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略談唐代疏勒鎮守軍的戰略地位

2024-01-01 00:00:00田海峰譚程月
絲綢之路 2024年4期

[摘要] 疏勒鎮守軍地置蔥嶺東麓,是唐朝所設安西四鎮中位置較西的軍鎮機構。疏勒鎮守軍既是安西四鎮南北兩道交通的匯合地,也是連接蔥嶺東西交通的重要地理節點,這一特殊的地理環境決定了其在唐朝經略西域一個半世紀進程中一度占據重要戰略地位。唐朝涉足西域經營以后,疏勒鎮守軍成為抵御蔥嶺以西和以北的政治勢力東擴和南下的重要屏障,也是唐朝安西都護府致力構建四鎮軍防布局的重要環節。隨著唐朝對西域經略的深入,疏勒鎮守軍憑借相對豐富的資源稟賦與獨特的地緣政治優勢,成為唐朝處理四鎮邊防危機的戰略前沿。

[關鍵詞] 唐代; 疏勒鎮守軍; 安西四鎮; 西域

[中圖分類號] K242"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1005-3115(2024)04-0018-09

榮新江先生在談及安西四鎮的研究時指出:“四鎮所在的西域地區,境界回遠,不論是最先設置的龜茲、于闐、焉耆、疏勒,還是后來代焉耆備四鎮的碎葉,在安西四鎮中均有其獨特的戰略地位,值得一一做個案研究。”[1]多年過去了,得益于出土文獻的大量刊布,與碎葉、龜茲、于闐、焉耆等鎮守軍相關的研究成果噴涌而出,唯獨疏勒鎮守軍方面的專題研究鮮有出現①。究其緣由,一是傳世文獻涉及疏勒鎮守軍的史實較少,二是出土資料的匱乏,這在較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界對疏勒鎮守軍的深入研究。但隨著唐代西域史研究的不斷推進,學者對其他鎮守軍研究的不斷延展,客觀上為洞察和推進疏勒鎮守軍的相關研究提供了一個較為宏觀的視野,在此框架下使得一些具體問題的研究開展成為可能。基于學界已有相關成果,本文主要就疏勒鎮守軍的戰略地位予以全面闡述。

一、連接中古亞歐大陸的衢地

(一)中古時期的疏勒

檢索傳世文獻易知,張騫“鑿空”的壯舉以及西漢在西域的早期經略為后世了解疏勒提供了較早的歷史記錄。兩漢之際的疏勒為塔里木地區南北兩道交匯之地,扼守蔥嶺東西交通,其南約560里為莎車,西南約550里為蒲犁,其北分別有捐毒、尉頭等城國[2]3883-3897。兩漢魏晉時期,疏勒陸續將莎車、依耐、蒲犁、捐毒、休循、琴國兼并,成為帕米爾東麓地盤與人口規模較大的城國。疏勒在西域的統治并不穩固,雖然至隋唐時期控制僅有莎車、捐毒和休循等[3]5226,但其實力可與于闐、龜茲、焉耆等城國鼎立,成為能夠影響西域局勢的較大勢力。東突厥滅亡以后,西突厥勢力逐漸壯大,成為唐朝在西域新的威脅力量,并且通過政治聯姻等手段取得了對塔里木地區城郭諸國的控制。由此,如何解除西突厥對諸綠洲的役屬,控制塔里木地區,成為唐朝將統治力量由東天山向西推進的又一戰略需求。

唐朝與疏勒的往來較早可追溯至貞觀九年(635),疏勒首次遣使赴唐貢獻名馬[4]5305。貞觀十二年(638),疏勒再次遣使赴唐朝貢[5]。有關唐朝在疏勒設置都督府的時間,《唐會要》[6]1570與《新唐書》[7]1134均載于貞觀九年(635),《舊唐書》載于上元年間。之所以出現時間記載的前后不一,實與唐朝在西域的早期謀略有關。于闐曾作為唐初經略西域的突破點,大概于貞觀十年(636)或之前就已臣服于唐朝[8]。疏勒地處于闐之西,兩相毗鄰,而且在地緣上易于在南道與于闐形成對北道諸邦的戰略包圍。據此,唐朝極可能于貞觀九年(635)或十二年(638)經于闐說服疏勒歸附,將其納入由南線向北線推進的整體戰略謀劃中。故此,唐朝不無于貞觀九年(635)或十二年(638)在疏勒設置都督府的可能。在貞觀二十二年(648)的龜茲之役后,唐朝在塔里木地區提出推行軍鎮與都督府雙軌并行的管理制度,但終囿于復雜動蕩的局勢而未得實施。永徽二年(651),西突厥重又掌控塔里木地區綠洲諸邦。顯慶三年(658),唐朝平定阿史那賀魯叛亂,將安西都護府遷至龜茲。但相關文獻中并未提及疏勒鎮守軍和疏勒都督府的設置,這可能是因為都督府屬于羈縻制度,鎮守軍則是“屯田戍邊”策略下的產物,兩者的推行與完善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其中,疏勒都督府的恢復與唐朝在塔里木地區的統轄時段基本同步,鎮守軍制度的建立則相對延遲,此也是導致唐朝初統西域時期四鎮與都督府屢置屢撤的重要影響因素②。直至長壽元年(692),王孝杰收復四鎮,疏勒鎮守軍與都督府方得以常設,管轄地域縱跨帕米爾東麓南北,地分十五州。

(二)疏勒的對內外交通

高大巍峨的巨型山結蔥嶺非但沒有阻斷經由疏勒的東西交通,而且促成了疏勒連接亞歐大陸的交通樞紐地位。拉鐵摩爾指出:“(經由喀什出塔里木地區)這條路的重要性是可以使商隊從近東直達中國,從一個綠洲到另一個綠洲,不經過草原,也就不受草原民族的要挾和干擾。”[9]119自漢通西域以來,疏勒就被納入連接東西方的交通網絡中,南道經莎車翻越蔥嶺可抵大月氏、安息等地,北道經疏勒翻越蔥嶺至大宛、康居、奄蔡等地。疏勒和莎車間亦有便捷交通,由疏勒南下可轉入南道;反之,由莎車北上可轉入北道。

經過魏晉時期的兼并整合,疏勒已成為橫跨蔥嶺東麓南北的較大城國,也由此成為唐代對內外交通的要沖之地。總而括之,經由疏勒的對外交通路線主要有以下兩條:一是經疏勒南北兩緣,分別翻越蔥嶺進入中亞,西抵西海(今地中海)的路線。《隋書》載:“(西域)中道,從高昌、焉耆、龜茲、疏勒,度蔥嶺,又經■汗、蘇對沙那國、康國、曹國、何國、大小安國、穆國至波斯,達于西海。其南道從鄯善、于闐、朱俱波、喝槃陀度蔥嶺,又經護密、吐火羅、挹怛、帆延、曹國至北波羅門,達于西海。”[10]二是吐蕃勢力崛起后,由昆侖山脈進入塔里木地區或經勃律道、沿蔥嶺河谷進入西突厥十姓部落的“五俟斤之路”。

第一條路線的北道,即《隋書》中所載的中道,蔥嶺以西路段自西向東大致相當于唐代休循州(拔汗那)、康居都督府 (康國)、貴霜州(何國)、安息州(安國),而后進入波斯。此條路線大致相當于由今喀什出發,沿克孜勒蘇河進入帕米爾,過伊爾克什坦口岸,進入阿賴山河谷,北上過塔爾德克山口,分別經蘇菲庫爾干、古勒恰、奧什,抵達費爾干納盆地。南道即《隋書》所載的南道,此道進入蔥嶺后的路段大致相當于自唐代朅盤陀(蔥嶺守捉)經瓦罕河谷至鳥飛州都督府(護密),而后向西進入吐火羅,此道相當于由今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出發,經瓦罕走廊,抵阿富汗境內的澤巴克、伊什卡希姆、法扎巴德,再西行至巴爾赫省的路線。

第二條路線是吐蕃由青藏高原進入安西四鎮的主要通道。此道需要跨越藏北高原與蔥嶺,其中途經藏北高原的路線在歷史上也稱作“食鹽之路”,途經帕米爾高原的路線稱作“五俟斤之路”。前者因輸送食鹽而得名,《隋書》載有“(女國,即大羊同)尤多鹽,恒將鹽向天竺興販運”,另有《王統世系明鑒》載有“朗日論贊從北方的突厥人那里得到了食鹽”。7世紀上半葉,吐蕃統一青藏高原后,食鹽之路成為其向北進入安西與唐朝爭奪四鎮、向西進入中亞與大食爭奪阿姆河及錫爾河流域的重要行軍路線。具體路線大致相當于自今拉薩出發,向西經日喀則、阿里,再經拉達克抵達今中亞、西亞;若北上經昆侖山與喀喇昆侖山之間的阿克賽欽地區可直抵今葉城,北行進入塔里木地區南緣。

五俟斤之路因吐蕃經此可抵達西突厥十姓部落而得名。按照路線途經的地理地貌特征又可將其分為帕米爾西麓、帕米爾河谷、帕米爾東麓三條支線。其中,帕米爾東麓路線一是經阿克賽欽地區進入今葉城,再由葉城經喀什,翻越天山抵達北部草原。此路線應是唐朝所置安西四鎮尚未完善軍事布防之前,吐蕃進犯四鎮的常用路線,其所處時期應在長壽元年(692)王孝杰恢復四鎮前。二是自藏北高原沿食鹽之路,一道可經大勃律(今克什米爾)北上,翻越慕士塔格山口、星峽爾山口,抵朅盤陀(今塔什庫爾干),向北沿薩雷闊勒谷地通向帕米爾北部的阿賴谷地,至天山北麓草原;亦可由朅盤陀出發,經喀什,向北翻越天山,進入天山北麓草原。根據王小甫研究,吐蕃是在“唐朝重兵封鎖北道(指經由阿克賽欽北上,喀喇昆侖山與昆侖山之間的谷道交通)而吐蕃人自己又尚未開通經由小勃律的西道這種情況下”[11]63利用此道抵達朅盤陀,進入安西四鎮或由此沿帕米爾谷地北行抵達天山北麓草原的,此道應通行于長壽元年(692)武周朝遣重兵戍守四鎮至開元元年(713)唐朝置蔥嶺守捉年間;另一道是經大勃律、小勃律,進入阿姆河流域,繞行至拔汗那,再經西部天山進入河中地區[11]81,吐蕃對此道的利用應在開元后。

二、抵御周緣勢力進犯塔里木盆地的軍事要沖

學者馬大正在謀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在南疆的布局時曾指出:“(應)抓住兩頭,突出中心,畫圓南圈,加強一線。”其將帕米爾東麓的喀什即古代疏勒的布局地位比喻成新疆的“底”,“喀什地區處于祖國領土最西端,又面臨今天動蕩多變的中亞和西亞地區,不扼住這個底,一旦周邊有亂,后果堪憂,只有口底結實,才能保持全疆的穩定”[12]。這段話不僅點明了喀什在現代兵團布局中的重要戰略地位,也講明了古代疏勒曾經在中央王朝治理西域進程中的重要戰略地位。這種戰略地位在諸邦林立的先秦時代或許不曾突顯,但隨著中央王朝對西域的統一,尤其是唐朝在此設置鎮守軍以后,疏勒在安西四鎮中的屏障防御地位逐漸確立。

(一)兩漢經營西域時期的疏勒

中央政權對疏勒的早期經營肇始于漢宣帝時期,西域都護鄭吉罷匈奴僮仆都尉,徙屯田于北胥鞬,“披莎車之地,屯田校尉始屬都護”[2]3874。西漢在北胥鞬屯田的目的在于控制連通西域的戰略要沖或經略西域的戰略支點——疏勒。東漢時期,雖然中原對西域的經營出現“三絕三通”的局面,但疏勒在其經營期間的戰略地位仍舊重要:一是在匈奴重又掌控北道的情形下,疏勒成為其南下進犯塔里木地區的交通要沖;二是疏勒成為龜茲、于闐等塔里木地區大國向西擴張地盤的要地,同時,蔥嶺以西的大月氏也謀劃向東對疏勒的占領,其曾于安帝時出兵疏勒,輔佐臣盤為王,疏勒勢力由此漸強,“后莎車畔于闐,屬疏勒,疏勒以強,故得與龜茲、于闐為敵國焉”[13]2927;三是東漢在“三通”時期對西域的經營也是以疏勒為戰略基地逐步展開的。

綜上,疏勒在風云變幻的兩漢之際有著較高的地緣政治地位。其一,疏勒既是西域都護府督察蔥嶺以西的烏孫、康居等的戰略前沿,又是抵御匈奴南下進犯塔里木地區的戰略緩沖地帶;其二,蔥嶺東麓的疏勒與莎車面臨龜茲、于闐等極力向東西兼并的局勢,自身的戰略安全空間有限,很難向外延伸,這種情勢最終導致其役屬于蔥嶺西麓更大的勢力求取庇護,大月氏遣兵輔佐臣盤為王即是疏勒借勢保己的選擇。

(二)疏勒鎮守軍以前的唐代疏勒

唐代疏勒的地位是隨著唐朝對西域經營的加深而逐漸突顯出來的。在唐朝尚未處理好西突厥時期,疏勒只是唐朝西進戰略的交通中轉站。高宗時期,唐朝平定賀魯叛亂,并于天山以北分置濛池和昆陵二羈縻都護府,疏勒成為唐朝安西四鎮防范西突厥勢力南下滲透的要沖。據《舊唐書》載:“俄有思結闕俟斤都曼先鎮諸胡,擁有所部及疏勒、朱俱般、蔥嶺三國復叛,詔定方為安撫大使,率兵討之。至葉葉水,而賊保馬頭川。于是選精卒一萬人、馬三千匹馳騁掩襲之,一日一夜行三百里,詰朝至城西十里。都曼大驚,率兵拒戰于城門之外,賊師敗績,退保馬保城,王師進屯其門。入夜,諸軍漸至,四面圍之,伐木為攻具,布列城下。都曼自知不免,面縛開門出降。”[4]2779

唐朝平定都曼一事成為其重視對疏勒經營的起始點。都曼反叛勢力是五弩失畢部中實力最強的阿悉結部[14]。據《資治通鑒》和《冊府元龜》等史料記載,顯慶四年(659),葉葉水流域(今中亞錫爾河流域)的思結闕俟斤都曼唆使疏勒、朱俱般、朅盤陀叛唐,唐朝命蘇定方前往天山北麓平叛,都曼遂降,蔥嶺以西政局由此趨于穩定[4]2779。《中國歷史地圖集》認為朱俱般即朱俱波,是疏勒都督府下轄的磧南州(今葉城附近)、朅盤陀為開元時期設置的蔥嶺守捉(今塔什庫爾干石頭城)。朱俱般位于南道要沖,朅盤陀扼守蔥嶺瓦罕走廊,是經由疏勒進入烏滸河與藥殺水流域的必經之地,再結合“蔥嶺以西悉定”的史實,不難確定都曼進犯安西四鎮的行軍路線大致為:藥殺水流域—烏滸河流域—瓦罕走廊—疏勒。唐朝出兵平叛的路線因其尚未掌控安西地區而選擇了天山北麓向西,為其將西域戰略由龜茲推至疏勒贏得了較好的歷史機遇。都曼勢力進犯安西的史實迫使唐朝意識到,疏勒是抵御蔥嶺以西和以北的政治勢力東擴,進而構建四鎮軍防布局的不可或缺的一環。

唐朝平叛都曼一役重創了西突厥五俟斤部,對蔥嶺諸國起到了一定的武力震懾作用,有效地將羈縻統治區擴展至河中地區,這在史籍中有著充分的記載,《新唐書》載:“后二年,(吐火羅國王)遣子來朝,俄又獻瑪瑙鐙樹,高三尺。”[7]6252《太平寰宇記》載:“五年,烏濕波遣子伊室達官弩朝貢。”[15]《唐會要》亦載:“五年,烏涇波遣子伊室達官弩以朝獻。”[6]2103同時,《通典》明確地記載了唐朝在蔥嶺以西實施羈縻制度的情況:“龍朔元年,吐火羅道置州縣使王名遠進《西域圖記》,并請于闐以西、波斯以東十六國分置都督府及州八十、縣一百、軍府百二十六,仍于吐火羅立碑,以記圣德。帝從之”[3]5277。唐朝的這種推進形勢也引發了疏勒與蔥嶺以西政權之間不穩定的地緣政治關系,這些羈縻統治區一旦受到另一強大政治勢力的威脅便很可能轉變政治立場,之后的吐蕃繞道蔥嶺聯盟西突厥進攻安西四鎮以及大食東擴進犯蔥嶺等即是典型例證。

更為重要的是,面臨上述日漸緊張的地緣政治關系,唐朝安西都護府的統轄重心仍在龜茲、焉耆一線,而對靠西的疏勒卻尚未開展軍政方面的建設。加之唐將蘇海政對形勢的誤判加劇了西突厥兩廂的矛盾,引發了左廂部落的騷亂,地處權力真空地帶的疏勒逐漸成為西突厥叛唐勢力聯合吐蕃進犯安西四鎮的前沿地帶。據《資治通鑒》載:“(蘇海政平定鼠尼施、拔塞干兩部)軍還,至疏勒南,弓月部復引吐蕃之眾來,欲與唐兵戰;海政以師老不敢戰,以軍資賂吐蕃,約和而還。”[3]5277結合安西都護高賢曾于龍朔三年(663)征伐弓月以救于闐的史實分析,弓月此次與吐蕃聯軍的目的在于進犯于闐[16]6339。但至麟德二年(665),弓月與吐蕃聯合進犯安西四鎮的盟軍增加了疏勒。由此不難揣測,疏勒此時應該已被吐蕃與弓月完全控制,成為叛唐勢力。唐朝派遣西州都督府崔知辯、左武衛將軍曹繼叔救于闐,然并未扭轉被動的局勢。疏勒自此成為吐蕃進犯安西,進而控制安西的重要通道。乾封二年(667),濛池都護阿史那步真亡,西突厥十姓局勢再度動蕩,諸部被吐蕃控制[17]11200。隨后兩年,吐蕃很可能經由疏勒攻占了于闐,于闐遂叛唐,成為吐蕃進一步進攻安西四鎮的盟軍。據《舊唐書》載:“(咸亨元年)夏四月,吐蕃寇陷白州等一十八州,又與于闐合眾襲龜茲撥換城,陷之。罷安西四鎮。”[4]94

至此,唐朝著手強化在疏勒的軍政建設,一方面安輯西突厥,另一方面采取軍事行動對抗吐蕃,以期恢復對四鎮的統轄。咸亨四年(673),“弓月、疏勒二國王入朝請降”[4]98。上元元年(674),“于闐王伏阇雄來朝”[4]99。上元二年(675),唐朝分別在疏勒、于闐設置都督府,下轄羈縻州。但在整體上,唐朝未能及時將疏勒納入安西四鎮大的防御布局中,雖然疏勒在短期內出現了局勢的穩定,但此僅是唐朝將經營重心暫時轉向碎葉的結果。碎葉一旦被撕開口子,疏勒又將成為外敵進犯安西四鎮的重要路徑,吐蕃與西突厥于儀鳳二年(677)再度寇略安西的史實即是典型例證。據《舊唐書》載:“儀鳳四年(‘四年’應為‘二年’),十姓可汗阿史那匐延都支及李遮匐扇動蕃落,侵逼安西,連和吐蕃,議者欲發兵討之。”[4]2802

(三)疏勒鎮守軍的設置及戰略地位的強化

長壽元年(692),王孝杰一舉擊敗吐蕃,恢復四鎮,軍鎮制度開始代替行軍制度,疏勒鎮守軍自此得以實質性的設置。

疏勒鎮守軍設置伊始即發揮出重要的戰略功用,有效地阻絕了吐蕃與西突厥的聯盟進犯安西四鎮的通道。神功元年(697),吐蕃遣使請和,“約罷四鎮兵,求分十姓地”[4]5225。武周朝不僅未應允吐蕃的此番訴求,反而更加強化包括十姓之地在內的整個安西四鎮軍防體系的建設。其中,處于四鎮軍防體系建設首位的即是疏勒鎮守軍,次為于闐鎮守軍。尤其是唐朝完成在于闐的軍防部署后,唐蕃博弈的地理空間向西移至蔥嶺[11]69,地處蔥嶺東麓的疏勒的戰略地位隨之上升。《唐書》《唐會要》《全唐文》《冊府元龜》等史籍在記述狄仁杰“拔四鎮議”史實時,始終將疏勒提至首位,“仁杰以百姓西戍疏勒等四鎮,極為凋敝,乃上疏曰”[4]2889[6]1571[17]11482或“時發兵戍疏勒四鎮,百姓怨苦”[7]4210。“疏勒”在此被單獨并且作為首位提及絕非偶然,從側面反映出疏勒在四鎮恢復后的唐朝西域邊防中戰略地位之重要,可能唐朝在此時期對疏勒鎮守軍的軍防建設給予了很大政策與資源支持。據《唐會要》載:“太宗方事外討,復修孝武舊跡。并南山至于蔥嶺,盡為府鎮,煙火相望。至高宗,務在安人,命有司拔四鎮。其后吐蕃果驕,大入西域,焉耆以西,所在城堡,無不降下。(中略)今若拔之,是棄已成之功,忘久長之策。(中略)四鎮無守,則狂寇益瞻,必兵加西域,西域諸蕃氣羸,恐不能當長蛇之口。西域動,自然威臨南羌,必以封豕助虐。蛇豕交連,則河西危;河西危。則不得救矣。方須命將出師,興役動眾。向之所得,今之所勞;向之所勞,今之所逸,可不謂然乎!”[6]1573-1574很顯然,崔融對狄仁杰“拔四鎮”觀點的反駁立足于整個西北邊防的高度,代表了武周朝積極開邊派的觀點,疏勒鎮守軍作為邊防西極,固然是朝廷進行軍防建設的重地。

據相關研究,唐朝在疏勒駐扎的軍卒大概有4000多人,并于開元初在蔥嶺朅盤陀國設置了蔥嶺守捉,史載“安西極邊之戍”[7]1150。為阻擋吐蕃借道小勃律進犯安西四鎮,唐朝之后在小勃律設置綏遠軍。天寶六年(747),唐朝在高仙芝攻破小勃律后在其地設置歸仁軍,募千人鎮守[7]6151-6152。自此,疏勒西北部與西南部的軍防均得到了加強,之后西突厥婆葛進犯四鎮時,唐將郭元振明顯借助了疏勒鎮守軍已有防線抵御了婆葛的南下攻勢[16]6628。

總之,至玄宗朝開天時期,唐朝對疏勒鎮守軍所轄地域的軍防部署已見雛形并不斷完善,疏勒鎮守軍成為抵御蔥嶺南北敵對勢力乃至西方大食向安西四鎮滲透的軍事前沿。

三、守衛西極邊防安全的戰略前沿

疏勒鎮守軍地扼蔥嶺東西要沖,是唐朝戍守安西四鎮的西極門戶。尤其是唐朝應對吐蕃、西突厥聯盟以及大食東擴波及蔥嶺之際,疏勒鎮守軍憑借相對豐富的資源稟賦與獨特的地緣政治優勢成為唐朝處理四鎮邊防危機的戰略前沿。

(一)較強的資源自給能力

疏勒鎮守軍在長壽元年以后的駐兵,“無論是兵額的數量還是軍官的級別,以及軍事權限,都不是最初鎮戍體制可以比擬的”[18]。根據《新唐書·地理志》可知,安西每個鎮守軍平均領兵人數為6000人。若考慮到軍卒家眷,那么每個鎮守軍的人數應遠高于6000人,后勤物資補給也存在相當大的需求,加之疏勒與龜茲或于闐相距較遠,長距離、高成本的轉輸不可能成為疏勒鎮守軍的常規補給模式,所在疏勒綠洲豐富的資源稟賦成為其賴以長期戍邊的經濟基礎。

首先,疏勒綠洲有著理想的屯田環境,能夠確保疏勒鎮守軍的糧食自給。西漢時期,疏勒、莎車等地就是種植業繁盛的地區,史載蒲犁、依耐曾因“少谷”而常寄田兩地。東漢時期,疏勒、莎車一帶仍是中央政權的重要屯田區域,班超上書漢章帝言“莎車、疏勒田地廣肥,草木饒衍,不比敦煌、鄯善間也,兵可不費中國而糧食自足”[13]1576。唐代,高僧玄奘途經疏勒,所見綠洲“稼穡殷盛,華果繁茂”。《通典》亦載其地“土多稻、粟、蔗、麥、棉、錦”。為實現軍糧自給,唐朝頒布了“凡軍、州邊防鎮守轉運不給,則設屯田以益軍儲”的法令。天寶年間,疏勒鎮守軍的屯田產量達到“七屯”,屯田面積3.5萬多畝,方英楷據此推算出當時疏勒鎮守軍的人口至少有4000人[19]。屯田產糧至少能解決80%的駐軍人口的需求。

其次,人力資源相對充足,適合正常生產生活的需求。據上文推測,疏勒鎮守軍的常駐人口在6000人左右。疏勒鎮守軍屯田勞力和軍防戍卒存在一定數量的缺口,以致于蔥嶺守捉的戍卒需要來自西州的犯人充當[20]。據袁祖亮等人研究,唐代疏勒總人口為2萬人,兵力為2000人,僅次于龜茲和于闐,完全能夠彌補疏勒鎮守軍生產生活所需勞力不足的問題。

最后,地處絲路貿易中轉站,物資商品供給充足。疏勒綠洲除屯田發達外,還因出產豐富的銅、鐵、雌黃等礦產資源而成為軍需物資的供應地[21]。此外,疏勒地扼西域南道與中道的交匯處,連接蔥嶺東西兩麓交通,是東西方重要的貿易市場和商品周轉地。拉鐵摩爾曾對途經疏勒綠洲的交通之成因有著精辟的論述:“經過疏勒的道路可使商隊由近東直達中國。從一個綠洲到另一個綠洲,不經過草原,也就不受草原民族的要挾和干擾。”[9]12法國學者魯保羅曾這樣描述疏勒在東西方貿易中的地位:“疏勒是亞洲貿易最重要的戰略點之一,也是印度之路的目的地。”[22]可見,疏勒鎮守軍所需物資因賴以發達的交通貿易而得到保障。

(二)唐朝角逐西域、穩定安西的軍事前哨

季羨林認為:“(唐朝在西域的軍事行動)最初只不過是保持邊疆的穩定,后來又有了擴大版圖的企圖。”[23]高宗朝雖然得以在蔥嶺以西廣置都督府,但實質上僅是名義上的羈縻管轄,而且這種統轄并不穩定。隨著吐蕃的崛起和大食的東擴,加之西突厥十姓的政局動蕩,蔥嶺諸邦逐漸成為諸上政治力量博弈的焦點。經歷武周朝對安西四鎮的恢復與短暫統轄,玄宗朝為進一步鞏固對安西四鎮的統治,將蔥嶺及其以西的羈縻統治區的戰略作用定位于與大食、吐蕃等政治力量沖突的緩沖帶,而疏勒鎮守軍恰置這一緩沖帶的前哨。

根據《通典》的記載,疏勒“東去龜茲千五百里,西去撥汗國千里”,對于翻越蔥嶺東來西去的行軍而言,均是必不可缺的休憩地與補給地。開元初年,疏勒鎮守軍在朅盤陀設置蔥嶺守捉,扼守帕米爾南緣交通要沖,是由烏滸河流域東去或由南天竺北上進入安西四鎮的必經之地,將有效管轄地域自山麓綠洲推進至蔥嶺山地,其自身的戰略地位更加突顯。如前文所述,蔥嶺是巨型的山結,匯集了眾多海拔較高的山嶺,“寬谷”成為人們實現對外交通的天然走廊。尤其是對于闐鎮守軍的完善,直接切斷了吐蕃由昆侖山脈進入安西的通道。吐蕃不得不向西繞行蔥嶺,借道大、小勃律進入烏滸河、藥殺水流域,改由蔥嶺西麓對安西構成戰略包圍之勢。而且,在疏勒鎮守軍管轄地域的北緣,即今帕米爾高原東部的伊爾克什坦、吐爾尕特等山口,在歷史上一度是連接費爾干納盆地與塔里木盆地的重要通道。就疏勒鎮守軍而言,控制了蔥嶺東岡的也就占據了確保西極之地安全的戰略制高點,其由此成為唐朝固守安西四鎮的西大門,在此發生的諸多軍事行動在很大程度上都對唐朝在西域的統治產生重要影響。景龍二年(708),突騎施婆葛發“五千騎出安西,五千騎出撥換,五千騎出焉耆,五千騎出疏勒,入寇”[16]6625-6628,“殺呂守素于僻城、牛師獎于火燒城,遂陷安西,四鎮路絕。元振屯疏勒水上”[7]4365。可見,在安西被突騎施婆葛攻陷后,郭元振憑借疏勒水防線得以暫且自保。開元十年(722),吐蕃出兵攻打勃律,疏勒副使張思禮將“蕃、漢步騎四千救之”,與小勃律沒謹忙合擊吐蕃,“自是累歲,吐蕃不敢犯邊”[16]6752。開元二十七年(739),疏勒鎮守使夫蒙靈詧統率眾兵聯合拔汗那王入怛邏城,擒獲黑姓可汗爾微,又奪曵建城,“取交河公主,悉收散發之民數萬以與拔汗那王,威震西陲”[16]6838。天寶六載(747),小勃律等蔥嶺諸國皆被吐蕃控制,高仙芝奉敕率萬兵分三路征討。疏勒鎮守使趙崇玭自北谷統率三千騎兵攻打吐蕃占據的連云堡[4]3203-3205,成為此役取勝的關鍵。

四、結語

魏晉時期,疏勒通過兼并戰爭成為蔥嶺東麓實力較大的城國,扼守西域交通,戰略地位凸顯。這一獨特戰略優勢的發揮與否成為后世唐朝穩固安西四鎮的關鍵。直至長壽元年(692)收復安西四鎮以后,隨著疏勒鎮守軍與都督府在疏勒設置的常態化,唐朝才將疏勒這種獨特的戰略優勢轉化為統轄和穩定西域的現實保障。在此背景下,疏勒鎮守軍憑借強大的資源配給能力與發達的地理交通優勢,逐漸構建起一套以鎮守軍與都督府雙軌并行為制度保障,以軍城、戍堡、烽燧、驛、鋪等工事為實體支撐的軍事防御體系,從而將唐朝在西域的武功延伸至蔥嶺及其以西的地域,有效地阻擊了吐蕃、大食等外族對安西四鎮的進犯。疏勒鎮守軍由此成為唐朝在蔥嶺以東地域實現實質性管轄的軍事橋頭堡。

總之,疏勒鎮守軍之于有唐一代西域經略中的地位,正如曾問吾先生所言:“我國無帕米爾,則無疏勒;無疏勒,則無新疆;牽一發足以動全身,足見其地關系邊防之重大!”[24]如果說蔥嶺是護衛唐朝安西四鎮的天然屏障,那么疏勒鎮守軍即是確保該屏障發揮防御作用的主體力量。

[注 釋]

①有關疏勒鎮守軍的專門研究甚為缺乏,關聯研究主要涉及疏勒鎮守軍以西的蔥嶺地區的史地與政治關系史方面,前者主要是對唐朝征伐勃律的行軍路線的考證,涉及的學者及成果有王小甫《封常清伐小勃律之路》(載朱鳳玉、汪娟主編《張廣達先生八十華誕祝壽論文集》,新文豐出版社2010年版,第557-580頁),張重洲《天寶六載唐擊小勃律行軍考》(載《敦煌學輯刊》2021年第1期,第180-184頁)和《“西門之爭”:唐經略小勃律再考》(載《西夏研究》2022年第4期,第87-92頁)等;后者主要是對唐朝與大食等國政治關系的分析,涉及的學者及成果有王小甫《唐、大食、吐蕃政治關系史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李宗俊《瓦罕走廊的戰略地位及唐前期與大食等在西域南道的角逐》(載《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19年第1期,第140-153頁),王義康《唐王朝在粟特吐火羅地區所置羈縻府州的性質以及監制措施》(載《青海民族研究》2021年第3期,第201-208頁),李佳《拔汗那在唐與大食關系中的政治立場研究》(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23年)。此外,還有對唐朝西域某一制度的分析,如李錦繡《“移隸蔥嶺”與唐代的西域經營》(載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室主編《理論與史學》第1輯,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5年版,第161-179頁),重點探討了蔥嶺鎮與蔥嶺守捉的設置問題。

②龍朔二年(662),四鎮為吐蕃侵襲;上元二年(675)恢復,《舊唐書·地理志》所載“置疏勒都督府”即為此事;儀鳳三年(678),四鎮又陷于吐蕃;調露元年(679),四鎮再次恢復;垂拱三年(687),四鎮又歸吐蕃;長壽二年(693),王孝杰收復四鎮,疏勒鎮守軍與都督府至此得以常設,直至貞元年間唐朝勢力退出西域。

[參考文獻]

[1]榮新江.于闐在唐朝安西四鎮中的地位[J].西域研究,1992,(03):56-64.

[2](漢)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2.

[3](唐)杜佑.通典[M].北京:中華書局,1988.

[4](后晉)劉昫.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5](唐)吳兢撰,謝保成集校.貞觀政要集校[M].北京:中華書局,2003:458.

[6](宋)王溥.唐會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7](宋)歐陽修.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8]田海峰.唐代于闐經略研究[A].杜文玉.唐史論叢(第30輯)[C].西安:三秦出版社,2020:55.

[9](美)拉鐵摩爾著,唐曉峰譯.中國的亞洲內陸邊疆[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

[10](唐)魏征.隋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3:1579.

[11] 王小甫.邊塞內外:王小甫學術文存[M].北京:東方出版社,2015.

[12]馬大正.我的新疆考察與研究[J].石河子大學學報,2012,(06):5-6.

[13](南朝宋)范曄.后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5.

[14]華濤.唐代西突厥都曼起兵史事考[J].新疆社會科學,1989,(03):105-114.

[15](宋)樂史.太平寰宇記[M].北京:中華書局,2007:3570.

[16](宋)司馬光.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2011.

[17](宋)王欽若撰,周勛初等校訂.冊府元龜[M].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

[18]孟憲實.于闐:從鎮戍到軍鎮的演變[J].北京大學學報,2012,(04):120-128.

[19]方英楷.新疆屯墾史[M].烏魯木齊: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89:331.

[20]陳國燦.斯坦因所獲吐魯番文書研究(修訂本)[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5:81.

[21]文欣.和田新出《唐于闐鎮守軍勘印歷》考釋[A].沈衛榮.西域歷史語言研究集刊(第2輯)[C].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119.

[22](法)魯保羅著,耿昇譯.西域的歷史與文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2.

[23](唐)玄奘、辯機撰,季羨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記校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0:40.

[24]曾問吾.中國經營西域史[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14:309.

[作者簡介]" "田海峰(1986-),男,漢族,河南杞縣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唐代西域史。

[基金項目]"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新疆歷史問題研究專項“安西大都護府軍防布局研究”(19VXJ00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青青操| 日韩AV手机在线观看蜜芽| a在线观看免费| 高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在线精品亚洲国产| 天天综合网色| 国产毛片高清一级国语| 欧美色综合网站| 国产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天堂日韩av电影| 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国产一区成人|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 亚洲毛片一级带毛片基地| 亚洲婷婷在线视频| 无码人中文字幕| 538国产在线| 99在线视频网站|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 a毛片基地免费大全| AV老司机AV天堂| 2021国产乱人伦在线播放| 无码专区第一页| 欧美成人免费| 免费全部高H视频无码无遮掩| 综合色区亚洲熟妇在线| 亚洲日韩高清无码| 欧美成人午夜视频免看| 欧美中文字幕第一页线路一| 91破解版在线亚洲| 欧美自慰一级看片免费| 91青青草视频| 免费看的一级毛片| 久久青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1精品视频播放|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软件| 一级一级一片免费| 国产精品网曝门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调教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成人高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成人精品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97在线观看|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人电影软件 | 丁香婷婷综合激情| 成人午夜免费观看| 深爱婷婷激情网| 国产va视频| 17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尤物在线| 国产综合精品日本亚洲777| 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AV无码无在线观看免费| 午夜国产小视频| 日韩在线中文| 日韩成人免费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av中文字幕| 国产剧情一区二区| 无遮挡国产高潮视频免费观看 | av天堂最新版在线| 欧美午夜在线播放| 亚洲区第一页| 人妻丰满熟妇啪啪|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99激情网| 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第一页| 波多野结衣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女 | 伊人久久福利中文字幕| jizz国产视频| 国产呦视频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一本dvd高清| 性色在线视频精品| 国产精品55夜色66夜色|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 69精品在线观看| 成人在线天堂| 伊人久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