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營商環境、高管在職消費與企業創新

2024-01-01 00:00:00朱蘭亭國文婷尹君
林業經濟 2024年6期

摘要:在我國弘揚創新創業的營商環境及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的背景下,研究營商環境如何通過高管在職消費影響企業創新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國A股上市公司數據,采用面板回歸模型和中介效應模型,探究營商環境對企業創新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深入考察高管在職消費的中介效應。研究結果表明:(1)營商環境改善對企業創新產生正向影響,促進效應為0.1253。異質性分析發現,營商環境改善對林業企業和非林業企業創新均具有顯著正向影響,影響效應分別為0.2241和0.1252,說明優化營商環境能夠促進林業企業和非林業企業創新。(2)高管在職消費在營商環境與企業創新關系中表現為部分中介作用。企業性質異質性和行業異質性分析表明,高管在職消費對非國有企業和非林業企業表現的中介作用顯著。(3)高管超額在職消費在營商環境與企業創新關系中表現為部分中介作用。企業行業異質性分析表明,高管超額在職消費對林業企業和非林業企業均有顯著中介作用。基于新制度經濟學理論,文章構建了“營商環境—高管在職消費—企業創新”的理論分析框架,豐富了營商環境促進企業創新的作用機理,為提升企業創新能力提供了新路徑。文章提出政策啟示:一是要營造旨在保護和培育企業家精神的營商環境;二是要完善企業高管激勵機制,調動高管創新積極性;三是要激發國有企業的創新潛能,加大對民營企業創新的各項支持;四是要重視營商環境對林業企業創新的助推作用,發揮林業企業高管激勵的正向動力效應。

關鍵詞:營商環境;企業創新;高管在職消費

中圖分類號:F279.2; F272.91; F27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338X(2024)6-045-22

基金項目: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河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研究”(2022CJJ161)。

Business environment, executive on-the-job consumption and enterprise innovation

ZHU Lanting1, GUO Wenting2, YIN Jun1

(1. 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hanghai Business School, Shanghai 201400;2. Business School ,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nyang 464000)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promoting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China and inspiring and protecting entrepreneurship,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how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affects enterprise innovation through executive on-the-job consumption. Based on the data from Chinese A-share listed companies from 2012 to 2022, the paper used panel regression model and mediating effect model to explore the impact and mechanism of business environment on enterprise innovation, and deeply examined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executive on-the-job consumption. The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d that:(1)Improvement of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had a positive impact on enterprise innovation, with a promotion effect of 0.1253. Heterogeneity analysis found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the innovation of both forestry and non-forestry enterprises, with an impact effects of 0.2241 and 0.1252, respectively, which indicated that optimization of business environment could promote the innovation of both forestry and non-forestry enterprises.(2)Executive on-the-job consumption played a partial mediating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enterprise innovation. The analysis of corporate nature heterogeneity and industry heterogeneity showed that it had a significant mediating effect on the performance of non-state enterprises and non-forestry enterprises.(3)Executive excess on-the-job consumption played a partial mediating rol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siness environment and enterprise innovation. Analysis of enterprise industry heterogeneity showed significant mediating effects on both forestry and non-forestry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this article constructed a theoretical analysis framework of \"business environment-executive on-the-job consumption-enterprise innovation\", which enriched the mechanism of business environment to promote enterprise innovation, and provided a new path for enhancing enterprise innovation capability of enterprises. The article put forward policy insights: Firstly, to create a business environment aimed at protecting and cultivating entrepreneurship. Secondly, to improve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for corporate executives and stimulate their innovation enthusiasm. Thirdly, to stimulate the innovation potential of state enterprises and increase support for innovation in private enterprises. Fourthly,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role of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in promoting innovation of forestry enterprises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positive driving effect of incentives for executives in forestry enterprises.

Keywords: business environment;enterprise innovation;executive on-the-job consumption

1引言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指出“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弘揚企業家精神,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企業是創新活動的主體,研究企業創新具有重要意義。企業家是企業的掌舵者和靈魂,企業家精神的充分發揮依賴于良好的環境。新制度經濟學指出,制度激勵是創新的決定性因素(Acemoglu et al., 2005b),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趨勢下,在制度驅動創新理念的引領下,領導層意識到通過優化營商環境實質性地激發企業家精神的重要性,從而激發出經濟增長潛力(高志剛等,2023)。對于企業家激勵而言,一項主要內容就是高管在職消費。企業高管雖然是代理人,但作為企業家精神的實踐者和企業資源的管理者,決定著企業實際經營中重大決策的制定和實施,企業的創新活動與高管息息相關。在我國政府大力弘揚創新精神和企業家精神的營商環境下,營商環境能否通過對企業家的激勵,如高管在職消費影響到企業創新需要進一步的實證檢驗。

一方面,在營商環境與企業創新的相關研究中,部分學者對特定的經濟環境、法律環境、文化環境等進行了探討(周洲等,2023;魏濤等,2024;馬永遠等,2024),研究營商環境的某一方面對企業創新的影響,或將營商環境作為調節變量而未聚焦于營商環境本身對企業創新的影響(李堅飛等,2023;陳西嬋等,2024);另一方面,已有的基于制度基礎觀對微觀企業創新行為的探討,大多忽略了高管對企業行為的重要作用,因而未能厘清宏觀營商環境作用于微觀企業行為的內在機理。可見,現有研究并未能解答上述問題。為此,本文嘗試基于高管在職消費這一視角,探討營商環境影響企業創新的內在機理,研究目前鮮有文獻關注的高管在職消費在營商環境與企業創新之間的傳導機制:營商環境的改善能夠通過提升高管在職消費促進企業創新,以豐富企業創新及營商環境領域的相關文獻。

鑒于此,本文以2012—2022年A股非金融類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研究我國弘揚創新創業精神及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的現實背景下,營商環境對企業創新的作用機制及影響,并對此做出相應解釋。本文研究思路為:首先,基于制度經濟學探討營商環境對企業的薪酬契約、創新投入的作用機理;其次,對樣本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通過構建面板固定效應模型,估計營商環境對企業創新的影響;再次,通過中介檢驗分析營商環境通過高管在職消費影響企業創新的傳導機制,并做穩健性檢驗和異質性分析;最后,依據實證分析結果進行討論分析,并得出相應的政策啟示。

本文的邊際貢獻為:第一,從高管在職消費視角研究宏觀營商環境與微觀企業創新之間傳導機制的文獻較為缺乏,本文在制度環境與高管薪酬相關理論的基礎上,構建營商環境通過高管在職消費影響企業創新的傳導機制,并通過中介效應進行檢驗,以此對比不同產權性質和不同行業性質下這一傳導效應的差異,考察在國有企業與非國有企業、林業企業與非林業企業的異質性分析中,影響結果是否與總樣本相同;第二,在營商環境對高管在職消費影響的研究中,從高管薪酬契約成本的視角,探究營商環境對高管在職消費影響的研究較少,本文結合弘揚企業家精神的時代環境,深入研究營商環境對于高管在職消費的影響;第三,針對不同產權和不同行業的企業,為優化營商環境、暢通“營商環境—企業創新”傳導機制、提高企業內部治理效率,特別是林業企業,通過加大高管在職消費激勵效能和營商環境優化力度,為企業創新提供強力支持等方面提出政策啟示。

2文獻回顧與評述

營商環境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中所面臨的由政府所塑造的制度軟環境和基礎設施等硬環境”(李志軍等,2021),即市場環境、法治環境、政務環境、人文環境和基礎設施等企業在整個生命周期中所面臨的綜合外部環境(李春濤等,2024)。企業創新實質是從知識創新、科研創新到產品創新,并包含多重創新要素投入的價值鏈條,營商環境在這個系統化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龔廣祥等,2020)。新制度經濟學指出,制度是企業創新的決定性因素(Acemoglu et al., 2005b),在創新活動中,營商環境作為一種“游戲規則”,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創新投入的成本和效率,影響企業創新活動的過程和結構,企業(或產業)資源配置效率根植于所處的營商環境。良好的創新環境能夠為企業提供豐富的創新資源和專業的創新服務中介,激發各類市場主體進行創新(汪建成等,2021)。研究營商環境是否以及通過哪些渠道促進了企業創新,學術界涌現出一批相關文獻。

理論上看,良好的營商環境有助于促進企業創新,這種正向影響能夠通過四種渠道實現。第一,良好的營商環境有利于降低企業創新成本,減少了高風險、見效慢、長期收益大的技術創新項目的融資難度,加快了技術創新項目的實踐進度,有助于企業家在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中把握市場機會,提升企業家的創新動力和創新投入(何曉斌等,2021;張中華等,2022)。第二,頻繁的創新活動能夠強化市場競爭,產生熊彼特提出的“創造性破壞”過程(Schumpeter, 1942),這一動態過程使得企業家的各種創業構思和商業計劃在市場中得以驗證,最終被市場認可或淘汰(李春濤等,2024)。第三,營商環境好的地區,法治環境和政務環境較好,有利于各類生產要素實現跨區域、跨行業間的流動,提升資源配置效率,促使企業觸達更多的創新資源和融資渠道,獲取豐富、便捷的資金支持(Acharya et al., 2014;曲永義等,2022;王燕武等,2024;曹曉路,2024)。第四,人文環境和基礎設施優越的地區,文化設施豐富,人才培訓和教育儲備優良,基礎設施完備,可以提供企業創新運行的基礎條件,吸納更多的科技專業人才,為企業創新活動提供廣泛的產業配套設施和人力資本孵化等相關條件(王曙光,2024;李佳等,2024)。可見,優化營商環境能夠對企業的創新投資決策和投資成本以及企業家創新動力產生關鍵作用,進而影響企業創新。

在新發展格局的現實背景下,學者們開啟了營商環境對企業創新的影響機制分析。多數研究認為,優化營商環境能夠降低交易成本,緩解融資約束,從而促進企業創新(席龍勝等,2021;閆永生等,2021;許堅等,2022)。李園園等(2022)和熊云飚等(2024)通過構建營商環境指標發現,營商環境通過緩解融資約束促進企業創新;霍春輝等(2022)指出,提高市場競爭、緩解融資約束是營商環境提升企業創新質量的重要路徑;李政等(2024)基于企業技術創新“專利泡沫化”視角,指出優化營商環境可以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緩解企業融資約束,進而提升制造業企業技術創新質量。另外,部分學者基于具體營商環境展開分析。唐飛鵬等(2022)指出,優化稅收營商環境通過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緩解融資約束、減少經營不確定性和增加現金流四個方面促進企業創新質量的提升;孫湘湘等(2023)研究發現,商事制度改革降低了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改善了市場創新環境,進而提高了企業創新水平。與此同時,部分學者從風險預期、數字化程度和金融發展水平視角切入,進行營商環境對企業創新的影響機制分析(陳西嬋等,2024;傅柱等,2024;李春濤等,2024)。此外,良好的制度環境可以穩定企業家創新的預期,為企業家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提供一個良好的行為規范并降低交易成本。因此,研究宏觀營商環境如何通過企業高管作用于企業創新,對于深刻認識營商環境的微觀經濟效果十分重要。韓書成等(2022)選取2009—2018年30個省份的市級面板數據,指出企業家精神是營商環境與技術創新的中介變量。高管是企業創新決策的制定者和實施者,從高管在職消費視角研究營商環境與企業創新傳導機制的文獻較為匱乏,同時,已有文獻對于高管在職消費經濟后果的研究結論并不一致。有文獻研究發現,在職消費增加了高管的隱性收入和福利,減少了高管的后顧之憂,提升了企業的技術創新投入(翁辰等,2022;郝清民等,2023);而有的文獻則認為,高管在職消費本質上是一種基于權力的私人收益,侵占創新資源,不利于企業創新(楊興全等,2023)。

綜上所述,已有研究對營商環境和企業創新問題進行了較為廣泛的討論,為本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還存在拓展空間:一是結合企業家精神,從高管在職消費視角,研究營商環境對企業創新作用機制的文獻較為匱乏;二是高管在職消費對企業創新影響的研究結論尚不統一;三是多為全國的整體性樣本研究,而通過劃分企業所有權性質和行業性質進行對比的關注度較為欠缺,尤其缺乏對林業上市公司相關研究的細化分析。為彌補上述研究不足,本文從高管在職消費視角研究營商環境對企業創新的影響機理,深化對高管在職消費利弊的認識,對于現有研究進行一定程度上的補充和深化。

3理論分析框架與研究方法

關于營商環境對企業創新的影響,國內外學者已經從多個角度開展理論和實證研究。本文在借鑒已有研究的基礎上,基于企業家精神,從高管在職消費視角,深入剖析營商環境影響企業創新的作用機制,構建營商環境對企業創新影響的理論分析框架,同時提出研究假設,并選取中介效應模型進行實證分析。

3.1理論分析框架

本文為研究營商環境對企業創新的影響效果,一方面,從制度經濟學視角分析營商環境對企業創新的直接效應;另一方面,考慮到企業內部高管在職消費問題,從這一新的視角探討營商環境對企業創新的影響路徑和效果。

3.1.1營商環境與企業創新

新制度經濟學認為,制度作為一種激勵從根本上激發了各項創新活動的產生和發展(Acemoglu et al., 2005a),營商環境作為游戲規則決定了企業家活動的相對報酬,進而決定企業家將企業家精神施展在生產性活動還是非生產性活動上(Baumol, 1990)。企業家精神的核心是創新,良好的營商環境可以穩定企業家創新的預期,為企業家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提供良好的行為規范并降低交易成本,相反,不良的營商環境降低企業從事生產性活動的積極性,促使企業轉而投向非生產性活動。因此,營商環境作為企業所處區域的綜合環境,在影響市場主體經濟活動的同時,直接影響企業的生產方式和經營策略的選擇(李志軍等,2021)。對于企業而言,所在地的法治環境、政務服務水平、人才資源豐富度、金融服務水平、歷史和人文條件、基礎設施配備等要素組成的系統化營商環境,影響了企業創新預期和創新投入水平(李春濤等,2024)。在新制度經濟學的理論框架下,良好的營商環境可以通過三種方式對企業創新產生直接影響。

第一,營商環境通過市場競爭推動企業創新。激烈的市場競爭能夠提升企業創新動力,使企業“逃離”競爭,在市場環境中處于優勢地位(Chen et al., 2019)。良好的營商環境能夠培育公平競爭的市場,促使企業間進行有效競爭,培育競爭學習文化,深化市場競爭力度,解決信息不對稱痛點,激發企業進行實質性創新活動和生產性活動,推動企業創新高質量發展(霍春輝等,2022)。

第二,營商環境通過緩解融資約束推動企業創新。一方面,良好營商環境能夠降低外部環境不確定性,減少信息不對稱問題,緩解融資約束,增強企業研發投資力度和意愿(Hsu et al., 2014;霍春輝等,2022);另一方面,政府高質量的服務效率、“放管服”的多維度改革、親清統一的政商關系等,有助于降低企業運營的諸多成本,減少企業融資成本和融資阻礙,進而優化企業創新水平(唐飛鵬等,2022;楊玲等,2023)。

第三,營商環境通過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推動企業創新。營商環境優越的地區,法制環境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大。知識產權保護好的地區有助于權利人通過更低的費用、更短的時間、更有效的方式維護其知識產權,減少企業創新知識外溢,降低創新租金損失(Giarratana et al., 2014;Buss et al., 2015),履行事中和事后監督,維護和保障知識產權保護,增強企業創新意愿,鼓勵企業家從事生產性經營活動,激發企業創新行為(李健等,2022;方曉暉等,2023)。綜上,強化市場競爭、緩解融資約束和知識產權保護三種營商環境影響路徑都可以促進企業創新。因此,提出假設H1。

H1:營商環境的改善能夠促進企業創新。

3.1.2營商環境、高管在職消費與企業創新

高管在職消費是指企業對高管貨幣薪酬支出之外的消費性支出,是高管所在職位賦予的特殊待遇。在職消費是契約不完備的必然產物,是公司經營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成本,其存在具有一定合理性,過度的在職消費會損害公司價值(宋春霞等,2024)。已有關于在職消費的研究形成了“效率觀”和“代理觀”兩種對立的觀點。支持“效率觀”的學者認為,在職消費是一定程度上對于高管薪酬的補充,因此能夠激發高管提升工作效率(張曾蓮,2024)。支持“代理觀”的學者基于委托代理理論指出,高管為了實現自身效用最大化,在監督不完備的情況下會增強自身的非貨幣福利(徐嘉倩等,2024),大多數企業高管的在職消費不合理,其在職消費水平隨著貨幣薪酬的增加而提升,部分企業高管在職消費甚至處于失控狀態(Yermack, 2006;Luo et al., 2011)。持有股權少的高管,其在職消費的成本由自身承擔的部分微乎其微,加劇了高管偏好更多的非貨幣薪酬。因此,在職消費作為代理成本的表現形式之一,損害股東利益(孫世敏等,2022)。可見,“效率觀”認為正常的在職消費具有積極作用,“代理觀”認為在職消費尤其超額在職消費是管理層攫取私人利益的手段。

現有研究營商環境影響高管在職消費的文獻主要從營商環境的細分領域研究其對高管在職消費的影響,大部分研究認為隨著市場環境、法治環境、政務環境的改善,高管在職消費隨之減少。市場環境優越、市場化程度高的環境中,企業競爭的加劇使得企業面臨破產清算的威脅,這種壓力迫使高管勤勉工作,更加慎重地經營管理企業,降低在職消費的過度使用(吳虹雁等,2020)。一些文獻基于中國轉型期的經濟特點和政治特點,從薪酬管制和政策負擔的角度研究影響中國上市公司高管在職消費的制度性原因。面對薪酬管制造成的貨幣性薪酬不足,高管往往通過在職消費進行彌補,而企業承擔政策性負擔導致的業績下滑降低了高管貨幣性薪酬,高管會選擇通過在職消費增加自身收益(趙純祥等,2019;孫世敏等,2021)。鄧祎璐等(2023)、孫倩(2024)研究發現,非處罰性監管和稅收征管數字化降低了企業高管在職消費水平。然而,在職消費雖然被認為是代理問題的體現,但是作為一種被規定了用途的激勵方式,有時比沒有規定用途的貨幣薪酬更能讓高管與公司利益保持一致。陳冬華等(2010)研究指出,隨著市場化水平的提高,在職消費契約的交易成本在降低,高管在職消費的運用越多。本質上,在職消費更多地體現高管的自我激勵。隨著我國營商環境的改善以及對企業家精神的弘揚,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和培育了企業家精神,調動了企業家的積極性和創新力,促進高管的自我激勵,從而提高高管在職消費水平。

現有研究在職消費影響企業創新的文獻中,一方面,在職消費除了可以視為對高管專有的福利外,還能夠保障高管的權益,提高高管工作效率,增加企業技術創新投入(翁辰等,2022;郝清民等,2023)。同時,企業維護與政府官員和生意伙伴的“關系網絡”所產生的在職消費,能夠幫助企業獲取更多的社會資源,減少交易成本,增加企業價值。近年來政府頒布了一系列政策,增加了國企在職消費的積極效應,自娛性支出在在職消費構成中所占的比例日益減小(張昭等,2021)。另一方面,有文獻指出,由于在職消費具有隱蔽性特點,高管往往會將自娛性消費歸入在職消費,這種非生產性用途的支出侵占了公司的創新資源,降低了企業的研發投入和投資效率(狄靈瑜等,2021;錢翠翠等,2024)。吳虹雁等(2020)研究發現,高管通過過度投資的手段達到增加私人收益的目的,損害了公司收益。眾所周知,企業的創新活動具有高風險性和長周期性,高管的任期和報酬主要依賴于短期收益,在職消費能夠減少高管的后顧之憂和短視傾向,提升高管創新意愿。同時,在職消費作為一種激勵手段,賦予了高管成就感和自我價值實現的滿足感,能夠鼓勵高管努力工作以獲得在職消費權力,從而提升企業運營效率和企業價值。對于高管而言,創新投入能夠使企業在長期的發展中提升價值,因此在職消費在某種程度上鼓勵了高管對企業創新項目的投資。因此,提出假設H2。

H2:營商環境的改善能夠通過高管在職消費促進企業創新。

3.2研究方法

4數據來源、描述性統計及典型事實分析

借鑒目前多數學者的研究思路,本文主要采用滬深A股上市公司數據進行分析,數據來源于國泰安數據庫和樊綱市場化指數。在模型估計前,通過變量說明和描述性統計進行觀察,并進行典型事實分析,為本文實證研究結論提供依據。

4.1數據來源

本文選取2012—2022年滬深兩市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具體的數據篩選過程為:(1)剔除金融類公司;(2)剔除*ST、ST以及主要變量缺失的樣本;(3)以1%的水平進行Winsorize處理,得到3088家樣本公司和21268個觀察值。由于模型中部分數據采用滯后一期處理,最終共有17732個觀察值。營商環境數據采用樊綱市場化指數,其他數據主要來自CSMAR數據庫。其中林業上市公司參考2012年修訂版《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本文選取2012—2022年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布的行業分類中業務為林業、造紙及紙制品、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業和家具制造業等相關的涉林上市公司(羅穎等,2023)。

4.2變量選取

根據理論分析框架,本文選取企業創新作為被解釋變量、營商環境作為解釋變量、高管在職消費作為中介變量,選取股權集中度、企業成立年限、獨立董事比例、企業規模、杠桿比率、總資產收益率、凈現金流、董事長與總經理兩職合一作為控制變量,企業性質、行業性質作為虛擬變量,以提高實證結果的準確度。變量說明如表1所示。

(1)被解釋變量:企業創新(Inno)。在眾多不同行業和不同企業中,企業創新產出差異性明顯,創新的最終產出也會受到各種外在因素的影響,與此同時高管的一系列創新相關的經營管理行為與企業創新投入關系更為密切,由于本文以高管為切入點分析其薪酬對創新的作用,因而用創新投入衡量企業創新水平,借鑒李全等(2024)的做法,采用研發投入與總資產之比衡量。由于研發投入取決于上一年的企業經營狀況,企業的研發投入額一般在年初確定(黨力等,2015),本文中企業創新水平采用創新投入的滯后一期衡量。

(2)解釋變量:營商環境(Inst)。已有文獻對中國各地區營商環境的度量多來自于市場化水平,其中以《中國分省份市場化指數報告》最具代表性,該指數用量化的方法從多維度衡量了中國正式的營商環境情況,并體現了各個地方營商環境的差異性。市場化指數更新至2019年,借鑒陳歡等(2022)的處理方式,本文基于歷年市場化指數平均增長水平預測2020—2022年市場化指數。

(3)中介變量:高管在職消費(Perk)。參照Luo等(2011)和錢翠翠等(2024)的研究,用將管理費用剔除董事薪酬、監事薪酬、高管薪酬和無形資產攤銷等之后的金額衡量在職消費。

(4)控制變量:企業創新會受到企業基本特征相關因素的影響,為了增加研究的可靠性,參照羅穎等(2023)、趙杜悅等(2024)、張杰等(2024)的研究,本文設置股權集中度(Top1)、企業成立年限(ln age)、獨立董事比例(Indep)、企業規模(Size)、杠桿比率(Lev)、總資產收益率(Roa)、凈現金流(Cfo)、董事長與總經理兩職合一(Dual)作為控制變量,此外考慮到產權、行業的異質性,分別對企業性質(Soe)、行業性質(Industry)進行虛擬變量設置。

4.3描述性統計

主要變量的描述性統計結果如表2所示。數據顯示,上市公司創新水平的平均值較低,研發投入與總資產之比的平均值為2.30%,中位數為1.90%。營商環境的平均值為8.54,最大值為11.31,最小值為3.49,可見不同公司所處的營商環境差異明顯,研究不同營商環境對企業創新的影響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4.4典型事實分析

為了全面且客觀地分析營商環境對企業創新的影響,本文在對營商環境指標和一系列變量進行常規的描述性統計的基礎上,從解釋變量和被解釋變量兩個視角的事實證據觀察營商環境對企業創新的促進作用是否可靠。2012—2022年A股上市公司所處地區市場化指數、研發投入與業務收入之比如圖1和圖2所示。

圖1顯示了我國林業企業和非林業企業的所處地區市場化指數呈現上升趨勢,林業企業和非林業企業的市場化指數均值介于6~10之間,中國企業所處的市場化整體水平較高,說明中國企業所在的營商環境較好。其中林業企業所處省份的市場化指數均值略高于非林業企業,并且都處于上升趨勢,說明我國林業企業和非林業企業所在的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圖2顯示了我國林業企業和非林業企業的研發投入與業務收入之比大體呈現增長趨勢,非林業企業的研發投入與業務收入之比與林業企業的研發投入與業務收入之比存在較大差異,數值介于0.02~0.05。其中,林業企業的研發投入與業務收入之比數值介于0.02~0.03;非林業企業的研發投入與業務收入之比數值介于0.04~0.05。可見非林業企業的研發投入與業務收入之比高于林業企業。林業企業研發投入與業務收入之比2018年后增長幅度有了明顯的上升,說明我國林業企業對企業創新的重視力度明顯增強。

5經驗性結果

在模型選擇基礎上,根據搭建的中介效應模型,對選取的變量和數據進行實證分析。首先,對數據進行多重共線性檢驗;其次,利用Stata 17.0軟件進行基準回歸和中介效應回歸分析,驗證本文的核心問題,即營商環境強是否能夠通過高管在職消費促進企業創新,并根據企業性質和行業性質做異質性分析;最后,通過變量替換法對估計結果進行穩健性檢驗,并針對實證結果做進一步解釋。

5.1共線性檢驗

企業創新是一個緩慢積累的過程,企業創新投入一般在年初決定,因此引入企業創新的滯后一期進行檢驗,減少了反向因果導致的內生性。考慮到本文所選取的變量之間可能存在高度相關而導致多重共線性問題,致使系數估計結果出現偏差,為此,本文基于方差膨脹因子(Variance Inflation Factor, VIF)檢驗多重共線性,判斷是否存在多重共線性問題,變量方差膨脹因子如表3所示。結果顯示各變量方差膨脹因子均值為1.32,數值介于1.03~1.81,最大為1.81,所有變量的VIF均小于5,說明本文變量不存在多重共線性問題。

5.2基準回歸分析

營商環境與企業創新的基準回歸結果如表4所示,主要考察營商環境對企業創新的影響效果,本文首先通過全樣本回歸分析,并在研究中根據企業的產權性質和行業性質將企業進一步劃分為國有企業和非國有企業,以及林業企業和非林業企業進行進一步分組的檢驗。

表4顯示,模型(1)營商環境對企業創新的回歸系數α1在全樣本、國有企業、非國有企業、林業企業和非林業企業樣本中分別為0.1253、0.0971、0.1270、0.2241和0.1252,并且全樣本、國有企業、非國有企業和非林業企業系數均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通過了檢驗,林業企業系數在5%的顯著性水平上通過了檢驗,可見營商環境的改善能顯著提升企業的創新水平。

綜上,假設H1通過驗證。這表明隨著營商環境的改善,企業的創新水平提高,即企業創新能力不僅取決于自身的資源稟賦,而且與面臨的營商環境密不可分,營商環境對企業創新具有顯著促進作用。這一結論也為我國優化企業外部環境,持續改進企業面臨的一系列市場環境、法治環境、政務環境、人文環境和基礎設施環境提供了理論依據。

5.3中介效應檢驗

為檢驗高管在職消費在“營商環境影響企業創新”中的中介效應,本文首先進行全樣本回歸分析,營商環境、高管在職消費與企業創新的中介效應檢驗結果如表5所示。

依據中介效應檢驗,模型(1)營商環境對企業創新的回歸系數α1為0.1253,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顯著,可見營商環境的改善提升了企業創新水平,由此假設H1通過驗證;模型(2)高管在職消費對營商環境的系數β1為0.0412,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顯著;表5第4列檢驗了控制中介變量高管在職消費后,全樣本中營商環境對企業創新系數η1為0.1251,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顯著,高管在職消費與企業創新系數η2為0.2952,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顯著,即模型(3)系數均顯著。為了進一步驗證結論的可靠性,本文構建了Sobel Z統計量,分析中介效應β1×η2的顯著性。從表5可見,Sobel Z統計量為3.0775,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顯著,即中介效應存在。中介效應檢驗結果表明,高管在職消費在營商環境與企業創新之間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即營商環境可以通過高管在職消費促進企業創新,由此假設H2得以驗證。

5.4異質性分析

本文根據企業產權性質和行業性質兩種不同情況構建營商環境對企業創新影響的異質性分析。(1)根據企業產權性質,將其劃分為國有企業與非國有企業,并進行異質性分析;(2)根據企業行業性質,將其劃分為林業企業與非林業企業,并進行異質性分析。通過對數據進行分組回歸,獲取對比性回歸分析結果。

5.4.1企業性質異質性分析

從產權屬性維度看,國有企業和非國有企業無論是在企業規模、企業創新能力還是面臨的薪酬約束、市場競爭等方面均有顯著性差異,因此,營商環境、高管在職消費對國有企業和非國有企業創新投入影響可能會存在差異,本文分別對兩類企業進行中介效應檢驗,結果如表6所示。由表6可以發現,在國有企業中,系數β1并不顯著,且Sobel Z統計量不顯著,高管在職消費在營商環境與企業創新的中介效應并未通過檢驗。而在非國有企業中,系數α1、β1、η2均顯著,Sobel Z統計量為4.3992,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顯著,因此高管在職消費在營商環境與企業創新之間存在中介效應。由以上結果可知,從產權屬性來看,相對于國有企業,營商環境更容易通過高管在職消費促進非國有企業創新。

5.4.2行業性質異質性分析

長期以來,林業企業對自然資源的依賴性較高,且經營方式單一,弱化了林業企業在面對外部環境變化時的抗壓性(王鋼等,2023)。因此,營商環境、高管在職消費對林業企業和非林業企業創新投入影響可能會存在差異,本文分別對兩類企業進行中介效應檢驗,檢驗結果如表7所示。根據檢驗結果可以發現,在林業企業中,系數β1并不顯著,且Sobel Z統計量不顯著,高管在職消費在營商環境與企業創新的中介效應并未通過檢驗。而在非林業企業中,系數α1、β1、η2均顯著,Sobel Z統計量為2.8113,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顯著,因此高管在職消費在營商環境與企業創新間存在中介效應。由上述結果可知,相對于林業企業,營商環境更容易通過高管在職消費促進非林業企業創新。

5.5穩健性檢驗

為確保研究結果可靠,本文采用變量替換法進行穩健性檢驗。依據張杰等(2024)的做法,本文用研發支出與業務收入比(RInno)測度企業創新,再次進行回歸分析進行穩健性檢驗,結果如表8所示。

表8結果表明,在國有企業中,系數β1并不顯著,且Sobel Z統計量不顯著,高管在職消費在營商環境與企業創新的中介效應并未通過檢驗;而在非國有企業中,系數α1、β1、η2均顯著,Sobel Z統計量為4.1823,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顯著,因此非國有企業的高管在職消費在營商環境與企業創新之間存在中介效應。由上述結果可知,相對于國有企業,營商環境更容易通過高管在職消費促進非國有企業創新。高管在職消費在營商環境與企業創新之間的中介效應在全樣本以及非國有企業樣本中通過顯著性檢驗,因此本文的研究結論保持不變。

5.6進一步研究

本文在對高管在職消費研究基礎上補充考察高管超額在職消費,借鑒已有高管超額在職消費衡量的相關研究,探究高管超額在職消費在營商環境與企業創新之間的中介作用。

營商環境、高管超額在職消費與企業創新的中介效應檢驗結果如表9所示。

表9結果表明,在國有企業中,系數β1并不顯著,且Sobel Z統計量不顯著,高管超額在職消費在營商環境與企業創新的中介效應并未通過檢驗。而在非國有企業中,系數α1、β1、η2均顯著,Sobel Z統計量為4.6207,在1%的顯著性水平上顯著,因此非國有企業的高管超額在職消費在營商環境與企業創新之間存在中介效應。由上述結果可知,高管超額在職消費在營商環境與企業創新之間的中介效應在非國有企業中通過顯著性水平檢驗。因此,與國有企業相比,營商環境更容易通過非國有企業高管超額在職消費影響企業創新。

林業既是國家重要的公共事業,也是國民經濟重要的基礎產業,為了進一步了解營商環境、高管超額在職消費與林業企業創新,根據前文對于樣本企業的分組,考察林業企業和非林業企業的異質性,營商環境、高管超額在職消費與企業創新的中介效應檢驗結果如表10所示。

表10結果表明,在林業企業和非林業企業中,系數α1、β1、η2均顯著,并且Sobel Z統計量分別為1.7313和3.8867,在10%和1%的顯著性水平上顯著。由上述結果可知,高管超額在職消費在營商環境與企業創新之間的中介效應在林業企業和非林業企業中均通過顯著性水平檢驗。因此林業企業和非林業企業的高管超額在職消費在營商環境與企業創新之間均存在中介效應。可見,與高管在職消費不同,高管超額在職消費在林業企業和非林業企業的營商環境與企業創新中均存在中介效應,營商環境能夠通過林業企業和非林業企業的高管超額在職消費影響企業創新。

6研究結論、討論與政策啟示

本文通過收集2012—2022年中國A股上市公司數據作為研究樣本,系統分析營商環境如何影響企業創新以及高管在職消費的中介作用,同時對企業的異質性展開深入分析。基于研究結果開展討論并提出有針對性的政策啟示,為更好地優化營商環境、促進企業創新提供理論和實證依據。

6.1研究結論

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鼓勵更多社會主體參與創新創業,是扎實推進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實施的關鍵。在我國政府大力弘揚創新精神和企業家精神的營商環境下,作為激勵企業家精神的一項重要措施,本文就高管在職消費在營商環境與企業創新之間發揮的作用展開研究,借助2012—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數據,通過中介效應分析,實證檢驗營商環境通過高管在職消費影響企業創新的內在機理,得出3點研究結論。

(1)營商環境的優化能夠顯著提升企業創新水平,促進效應為0.1253。即營商環境越好,對企業創新的促進作用越明顯。進一步考慮企業性質異質性和行業異質性后發現,營商環境的改善對于國有企業、非國有企業、林業企業和非林業企業的創新投入均有顯著的促進作用,促進效應分別為0.0971、0.1270、0.2241和0.1252,促進效應顯著。

(2)從作用機制來看,營商環境可以通過提升高管在職消費促進企業創新,高管在職消費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并且這一傳導機制受企業性質和行業性質的影響,相對于國有企業和林業企業,營商環境更容易通過高管在職消費促進非國有企業和非林業企業創新。

(3)營商環境的改善能夠通過高管超額在職消費促進企業創新,高管超額在職消費具有部分中介作用,這一傳導機制受企業性質的影響,相對于國有企業,營商環境同樣更容易通過高管超額在職消費促進非國有企業創新。同時,這一傳導機制不受行業異質性的影響,營商環境能夠通過林業企業和非林業企業的高管超額在職消費影響企業創新。

6.2討論

本文在參考已有理論及實證研究的基礎上,進行了相應的創新和擴展:從營商環境和高管在職消費兩個視角,構建了營商環境通過高管在職消費影響企業創新的傳導機制,并通過中介效應進行檢驗,同時在此基礎上對不同產權性質和不同行業性質下的傳導效應差異進行穩健性檢驗,得出的部分結論與已有研究結果一致,還有部分結論則是對已有研究結果的補充。此外,由于選取的研究對象不同,本文也得出了一些新結論,豐富了現有關于高管在職消費和企業創新的研究。

(1)營商環境的改善能夠促進企業創新,這與汪建成等(2021)觀點相同。已有研究認為營商環境作為一種“游戲規則”,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創新投入的成本和效率(Acharya et al., 2014;Hsu et al., 2014),從而影響企業創新活動的過程和結構。企業(或產業)資源配置效率根植于所處的營商環境,良好的創新環境能夠為企業提供豐富的創新資源和專業的創新服務中介,激發各類市場主體進行創新。本文在此基礎上通過企業性質異質性和行業異質性分析也發現,無論是國有企業和非國有企業,還是林業企業和非林業企業,營商環境的改善均能夠促進企業創新投入。

(2)營商環境的改善能夠通過高管在職消費促進企業創新。學界關于高管在職消費在營商環境與企業創新中傳導機制的探討不足。本文明確了營商環境的改善通過高管在職消費促進企業創新的現實可能,經驗性結果顯示,營商環境的改善能夠促進高管在職消費,這與陳冬華等(2010)的觀點相似,與鄧祎璐等(2023)、孫倩(2024)的觀點相悖。可能的原因在于:公司內部資源稟賦差異能夠體現營商環境對高管在職消費的影響程度,本文的異質性分析也從側面進行了印證,對于國有企業和林業企業而言,營商環境的改善不能提升高管在職消費,而對于非國有企業和非林業企業而言,營商環境的改善能夠顯著提升高管在職消費。

今后可從兩個方面開展更為深入的研究:一是本文僅探討了高管在職消費這一非貨幣性薪酬變量在營商環境與企業創新之間的傳導機制,未來可結合高管薪酬,進一步探索營商環境影響企業創新戰略的作用機理;二是本文僅以林業上市公司作為異質性研究的樣本,后續研究可以嘗試關注非上市林業公司,非上市林業公司和上市公司在企業規模、管理方式、股權結構等方面存在顯著的差異,進一步探討高管在職消費對非上市公司企業創新的影響,可能會對現有研究做出更好的補充和完善。

6.3政策啟示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營商環境制度供給和制度激勵已成為提高企業創新水平時要考慮的必然問題,本文為鼓勵和優化創新導向型營商環境以及從高管在職消費視角培育和激發企業家創新精神提供了新思路,具有重要的政策參考意義。基于上述研究結論和討論,本文提出4點政策啟示。

(1)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促進企業創新。降低制度性成本,最大限度激發企業家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穩定企業家和投資者的預期,使制度與企業家精神二者間形成良性循環,實現“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協同。釋放市場活力,促進資源有效配置,鼓勵、支持與保護真正提升創新績效、實現技術突破的實質性創新活動,提高企業自主創新動力,進而提高企業創新水平。

(2)完善企業高管激勵機制,調動高管創新積極性、提高高管創新意愿。高管在職消費作為隱性薪酬,相對于顯性薪酬具有更高的靈活性,重視合理高管在職消費的激勵效應,如在職消費在改善工作環境、提高工作效率和強化管理層認同感等方面發揮的重要積極作用。探索高管在職消費與企業創新相結合的激勵機制,約束高管短期行為,將高管利益與企業長遠發展掛鉤。

(3)突出企業產權性質與所處行業的差異,不斷改善營商環境,推動企業高質量創新。激發國有企業創新熱情和創新潛能,加大對民營企業、外資企業等眾多企業的各項支持,為其創新活動順利進行提供便利條件。“因行業制宜”優化營商環境,支持林業企業創新發展,引導非林業企業轉變思維,激發營商環境的創新激勵作用。

(4)重視營商環境對林業企業創新投入的助推作用。林業企業要充分發揮營商環境各要素的作用,拓展企業融資途徑,改進自身在研發、生產、內部管理及市場營銷等關鍵環節的創新投入成本和效率,從而實現價值鏈增值和競爭力提升。重視高管超額在職消費的激勵效應,為林業企業創新投入增加后勁,充分發揮高管激勵的正向動力效應。

參考文獻

曹曉路.“雙碳”目標下激勵我國低碳技術創新的法律機制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 2024, 41(5):80-89.

陳冬華,梁上坤,蔣德權.不同市場化進程下高管激勵契約的成本與選擇:貨幣薪酬與在職消費[J].會計研究, 2010 (11):58-66, 99.

陳歡,莊尚文,殷晶晶.市場化改革、企業家精神與經濟高質量發展[J].統計與決策, 2022, 38 (7):166-170.

陳西嬋,陳艷,羅正英,等.營商環境、研發補貼與國有企業實質性創新[J].科研管理, 2024, 45(2):155-164.

池國華,朱俊卿,王蕾. EVA薪酬機制與高管超額在職消費——基于內部控制的調節效應檢驗[J].科學決策, 2022 (5):138-148.

黨力,楊瑞龍,楊繼東.反腐敗與企業創新:基于政治關聯的解釋[J].中國工業經濟, 2015 (7): 146-160.

鄧祎璐,陳運森.非處罰性監管與高管薪酬契約:基于問詢函的證據[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23, 47 (2):114-125.

狄靈瑜,步丹璐.混合所有制改革制度背景下異質性大股東對企業創新投入的影響——基于國有企業和非國有企業的比較分析[J].研究與發展管理, 2021, 33 (4):152-168.

方曉暉,耿偉棟,袁野.知識產權保護、人力資本與企業創新[J].產業經濟評論, 2023 (5): 126-141.

傅柱,周鳴,張陳俊,等.營商環境對中小企業創新效率的影響研究[J].系統科學與數學, 2024, 44(6):1550-1569.

高志剛,李明蕊,韓延玲.企業家精神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影響研究——兼論數字普惠金融的調節作用[J].管理學刊, 2023, 36(2):25-43.

龔廣祥,吳清華,高思涵.土地市場化對區域技術創新的影響及作用機制[J].城市問題, 2020 (3):68-78.

韓書成,梅心怡,楊蘭品.營商環境、企業家精神與技術創新關系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 2022, 39(3):12-22.

郝清民,張欣悅.高管激勵、風險承擔與研發投入[J].商業研究, 2023 (2):109-117.

何曉斌,柳建坤,張云亮.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與企業創新投入[J].科研管理, 2021, 42(7):40-49.

霍春輝,張銀丹.水深則魚悅:營商環境對企業創新質量的影響研究[J].中國科技論, 2022 (3):42-51.

李春濤,閆宇聰,李嘉琪.營商環境與企業創新——來自工商注冊數據的證據[J].產業經濟評論, 2024 (3):79-101.

李佳,吳靜怡,曹睿涵.金融科技能否打通城市創新之路?——來自科技企業進入的經驗證據[J].金融評論, 2024 (2):114-134.

李堅飛,水會莉,宋聞.營商環境、政策支持與企業創新激勵——來自中國A股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南開管理評論, 2023, 26 (5):39-49.

李健,張金林,董小凡.數字經濟如何影響企業創新能力:內在機制與經驗證據[J].經濟管理, 2022, 44 (8): 5-22.

李全,李姿璇,樊軼俠.重點產業政策、金融化與企業創新投入[J].南開經濟研究, 2024 (3):181-198.

李園園,張廣勝.營商環境對不同所有制企業研發投入的影響[J].科學決策, 2022 (10):20-32.

李政,趙洪亮,孫圣濤.營商環境優化與企業技術創新質量——基于“專利泡沫化”問題的視角[J].學習與探索, 2024 (4):63-74.

李志軍,張世國,牛志偉,等.中國城市營商環境評價的理論邏輯、比較分析及對策建議[J].管理世界, 2021, 37(5):98-112, 8.

羅穎,戴永務,施正煌.冗余資源對林業上市公司數字化轉型的影響研究——基于社會網絡的調節效應分析[J].林業經濟, 2023, 45 (10):62-81.

馬永遠,薛立國.宗族文化與企業技術創新績效——制度復雜性戰略響應視角[J].技術經濟, 2024, 43(3):121-133.

錢翠翠,郭孝菊.在職消費與制造業高質量發展[J].稅務與經濟, 2024 (1):82-96.

曲永義,王可.中國政務服務信息化及其對企業創新的影響研究[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 2022, 39 (4):25-44.

宋春霞,姬靜然.非國有股東治理與國企高管超額在職消費——基于有效激勵和權力約束的雙重視角[J/OL].會計之友, 1-9(2024-01-30)[2024-06-15]. https://link.cnki.net/urlid/14.1063.F.20240129.1121.002.

孫倩.稅收征管數字化抑制了企業高管在職消費嗎?——來自金稅三期工程的經驗證據[J].西部論壇, 2024, 34 (1):96-110.

孫世敏,陳怡秀,劉奕彤.合謀掏空對高管隱性薪酬及其經濟效應影響研究——考慮業績風險與高管依附性特征[J].管理工程學報, 2022, 36(2):109-122.

孫世敏,張漢南.高管薪酬粘性形成機理與傳導路徑研究——基于薪酬外部公平性視角[J].管理評論, 2021, 33(10):195-207.

孫湘湘,王賢彬,黃亮雄.營商環境與企業創新——基于商事制度改革的理論分析與實證檢驗[J].產業經濟評論, 2023 (6):67-80.

唐飛鵬,霍文希.稅收營商環境優化與企業創新質量——基于稅務系統“放管服”改革的經驗證據[J].財政研究, 2022 (12): 91-106.

汪建成,楊梅,李曉曄.外部壓力促進了企業綠色創新嗎?——政府監管與媒體監督的雙元影響[J].產經評論, 2021, 12 (4): 66-81.

王鋼,趙霞.數字化能否提升危機期間農林企業的韌性?——來自174家上市公司數據的證據[J].林業經濟, 2023, 45 (8):72-96.

王曙光.優質產業營商環境構建與新質生產力發展[J].新視野, 2024 (4):55-64.

王燕武,莫長煒.政務誠信與企業創新質量[J].當代財經, 2024 (4):17-29.

魏濤,朱欽林.經濟政策不確定性、內外部治理因素與企業創新績效[J].宏觀經濟研究, 2024 (1):4-18.

翁辰,馬良澤.高管薪酬激勵與企業創新——基于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2, 28 (3): 67-81.

吳虹雁,奚婧.高管薪酬激勵、在職消費與企業過度投資——基于不同市場環境的分析視角[J].財會通訊, 2020 (14):33-37.

席龍勝,萬園園.營商環境優化促進創新的機制及其異質性研究[J].經濟縱橫, 2021 (11):52-60.

熊云飚,代宇杰.營商環境、融資約束與企業綠色技術創新[J].財會月刊, 2024, 45 (5):115-122.

徐嘉倩,史珂,徐莉萍,等.管理層權力下沉與高管薪酬激勵效率損失[J].當代財經, 2024 (1):86-99.

許堅,沙添越.營商環境、技術創新與全要素生產率[J].調研世界, 2022 (4):49-57.

閆永生,邵傳林,劉慧俠.營商環境與民營企業創新——基于行政審批中心設立的準自然實驗[J].財經論叢, 2021 (9):93-103.

楊玲,田志龍,李連翔,等.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的政府賦能機制——基于宜昌市依托龍頭企業的公共技術服務中心的案例研究[J].中國軟科學, 2023 (4):86-97.

楊興全,陳飛,王麗麗.機構投資者網絡如何影響公司現金持有?——基于網絡治理效應的經驗證據[J].現代財經, 2023, 43(4):40-63.

張曾蓮,馮勇杰,張靜嫻.在職消費、內部薪酬差距與企業ESG表現——一個效率觀的隱性激勵視角[J].財會通訊, 2024 (2): 29-34.

張杰,范雨婷.創新投入與企業韌性:內在機制與產業鏈協同[J].經濟管理, 2024, 46 (5):51-71.

張昭,馬草原,楊耀武.薪酬管制會抑制企業高管的超額薪酬嗎?——基于2015年“限薪令”的準自然實驗[J].當代經濟科學, 2021, 43(5) :114-127.

張中華,劉澤圻.政府創新補助提高了企業全要素生產率嗎?——基于創新和非創新補助影響的比較研究[J].產業經濟研究, 2022 (3):113-127.

趙純祥,楊怏,何威風.政策性負擔、八項規定與國企高管隱性腐敗治理[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 2019 (1):75-85.

趙杜悅,宋保勝,劉淼,等.企業金融化分析與創新投入調節效應——基于2015—2021年滬深A股傳統制造業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管理學刊, 2024, 37 (2):140-158.

周洲,夏曉宇,李雅夢.法律保護能否提升企業創新質量?[J].科研管理, 2023, 44(4):127-135.

左喜梅,朱漢年.環境監管對企業綠色創新的影響研究——基于融資約束的中介效應檢驗[J].林業經濟, 2023, 45 (12):75-92.

Acemoglu D, Johnson S. Unbundling institutions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5a, 113 (5):949-995.

Acemoglu D, Johnson S, Robinson J A. Institutions as a fundamental cause of long-run growth [J]. Handbook of Economic Growth, 2005b (5):385-472.

Acharya V V, Baghai R P, Subramanian KV. Wrongful discharge laws and innovation [J].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014, 27(1) : 301-346.

Baumol W. Entrepreneurship: productive, unproductive and destructive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5) :893-921.

Buss P, Peukert C. RD outsourcing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fringement [J]. Research Policy, 2015, 44(4):977-989.

Chen K, Zhang Y, Fu X.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ollaboration: an emerging domain of innovation studies [J]. Research Policy, 2019, 48(1):149-168.

Giarratana M, Mariani 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nowledge sourcing and fear of imitation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4, 35(8):1144-1163.

Hsu P H, Tian X, Xu Y.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cross-country evidence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14, 112(1) :116-135.

Luo W, Zhang Y, Zhu N. Bank ownership and executive perquisites: new evidence from an emerging market [J].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2011, 17(2):352-370.

Schumpeter J.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 [M].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1942.

Yermack D. Flights of fancy: corporate jets, CEO perquisites, and inferior shareholder returns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6, 80(1):330-357.

(責任編輯韓杏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精品aⅴ在线视频| 欧美伦理一区| 国产精品吹潮在线观看中文| 91精品视频播放| 国产精品lululu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观看| 欧美一级爱操视频| 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软件| 久久综合色88| 2021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 福利视频一区| 一级毛片不卡片免费观看| 99r在线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第一区| 狼友视频国产精品首页| 日韩国产另类| 国产另类视频| 91麻豆久久久| 69综合网| 亚洲美女一级毛片| 热久久综合这里只有精品电影| 日本免费a视频| 亚洲最黄视频|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91| 国产一级毛片网站| 免费又黄又爽又猛大片午夜| 97精品久久久大香线焦|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 日本道综合一本久久久88| 国产欧美自拍视频| 亚洲青涩在线| 99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亚洲日本在线免费观看| 最新国产午夜精品视频成人| 亚洲av无码专区久久蜜芽| 国产在线自乱拍播放|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鬼色| 中文字幕永久视频| a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精品最新免费国产成人| 久久国产精品嫖妓| 国产成人无码播放| 国产精品蜜芽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高清板| 久久久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自拍偷拍欧美日韩| 国产超薄肉色丝袜网站| 无码精油按摩潮喷在线播放| 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免费一极毛片| 91成人试看福利体验区| 少妇精品网站| 精品国产网站|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麻豆精品 | 午夜欧美在线|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波多野结| 欧美一级在线| 亚洲第一视频网|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久久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色天天综合网| 伊人欧美在线| 草草线在成年免费视频2| 91最新精品视频发布页| 91视频首页| 国产综合精品日本亚洲777| 毛片免费在线视频|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免费网址| 欧美一级高清片久久99| 真实国产精品vr专区| 小说区 亚洲 自拍 另类| 999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精品久久 | 最新加勒比隔壁人妻|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va| 青草娱乐极品免费视频| 欧美中出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