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校園足球裁判員隊伍建設對校園足球的健康發展有重要價值。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對西南醫科大學足球裁判員隊伍的基本情況、裁判員執裁能力以及裁判員培養與管理進行了深入的調查與分析,發現西南醫科大學校園足球裁判員人數少、師資力量薄弱,男女比例不均衡,并且對足球裁判員的培訓力度不夠,導致校園足球裁判員的執裁水平參差不齊,足球裁判員人才流失的問題。因此,西南醫科大學校園足球裁判員隊伍中應建立以老帶新的培養模式,一級裁判員對三級裁判員進行理論與實踐的輔導,足球裁判員應加強足球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來提升自身的執裁水平。裁判長可以運用微信等社交軟件,將裁判員集中起來,互相交流各自的經驗,相互取長補短。并且校園足球辦公室應多開展足球裁判員的理論培訓班,加大培養力度,提升足球裁判員的執裁能力,從而促進西南醫科大學校園足球的發展。
關鍵詞:高校校園" 足球裁判員" 隊伍建設
1、引言
2015年頒布的《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中明確提出我國未來足球發展的一系列規劃,當前中國足球包括足球運動員的技戰術能力,及足球裁判員隊伍建設的發展,兩者在足球比賽中是必不可少的。足球裁判員是場上的執法者,也是賽場上的組織者。一場完整的比賽需要裁判員的控制,并且執裁能力、道德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足球賽事的進行,在《教育部等6部門關于加快發展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的實施意見》重要文件中,提出要完善校園足球的競賽體系、規章制度,從而提高裁判員執裁能力。在國家政策下,校園足球的發展一片大好。足球裁判員與運動員共同進步,兩者都快速發展下去。所以校園足球裁判員隊伍的建設迫在眉睫。西南醫科大學位于四川西南部,地處貴州和四川,重慶市交界處,由于受地理位置的影響,學校足球運動相對落后。隨著校園足球的發展,西南醫科大學也開始著手加強對裁判員的培養,完善對足球裁判員隊伍的建設。
2、西南醫科大學校園足球裁判員隊伍的現狀
2.1、西南醫科大學足球裁判員隊伍的基本情況
(1)西南醫科大學校園足球裁判員的來源。
通過作者的了解得知當前在我國足球裁判員等級分為國家級、國家一級、國家二級、國家三級。在西南醫科大校園足球聯賽中主要是三級裁判員占多數,所以西南醫科大學的校園足球是由學校足球辦公室直接布置比賽的任務,所以當前在選派校園足球裁判員這一方面主要是以西南醫科大學體育學院老師及體育學院學生為校園足球裁判員。
(2)西南醫科大學校園足球裁判員的性別比例。
在足球裁判員隊伍建設中會注重性別差異的研究,對西南醫科大學校園足球裁判員性別比例的研究有助于校園足球的發展。西南醫科大學校園足球聯賽的裁判員為足球教師和足球專項學生,性別比例較大。根據對西南醫科大學校園足球裁判員性別調查的結果顯示,男性裁判員42人,所占比例84%,女性裁判員8人,所占比例16%,男性裁判員的人數是女性裁判員的5倍,男女占比不均衡。在2015-2021年6年之間,西南醫科大學校園足球聯賽中參賽隊伍的不斷增加,尤其是女子足球隊的隊伍增加,因此培養更多的女性裁判員是必要的。因為女性裁判員容易去理解女足隊員的心理狀況,更容易和隊員溝通,保證比賽順利地進行。由此可見,加強培養出西南醫科大學校園足球聯賽的女性裁判員已是非常重要的一項需求,尤其是擴大女性裁判員的隊伍。所以要采用適應的培養模式。
(3)西南醫科大學校園足球裁判員裁判等級情況。
從表1中可以看出,當前西南醫科大學校園足球比賽的裁判員大多是國家三級裁判員。大多數裁判員級別較低,國家一級裁判員、二級裁判員人數太少。國家三級裁判員的能力不夠,很難挑起校園足球裁判員這根大梁。所以提高西南醫科大學足球裁判員的等級尤為重要。西南醫科大學校園足球裁判員的數量和級別都存在薄弱的情況。校園足球裁判員中國家二級和國家一級裁判員各有3人。女子裁判只有8人,大多數都為國家三級裁判員,所以解決西南醫科大學校園足球裁判員隊伍數量不足的問題迫在眉睫,提高足球裁判員的級別也得相繼展開。裁判員的數量和級別這將影響到今后西南醫科大學校園足球聯賽的順利開展。
2.2、西南醫科大學校園足球裁判員的培養模式
(1)西南醫科大學校園足球裁判員的培訓。
從圖1中,可以看出參加西南醫科大學校園足球裁判員培訓中參加省市足球協會組織培訓的有47人,占94%;中國足協培訓的有3人,占6%。足球裁判員的培訓率達到100%。從這點可以看出執法西南醫科大學校園足球聯賽的裁判員主要以省市足球協會的培訓為主,從培訓這方面看還是比較正規化的,使裁判員們掌握最先進的足球競賽規則與知識,積極促進校園足球的發展。
從表2中可以看出,校園足球裁判員中有12人是每年都不參加省市培訓,有14人每年參加過1次培訓,有8人每年參加過2次,有5人每年參加過3次,只有11人幾乎有4次及以上的培訓經歷。由此可見每年參加培訓的次數還是較少的,有34人每年只有2次及以下的培訓機會,這對于賽事眾多、日趨激烈的足球比賽環境情況來說是不夠的。擁有相當數量的培訓機會來供大家集中開會進行討論和解決相關出現的問題還是比較重要的。
(2)西南醫科大學校園足球裁判員的基礎體能訓練。
當前國際足聯、中國足協都重視足球裁判員的體能狀況,并且體能狀況也是作為評定裁判員綜合素質的重要依據。據相關統計分析得出,在近幾年中西南醫科大學校園足球5人制的比賽中裁判員員基本跑動都在3000m以上,11人制足球比賽中,裁判員的跑動距離能達到6000m以上,優秀的裁判員能持續沖刺15組,30m短距離沖刺跑。由此可見裁判員也應該擁有一定的體能儲備。
從表3中可以看出,在本次研究調查中,在西南醫科大學校園足球裁判員中有10名裁判員每周體能訓練1次,占總人數的20%;有13名裁判員每周體能訓練2次,占總人數的26%;有11名裁判員每周訓練3次,占總人數的22%;有9名裁判員每周訓練4次以上,占總人數的18%;有7名裁判員每周不訓練,占總人數的14%。這些情況說明從體能儲備來看,大多數裁判員能夠應對西南醫科大學校園足球比賽。
(3)西南醫科大學校園足球裁判員執裁場次。
從表4可以看出,當前執法西南醫科大學校園足球比賽的裁判員中,執法校級比賽的裁判員還是挺多的,有47人,達到了94%,只參加過市級比賽執法的裁判員有3人,達到了6%。證明參加校級比賽鍛煉的裁判員占絕大多數。所以提高裁判員的執裁能力,才能更利于校園足球的發展。
從表5中可以看出每年執法30場以上比賽的裁判員有19人,21-30場的有16人,11-20場的有12人,1-10場的有3人。從執法場次來看,有19名裁判員每年執法場次能達到30場以上(不包括30場),占總數的38%。西南醫科大學校園足球裁判員執法比賽場次較高。
綜上所述,西南醫科大學足球裁判員在執法校級的比賽很多,并且在西南醫科大學校園足球裁判員中,一級裁判員很少參加足球比賽的執裁。因此,真正執法西南醫科大學校園足球比賽中最多的還是三級裁判員。從此次調查中分析得出,西南醫科大學校園足球裁判員主要是由三級裁判員組成,總共有44人,而每年執法比賽30場以上(不包括30場)的只有19人,雖然目前執法比賽的人數可以暫時滿足西南醫科大學校園足球比賽發展的要求。但是長遠來看這個基數還是不夠,隨著比賽的不斷增多需要有更多的裁判員參與到西南醫科大學校園足球比賽中來。
(4)西南醫科大學校園足球裁判員的考核。
根據作者近6年的跟蹤調查,目前執法西南醫科大學校園足球比賽的裁判員參加的考核基本是基于省市舉辦的裁判員培訓班進行的,裁判員在其培訓班上進行培訓的考核的方式,有34人是參加理論、視頻、執裁和體能的考核,有6人參加理論、視頻的考核,有10人參加臨場執裁的考核。從數據中可知,西南醫科大學校園足球裁判員參加的考核符合中國足協培訓考核的要求,具有全面性,有利于培養裁判員的素質與能力。
3、西南醫科大學校園足球裁判員隊伍存在的問題
3.1、足球裁判員執裁水平參差不齊
目前校園足球比賽裁判員隊伍的人員為在校大學生和體育教師,人員年齡年輕化,并且男女比例不均衡,女子裁判數量不足男子裁判員一半,參與執法西南醫科大學校園足球聯賽的裁判員總數少。西南醫科大學校園足球裁判員具備一定的足球基礎技能、基礎體能。足球裁判員在學習理論知識過程中不自覺,缺乏主動性。足球裁判員缺乏比賽執裁經驗,執裁能力水平相差較大,是目前阻礙西南醫科大學校園足球裁判員進步的最大難題。
3.2、足球裁判員隊伍缺乏規劃
目前西南醫科大學校園足球比賽裁判員隊伍的建設缺乏規劃,西南醫科大學校園足球辦公室成立時間較短,專屬于針對執法西南醫科大學校園足球比賽的裁判員的培訓班幾乎沒有;專屬于西南醫科大學校園足球比賽裁判員選派的管理機構尚未成形。
3.3、足球裁判員人才流失嚴重
目前執法西南醫科大學校園足球比賽的裁判員絕大多數都是一些足球專項的學生,并且足球專項裁判員執法場次較少,培養時間較短,培養周期很長,以及大學生裁判員畢業的離開,對裁判員選派造成困難。
3.4、裁判員培養力度不夠
據了解到,西南醫科大學足球裁判員基本大多數都是體育專業的在校大學生,據問卷調查分析出,在校大學生所受專業的足球裁判培訓大多是瀘州市一級的培訓,并且對在校大學生的培訓時間較短,一年只有一次,培訓時間只有一周,這完全不能大幅度提升足球裁判員的執裁能力,對西南醫科大學的足球發展有著很大的束縛。
4、西南醫科大學校園足球裁判員隊伍提升策略
4.1、建立傳幫帶的培養模式
年輕的裁判員參與到培訓、足球比賽中,提高他們的積極性。裁判員數量龐大了,就可以在學校比賽時候設立專門的裁判監督,或者是一級裁判員對低級別裁判員進行臨場的指點,每個一級裁判員對比賽和監督對業務的評判也是不一樣的,正好可以給年輕裁判員提供不同的參考的思路與解決的方法。
4.2、加大裁判員的培養力度
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能夠提高足球裁判員的執法能力。年輕裁判員順利地完成比賽的執法,離不開自己平時的學習。理論是裁判員執法工作的基礎,理論知識是前提,實踐則可以驗證理論知識。所以加強理論和實踐的培訓力度,有利于提高校園足球裁判員的執裁水平。
4.3、建立信息共享平臺
西南醫科大學開展的裁判員培訓班少,裁判員們交流的時間受到影響。所以需要我們建立起一個信息共享平臺,裁判長和裁判員可以將最新的學習資料和賽中出現的爭議判罰通過相關軟件剪輯成視頻發到共享平臺提供給大家當作案例來學習和參考。
4.4、加大裁判員的培養力度
在西南醫科大學每屆校園足球的比賽中,西南醫科大學足球裁判員是運用臨時賽前突擊的方式,學習足球裁判知識,從而強化足球裁判員的能力,并且培訓的內容不全面。對此西南醫科大學足球辦公室應完善培訓內容,改善理論知識與體能的培訓,可以采取賽前的培訓與定期考核的方式,從而提高在校大學生足球裁判員的培養。支持在校大學生裁判員到校外進行交流學習,從而促進西南醫科大學足球裁判員的發展,進而加強西南醫科大學足球裁判員隊伍建設的質量。
5、結語
通過本研究結果表明,西南醫科大學校園足球裁判員人數少、師資力量薄弱,男女比例不均衡,并且對足球裁判員的培訓力度不夠,導致校園足球裁判員的執裁水平參差不齊,隨著足球專項學生的離校,造成足球裁判員的人才流失,不能夠促進西南醫科大學校園足球的發展。西南醫科大學校園足球裁判員隊伍中應建立以老帶新的培養模式,一級裁判員對三級裁判員進行理論與實踐的輔導,足球裁判員應加強足球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來提升自身的執裁水平。裁判長可以運用微信等社交軟件,將裁判員聚起來相互交流。校園足球辦公室應多開展足球裁判員的理論培訓班,加大培養力度,提升足球裁判員的執裁能力,從而達到校園足球健康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宋琦,張春合.中國足球裁判員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安徽體育科技,2014,35(05).
[2]王清.我國青年男子足球預備國家級裁判員培養現狀與對策研究[D].西安體育學院,2013.
[3]倪蕓.籃球裁判員綜合能力合格評價體系的構建[D].武漢體育學院,2014.
[4]顧秋艷.我國田徑裁判員綜合能力評價體系的構建[D].北京體育大學,2017.
[5]李曉東.河北省高校足球裁判員培養現狀的調查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7.
[6]張犁.基于認知神經科學的足球裁判員群體公正決策機理研究[A].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第十一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中國體育科學學會:中國體育科學學會,2019.
[7]朱迪.校園足球視域下足球裁判員隊伍建設的研究[D].揚州大學,2019.
[8]徐曉松.中國足球職業聯賽裁判員職業化建設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22.
[9]譚笑.高校足球裁判員綜合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D].陜西師范大學,2021.
[10]曹錫鑄.中國校園足球裁判講師隊伍建設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9.
[11]劉默,趙宗躍.校園足球裁判員隊伍建設影響因素和發展路徑研究[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8,32(06).
[12]王少杰.我國校園足球裁判員隊伍現狀與管理機制的調查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8.
[13]胡銳鵬.廣州市校園足球學生裁判員管理現狀與策略研究[D].廣州大學,2021.
[14]王旭.校園足球裁判員隊伍建設情況分析——以2016年中國中學生足球協會杯為例[J]. 體育科學研究,2017,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