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作家葉辛曾在文章《茶比湯色》中大贊“彝嶺苗山”茶,稱其“湯色清朗、綠瑩瑩的,如昨日剛沖出來時一模一樣”。文中提及的“彝嶺苗山”茶,正是出自2024年貴州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納雍縣山外山有機茶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制茶師張貴林之手。
“遇見茶,我遇見了更好的自己,正如每株茶樹,都歷盡風霜雨雪,卻擁有了最美的茗香……”近日,記者采訪了張貴林,她在講述自己與茶葉的故事時由衷地感嘆道。
心心在一藝,其藝必工;心心在一職,其職必舉。從2013年從事制茶至今,10年來,張貴林炒制的“彝嶺苗山”牌綠茶和紅茶在世界級及國家、省、市、縣級的評茶和斗茶活動中榮獲了110個獎項,包括“茶王獎”“特別金獎”“金獎”“特等獎”等。納雍縣山外山有機茶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茶產品市場占有率逐年提高,“彝嶺苗山”這一品牌也越來越響亮。
從鄉間的“苗家小妹”成長為全市五一巾幗標兵,榮獲全省五一勞動獎章;從一個“制茶門外漢”成長為“高級茶藝師”,榮獲諸多獎項;每一捧清茶,是歲月的沉香,也是人生的韻味;每一份榮譽,是成長和蝶變的見證,也是堅持和熱愛的動力。
緣起于一場邂逅
36歲的張貴林從事制茶已有10年,回想走過的這10年,有艱辛、有失敗、有成功、有喜悅……其中滋味好似一盞清茶,苦中帶甜、回味無窮。
說起張貴林和茶葉的故事,要從10年前一場美麗的邂逅開始。
2013年3月,正值春茶采摘季,此時張貴林剛從外面打工回到老家納雍縣維新鎮雄塊村,在朋友的邀約下,兩人一起來到姑開鄉,在納雍縣山外山有機茶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茶場采茶賺點零花錢。
“當我走進茶場,眼前一幅茶香景美的動人景象,讓我眼前一亮、心曠神怡,那一刻,生活中的一切委屈、壓抑似乎消減了很多,從此,我就愛上了這片綠,因為它給人希望?!睆堎F林回憶道,打定主意后,她決定留下,由此,便和茶葉結下了不解之緣。
“一壟壟茶樹遍布山嶺,隨著山勢綿延起伏,山間蒼翠的綠色映襯著穿著紅、藍、黃顏色衣服的人們,茶樹青翠碧綠,茶香彌漫山野,佇立茶山,微風襲來,感受著大自然的輕撫,體會著這一刻的舒暢愜意。”第一次走進茶場的場景常常出現在張貴林的夢境中,讓她至今難忘。
在淬煉中實現蝶變
“剛進公司時,我對茶葉一點都不了解,更別說炒茶了。在我的認知里,一口大鍋,鍋面朝外傾斜,炒茶師傅站在鍋前,手臂用力地翻炒就是炒茶……”進入公司的時間越久,張貴林就越意識到自己對茶葉知之甚少,也更加堅定了自己需要加強學習的決心。
“我什么時候才能喝到自己親手炒制的茶葉!”這是剛從事制茶的張貴林抱有的小小期待。
都說炒茶是火中取寶,炒茶時要面對幾百度的高溫,剛開始學炒茶的前兩個月,張貴林雙手燒傷、水泡遍布,臉受到茶毫刺激過敏,似針銼的痛。
雖然手受了傷,但炒茶技術一天天得到提升,讓張貴林感到十分欣慰。經過兩個月的刻苦練習,她如愿喝到了自己炒制的第一杯茶。
“剛開始時技術不穩定,失敗是常有的事。記得剛進公司不久,我做壞了一批價值8萬多元的茶,當時我的月工資才3000多元,要用我兩年的工資才能賠付,內心十分害怕和愧疚,然而公司負責人不但沒有要求我賠付,還安慰我說‘常勝將軍都有吃敗仗的時候,別放在心上’,之后還安排我去遵義參加培訓?!惫矩撠熑说膶捜荩審堎F林下定決心一定要提升自己的制茶技術,炒制出更好的茶葉。
時間和堅持讓張貴林在制茶的路上不斷成長,內心也更加熱愛這份事業。一雙巧手、滿捧茶香,耕耘于茶海、起舞于熱鍋;日出日落,與茶為伴,“點綠成金”……這是張貴林10年來的工作日常。
10年來,每當茶季來臨,炒茶房里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在炒茶房里一呆就是十幾個小時,這已成為她10年來的習慣。
“炒茶時,在高溫的作用下,一雙靈動的手在翻動中化腐朽為神奇,將大自然的饋贈完美地凝固在一片小小的茶葉間,讓人們在品味時唇齒留香、回味無窮……”這種成就感讓張貴林感到十分滿足,沉浸在獨屬于她的茶香世界,讓她忘記了身體的疲憊。
在茶香中遇見美好
“想要做好茶葉,只學會制茶,而不懂品茶,那是不行的。想要讓消費者喜歡,必須先過自己這關,自己先得喜歡?!彪S著對茶葉不斷深入了解,張貴林越來越不滿足于現狀,總想不斷地去挑戰和突破自己。
2019年,經過不懈努力,張貴林通過評茶員職業資格考試,拿到了評茶員職業資格證書;2020年,她又一次實現突破,成功拿到了高級茶藝師資格證書。來之不易的證書見證著她的堅持與努力,也照亮了她的茶藝人生,在前行中遇見更好的自己。
—2019年、2022年參加世界紅茶產品質量評比,榮獲“金獎”;
—2020年至2023年連續4年參加亞太茶茗世界大賽,制作的綠茶和紅茶榮獲了6個“特別金獎”、4個“金獎”,其中綠茶兩次排名世界第二;
—2020年至2023年連續4年參加“中茶杯”鼎承茶王賽,榮獲了2個“茶王”、6個“特別金獎”、2個“金獎”,其中兩次排名全國第一;
—2015年至2023年連續9年參加貴州省斗茶和評茶活動,榮獲3個“茶王”、2個“金獎”、11個“銀獎”、10個“特等獎”、14個“一等獎”、5個“二等獎”,其中有9次排名全省第一。
……
“在學習制茶和品茶的過程中,我對人生的感悟也更加豐富。遇茶即是緣,再差也要尊重;品茶求滋味,再少也要知足;茶需遇好水,就像人需遇伯樂,所以我很感謝公司對我的栽培……”張貴林笑著說,10年的青春在茶香中沉淀,讓人生更加韻味悠長。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每年茶季,張貴林都會對鄉鄰進行培訓,白天在茶園教大家如何采茶、修剪和除草,晚上再到廠里組織加班制茶,傳授制茶技術和經驗……10年來,張貴林累計培訓上千名采茶工,讓鄉親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把所有的技術和熱情奉獻給家鄉,讓家鄉的人因茶而富,讓家鄉的景因茶而美!”施一技之長,興一方產業,帶一眾鄉鄰致富,是張貴林最樸實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