對遠動員的動作要求提高,同時對于高難度動作的數量也有所增加,增加選擇組合難度的空間,需要運動員能在日常訓練上更加重視,從而來滿足健美操競賽要求。
在完成健美操動作的情況下,需要明確難度動作的質量直接影響實際比賽結果。從規則這一方面也能看出,完成健美操成套動作非常關鍵,需要教練在設計訓練中確保難度適合的情況下,能注重動作細節。通過對幾版規則分析能看出每一次調整規則,都會對難度動作的要求有所提升。因此,需要教練和運動員能深入分析,并能迎合時代發展來積極地組合難度動作。
5.2、加強編排復雜性
創新是健美操技術得以發展的關鍵,競賽健美操的創新包括難度和操化動作兩個方面,要能在展示難度動作同時,也能將動作之間的過渡合理銜接。其中創新是讓運動員在比賽中獲取勝利的關鍵。只有不斷創新,才能突出體現健美操動作的價值。創編的目的、要素等,是編排健美操動作的基礎,也是編排健美操動作的依據。編排人員在編排中利用創新思維,來串聯其多個動作,便于讓其能形成成套動作。變化規則尤為需要重視編排成套動作的創新性,需要能讓健美操突出顯示新型的動作形式,將新元素、思想等結合在一起,并能從中形成獨一無二的成套動作,以此來解決以往的單一編排元素問題。同時健美操比賽也并不是簡單地對抗運動員的競賽能力,同時也包含編排人員對于動作編排的想象。編排動作人員積極創新,將創新與健美操有效地結合在一起,能發現以往存在的問題,并能在規則的影響下,來主動學習,在編排動作中能融入創新意識,從而推動健美項目穩定向前發展。
在編排健美操的成套動作中,必須有空中、地面和站立這三個方面的動作內容,并能保持這三個方面的相互協調。但是,編排人員同樣需要明白,難度動作不能超過10個,其中地面的難度動作不能超過5個,并且不能重復出現,否則會扣分。教練來訓練運動員的時候,還可以根據運動員自身的實際身體素質和掌握動作的情況,以此來針對性地設置難度和連接方式。教練員可以根據運動員自身的身體素質來科學合理編排,比如針對柔韌性好的運動員,可以編排一些無支撐的動作,以此來展示出運動員自身的柔韌性。針對彈跳比較好的運動員,則可以在編排上編排難度加大,并且具備跳躍性的動作,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突出不同運動員的特點,也能取得很好的成績。
5.3、加強編排動作的藝術性
隨著當前健美操比賽的不斷發展,當前健美操更加重視動作的藝術性,以及在比賽中的商業化特點。最開始健美操就是為能展示出人體動作美感,其觀賞性更高。成套動作的藝術性是運動員獲取分數的關鍵,而裁判則是結合規則和運動員的動作藝術性等加以評判,在評判中說明運動員做什么、怎么做等,這對于運動員提高藝術表現力和編排能力等都有著更加嚴格的要求。成套動作中的藝術性,就是需要編排人員在編排動作的時候,能合理地應用創新思維,便于根據規則來對應編排動作,以此來有效地提高自身思維,能從中獲得理想成績。
對于健美操的藝術性主要是體現在設計的動作結構方面,比如特殊和難度動作的配合,只有在正確的位置上,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只有從整體上來科學合理設置結構,這樣才能從中取得理想的效果。在健美操中音樂是基礎,其藝術性在于健美操動作是否和音樂保持一致,這就需要在編排的時候,選擇好音樂,以音樂為基礎來進行編排,能對應設計出充分體現出健美操動作和音樂相互聯系的動作,讓動作和音樂之間能相互促進、配合。此外,健美操動作編排的藝術性同樣還對應體現在動作多樣性上,比如成套動作的姿勢、方向和隊形等內容。
5.4、技巧理論研究
在運動員自身專業素質提高的情況下,健美操的規則也在不斷地調整。所以,需要運動員和教練都能緊跟時代發展需求,針對健美操這一方面的規則充分了解,明確規則的變化方向,這樣才能讓運動員在健美操比賽中取得理想的成績。
6、結語
總而言之,從當前健美操競賽規則變化中能看出,針對成套動作的藝術和完成情況要求更高。總體上更加重視動作的創新性,所以就需要在編排的時候注重難度動作和成套動作的編排,實現各個動作之間的相互銜接。運動員在這種情況下,也應能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在確保無失誤的情況下,能順利地完成難度動作,并兼顧將多元化的隊形變化有效結合,合理安排難度動作的銜接,不能盲目地追求高分值,要能在穩定情況下獲得更高分數。
參考文獻:
[1]李艷茹,王新梅.健美操競賽規則變化對動作編排影響的探討[J].青少年體育,2022(11).
[2]杜倩.第十六屆世界健美操錦標賽男子單人操項目成套動作編排研究[D].寧夏大學,2022.
[3]陳麗莎.第14屆學運會健美操(大學組)與第15屆健美操世錦賽女單決賽成套動作對比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22.
[4]楊芷瑛.2017-2020版規則下競技健美操混雙項目成套動作編排發展變化趨勢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21.
[5]黃雨.第十五屆健美操世界錦標賽混雙決賽成套動作編排與完成情況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21.
[6]吳曉莉.FIG2017版規則導向下世界健美操錦標賽有氧踏板項目成套動作編排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20.
[7]李體浩.第十五屆世界健美操錦標賽五人操項目成套動作編排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20.
[8]馬艷.第15屆世界健美操錦標賽三人操項目成套動作編排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20.
[9]張效亮.新周期下2018年健美操世錦賽五人操前八名難度動作分析[D].寧波大學,2020.
[10]賈慧敏.2017-2020競技健美操競賽規則對我國競技健美操混雙項目藝術創編的影響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