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航宇公司超聲速無人機成功首飛
美國初創企業金星航宇公司(Venus Aerospace)研制的超聲速無人機于2024年2月24日完成首飛。該機機長2.4m,最大起飛重量136kg,最高飛行速度Ma0.9,采用過氧化氫單元推進劑發動機為動力。在首飛期間,該機下降到3658m的高度,然后加速,將飛行速度提升至Ma0.9,再以Ma0.9的速度飛行了16.1km。為確保飛行速度不超過Ma1,該機僅使用了80%的推力。首飛成功驗證了飛行控制系統、旋轉爆震火箭發動機(RDRE)、遙測系統、地面控制站、空中發射裝置等系統的性能,測試了飛行穩定性。據悉,金星航宇公司總部位于美國德克薩斯州休斯頓市,專注于未來超聲速工程技術開發。該公司專家團隊由博士、火箭技術科學家和工程師組成。

波音公司在澳大利亞建造MQ-28無人機制造廠
波音公司已經開始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建造MQ-28“幽靈蝙蝠”無人僚機制造廠。該工廠占地面積9000m2,計劃在3年內投入使用,是波音公司在北美地區以外建造的第一個MQ-28制造廠。澳大利亞于2023年4月頒發的國防戰略評估文件強調了MQ-28的重要性。在未來作戰中,MQ-28無人僚機可與洛馬公司F-35A戰斗機、波音公司E-7A預警機協同作戰。
2024年2月,澳大利亞國防部透露,該國已接收8架MQ-28無人機,而且又采購了3架第2批次MQ-28。按計劃,澳大利亞軍方將在2025年開展無人機關鍵能力驗證試驗,評估第2批次MQ-28無人機與有人機協同作戰的能力。

美國海軍接收首架MQ-25自主無人加油機
波音公司已向美國海軍交付首架MQ-25“黃貂魚”自主無人加油機。最新編制的2025財年預算文件指出,美國海軍計劃采購76架MQ-25“黃貂魚”部署在尼米茲級和福特級航空母艦上。其中,5架是驗證機,至少67架用于作戰。
MQ-25不需要操控員,使用先進飛行控制算法和航線規劃軟件自主執行任務并返回航母。作為美國海軍第一型艦載無人加油機,MQ-25將替代F/A-18“超級大黃蜂”戰斗機,在海上作戰中為軍機加油。MQ-25加油能力的提升將緩解美軍有人機的短缺,減輕F/A-18戰斗機飛行員的工作強度,延長F/A-18的使用壽命。
美國海軍的長期規劃是,在2024—2027年,除了2024年2月接收的首架機之外,美國海軍計劃每年采購3架MQ-25,到2027年下半年,美國海軍將接收13架MQ-25,同時加快推動無人機形成初始作戰能力,從2028年開始,每年增加采購量。該軍種最新預算文件預測,美國海軍2029年將購買7架MQ-25。

ALTIUS-700M巡飛彈開展實彈打擊目標試驗
2024年3月,安杜里爾工業公司(Anduril Industries)研制的ALTIUS-700M巡飛彈在美國猶他州杜格威試驗場開展實彈測試,完成了所有試驗目標,驗證了系統性能和目標精確打擊能力。試驗視頻顯示,地面平臺發射了一枚攜帶戰斗部的ALTIUS-700M巡飛彈,巡飛彈升空后飛行一段時間,然后摧毀了SA-17地對空模擬導彈系統。安杜里爾工業公司透露,自2023年9月以來,ALTIUS-700M巡飛彈采用地面發射平臺,完成了6次實彈測試,全部命中目標,展示了卓越的打擊能力。
美國陸軍非常重視基于地面和空中平臺發射的巡飛彈系統應用,要求制造商研制可搭載光電/紅外吊艙、戰斗部、通信中繼設備等任務載荷的巡飛彈系統。雖然美國陸軍已列裝“彈簧刀”300巡飛彈,但該型巡飛彈戰斗部尺寸小,打擊能力較弱,不能有效摧毀采用防護措施的目標。而用途廣泛、續航時間更長、戰斗部尺寸更大的ALTIUS-700M巡飛彈能滿足美國陸軍的需求,因此被陸軍選中。2023年底,UH-60“黑鷹”直升機成功發射了ALTIUS巡飛彈。美國陸軍對試驗結果表示滿意,希望在2024年9月底進行最終實戰測試。
ALTIUS-700M巡飛彈采取人在回路的制導方式,可在作戰中執行多種任務,例如,對縱深部署的防空導彈、雷達、指揮部、炮兵陣地等目標實施精確打擊。未來,安杜里爾工業公司將根據陸軍需求對ALTIUS-700M進行適應性改進,發展新的能力。

美國海軍陸戰隊XQ-58A“女武神”無人機完成第二次試飛
3月23日,美國海軍陸戰隊XQ-58A“女武神”無人機在佛羅里達州埃格林空軍基地完成第2次飛行試驗。此次試飛除初步驗證海軍陸戰隊新的作戰模式外,也驗證了XQ-58A與現役有人戰斗機協同作戰的能力。海軍陸戰隊計劃開展6次試飛,以評估XQ-58A無人機為F-35B戰斗機等有人機提供偵察、電子戰等支援任務的能力,以及人工智能技術增強空中巡邏的潛力。官方發布的圖片顯示,在此次試飛中,XQ-58A與2架F-35A戰斗機開展協同作戰試驗,而2023年10月開展的試飛,XQ-58A與1架F-16C協同飛行。
XQ-58A“女武神”是一種高自主性、低成本無人機,為海軍陸戰隊搭建了試驗平臺,用于技術驗證和新概念方案開發,以支持海軍陸戰隊海軍陸戰隊空地特遣部隊的作戰行動。

英國國防部發布 《國防無人系統戰略》
英國國防部于2月22日發布了《國防無人系統戰略》 (Defence Drone Strategy)。該戰略指出,一方面,戰爭重返歐洲對國防裝備采辦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俄烏沖突實戰經驗表明,低成本解決方案正在抵消技術領先優勢,尤其是低成本無人系統。在未來10年,英國國防部至少投入45億英鎊研制無人系統,英國戰略司令部將整合各軍種無人系統交付策略,形成新的統一交付方法。新方法能加快系列產品開發、技術升級、試驗與鑒定及新技術應用。
該戰略的核心內容是:英國國防部將加快采辦改革步伐,建立在戰爭時期能擴大生產規模且有彈性的工業基礎,充分利用先進技術,定義數字化集成標準,實現各種無人系統之間的集成與無縫操作,培育創新文化。

MQ-9B無人機開展聲吶浮標投放試驗
2024年2月27日,通用原子公司(GA-ASI)與美國海軍航空系統司令部(NAVAIR)合作,在位于加利福尼亞州南部地區的美國海軍W-291試驗場,對MQ-9B“海上衛士”無人機系統(UAS)聲吶浮標投放系統進行了一系列測試,驗證了 MQ-9B無人機的反潛作戰能力。
在獲得海軍航空系統司令部臨時飛行許可后,MQ-9B開展了試飛。在試驗期間,聲吶浮標投放系統投放了8個AN/SSQ-53和2個AN/SRQ-62聲吶浮標。隨后,MQ-9B無人機機載聲吶浮標監測與控制系統成功監測到聲吶浮標的位置。參與試驗的MQ-9B無人機配裝了雷神公司研制的聲吶浮標、多功能雷達。聲吶浮標投放系統是一種先進氣動彈射系統,由一家意大利的航空航天研究機構開發、設計和制造。此外。該機構還提供了聲吶投放系統的內部結構組件。
BAE系統公司推出T-650無人機
2024年,世界防務展(WDS)在沙特舉辦。BAE系統公司在展會上推出了T-650電動無人機。該機最大任務載荷重量300kg,最大飛行速度140km/h,空載時的航程是80km,最大任務載荷重量下的航程是30km。T-650采用開放式系統架構,可集成第三方系統,新任務載荷配置速度較快,能為戰場救援、傷亡人員運送提供快速反應能力。
T-650的軍事應用包括但不限于陸地海上物資補給、傷員后送、陸地海上軍事行動所需的武器和傳感器運送、反潛戰、反水雷戰、海上搜救、監視、近距空中支援等任務。其他潛在應用包括船到船貨物運送、船到岸貨物運送、人道主義救援等。

美國陸軍開展人機協同作戰試驗
在未來戰場上,美國陸軍將部署各型無人系統,以降低士兵在作戰中面臨的風險。近期,美國陸軍開展了一次人機協同作戰試驗,陸軍士兵和攜帶精確制導彈藥的無人機、可重新配置任務載荷的無人機、機器人、無人車、機器狗、反無人機系統等裝備參與其中。此次試驗是美國陸軍“融合項目”技術驗證試驗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陸軍軍官表示,人機協同作戰必須依靠功能強大的通信網絡,防止通信網絡遭受攻擊。
美國陸軍快速能力和關鍵技術辦公室正在牽頭開展人機協同作戰試驗,并利用現有的無人機、無人地面系統、機器人、任務載荷設備、通用系統架構、通信網絡技術制造驗證機。美國陸軍首次將人機協同作戰系統開發所需的資金列入了2025財年預算,2025財年撥付的經費將用于驗證機制造和人機協同作戰方案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