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探討生態宜居型園林景觀環境營建技術要點,以珠海市華發依山郡花園三期展示區園林景觀工程為研究案例。該文介紹生態宜居型園林景觀建設的關鍵技術,分析其在景觀工程中的構建方法及應用效果,提出在生態宜居型園林景觀建設中技術落地應與低維護、可持續相結合的理念,以實現人與生態自然和諧共處。
關鍵詞:生態宜居;環境空間;園林景觀;工程技術;工程管理
中圖分類號:TU984.12"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2095-2945(2023)15-0160-05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technical points of ecological livable landscape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takes the landscape engineering of Huafa Yishanjun Garden Phase III in Zhuhai City as the research cas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ecological livabl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analyzes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effect in landscape engineering, and puts forward the idea that the technology landing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low maintenance and sustainabilit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livable landscape, so as to realize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human and ecological nature.
Keywords: ecological livable; environmental space; garden scenery; engineering technology; project management
隨著國民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普遍提高,對生態宜居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時,隨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斷推進,園林景觀規劃設計中的生態要素愈發重要。居住區環境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對人類居住環境品質的關懷和重視被列為人居環境建設的重大原則之一[1]。居住區環境景觀是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在城市生態系統建設中承擔了重要的職能,更是現代城市居住環境評價的重要因素之一[2-3]。現代住宅小區的景觀規劃設計要符合時代發展、符合人的切身需求,因地制宜,貫徹可持續理念,注重物質環境與人文環境特色的創造,滿足人們對居住環境高品質的要求[4-5]。目前,大部分居民住宅區的景觀規劃對生態宜居的理解過于片面化,內部空間形式單一化,往往追求高大上的景觀效果,不考慮人在這個空間中的親身感受及后期維護管理等問題,導致人們社區歸屬感缺失,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探索一種基于真正生態宜居且可持續低碳居住環境的設計方法尤為重要。
本文依托獲得2021年度珠海市城市園林綠化工程質量一等獎的華發依山郡花園三期展示區園林景觀工程,同時總結了工程施工管理、安全文明生產管理等。希望通過對該項目的研究,為日后創造更多的生態宜居型景觀環境提供優良樣板。
1" 項目概況
華發依山郡花園三期展示區園林景觀工程位于廣東省珠海市斗門區內,地處珠海、中山、江門三市交匯處,距離金灣機場、拱北口岸、香洲區和澳門等地均30 km范圍內。這里交通便捷,具有明顯的區位優勢,兼有典型的沿海城市特點——環境優美、氣候宜人、陽光充足。依此打造的華發依山郡花園三期,具有濃厚的現代東南亞休閑度假風格,貼合沿海城市的調性之余,更志在提升整個城市的居住環境品質。項目綠化面積5 134 m2。
2" 空間營造
工程關鍵節點迎賓水景搭配兩側對植的銀海棗,大氣磅礴,跌水與鏡面水有機結合,交映成趣(圖1)。紅花綠葉、清溪奇石,妙景巧成,植物景觀配置別致,層次豐富多彩(圖2)。綠化層次疏密的搭配,使小區空間既有私密空間又有開闊的活動空間(圖3)。
3" 植物配置
整個項目一共種植47種植物(表1),工程在對適生樹種和鄉土樹種挑選上,做到宜樹則樹,宜花則花,宜草則草,充分反映出嶺南地方特色,并充分利用本地植物資源,以達到最經濟、最節約、最美觀的三“最”理念,使植物發揮出最大的生態效益。鄉土樹種的運用不僅有利于后期的植物養護,而且可保證植物的成活率。
工程采用新型植物生根粉能有效提升常綠針葉樹種及名貴難生根樹種的快速生根并提高植物成活率,具有十分顯著的效果。結合新型保水劑能增強土壤的儲水保水能力,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圖4)。
4" 鋪裝技術
開工前樣板先行,收集樣板對石材進行初選,挑選其中質量優秀的石材樣板與設計等單位溝通其性質及優劣。最終定板后對施工圖深入了解并優化細節部分,調節石材規格,深化排版對縫。按照排版圖定購石材,嚴格按照排版規格加工,對于水景中使用的大量異型材提前下單加工,加工時嚴格控制尺寸、角度及弧面等,實時跟蹤廠家加工情況,避免出現差錯。石材在精細排版后,對施工員及現場工人進行實操交底,必須嚴格按照排版圖紙施工。施工過程中利用十字縫卡控制縫寬,對縫效果確定,樣板效果確定,大面鋪開,避免小石材收口,保證地面與跌級水景、迎賓水景、景墻等立面關系。飾面鋪貼完成后人工切縫修縫,保證縫寬一致,對縫整齊,并用護膜等進行成品保護(圖5)。
5" 工程管理
5.1" 施工管理
項目團隊在開工前與甲方及其他施工單位積極商討,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施工計劃,不斷優化管理節省時間、人力、材料成本,通過合理的施工規劃井然有序地開展能夠節省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節省項目經費。采用項目全周期管控——注重前期策劃,加強過程管控,強化后期維護,秉承細節和材料等方面嚴格把控的一貫宗旨,力求把錢花在刀刃上,保證了經濟效益。
5.2" 安全文明生產管理
該項目從開工至竣工都嚴格執行國家相關安全生產法規,加強規范化管理,嚴格執行技術方案;為實現工程質量及安全的保證,施工方派出專業質管員及專職安全員監督項目整個施工過程,保證工程項目按質按量順利施工。同時,制定月進度計劃、周進度計劃,并嚴格按照計劃進行施工,過程中根據實際問題靈活進行施工作業調整,保證了工期。施工過程中,未出現質量、安全等問題。
6" 結束語
本園林景觀工程項目基于生態宜居理念打造了具有濃厚的現代東南亞休閑度假風格的度假儀式中軸線景觀。貼合沿海城市環境優美、氣候宜人、陽光充足等典型特點,更志在提升整個城市的居住環境品質,完工效果優秀贏得了各方贊譽,更是成為了當地的標桿項目。在生態宜居型園林景觀建設中應運用低維護、可持續理念,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能有效節約資源,實現人與生態自然和諧共處。
參考文獻:
[1] 吳良鏞.人類環境科學導論[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1:56-57.
[2] 閻淑龍.生態宜居的居住區環境景觀設計[J].安徽農業科學,2011,39(29):18057-18059.
[3] 王黎陽.宜居住宅景觀設計探討——以福州“上江城”居住小區為例[J].福建建材,2014(9):47-49.
[4] 肖荔文.生態宜居住區規劃設計與分析[J].中華民居,2012(2):81,79.
[5] 楊麗.如何營造生態宜居住宅環境[J].住宅科技,2011,3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