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幾年來,關于力的基本知識是各地中考題中必考內容,涉及到力、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重力等概念,力的示意圖等力的表示方法,彈簧測力計這一儀器的使用及原理,重力的大小跟質量的關系實驗探究,體現了研究物理學的方法,如控制變量法、轉換法、觀察比較法等。考查的重點是:力的作用效果、重力方向的特點及應用、力的示意圖。出題的主要形式有:填空題、選擇題、計算題等。學習時我們要抓住重要概念,熟悉重力計算的公式及其變形公式的應用,熟練掌握實驗操作的要求及原因、實驗數據的分析以及結論的得出。
考點一:力的作用效果與特點
例1(2022·鄂州)物理知識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極大地激發了同學們學習物理的興趣,同學們課后開始聯想一些生活中與物理相關的情景。乒乓球是我國的國球,在世界級比賽中,我國運動員基本包攬所有乒乓球項目的金牌,為國爭光,揚我國威。關于乒乓球比賽時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擊球時,球拍對球的力只改變了球的運動狀態
B.擊球時,球拍對球的力只改變了球的形狀
C.擊球時,球拍對球的力同時改變了球的形狀和球的運動狀態
D.擊球時,球拍對球有力的作用,球對球拍沒有力的作用
【解析】A、B、C選項擊球時,球拍對球的力不僅改變了球的運動狀態,還使球發生形變,故AB錯誤、C正確;D選項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擊球時,球拍對球有力的作用,球對球拍也有力的作用,故D錯誤。
【答案】C。
例2(2022·內江)如圖所示,右邊小船上的人用力撐開左邊那一只小船,結果兩只小船將向______(選填“相同”或“相反”)方向移動,這說明力的作用是______的。
【解析】兩船向相反的方向運動。原因是右邊的小船上的人用力撐開左邊的一只小船,給了左邊小船一個向左的作用力,左邊小船同時也給了他坐的船一個相反的作用力,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兩船向相反的方向運動,左邊的船向左運動,右邊的船向右運動。
【答案】相反;相互。
考點二:重力
例3(2022·河東區二模)關于重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重力的方向總是垂直向下的
B.物體的質量與它所受重力成正比
C.“水往低處流”是由于重力作用
D.在空中向上運動的物體不受重力作用
【解析】A選項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故A錯誤;B選項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正比,故B錯誤;C選項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在重力的作用下,“水往低處流”,故C正確;D選項地球上或地球附近的任何物體都要受到重力作用,不論物體運動還是靜止,也不論物體做什么樣的運動,故D錯誤。
【答案】C。
例4(2022·江都區二模)如圖甲,是水平儀放置于某桌面上時的情形,它是利用了______的原理;說明此時桌面______(選填“左”或“右”)面較高,在判斷重力方向時,小軍利用了如圖乙的裝置,首先將鐵架臺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細線將鐵球懸掛在鐵架臺的O點,若增大木板的傾角,懸線OA的方向將______(選填“改變”或“不變”)。小球受到重力的施力物體是______,實驗中不斷改變鐵架臺底面與水平桌面間的傾角,是為了______。若要進一步驗證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結論,他還要進行的操作是了______。
【解析】水平儀工作的原理是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通過圖甲可以看出,垂線偏右,所以桌子左面高,右面低;由于鐵球受到的重力始終是豎直向下的,即鐵球給細線的拉力始終是豎直向下的,所以增大木板的傾角,懸線OA的方向不變;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小球受到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實驗中不斷改變鐵架臺底面與水平桌面間的傾角,是為了多次實驗獲得普遍規律;若要進一步驗證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結論,他還要進行的操作是:剪斷懸線OA,觀察小球下落方向,若小球沿豎直向下的方向下落,就進一步證明了重力的方向始終豎直向下。
【答案】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左;不變;地球;得到普遍規律,避免實驗結論的偶然性;剪斷懸線OA,觀察小球下落方向。
考點三:力的表示方法
例5(2022·徐州)遛狗時要拴著狗繩。如圖所示,請畫出狗繩對項圈拉力F的示意圖。
【解析】狗繩對項圈拉力作用點在狗繩與項圈的接觸點O,方向沿繩子向上,從拉力的作用點,沿繩子向上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用F表示,如圖所示:
考點四: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及使用
例6(2022·揚州)利用一根長橡皮筋自制簡易測力計,裝置如圖1所示,在制作測力計刻度面板時,小明和小華的方法不同。小明:在回形針上掛6個50g的鉤碼,記下指針靜止時的位置,等分刻度,畫出的刻度線如圖2所示。
小華:在回形針上每次加掛一個50g的鉤碼,分別記下指針靜止時的位置,畫出相應的刻度線如圖3所示。
(1)實際操作后發現兩人的刻線并不完全重合,你認為圖______的刻度較準確;若采用小明的測力計測力,讀數為2.0N,則測量值______真實值。
(2)小華想在原有刻度基礎上進一步畫出分度值是0.1N的刻線,但未找到10g的鉤碼。他注意到拉力越大,橡皮筋形變______ ,于是想通過探尋形變與拉力的定量關系進行細分刻度。他測量了每根刻線到零刻線的距離L,數據記錄在下表中。
他在坐標紙上畫出對應的F-L圖像如圖4所示,請你利用圖像信息在圖5中標出2.2N力對應的刻度線。
(3)小華將鉤碼逐個取下,測量每次指針到零刻線的距離L,畫出拉力逐漸減小過程的F-L圖像,如圖6中圖線②所示,與拉力逐漸增大過程的圖線①不重合。若用此測力計連續不間斷測量兩個大小不等的拉力(小于3N),為使測量準確,請針對此橡皮筋的特性提出操作要求。______。
【解析】(1)根據小華的實際測量可知,該測力計的刻度是不均勻的,故小明利用平均法等分刻度是不合理的;由圖2和圖3對比可知,小明的2.0N在實際值的下方,即小于真實值;
(2)根據小華的實際測量可知,拉力越大,橡皮筋的形變量越大;由圖4的曲線可知,2.2N對應的刻度為5.9cm,所以圖5標記為:
(3)先測小的拉力,后測大的拉力。
【答案】(1)3;小于;(2)越大;見解析圖;(3)先測小的拉力,后測大的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