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近年來,在中國科協指導下,中國化工學會通過建設全方位、多元化、系列化的科技獎勵系統,健全完善了獎勵制度體系和工作機制,不斷培養和舉薦優秀化工科技人才,助推科技精英脫穎而出,顯著提升了學會在化工領域的組織影響力和人才凝聚力。
打造“人才獎”品牌,形成完善的人才舉薦機制。侯德榜先生是中國化學工業的奠基人之一,是中國化工學會第23—30屆理事會理事長。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是化工領域的重要獎項,旨在紀念侯德榜先生一生為化學工業和化工科技事業發展所做的貢獻,同時也是為了激勵廣大化工科研工作者服務科教興國戰略,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該獎項自1999年設立以來,已成功舉辦15屆評獎活動,494名優秀化工科技工作者獲表彰獎勵。該獎項每年度評選一次,下設3個子獎項,即成就獎、創新獎、青年獎,形成了完善的人才獎勵體系。經過多年的努力和發展,“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已經成為國內化工領域影響力廣泛、權威性較高的獎項之一。
開展會士評選活動。會士是學會會員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名譽,每年提名和評選一次。為表彰在化工科學技術領域做出重大的創造性貢獻、成就突出的會員,學會于2018年啟動會士評選工作。截至2023年12月,已有138名科技精英成為中國化工學會會士,其中包括56名院士。作為學會的最高學術榮譽,會士評選工作成為化工領域推選最高級別人才的“搖籃”。
設立“中國化工學會科學技術獎”,促進化工科技創新。自2019年起,學會設立中國化工學會科學技術獎,每年評選一次,下設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基礎研究成果獎三個子獎項,并在中國化工學會年會、中國化工學會科技創新大會上頒發。目前學會已經評選5屆科學技術獎,共有316項成果獲獎。該獎項對于促進行業界推選優秀科技成果,實現原始創新重大突破,以及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和破解創新發展難題具有重要作用。
面向全行業,設立國際化工獎項。學會積極推動科技獎勵國際化,2019年,與全球華人化工學者學會(GACCE)共同設立“國際杰出青年化學工程師獎”。該獎項每年度評選一次,表彰在科研創新、國際交流與合作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青年工程師。2019—2023年間,已有10位優秀青年學者獲得“國際杰出青年化學工程師獎”。2023年,學會理事會決定將該獎項擴展成為面向國際全行業的獎項——“國際化學工程師獎”,獎勵全球范圍內化工及相關領域的杰出科技創新人才和突出成果,推動國際化工領域科技創新與技術合作。
積極拓展推薦渠道,打造多元化、多層次的獎勵體系。除了自主設立的人才獎、科技獎、國際獎外,學會利用平臺和專業優勢,積極拓展推薦渠道,參與國家及國際獎項的推薦。學會積極向“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杰出科技人才”“全國創新爭先獎”、教育部“青年科學獎”和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等國家級獎項和重要項目推薦優秀人才和優秀成果,向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舉薦院士候選人。近三年,通過各渠道共推薦100多位優秀人才,其中近40位獲得各種獎勵。此外,學會積極推薦參與國際獎項評選,比如每年向日本化學工學會(SCEJ)設立的“亞洲杰出科研工作者和工程師獎”推薦候選人,至今已有10人獲此殊榮。

經過多年的努力和發展,中國化工學會科技獎勵和人才舉薦工作取得突出成績,通過不斷增強價值引領和服務能力,學會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大幅提升。2017—2023年,學會個人會員從1.2萬名增加到6萬多名,單位會員新增300多家。
建立專家智庫平臺。學會發揮系統人才集聚優勢,集成學術創新資源,建立“科技專家智庫信息化平臺”,吸納40多個細分專業的88名專家,形成高水平專家團隊,在學術交流、決策咨詢、科技獎勵、人才舉薦等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科技獎勵評審專家主要在學會專家智庫中遴選,為更好地進行同行評議,推選科技成果及優秀人才提供堅實保障。
完善規范化管理制度。學會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建立并完善規范化、權威性的獎項管理制度,先后制定和修訂了《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獎勵辦法》《中國化工學會科學技術獎管理辦法》《中國化工學會會士條例》《國際化學工程師獎獎勵辦法》和《中國化工學會聯合設獎管理辦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此外,學會設立科技獎勵工作辦公室,嚴格實行第三方提名制度、信息公開制度和異議處理制度,建立并推行社會化的評獎機制。
通過信息化聯動模式,提升“獎勵系統”管理成效。2020年,學會啟動并完成了“中國化工學會科技獎勵信息化平臺”(獎勵系統)建設,通過“會員庫+專家庫+評審系統”的信息化聯動模式,利用獎勵系統、會員系統、專家系統數據庫,建立互聯互通的科技獎勵管理、申報、評審和宣傳平臺,推進獎勵工作的信息化建設。2024年,啟動“智慧學會”建設項目,實現學會獎勵系統、專家系統等智慧化平臺進行全面升級、優化。
開展全方位媒體宣傳。每年度的評選和頒獎,學會都會做好全方位的新聞宣傳工作,并對優秀科技工作者的事跡進行報道,在行業內外取得廣泛反響。尤其是中國化工學會會士和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中國化工學會科學技術獎等的評選,已經成為化工領域極具權威性的、影響廣泛深遠的重大活動。
中國化工學會科技獎勵體系的建設,進一步完善了化工科技人才全周期成長的社團工作體系,持續激發了科技人才創新潛力,為化工領域科技創新和人才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當前,中國化工學會的科技獎勵工作仍然存在社會影響力仍待提升、國際化發展有待促進、獎勵基金有待完善等問題。學會將繼續加強對科技獎勵的組織工作,重視對優秀人才和科技成果的發現和舉薦;加強對外合作與深度交流,持續提高學會國際人才獎項的國際影響力;嘗試建立獎項的相關基金,進一步加大對科技獎勵的支持和培育力度;進一步優化“會士”“侯德榜化工科學技術獎”“青年人才托舉工程”等獎項的遴選模式,提高人才競爭力和國際化程度;進一步提升團結、聯系、服務和培養人才的能力,為加快推動我國化工行業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國科協第四期學會能力提升專項“中國特色一流學會建設項目”優秀案例。項目組成員:張瑋琳,王冠,常孟涵,中國科協學會服務中心學會評估處;劉向暉,朱曉紅,華北電力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