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蓬勃發展,連接應用開發者與用戶的移動應用商店成為產業鏈中重要的一環。蘋果App Store和谷歌Play Store近年來在全球各地受到起訴、調查、處罰甚至專門立法規制,采用封閉模式的App Store首當其沖。爭議的焦點是應用商店對申請上架的應用在分發渠道、支付方式、用戶溝通方式方面施加的種種限制是否反競爭。輿論普遍認為這些限制具有反競爭效果。然而,法經濟學分析表明,它們具有眾多促進競爭的解釋。質量控制對雙邊平臺至關重要,系統安全和隱私保護對移動設備系統更具特殊意義,平臺經營者擁有控制平臺質量、尤其是系統安全的重要利益。移動設備系統創造了巨大的生態價值,成為開發者可資利用的重要生產要素,平臺經營者對此擁有獲得回報并為此采取措施防止“搭便車”的權益。移動設備廠商采用低接入門檻+后續抽成的兩部定價法具有促進競爭效果。應用商店設置的限制措施有助于實現前述正當利益,規制不當反會降低社會整體福利。正確的做法是回歸反壟斷法的競爭損害分析框架。
關鍵詞:平臺經濟;雙邊市場;應用商店;App Store;圍墻花園
一、引言
2024年5月29日,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就金鑫訴蘋果公司壟斷糾紛案作出一審宣判。1該案中,原告蘋果手機消費者請求法院責令蘋果公司停止通過“應用內購買”(IAP)收取交易金額30%傭金的不公平高價行為,并停止要求應用內購買只能選擇IAP系統進行支付的強制搭售、限定交易和拒絕交易行為。
法院認定本案相關市場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除港澳臺地區以外的區域iOS系統下的智能終端應用程序交易平臺市場,并認定蘋果公司在此市場具有市場支配地位。但法院判決,蘋果公司沒有實施不公平高價的壟斷行為,也不存在強制搭售、限定交易或拒絕交易的行為。
一石激起千層浪。此判立即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一時間,聲討“蘋果稅”和蘋果“圍墻花園”之聲不絕于耳。2有人通過比較蘋果在全球多個司法轄區的收費費率,宣稱中國用戶是最大的“冤大頭”。3雙方當事人對此判決也都感到不滿,已分別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蓬勃發展,連接移動設備、應用開發者和用戶的移動應用商店成為整個價值鏈中非常重要的一環。2023 年全球移動應用商店用戶支出 1,710 億美元,4而當年我國應用商店用戶支出高達520.6億美元。5作為中國消費者,我們無疑為這一判決感到遺憾。
二、移動應用商店引發的公眾憤怒
天下苦移動圍墻花園久矣。近年來,全球兩大主導移動設備生態系統(谷歌和蘋果)各自的官方應用商店Play Store和App Store在全球許多法域遭到應用開發者和用戶的起訴或投訴。最先揭露蘋果應用商店限制措施的是音樂流媒體平臺Spotify。2008年該公司開始向用戶提供音樂流媒體服務,用戶既可以在其網站進行訂閱,還可以通過App Store進行應用內訂閱,但需要向蘋果公司繳納30%的傭金。2016年Spotify試圖取消應用內購買功能,代之以引導潛在訂閱者前往自家網站的注冊功能。蘋果公司拒絕批準這項功能。2019年3月,Spotify向歐盟委員會提交正式投訴。6它還制作了一個專門網站,以控訴蘋果公司的限制競爭“罪行”。7
另一個移動應用商店限制措施的堅定反抗者是英佩游戲公司。它不但在美國和澳大利亞分別針對蘋果和谷歌提起反壟斷訴訟,8而且在英國針對谷歌提起反壟斷訴訟,在歐盟向歐盟委員會投訴蘋果公司。9它還與其他十家應用開發者組成“應用公平聯盟(CAF)”,揭露和痛斥蘋果公司和谷歌公司的種種限制競爭“罪行”,“倡導應用生態系統的全面選擇自由及公平競爭”。10值得注意的是,在英佩游戲起訴谷歌的美國反壟斷案中,原告取得了全面勝訴。2023年12月11日陪審團裁定,谷歌濫用在全球安卓應用分發市場上的支配地位,實施限制貿易行為和搭售行為。11 2024年10月7日,主審法官據此發布永久禁令,命令谷歌在三年內向競爭對手開放谷歌應用商店,12但允許暫緩執行。
此外,美國iPhone用戶團體和應用開發者團體分別就App Store限制措施導致應用漲價提起集團訴訟。13 App Store限制措施在中國不但受到消費者起訴,14還受到開發者投訴15和起訴;16在歐盟受到流媒體音樂公司Spotify、短信息應用Telegram、尋找丟失物應用Title和電子書銷售應用Rakuten’s Kobo的投訴;在印度受到非政府組織Together We Fight Society投訴,引發競爭委員會調查。17谷歌Play Store在印度同樣受到多個應用開發者投訴,引發競爭委員會調查。18
一些法域的反壟斷執法機構對移動應用市場開展了專門的市場調查。2019年荷蘭競爭執法機構ACM和奧地利競爭執法機構分別發布針對移動應用商店的市場調查報告,19 2021年3月澳大利亞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ACCC)發布針對應用市場的數字平臺服務調查報告,20 2023年2月日本公正交易委員會發布《移動操作系統與移動應用分發市場調查報告》,212023年7月南非競爭委員會發布《在線中介平臺市場調查報告》。22此外,關于數字市場競爭的大量政府和學術報告也都以專章討論了移動應用商店的限制措施。23
許多法域的反壟斷執法機構對“蘋果稅”“谷歌稅”或相關圍墻花園措施進行了調查或處罰。24 2020年歐盟委員會根據Spotify的投訴對App Store的應用內購買(IAP)政策和反引導條款展開調查,并于2024年針對反引導條款開出18億歐元的巨額罰款。25在歐委會調查的同時,荷蘭ACM就App Store在約會媒介類應用領域的IAP限制和反引導條款展開調查,并于2021年8月作出處罰決定。26 2021年3月英國競爭與市場局(CMA)對App Store禁止側載、要求使用IAP系統以及收取30%傭金等做法展開調查,該調查目前仍在進行中。27 2021年7月美國36個州檢察總長對谷歌提起反壟斷訴訟,指控谷歌濫用其應用商店在應用分發和銷售市場的支配地位。28
2021年9月日本公正交易委員會調查蘋果公司在閱讀器類應用領域的IAP限制和反引導條款。29 2021年12月印度競爭委員會初步認定App Store的IAP收費制度違反反壟斷法,并指示其調查部門對此作深入調查。30 2024年3月印度競爭委員會針對谷歌Play Store發布類似調查令。31 2024年6月,土耳其競爭執法機構針對蘋果公司的IAP限制和反引導措施展開調查。32
移動應用商店的限制措施也同樣受到多個法域立法機關的關注。2021年韓國《電信業務法》修正案(俗稱“反谷歌法”)、2021年德國第十次《反對限制競爭法》修正案、2022年歐盟《數字市場法》(DMA),效仿DMA的2024年英國《數字市場、競爭與消費者法》和日本《智能手機特定軟件競爭促進法》33以及醞釀中的美國《開放應用市場法案》,都在一定程度上瞄準了上述圍墻花園措施及其造成的后果——“蘋果稅”和“谷歌稅”。34
然而,這些喧囂之下隱藏著更加復雜的經濟運行機制。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律往往與普通消費者和經營者的眼下利益和樸素情感相背離。由于集體行動的邏輯,應用消費者或開發者個體總是更關注短期個體利益,忽視長期整體利益。正是這種背離導致當前全球范圍內興起一股強大的“平民主義”(populism)反壟斷運動。然而,在評判壟斷行為時我們不應被平民主義思潮所裹挾,而必須“在商言商”,認真分析復雜企業行為背后的商業邏輯;否則,很容易以偏概全地將促進競爭的行為當作壟斷行為加以制裁。
面對洶涌的全球數字經濟反壟斷大潮,我們還必須結合自身國情認清立場。近年來,我國平臺經濟發展迅猛,已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大型數字經濟體。我國在移動生態建設方面成績突出。例如,華為公司旗下鴻蒙移動操作系統成長迅速。調研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鴻蒙操作系統在中國市場的份額上漲至17%,同比去年提升9%,蘋果公司的iOS份額則從20%下降至16%。這是鴻蒙系統首次超越iOS,成為中國市場第二大操作系統。35鴻蒙操作系統同樣搭配有自己的應用商店以及各種限制措施。36
因此,我國在這一領域的利益訴求,與前述很多高舉反谷歌、反蘋果大旗的法域可能有所不同。為此我們有必要首先詳細分析“圍墻花園”的經濟意義,在此基礎上方有可能根據我國的利益訴求,作出正確的政策選擇。限于篇幅,本文僅討論應用商店相關的圍墻花園措施。37
三、移動應用商店的花園圍墻及其引發的爭議
(一)移動應用商店領域的“圍墻花園”與“花園圍墻”
“圍墻花園”是對平臺企業開放程度較低狀態的一種描述。移動設備領域存在兩個代表不同封閉/開放模式的競爭系統:圍繞蘋果iOS操作系統的移動生態以卓越的產品銷售為價值主張,采用高度縱向一體化的策略,構成封閉系統的代表;圍繞谷歌安卓操作系統的移動生態則采用廣告支持型商業模式,以盡可能分發自己的產品或服務從而吸引更多可變現的注意力為策略,構成開放系統的代表。38不過,開放與封閉只是相對而言的,“現實世界中的系統都是某些部分開放,其他部分封閉”。39蘋果iOS系統也具有開放的面向,谷歌安卓系統也具有封閉的面向;并且iOS趨于越來越開放,安卓系統則呈現出更加封閉的趨勢。為便于集中討論,本文選取封閉程度更高的蘋果應用商店App Store作為主要研究對象。但其分析和結論同樣適用于Play Store及其他應用商店。
iOS系統的封閉性首先表現為,蘋果移動設備采用高度縱向一體化的系統結構,蘋果公司牢牢掌控著這一結構中的硬件、軟件、服務甚至運營商等諸多環節,不允許第三方參與,如iOS操作系統不對外許可、設備不使用第三方操作系統、手機硬件由指定廠商生產、配合推出大量第一方應用。40
iOS系統封閉性的第二重表現是,即使在對第三方開放的領域,蘋果公司也設置諸多限制以便進行嚴格把控。由于這些措施是創設或維護“圍墻花園”的具體措施,被形象地稱為“花園圍墻”。因此,花園圍墻是狹義的圍墻花園。此類限制措施主要包括分發限制和支付限制兩大類。分發限制是指蘋果公司對于第三方應用開發者專為iOS系統開發的應用,在分發渠道方面設置的各種限制性要求,包括必須通過App Store進行分發(即禁止側載規則),并在分發前接受上架審查。支付限制是指對于應用本身的銷售以及應用內進行的數字內容的銷售(包括一次性銷售或訂閱),必須使用蘋果公司的“應用內購買”(IAP)系統,41而不允許使用其他支付系統(即IAP限制);作為這一限制的自然延伸,在蘋果公司允許開發者同時提供應用內購買和應用外購買的情況下,蘋果公司不允許開發者主動引導用戶使用應用外購買渠道(即反引導規則)。
此外,應用商店通常還實施各種“自我優待行為”,如上架審查時偏袒自己的應用(即第一方應用),對第一方應用免收“蘋果稅”或給予更大的訪問系統的權限。42由于這類措施具有強化平臺自身競爭優勢的效果,甚至具有向相鄰市場“傳導”競爭優勢的效果,從而鞏固所屬生態系統的地位,有時也被視為廣義上的“圍墻花園”措施。但由于自我優待主要不是具體措施,而是特定措施具有的偏袒自家產品的效果,它與分發限制和支付限制具有較大程度的重合,因此本文不專門討論自我優待。
盡管“花園圍墻”通常用于指代蘋果和谷歌在移動應用商店領域實施的相關措施,這一術語同樣適用于其他領域。許多其他平臺(尤其是電子游戲平臺)往往采取類似的限制措施。“索尼、任天堂和微軟公司運營著與蘋果公司類似的圍墻花園或封閉平臺模式,其中的硬件、操作系統、數字市場和IAP均由平臺所有者獨家擁有?!?3因此,它們也成為這場平民主義反壟斷運動的目標。例如,2019年索尼公司宣布停止游戲玩家通過Amazon、GameStop、Best Buy等零售商店購買PlayStation游戲的下載碼,游戲玩家就此提起反壟斷訴訟。44 2021年電子游戲發布商Wolfire Games起訴個人電腦游戲領域的分發平臺Steam Store,指控后者對游戲發布商施加的最惠客戶待遇條款和價格否決權條款違反反壟斷法。 45
(二)移動應用商店分發限制引發的爭議
1.通過上架審查的應用方可入駐官方應用商店分發
由于蘋果和谷歌分別控制著智能手機領域兩大主導操作系統(iOS和安卓)的功能及權限,它們在向第三方應用開發者開放應用開發權限時,有能力要求后者簽署一系列協議,如許可協議、開發者協議、分發協議。這些協議對第三方開發者設置了各種限制,其中包括通過應用商店審查的應用方可上架官方應用商店(即上架審查),蘋果公司還要求只能通過官方應用商店進行分發(禁止側載)。
《蘋果開發者計劃許可協議》46第3.3.1(C)條規定:“未經蘋果事先書面同意,或者第3.3.9(A)條(應用內購買API)許可,任何應用不得通過App Store、定制應用分發或TestFlight以外的分發機制來提供、解鎖或啟用其他特性或功能。”該協議第6.9條對上架審查要求作出明確規定:“您理解并同意,如果您向蘋果提交您的應用以便通過App Store、定制應用分發或TestFlight進行分發,蘋果可完全自主地:(1)決定您的應用是否符合現行有效的文件或程序所要求的全部或部分內容;(2)以任何理由拒絕分發您的應用,即便它滿足文件或程序的要求;或者(3)選擇并電子簽發通過App Store、定制應用分發或TestFlight分發您的應用?!?/p>
App Store和Play Store對申請上架的應用進行多方面的審查,以確保上架應用符合安全標準、遵守立法要求、阻止不恰當的內容(如色情)、與設備兼容性以及具有較高性能。47違反以上任一標準的應用都可能遭到拒絕,已經上架的應用則可能被強制下架。
蘋果和谷歌都建立了制度化的應用審查流程。蘋果采用人工審查的方式,每周審查大約十萬件應用(包括更新)申請,一半左右在24小時內完成審查,90%以上在48小時內完成審查。谷歌采用自動審查與人工審查相結合的方式,通常在3—7天內完成審查。48二者每年都會拒絕大量應用申請。例如,蘋果官網顯示,“去年有21.5萬款申請因違反隱私指南遭到拒絕”,“超過一百萬件申請因為包含令人反感的、有害的、不安全的或非法的內容而未獲批準”,“2020年我們刪除了超過八千萬條虛假評論”,“我們下架了超過230萬款不及時更新或與最新版操作系統不兼容的應用”。49
2.禁止通過非官方應用商店分發應用
蘋果和谷歌在對申請上架的應用進行嚴格審查的同時,還對“側載”應用的可能性施加嚴格限制,并利用上架審查權限對違反這一限制者作出拒絕上架或強制下架處理?!皞容d”(sideloading)是指從官方應用商店以外的來源(包括第三方應用商店及開發者網站)下載和安裝應用程序。50
谷歌并不禁止安卓應用開發者通過非官方應用商店渠道(如第三方應用商店)分發應用,因此實際存在眾多第三方安卓應用商店。51但谷歌采取各種措施要求OEM預安裝Play Store,52并且側載過程中系統會不斷出現風險提示,因此安卓用戶事實上很少使用第三方應用商店。53例如,歐盟委員會在谷歌安卓案中查明,2011—2016年間全球范圍內(中國大陸除外)54安卓設備使用的全部應用之中,90%以上經由Play Store 下載。55英國的情況大致相同。56
相反,由于蘋果手機從推出之時起一直采用“封閉”模式,蘋果公司始終嚴格禁止應用側載。57蘋果公司除了從技術設計方面直接阻止用戶從App Store以外的渠道獲取應用,還以協議方式要求開發者不得在非官方渠道提供專為蘋果設備設計的應用。58除前述第3.3.1(C)條規定之外,《蘋果開發者計劃許可協議》第7條序言還規定:“根據本協議為iOS(等)開發的應用可通過以下方式分發:(1)通過App Store(如被蘋果選用)……”。第7.6條進一步規定:“除了通過App Store和定制應用分發(或協議列舉的其他方式)分發被許可應用,本協議不授權或允許以其他方式分發使用蘋果軟件開發的程序或應用。如未與蘋果達成單獨協議,您同意不通過其他分發方式向第三方分發用于iOS(等)的您的應用,也不幫助或允許其他人這樣做。您同意僅根據本協議的條款分發(根據本協議開發的應用等產品)?!?/p>
3.禁止開發和分發競爭性應用商店
由于第三方應用商店是側載應用的一個重要來源,禁止第三方應用商店上架官方應用商店無疑是禁止側載的應有之意。蘋果公司進一步明確禁止應用商店類應用上架App Store。蘋果《應用商店審查指南》第3.2.2條直接將是否遵守這一限制作為上架審查的重要方面;它規定,不允許申請上架的應用“創建與 App Store 類似的用于展示第三方應用、擴展功能或插件的界面……”,即競爭性應用商店。實踐中,蘋果曾以微軟公司的云游戲平臺xCloud構成應用商店為由,拒絕其上架App Store。59
蘋果公司還進一步要求,為iOS開發應用的開發者不得使用蘋果公司提供的代碼開發直接與App Store競爭的應用商店,以便阻止它們為應用側載提供替代渠道?!短O果開發者計劃許可協議》第3.3.1(B)條規定“(解釋后的代碼)不得用于為其他代碼或應用創建商店或店面”。
4.分發限制引發競爭關切和規制
蘋果和谷歌的應用上架審查實踐引發許多應用開發者的關切。他們主要擔心同一平臺不同審查人員對審查條件的解讀缺乏一致性,60開發者難以在審查過程中與平臺進行溝通,以及平臺濫用審查權偏袒第一方應用。61其中前兩項關切主要涉及審查流程的質量,其本身并不直接涉及競爭法問題,也無法通過競爭法制度加以解決。一些法域嘗試通過其他制度處理這些問題。例如,2020年生效的歐盟P2B條例62旨在提升平臺交易的公平性和透明度。63第三項關切則是目前數字經濟治理領域廣受關注的自我優待的一個具體方面,可能引發競爭損害的關切。
蘋果禁止側載條款以及谷歌事實上的禁止側載實踐,則受到更多競爭方面的關切和批評。64例如,英佩游戲公司宣稱“消費者應當能夠從其想要的任何來源下載應用,無論來自蘋果或谷歌的應用商店、替代應用商店還是直接來自開發者的網站”。65應用公平聯盟倡導的“應用商店十項原則”之首亦是,“不得要求開發者只能使用某個應用商店”。66英佩還通過訴訟程序指控蘋果公司通過限制側載應用的方式非法維持其在iOS應用分發市場的壟斷地位。67該案一審法院雖然認定App Store不具有市場勢力,但認定禁止側載條款“限制競爭,因為它阻礙了開發者(尤其是大型開發者)為iOS開設競爭性游戲商店并與App Store在價格方面展開爭奪其他開發者和用戶的競爭。在此假設情形下,競爭程度的提升會導致蘋果向開發者收取的傭金下降,進而與用戶分享此等節約”。法院將此認定為禁止側載條款具有反競爭效果的證據。68體語科技訴蘋果案中,原告請求法院指示蘋果公司向第三方應用商店開放。69
一些法域則直接在立法層面禁止特定平臺主體實施分發限制。如2021年8月31日韓國國會通過《電信業務法》修正案(俗稱“反谷歌法”),禁止應用商店運營商不合理拖延應用程序審核時間,或從應用商店中下架應用程序。70 2022年11月生效的歐盟《數字市場法》第6條第4款不但要求守門人允許側載第三方應用,還要求允許第三方應用商店上架官方應用商店。71該條第12款進一步要求,被指定為守門人的應用商店不得對應用開發者實施差別待遇。72 2024年日本《智能手機特定軟件競爭促進法》第7(i)條和第6條分別規定了與《數字市場法》第6條第4款和第12款對應的義務。73
美國聯邦眾議院審議的《開放應用市場法案》(H.R.7030)第3條d款要求特定平臺允許側載:控制操作系統或其配置的受轄公司,必須允許操作系統用戶通過其應用商店以外的方式安裝第三方應用或應用商店。受轄公司僅在極其有限的情況下,可以主張例外。
(三)移動應用商店支付限制引發的爭議
1.要求應用及應用內數字內容的銷售使用IAP系統
按照蘋果公司的應用商店政策,如果入駐應用采取收費下載方式,開發者需向App Store支付銷售收入的30%;如果開發者以應用內購買方式向用戶銷售數字產品或服務(一次性銷售或者訂閱),也需向蘋果公司支付銷售收入的30%,但訂閱費從第二年起降為15%。從2021年起,小企業每年前100萬美元收入的傭金率降至15%。74簡言之,蘋果收取的傭金與所謂“應用”本身的銷售以及“數字內容”在“應用內”的銷售直接掛鉤。
蘋果公司的開發者協議規定,應用內發生的交易(即應用內購買)必須使用蘋果公司的支付系統并在應用內直接完成支付。75這一支付系統被稱為“應用內購買系統”(“IAP系統”)?!短O果開發者計劃許可協議》附件2《應用內購買API的附加使用條款》76第1.1條規定:“您只能使用應用內購買API使最終用戶能夠訪問或接收您提供的在您應用內使用的內容、功能或服務(如電子書、額外的游戲等級、訪問逐項導航服務)?!薄短O果開發者計劃許可協議》附表2第3.11條規定:“在應用內購買的訂閱服務必須使用應用內購買系統?!?/p>
蘋果IAP系統是“一系列軟件程序的集合,通過配合使用它們,可在數字設備上交易的特定場景中一次性履行多項功能,(包括)在App Store中管理交易、支付和傭金”,它能夠“追蹤并核查數字購買行為,并決定對其確定和收取適當傭金”,以及“向用戶提供統一的界面,以使用并信任它提供全部購買服務”。77
蘋果《應用審查指南》第3.1.1條對IAP義務的適用范圍作出了更詳細的規定:“如果你想要在應用內解鎖特性或功能(解鎖方式如訂閱、游戲內貨幣、游戲關卡、優質內容的訪問權限或解鎖完整版等),必須使用應用內購買項目。應用不得使用自身機制來解鎖內容或功能,如許可證密鑰、增強現實標記、二維碼、加密貨幣和加密貨幣錢包等?!碧O果對開發者施加的前述限制措施,實踐中被稱為“IAP限制”。78
《蘋果開發者計劃許可協議》明確賦予蘋果公司在上架審查過程中,審查申請上架應用是否遵守這一限制的權力。該協議附件2《應用內購買API的附加使用條款》第1.2條規定:“您必須按照本附件的條款以及《蘋果開發者計劃許可協議》第6條(應用提交與遴選)規定的條件和程序,將您計劃通過使用應用內購買API提供的所有內容、功能或服務提交審批。”按照附件2第1.3條,所有該等內容、功能或服務均被視為應用的一部分,并需要滿足與應用相同的義務和要求。
2.禁止引導用戶使用其他購買渠道
蘋果公司允許某些類型的應用使用IAP系統以外的購買渠道?!稇脤彶橹改稀返?.1.3條規定:“以下應用可使用應用內購買以外的購買方式”,包括“閱讀器”應用、79跨平臺服務應用、企業服務應用、一對一服務應用、應用外消費商品或服務的應用、免費的孤立應用、廣告管理應用。
但對于此類可選擇不使用IAP系統的應用,蘋果公司對開發者與用戶溝通的方式設置了嚴格限制。80英佩案發生之前,蘋果《應用審查指南》規定,應用不得通過鏈接等方式,將用戶引導到其他支付方式完成支付,81也不得在應用內甚至應用外明確告知存在其他支付渠道。82這種禁止開發者引導用戶使用其他支付方式或購買渠道的限制措施,被稱為“反引導”(anti-steering)條款或者“反規避”(anti-circumvention)規則。
蘋果的現行政策放松了反引導限制,允許應用外引導,但仍禁止應用內引導。例如,2024年版《應用審查指南》刪除了前引原第3.1.1條的規定,并將第3.1.3條修改為:“(可使用應用內購買以外購買方式的)應用,不得在應用內鼓勵用戶使用應用內購買以外的購買方式,第3.1.3(a)條(閱讀器應用)除外。應用開發者可在應用外向其用戶發送有關應用內購買以外的購買方式的通知?!?/p>
《應用審查指南》第3.1.3(a)條允許閱讀器應用的開發者申請在應用中提供指向自家網站的鏈接信息,以使用戶能夠創設和管理賬戶。但這并不意味著閱讀器應用可在應用內提供引導信息?!短O果開發者計劃許可協議》附表2第3.11條對此有明確規定,“應用可以閱讀或播放此應用之外(如通過您的網站)提供的內容(如雜志、報紙、音頻、音樂、視頻),但您不能在此應用內直接鏈接到或者營銷該等內容的外部供應渠道”。
為應對英佩案的判決要求,2024年蘋果公司推出一項“StoreKit外部購買鏈接授權”,允許在美國iOS設備上架的應用開發者申請設置外部支付鏈接。但蘋果對此設置了嚴格的限制條款,包括必須繼續保留應用內購買的選項;通過外部支付方式完成的交易,如果發生在外部購買鏈接跳轉后7天之內,蘋果視其為App Store引流的結果,仍收取27%的傭金(第二年訂閱的傭金率為12%);如果支付出現問題,應用開發者應該負責提供顧客支持,且蘋果不負責協助顧客處理退款、購買歷史記錄、訂閱管理以及購買數字商品和服務時遇到的其他問題。83
同樣,為應對歐盟《數字市場法》,2024年1月蘋果宣布了在歐盟地區的IAP限制和反引導條款調整方案。面向歐盟地區發行應用的開發者可以有一項選擇:即經App Store在歐盟地區發行的應用,可以使用其他支付處理方式,允許用戶在開發者的外部網站完成數字商品和服務的交易;開發者還可以在應用之外向歐盟用戶展示促銷、折扣和其他優惠。費率分別降到17%(標準)和10%(小企業計劃和訂閱第二年起),前述美國7天內鏈接跳轉仍然收費的規則,同樣適用于歐盟。84
3.支付限制引發的競爭關切
IAP限制引發的首要關切是,它對競爭性支付方案提供者造成封鎖效應。85如英佩指控蘋果公司要求開發者“對于在應用內購買應用內內容只能使用蘋果的IAP系統,而不得使用任何替代方案或第三方支付處理商”,此舉不合理地限制了“iOS應用內購買的處理市場”。86
IAP限制還引發了限制創新的關切。例如,ACCC報告認為,IAP限制影響其他替代支付方式在應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進而影響到消費者選擇;87印度競爭委員會在指示調查蘋果公司的命令中表達了類似的關切。88 ACCC報告還認為,反引導條款限制了開發者可用的商業模式,如“閱讀器”應用,因為開發者無法在應用內告知用戶,他們可以在應用外購買、應用內消費數字內容。89
由于IAP限制和反引導旨在確保征收分發傭金,它們還引發了導致用戶價格上漲、限制用戶選擇權方面的關切。90例如,在英佩訴蘋果案中,一審法院根據加州不公平競爭法判決,App Store的反引導條款非法,因為“它阻礙了iOS平臺用戶進行知情選擇”,而“限制價格信息會加大發現成本最低賣方的困難,……以及降低價格競爭的激勵”。91ACCC報告指出,一些應用開發者認為IAP限制影響了開發者向消費者提供產品,或者導致開發者將傭金轉嫁給消費者。92報告還認為,反引導條款導致消費者無法獲得可用支付選項的充分信息(包括更便宜的交易機會)。93印度競爭委員會在指示調查蘋果公司的命令中表達了類似的關切。94
Spotify的專門網站(www.timetoplayfair.com)指控蘋果公司,逼迫Spotify要么使用蘋果的支付系統并支付30%的傭金(Apple Music卻無需支付),要么拒絕支付傭金但面臨“禁言令”,即在與用戶促銷溝通方面受到各種限制。Spotify指控“其中任一選項都會對我們的客戶造成更糟糕的體驗,導致他們無法獲得或以其想要的方式獲得想要的音頻內容,或者無法以其從Spotify這樣的公司預期的便利方式獲得這些內容”。95
英佩則在其官方網站Free Fortnite頁面上宣稱,“所有移動開發者和消費者都有權選用收費更低的替代支付供應商”,認為蘋果公司提供的包含反引導限制的閱讀器應用方式是“一種用戶不友好的方案。……英佩希望向所有用戶提供不受阻礙的簡單的應用內購買選項”。照此理想,英佩繞開蘋果公司的上架審查,在應用內直接提供了不使用IAP系統的購買選項。英佩將此描述成“使得iOS和Google Play上的《堡壘之夜》玩家能夠在蘋果和谷歌支付系統與向英佩直接付款之間進行選擇”,“新增我公司自己的支付系統以后,我們便能……向玩家提供新的選擇,并向他們讓利節約的成本”。96應用公平聯盟的官方網站也將“App Store和Google Play Store限制消費者選擇”列舉為該聯盟關注的三大事項之一。97
4.支付限制觸發廣泛的規制行動
蘋果的IAP限制和反引導條款似乎成了全球公憤。98Spotify投訴不久,荷蘭競爭主管機關ACM針對蘋果公司在在線約會應用分發市場上的IAP限制,以及流媒體音樂應用和電子書應用分發市場上的反引導條款分別展開調查。992021 年8月ACM認定,蘋果公司對荷蘭當地約會媒介類應用設置的IAP限制以及禁止應用內引導用戶的做法,構成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100
2020年8月13日英佩游戲秘密繞開蘋果審查系統,自行激活自己的支付系統,并隨即向法院提交了事先準備好的反壟斷法訴狀。作為回應,蘋果要求英佩公司在兩周內加以改正。由于兩周屆滿時英佩仍拒絕改正,蘋果公司吊銷了前者的開發者賬戶并停止其已上架游戲應用的更新。101英佩指控蘋果強制開發者使用IAP系統以及禁止引導用戶的限制措施違反美國聯邦反壟斷法和華盛頓州法。102一審法院雖判決該等限制不違反聯邦反壟斷法,但依據華盛頓州法判決蘋果公司的反引導條款違法,103并責令蘋果在全美范圍內,“不得禁止應用開發者在其應用及其元數據中包含按鈕、外部鏈接或其他行動召喚,以此引導客戶使用應用內購買外的購買機制”,并且“不得禁止開發者利用應用內賬戶注冊從客戶那里自愿獲得的聯系方式與客戶進行溝通”。104
2021年日本公平交易委員會對蘋果公司針對閱讀器類應用開發者設置的分發限制、IAP限制及30%傭金展開調查。同年9 月蘋果公司與日本公平交易委員會達成協議,允許此類應用開發者在應用中提供引向開發者網站的鏈接,以便用戶能夠注冊或管理賬戶。105 2024年3月4日歐盟委員會宣布對蘋果公司處以18億歐元罰款,理由在于蘋果公司利用在應用程序分發市場上的支配地位,對流媒體音樂應用程序開發者設置“反引導”要求,禁止它們“充分向iOS用戶告知應用之外存在替代的更便宜的音樂訂閱服務,以及禁止它們就如何使用這些應用外渠道提供任何指引”。106
一些法域直接在立法層面禁止應用商店施加支付限制。例如,2021年韓國《電信業務法》修正案(“反谷歌法”),禁止應用商店運營商利用優勢地位強迫應用開發者使用特定支付系統。這是全球首部要求應用商店允許第三方支付方式的法規。107 2022年歐盟《數字市場法》第5條7款禁止應用內購買要求,108第5款要求守門人允許閱讀器應用模式,第4款禁止設置反引導條款。109 2024年日本《智能手機特定軟件競爭促進法》第8(iv)條和第8(ii)條分別規定了與《數字市場法》第6條第7款和第4款對應的義務。110
2020年美國眾議院發布的《數字市場競爭調查報告》將蘋果設置IAP限制和反引導條款作為蘋果實施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的重要例證。報告指出,一些應用開發者(如英佩)更希望使用自己的支付處理機制,或其他支付機制,但蘋果公司“利用其對App Store擁有的勢力”強迫開發商實施應用內購買機制,否則就以下架應用進行威脅。111
美國聯邦眾議院審議的《開放應用市場法案》(H.R.7030)第3條a款禁止受轄公司以開發者使用或提供應用內支付系統,作為在應用商店上架應用程序或兼容操作系統的前提條件;b款禁止受轄公司限制開發者通過應用或直接接觸的方式,向其應用用戶傳達其他購買渠道及其提供的產品價格等信息。受轄公司僅在極其有限的情況下,可以主張例外。《美國在線選擇與創新法案》(H.R.3816)第2條b款6項禁止受轄平臺限制或阻止商業用戶在受轄平臺向最終用戶傳遞信息或提供鏈接以促進雙方間直接交易。此外,美國許多州都曾或者仍在推動規制移動應用商店支付限制的立法,例如亞利桑那州、北達科達州、佐治亞州、明尼蘇達州、紐約州、伊利諾伊州、夏威夷州。112
四、移動應用商店花園圍墻具有維系生態系統質量的功能
(一)雙邊平臺的存亡有賴于系統質量控制
平臺經濟時代的經營者廣泛采用雙邊市場模式,其核心特征在于雙邊用戶之間存在單向或雙向的間接網絡效應,即一邊用戶從平臺獲得的效用取決于另一邊用戶的數量。113但間接網絡效應是一把雙刃劍。它固然意味著一邊用戶的良性行為會帶領整個系統進入良性循環;但它同樣意味著,一邊用戶的負面行為會導致整個系統陷入惡性循環。114因此,任何一邊的質量對于平臺整體的健康和吸引力都很重要。
然而,平臺參與者既有共同利益又有各自的個體利益,其間經常發生沖突,從而發生個體利益威脅整體利益的不當行為,包括信息不均衡、不確定性、協調和外部性等問題。115這些不當行為會直接影響整個平臺甚至生態系統的使用體驗及其在用戶當中的聲譽。例如,20世紀80年代,雅達利游戲因為沒有采用篩選低質量游戲的措施,市場上充斥著大量機會主義開發者的低劣游戲,并驅逐了高質量的游戲產品。116
這就要求平臺經營者必須付諸巨大精力,確保兩邊用戶群體均在正確的軌道內行事。117正如荷蘭學者Mandrescu精煉歸納的那樣:“平臺服務的質量及成功不僅取決于平臺帶動多個客戶群組彼此互動的能力。平臺還必須確保吸引到的是‘正確’類型的客戶,協調他們在平臺上的參與比例,阻止他們在平臺上從事‘不當行為’,并持續改善平臺促進的匹配交互功能?!?18
各法域反壟斷法普遍承認,平臺具有維持平臺質量的正當利益,因而維持平臺質量構成平臺限制措施所能追求的正當目的。例如,在一系列信用卡系統(雙邊平臺)案中,歐盟法院均判決,在評判涉案限制措施是否構成“目的限制”時,應該綜合考慮所有相關的法律方面和經濟方面;尤其應該考慮相關市場與其他關聯市場之間的互動,如雙邊系統兩個邊之間的互動。119在這些案件中,歐盟法院還承認,維持雙邊市場不同用戶群組之間的比例平衡,可作為限制措施的正當理由。120實際上,“維持平臺不同參與群組之間的最優比率,是平臺多數商業決策內涵的經濟理據。平臺的成功事實上取決于其實現和維持該等最優比率的能力。由于平臺依賴其客戶群組展現的直接和間接網絡效應,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將導致平臺被迫退出市場”。121
正如任何俱樂部(如酒吧)都必須有一定的篩選和安保機制一樣,數字平臺也必須作為“私人監管者”管理自己的生態系統,122不但要持續改進平臺本身的設施建設,還要確保平臺各方參與者及其產品能夠給平臺系統帶來價值。平臺管理最為直接的體現,是以各種限制措施界定平臺的系統邊界,如確定平臺的開放與封閉程度,決定哪些相鄰業務留在企業內部或者進行外包。正如Patrick Todd所言:“聯合分銷或技術整合兩個產品有助于保護平臺經營者的聲譽,因為它有助于確保平臺經營者不會在如下情形受到不當懲罰,即當平臺與瑕疵相鄰產品組合使用時發生功能失調?!彼麑⒋死頁\用于蘋果生態系統:“這解釋了蘋果公司為什么將自己的應用與其移動iOS進行捆綁,并對通過其App Store分發應用的第三方應用開發者設置了嚴格規則?!?23
平臺管理的另一種重要體現,是制定和實施調整參與者行為的“平臺治理規則”。124這是平臺經營活動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得到各國法律的普遍承認。例如,我國《電子商務法》第二章第二節為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設定了多種治理義務,包括以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制定、公開和修改平臺服務協議和交易規則(第32、33、34條),以正當程序處罰平臺內經營者違法違規行為(第36條),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平臺內經營者從事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第38條),建立知識產權保護規則并采取必要措施阻止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第41、42條)。
(二)應用商店擁有控制平臺質量的重大利益
應用商店屬于典型的雙邊市場,連接著智能設備的用戶和應用開發者。125與其他數字平臺一樣,智能手機平臺要確保向用戶提供一個強大的應用生態系統,既要保障充足數量的應用可供選擇,又要保障這些入駐平臺的應用具有足夠優秀的品質。應用商店發布的各種應用開發者協議以及應用審查指南,即屬于平臺治理規則的范疇。其實施則直接體現為對申請上架的應用進行審查以及對違規應用實施拒絕上架甚至強制下架。因此,必須將應用商店的這些審查甚至下架行為置于平臺治理的語境下加以考察?!凹谢膽梅职l使得蘋果公司能夠實施應用審查。”126如果允許不受約束的側載,高風險、低品質及包含不當內容的應用都將堂而皇之地進入用戶手機。
允許側載或可促進第三方應用商店的出現,從而形成應用商店之間在多個維度(包括安全審查)展開競爭的理想局面。然而,事實卻并非如此優美,反而可能導致生態系統的碎片化。移動設備的歷史充分說明了這一點。蘋果推出智能手機之時,主導的手機生態是塞班系統和微軟系統。但這兩個系統均存在著碎片化等問題,如不同軟件層之間以及設備與操作系統之間存在不兼容性,因此它們均未能成功觸發間接網絡效應。然而,蘋果公司通過縱向一體化策略成功避免了這些陷阱,迅速發展出一個成功的生態系統。127
歐盟委員會就“新競爭工具”發出項目啟動評價時,代表全球中小獨立應用開發者、創新者和創業者的應用協會128在書面反饋中明確指出:“在當下,應用開發者無需為自己的產品制作多種版本,便可以在所有主要商店中提供。但如果像本評價報告建議的那樣進行早期市場干預,以促進多個應用商店的出現,它們帶來的應用經濟將遠不如今天成功。碎片化的應用商店拼圖將給開發者造成巨大麻煩,并給消費者帶來困惑。”129
這并非危言聳聽。例如,由于谷歌官方應用商店Play Store無法在我國使用,國內實際存在眾多第三方安卓應用商店。但是,業內人士抱怨,多樣化選擇的表象之下其實是系統的碎片化。針對安卓系統開發的應用需提交多個應用商店分別審查,而各個應用商店的審查標準參差不齊。130這種碎片化狀態下也很難確保統一的應用安全性能。由于審查能力不同,有些應用商店完全可能突破安全底線。有研究表明,第三方應用商店是惡意軟件的最重要來源。131事實上,一向對側載持開放態度的谷歌近來也開始對側載持越來越謹慎的態度。132
五、移動應用商店花園圍墻具有保障系統安全的功能
(一)安全性對于移動設備具有特殊重要性
安全與隱私保護是平臺質量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確保移動設備系統的安全性(包含隱私),對上架應用進行嚴格的審查與把關是極其重要的一環。正如ACCC指出的:“對于應用開發者和消費者而言,應用審查都是應用開發和分發過程中的重要一環,它向蘋果和谷歌提供了識別和處理潛在應用關切的機會,如用戶安全、包含潛在有害內容以及可信賴的應用功能?!?33
然而,對應用進行安全審查的必要性,并不意味著必須采用由官方應用商店進行獨家分發的模式(如App Store的分發限制),也即可能存在限制性更小的替代方式。例如,在英佩游戲訴蘋果案中,英佩就提出App Store完全可以借鑒蘋果個人電腦MacOS系統的“認證模式”。英佩認為,蘋果公司對MacOS個人電腦并未設置嚴格的分發限制,允許用戶從眾多分發渠道下載應用,如開發者網站或第三方應用商店,但這一模式并未造成顯著的安全和隱私問題;因此,蘋果公司以安全和隱私保護來證成其分發限制的主張不能成立。134該案一審法院查明,蘋果MacOS采用認證模式,即對應用進行自動掃描,獲得安全認定的應用可在無任何安全風險提示的情況下完成安裝;無法獲得認證的應用仍可安裝,但安裝過程中會出現安全風險提示。135該院一度認為這是iOS分發限制的一種可行的替代方式,“應用審查和應用分發可彼此獨立”,“一旦審查完畢,蘋果公司可將其發回開發者直接分發或在其他商店分發”。136
這一觀點在學術界也不乏認同者。例如,Schlaefli認為,蘋果在自己的iPhone 手機和MacBook電腦之間采用“雙重標準”,并批判蘋果公司希望為iPhone手機建立“更安全”審查級別的觀點“似乎表明蘋果公司并不在乎MacBook用戶的安全”。因此,他認為,MacBook的模式證明了一種可行的替代性更小的分發方式。13738位教授在英佩訴蘋果案中提交的法庭之友意見書,對該案一審法院在事實認定部分承認認證模式,而在法律結論部分否定其充分性,提出嚴厲批評,并認同一審法院的這一事實認定。138
然而,移動設備領域是否可直接移植“認證模式”高度存疑。首先,認證模式是否能夠提供足夠有效的安全性,即便在個人電腦領域也存在爭議。139其次,即便承認它在個人電腦領域足夠有效,它在移動設備領域的有效性也高度存疑,因為移動設備具有特殊性。對于手機等智能設備而言,確保系統的安全、性能和用戶隱私構成生態系統質量維護的一個至關重要的維度。一方面,智能設備具有非常特殊的性質,其安全性和隱私問題遠比個人電腦更加突出:它們是“高度個性化的設備,用戶在上面儲存著他們的某些最為敏感和個性化的信息”,140例如個人電腦很少會實時記錄個人的位置信息、消費和社交記錄、大量隨手拍攝的圖片和視頻等?;诖?,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在賴利案中一致判決,智能手機具有高度私密性,借助巨大的存儲能力和眾多應用,智能手機“提供了一系列工具,管理著個人生活方方面面的詳細信息”,“形成有關該用戶生活的非常清晰的蒙太奇畫面”。141因此,該院判決,政府必須取得搜查令方能搜查犯罪嫌疑人手機中的電子信息。
由于很多企業允許雇員使用個人手機,惡意軟件還可能經由雇員手機進入企業系統,給企業造成巨大損失。例如,Check Point Research移動安全報告顯示,2021年46%的組織中有至少一名雇員下載了惡意軟件。1422015年Ponemon Institute調研了全球2000強公司的588名IT及IT安全專業人員,他們認為平均有3%左右的雇員移動設備感染了惡意軟件,其中只有26%的被感染設備接受了調查;據這份調查報告計算,一部移動設備感染惡意軟件給組織造成的平均成本為9,485美元,而如果對遭受攻擊的移動設備進行調查和恢復,每次成功惡意攻擊造成的總成本平均高達21,042美元。143
另一方面,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惡意軟件攻擊非常猖獗。例如,歐盟網絡安全機構ENISA報告,2019年和2020年初,平均每天監測到23萬起新的惡意軟件感染。144歐盟最大的網絡安全服務商卡巴斯基實驗室預測,2020年其用戶擁有的安卓移動設備每月有近600萬受到攻擊。145
(二)智能手機廠商對維護系統安全具有特殊利益
移動應用商店采用“認證”模式的主張蘊含著用戶自擔風險的邏輯:用戶因使用不安全軟件導致個人或企業損失,是其自己選擇的結果,與手機廠商無關,后者對此并不擁有控制利益。美國學者Shao在論證IAP限制并非實現安全和用戶體驗的限制性最小方案時,非常明確地援引了這一邏輯:“如果實施搭售的經營者關切安全問題,它‘本可以要求經銷商(本文語境中即應用開發者)告知客戶’還存在開發者提供的替代支付機制,并告知客戶這些替代機制附帶的安全風險(蘋果公司針對來自第三方的Mac個人電腦應用已經采用這種方式)?!?46對于蘋果公司援引安全和用戶體驗為如下爭議行為抗辯,即限制第三方應用使用通知式促銷、訪問用戶數據、使用NFC芯片功能以及某些iPhone功能,該學者提出同樣的替代方案建議。147
這一假設完全無視理想世界與現實世界之間的巨大鴻溝。在信息透明、用戶絕對理性的理想世界中它是成立的:消費者擁有關于各種應用的所有相關知識,他們知道哪些應用不安全但仍然自冒風險去使用,因此他們不會為自己行為導致的損失責怪手機廠商。然而,在真實世界中,信息具有極高的獲取成本;148尤其是在智能手機這樣的高科技領域,獲取和理解信息的成本都非常高昂,用戶很難事先了解每一款應用的潛在風險和質量。一旦用戶使用應用的體驗不佳甚至遭受損失,其不大可能會歸咎于自己的選擇,而更可能歸咎于手機系統本身。
近期個人電腦領域的“藍屏”事件淋漓盡致地印證了這一點。2009年微軟與歐盟達成的和解協議規定,微軟有義務向競爭性安全軟件開發者提供與其自有安全產品同等的訪問操作系統的權限。第三方安全產品公司CrowdStrike的殺毒軟件在一次例行更新中包含一處邏輯錯誤,結果導致所有安裝了該軟件的Windows電腦出現藍屏死機。事件發生后,輿論普遍將矛頭指向微軟公司。直到事后調查結果顯示,主要責任在于CrowdStrike在發布更新前并未完成測試,或進行灰度更新。149然而,如果不是因為此次事件影響巨大,而只是一款僅導致少數人電腦或手機死機的普通應用,恐怕用戶永遠不會知道問題的真正原因,從而可能歸咎于電腦或手機本身。
因此,鑒于移動設備風險的特殊性以及用戶知識的有限性,蘋果公司對上架其iOS系統的應用進行風險和質量審查和把關,不但具有正當利益,似乎也更加有能力。150
(三)安全控制構成花園圍墻的重要正當理由
正是認識到安全與隱私對于移動設備具有的特殊重要性,在英佩訴蘋果案中,一審法院明確承認系統安全和隱私構成應用分發限制的正當理由,并認定人工審查和應用的集中分發提升了蘋果產品的吸引力,構成重要的競爭區分點。151該院還認定,IAP限制通過向用戶提供集中化的支付管理功能,同樣提升了用戶體驗。152
這一判決遭到包括霍溫坎普教授在內的38位反壟斷教授的聯合批評,他們認為反壟斷法不承認安全、隱私和可靠性可用于證成限制如下競爭的限制措施:第三方應用開發者之間的競爭,這些開發者的應用與蘋果第一方應用之間的競爭,或者蘋果與競爭應用分發商之間的競爭。153不過,他們為此援引的先例都是涉及純橫向協議的案例。154蘋果案的情況顯然更加復雜,因為涉案橫向關系存在于一個更大的生態系統之中,即它同時涉及平臺經營者這一處于縱向關系的主體及其利益,因此App Store實施的前述限制更接近于單一企業實施的縱向限制行為。
盡管有此權威人士的批判,美國第九巡回區上訴法院在該案上訴審中還是明確承認,保證生態系統的安全和隱私屬于正當目的。它指出,蘋果公司通過提升安全和隱私特征,迎合了消費者需求并實現了自身產品與競爭對手的差異化;而反壟斷法預設,如果允許經營者圍繞交易的所有要素(質量、服務、安全和 耐用性)而不僅僅是圍繞直接成本展開競爭,競爭便能夠實現資源的最佳配置;因此提升安全和隱私特征都是明顯的促進競爭效果。155
事實上,上訴法院的這一判決與38位教授的意見并不沖突,因為他們明確承認,安全、隱私和可靠性在特定情況下可作為前述限制的正當理由:“如果蘋果證明限制競爭性應用開發者的產品質量以及分發選擇,對于確保蘋果公司能夠與安卓或其他競爭對手有效競爭而言是必需的,則蘋果享有的安全和隱私方面的利益具有相關性?!?56按照上訴法院的分析,蘋果的抗辯符合教授們指出的可得認可的例外情況。
ACCC的應用商店市場調查報告同樣明確承認,應用商店施加的支付限制具有防范安全風險的功能:“ACCC注意到,如果要求蘋果和谷歌允許對應用內購買使用其他支付系統,可能會帶來支付系統安全性方面的風險?!?57
即便歐盟《數字市場法》對守門人持有極其嚴厲的態度,它也不得不承認應用商店的這一重要關切。該法第6條第4款在要求守門人允許側載第三方應用和應用平臺的同時,允許守門人以安全為由采取必要措施。158為此,2024年蘋果對歐盟地區的分發制度作出調整,雖然允許開發者通過自己的網站和第三方應用商店分發應用,但仍然對分發過程實施嚴格控制。它要求所有iOS應用均須獲得認證,經認證的應用在安裝過程中也要接受一系列審查,以確保它們來自經認定的應用商店,并確保其不包含惡意軟件。159質言之,蘋果App Store在歐盟采用了較MacOS更高審查標準的“認證”模式,但正如前述,其有效性存疑。
實踐也表明,蘋果分發限制和支付限制具有明顯的安全防范功能,大大提升了其手機系統的競爭力。蘋果公司前CEO斯蒂夫·喬布斯坦言,“我們同時在做兩件截然相反的事情:向用戶提供一個先進且開放的平臺,同時要保護iPhone用戶免受病毒、惡意軟件、隱私攻擊等的毒害。這不容易”。160蘋果公司選擇了向后者傾斜的策略:始終強調用戶的使用體驗,并將隱私和安全作為公司的獨特賣點,161以此與競爭對手展開差異化競爭。162中國蘋果案判決書(第32頁)記載,蘋果投入大量資源建設更安全的支付技術,通過上架審查,2020年阻止超過15億美元的潛在詐騙交易,阻止近100萬款高風險或不可信的應用更新;2021年阻止近15億美元的潛在詐騙交易,阻止超過160萬次因高風險或不可信的應用更新造成的用戶欺詐。
IAP限制也通過減少用戶直接與開發者交易,大幅降低了用戶敏感信息的泄露風險。正如常年負責App Store運營的蘋果前高級副總裁、蘋果院士菲爾·席勒(Phil Schiller)在一份法庭文件中指出的,“IAP系統使得用戶能夠方便地進行應用內購買,而無需承擔向每個開發者注冊支付信息的不便和安全風險”。163此外,蘋果對申請上架應用設置較高的隱私保護標準,164同樣有助于提升整個系統的安全水平和用戶體驗。
事實表明,相較安卓系統的開放模式,蘋果iOS系統的封閉模式具有更加突出的安全性。研究發現,安卓設備比iOS設備更容易遭受安全問題和惡意軟件攻擊。例如,《2021年諾基亞威脅情報報告》顯示,2021年“在智能手機設備中,由于其開發環境和允許使用第三方應用商店,安卓設備仍然是惡意軟件的頭號對象。安卓設備占全部感染設備的50.31%,其次是視窗設備,占23.1%,(蘋果設備排名第四,占9.20%)”。1652023年版的同一報告顯示,使用安卓系統的手機和家庭設備仍占惡意攻擊的30%,排名第一,蘋果設備排名第四,占比為16%。166
蘋果的這一策略還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167消費者調研顯示,對于全球范圍內50%―62%的iPhone用戶以及76%―89%的iPad用戶而言,安全和隱私構成設備購買決策的一種重要考慮因素。168 Chnbrand發布的中國顧客滿意度指數顯示,2015—2023年間蘋果手機在手機行業一直排名第一或第二,尤其是2021—2023年連續三年排名第一,其中2023年蘋果在客戶忠誠度、總體滿意度和要素滿意度三個指標方面的得分分別為74.7分、76.3分和75.3分(百分制)。169這些成就充分說明,蘋果采取的安全和隱私保護策略提升了其產品和生態系統的競爭力,構成重要的促進競爭的正當理由。
六、移動應用商店花園圍墻具有防止“搭便車”的功能
(一)防止“搭便車”具有促進競爭效果
分發限制和支付限制均呈現出應用商店“強迫”開發者接受特定約束的表象,正如Spotify對App Store限制措施的刻畫那樣:要么交稅,要么面對禁言令。這似乎干預了開發者的經營自主權,從而引發廣泛關切。170然而,限制經營自主權并非反壟斷法關切的競爭損害類型,不能由此直接認定行為反競爭。171我們必須從更高站位更加全面地看待這種約束:它們在某種程度上都是防止“搭便車”的內在機制。
按照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要素使用者應該為此付費,這是確保資源合理配置的基本機制,也符合公平原則。然而,如有選擇,從使用要素中獲益者當然希望無需為此支付任何成本,或者盡量少支付成本。根據定義,這就是“搭便車”現象。172
由于“搭便車”導致投資主體與收益主體之間發生錯位,如果不加治理,將導致投資激勵不足,最終導致有效供給不足,從而有損社會整體福利。173例如,英佩宣稱,其繞開App Store的IAP系統在應用內提供向其直接付款的支付方式,為玩家提供了新的支付選擇,“這種選擇在移動商店提供了更公平的環境并節省了玩家的支出,蘋果和谷歌應該會認同這對于任何人都有積極意義”。174這里的“任何人”顯然不包括被“搭便車”的人(蘋果和谷歌),他們最終將因收益與投資不匹配而放棄投資,進而會損害玩家的長遠利益。因此,反壟斷法向來承認,防止搭便車是一項促進競爭的正當理由。
以“搭便車”理論解釋App Store的限制措施時,事實上預設了一個前提條件,即蘋果公司有權就其生態系統向開發者收費,因此規避者構成有損社會整體效益的“搭便車”行為。這實際上涉及金鑫訴蘋果案中另一個重要爭議,即蘋果是否有權收取傭金(謔稱“蘋果稅”)?其答案顯然是肯定的。
回答這一問題的前提是正確認識移動設備系統的生態價值。應用商店憑借其龐大的生態系統,給應用開發者帶來了巨大的技術、流量等生態價值。175首先,蘋果移動設備系統包含大量專利、商業秘密等信息,蘋果公司以應用編程接口(API)、軟件開發工具包(SDK)等形式,免費或幾乎免費地將這些信息提供給開發者,大幅降低了開發者為iOS設備開發應用的技術門檻;其次,由于實施嚴格的審查標準和安全防范措施,以及蘋果生態系統其他產品多年來累積的良好聲譽,App Store實際上將用戶對蘋果公司的信任投射到入駐的應用開發者身上,從而在用戶與開發者之間形成高度信任關系;176再次,通過提供一系列方便使用的服務,如應用促銷、儲存、下載管理、賬單支付,App Store為開發者大大降低了參與應用經濟的交易成本。177因此,一旦進入這一生態系統,應用開發者便取得了觸達巨量潛在購買者的機會。這顯然是一種寶貴的要素價值。按照市場經濟的等價有償原則,使用此等資源者應該付費。App Store是蘋果移動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扮演該生態系統電子“收銀臺”的角色,因此App Store收取傭金(如“蘋果稅”)的行為具有正當性。178
這一結論得到司法機關的明確認可。例如,英佩訴蘋果案中,一審法院判決,“蘋果有權有償許可其知識產權并阻止他人未經付費擅自使用其知識產權”。179該案中,2020年8月英佩游戲公司將一個隱蔽的新支付功能隱藏在熱門游戲《堡壘之夜》的更新審查申請之中,在騙取蘋果公司審查通過之后,于當月13日深夜自行啟動了這一功能;蘋果公司指出,這是一個“違反協議并對蘋果投資進行搭便車的秘密計劃”。180蘋果公司據此對英佩提起違約反訴。一審法院認定,英佩的行為構成違約,并判決其向蘋果公司支付《堡壘之夜》iOS應用在繞開IAP系統期間所得收入的30%作為違約補償金。181這表明法院承認蘋果生態價值。
無視蘋果的生態價值,便無法對其限制措施作出正確評價。例如,兩位學者僅僅從支付安全的角度看待IAP限制,對后者提出質疑:“即便我們接受IAP系統是一個安全解決方案的說法,這也無法解釋,為什么要對銷售‘數字’產品或服務的應用施加使用該系統的要求,而完全排除其他支付解決方案。其他專業化的支付處理企業(如貝寶、Adyen或Stripe)提供的支付方案,在體驗、功能和安全方面毫不遜色于IAP系統,甚至更加優秀?!?82英佩同樣斥責蘋果和谷歌以安全之名證成IAP/GPB系統的理由不能成立,因為英佩以及大量第三方支付服務均有能力提供同等安全的支付服務。另一位學者則更加直白地指出,蘋果公司收取的99美元的年費是開發者為觸達蘋果生態系統中的用戶而支付的對價,30%的傭金“沒有對市場做出任何貢獻并觸犯公共政策。開發者支付這一款項并沒有換取到蘋果提供的任何有價值的服務或軟件”。183
這些主張均犯了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謬誤。移動生態系統給開發者帶來的價值具有多樣性和復合性,不能簡單地試圖以其中一種價值要素去解釋全部價值要素的對價。如安全性確實是支付限制或分發限制的一個證成理由,但也只是其中一個而已。除此之外,它們還有其他證成理由(如防止搭便車)。
(二)限制措施通過防止“搭便車”保護自身生態價值
與有形物品不同,生態系統具有的要素價值具有無形性,甚至不像傳統知識產權那樣具有明確的法律地位和法定邊界。盡管有學者提出“架構財產權”的概念,184但至少在目前的法律狀態下,它主要還只是一種得到法律承認的法益,依靠權益人采取私力措施加以保護。由是觀之,應用商店設置的各種限制措施除具有安全防范、提升生態系統質量等功能(如前所述)以外,還具有通過防止不付費使用其資源的行為(“搭便車”)維護生態系統合法權益的重要功能。
研究表明,許多電子市集平臺都設有各種防止“搭便車”的平臺規則。185例如,為亞馬遜及安卓設備銷售應用的Amazon Appstore,為三星設備銷售應用的三星Galaxy Store,為微軟視窗設備銷售數字內容的Microsoft Store,法國電子商務平臺Rakuten PriceMinister,Spotify旗下連接音樂制作服務提供者與用戶的在線市集SoundBetter,均收取傭金并設置有反引導規則。186
App Store設置的各種限制措施之所以具有防止“搭便車”的功能,是因為蘋果收取的傭金與使用IAP系統直接相掛鉤:只有通過IAP系統處理的用戶支付才需要交納傭金,而通過其他支付方式實現的應用或內容銷售無需交納傭金。顯而易見,此時至關重要的問題便轉化為,開發者使用IAP系統的義務范圍是多大,或者說他們使用替代支付方式的空間是多大。187開發者使用IAP系統的義務范圍越大,選擇替代支付方式的空間就越小,需要繳納傭金的交易范圍就越大。難怪荷蘭競爭執法局ACM“調研的一些應用開發者坦言,他們的主要不滿并非30%的傭金本身,而是它與使用IAP系統的義務相捆綁”。188質言之,無論名義傭金率有多高,只要無需承擔繳納此傭金的義務,傭金率的高低實際上對開發者沒有任何影響。因此,要保證收取傭金,設定并執行IAP限制就顯得至關重要,它能夠確保實際享受生態價值者為此付費。
作為這一限制的前后端延伸,應用分發限制與反引導限制對于防止搭便車也具有重要作用。在前端,為iOS開發的應用唯有經由App Store分發時,蘋果才有可能監測應用及數字內容的銷售情況,也才有可能對開發者施加使用IAP系統的義務。189如果這些應用根本不上架App Store,蘋果就不可能監測其交易情況,也不可能對其設置其他限制。
在后端,在蘋果公司允許開發者選擇使用替代支付方式的領域(如“閱讀器”應用),用戶既可以在應用內購買,也可以轉到應用之外使用替代渠道購買。但這種選擇應該交由用戶自主作出,而不得在關鍵節點加以引導:用戶自主決定選用哪種購買渠道是一回事,在用戶決定購買的那一刻,通過折扣等措施“引導”用戶使用更便宜的渠道則是另一回事。要求平臺經營者允許此種引導,在效果上就像是對一個實體零售商提出如下荒謬要求:它有權就本店銷售的商品自由定價,但它必須允許這些商品的上游供應商在店內樹立一個牌子,告知購物者可以直接向供應商購買從而規避零售商加價。190由于同款應用或數字內容不同銷售渠道之間的競爭主要是價格競爭,顯而易見,理性用戶基本上都會接受此引導。所謂的給用戶以“選擇權”,事實上會造成用戶一邊倒地選擇更便宜的渠道。191這會導致分發限制和IAP限制形同虛設。質言之,“反規避規則是蘋果公司用以執行IAP規則的工具。二者是同一枚硬幣的緊密關聯的兩面”。192因此,反引導條款同樣具有防止搭便車的重要功能。
蘋果公司從不諱言App Store的各種限制具有防止搭便車的重要目的。193例如,蘋果公司委托的一份研究指出,蘋果制定了一些“關于應用內購買的規則,以阻止用戶和開發者對蘋果App Store的服務和投資進行搭便車。應用不得明確引導用戶規避使用應用內購買——比如通過提供規避App Store的外部鏈接”。194蘋果公司在回應聯邦眾議院司法委員會的咨詢時同樣指出,它之所以要限制應用與客戶之間的溝通,只是為了限制開發者一方面使用iOS生態系統獲取用戶,另一方面利用這一生態系統引導這些用戶前往其他渠道購買,以此避免支付蘋果本應獲得的傭金,也即為了確保蘋果能夠收取傭金并“防止搭便車”。195
針對Spotify在歐盟的投訴和由此導致的正式調查,蘋果公司毫不含糊地指出,“歐盟委員會正在處理來自一些公司毫無根據的投訴,此舉令人失望。這些公司只是想免費搭車,而不想像其他人那樣遵守相同的規則”。196在英佩訴蘋果案中,蘋果公司同樣主張,“分發限制是其知識產權許可安排的一部分”;197“IAP提供了收取傭金的最有效方式”。198它將IAP系統視為“應用內銷售的電子收銀臺,是蘋果用以就適格交易收取傭金的手段”,“如果開發者可以規避電子收銀臺,這與客戶在蘋果零售店行竊的行為無異:兩種場景都導致蘋果無法收費”。199
英佩訴蘋果案一審法院認同了蘋果的這一觀點,判決“蘋果有權有償許可其知識產權并阻止他人不付費擅自使用其知識產權。iOS平臺上的應用分發限制旨在實現這一目的”;200同樣,“使用IAP的要求有助于以最簡單和最直接的方式實現此目的”。201一審法院還認為,“反引導規則具有與蘋果(分發限制措施)相同的競爭效果和正當理由”,包括防止搭便車功能。202
(三)限制措施給開發者造成“兩難”是交易的內在機制
如前所述,Spotify批判IAP限制和反引導條款對開發者造成“要么交稅、要么禁言”的“兩難”處境,限制了開發者和用戶的選擇權。然而,防止搭便車的有效機制恰恰是迫使開發者在兩種局面之間進行選擇:要么支付約定的傭金,以換取“光明正大地”享受生態系統帶來的價值;要么不支付傭金,但不能在應用內直接銷售,也不能明確告知用戶可以在哪些應用外渠道進行購買,從而只能部分享受生態系統帶來的價值,忍受由此造成的不便。后一選項的“不便性”恰恰是前一選項“價值性”的體現。消除后一選項的“不便性”(如無需支付傭金仍能進行應用內銷售,或者可引導到其他渠道購買),便無法再顯示出前一選項的價值性,從而不會再有任何開發者選擇前一選項。
造成“兩難”處境事實上是任何市場交易的內在機制。比如,面對餐廳誘人的美食,你可以選擇享用,但需要支付費用;也可以選擇不支付費用,但不能享用美食。在市場經濟中,既享用美食又不支付費用的理想狀態,不在可行選項之列,除非他人替你買單。同樣,制造企業面臨著“兩難”選擇:可以選擇獲得生產所需的原材料,但需為此支付費用;也可以選擇不支付費用,但無法獲得生產所需的原材料。在市場經濟中,既獲得所需的原材料又不支付費用的理想狀態,同樣不在可行選項之列。
申言之,任何防止“搭便車”的措施都具有干預他人行為自由的外在表現。203權益人正是通過給他人造成難以“免費搭車”的不便來維護自身利益的。例如,折扣商希望對全服務經銷商提供的咨詢、演示等銷售服務搭便車,以便自己無需支付服務成本便能夠獲得銷售;為了激勵所有經銷商都提供這方面的非價格服務,生產商可能對經銷商的行為設置種種限制,以限制或消除搭便車。從折扣商的角度看,它從他人投資中獲得收益的行為自由(“搭便車”)顯然受到了限制。
然而,自由從來都不是絕對的,反壟斷法也不會因為折扣商搭便車的“自由”受到約束而否認防止搭便車具有的正當性,甚至允許生產商以此正當化已被證明具有反競爭效果的行為。204這是因為這種約束能夠帶來更大的社會利益。正如Yun在討論英佩訴蘋果案時指出的:“盡管強縱向限制措施(如絕對控制iPhone手機上可使用的下載軟件)本質上會限制某些供應商的行為自由,但該等限制能夠帶來顯著的促進競爭效果?!?05
也許有人反對稱,生態系統的價值無非是其經營者將原本屬于全社會共享的交易機會圈占起來據為己有,就像打劫者收取“過路費”。206事實并非如此。開發者的交易機會毫無疑問原本就是存在的。但這并不意味著生態系統沒有價值。首先,這些交易機會原本是分散的,難以為開發者發現和捕捉,如果不存在應用商店,開發者需要付出巨大的資源才可能結成交易。為原本分散的交易提供媒介作用,正是雙邊市場的重要價值。其次,交易機會的識別、聚集及實現便利化需要巨大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平臺建設絕非可有可無。再次,禁止應用商店采取防止“搭便車”的措施,將導致集中交易平臺退化為多個規模更小的平臺,喪失網絡效應,對雙邊市場兩邊的用戶群體均造成福利減損。
七、移動應用商店花園圍墻是競爭性兩部定價的實施機制
(一)智能手機兩部定價有助于提升社會整體福利
智能手機系統的經營者可以采取兩種定價策略:其一是對操作系統接入收取一次性費用(表現為手機價格);其二是對操作系統接入收取較低價格,但從后續應用銷售收入中分成。第二種定價策略常被稱作“兩部定價法”(two-part pricing)207或者“可變比例搭售”。208
具體到智能手機領域,兩部定價法的優點在于,它把全部收費分攤到手機價格和應用價格之中,因此有助于降低用戶的初始使用成本(手機價格)。這對于具有高固定成本和網絡效應的產業而言至關重要,因為平臺的啟動和成功高度取決于吸引盡可能多的用戶加入,更多用戶可幫助分攤固定成本,并提升網絡的價值。即便是使用量較低的用戶也很重要,因為他們同樣可以幫助擴大手機銷量和用戶數量。
(二)識別手機用戶的賦值是實施兩部定價的關鍵
為擴大銷量而降低初期接入收費,必然會導致銷售收入下降,因此必須通過其他渠道加以彌補。其中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基于不同用戶賦予手機的價值,后續對他們進行差異化的使用收費。為此需要設計出一種機制,幫助識別不同用戶賦予手機的價值。209智能手機是一個整體系統,操作系統和硬件只不過是其組成部分,這部分對所有用戶而言基本是相同的,難以據此區分用戶;巨量的可用應用才是賦予智能手機不同價值的重要參數。一個僅用來接打電話的用戶賦予智能手機的價值跟傳統功能手機差別不大。但一個利用它錄制流行短視頻的用戶可能獲得巨大的流量;一個利用它進行視頻會議的用戶則可能做出重要的商業決策,創造出很大的經濟價值;一個利用它打游戲的用戶則可能獲得巨大的娛樂價值。
因此,應用本身以及應用內內容的下載和購買情況,可以較為準確地反映出用戶賦予手機系統的價值高低。例如,一個購買大量應用的手機用戶,顯然賦予了手機更大的價值;一個大量使用該應用所售商品(如音樂、電子書、報紙、游戲)的手機用戶,顯然也賦予了手機更大的價值。由此可見,通過監測用戶的應用以及應用內內容的購買情況,便可以較為準確地計量用戶賦予手機系統的價值,進而可要求其支付相應的費用。
這種計量機制真正發揮作用的關鍵在于,必須能夠阻止用戶通過其他渠道購買應用,以及防止開發者利用平臺引流卻繞開IAP系統進行數字內容的交易。禁止側載規則能夠對應用的安裝來源和數量進行監測,IAP限制則可以對應繳納傭金的交易進行識別并計算和預收傭金。210否則,平臺將難以有效知悉和收取應用和內容的購買價格,更無法從中提成,平臺最終必然要提高操作系統的接入費(手機價格)。211
這會造成非常糟糕的后果。從效率角度看,由于硬件和操作系統的價格提高,許多低收入用戶必將被趕出市場,導致生態圈規模的萎縮;鑒于規模經濟效益和網絡效應在數字經濟具有的特殊重要性,生態系統規模的萎縮必然意味著網絡價值的下降。從公平的角度看,提高手機的初始接入價格等同于,為了能夠使少數后續使用頻率高的用戶以較低的價格購買應用,而強迫所有用戶分攤更多的手機硬件和操作系統成本,違反了“使用者付費”的基本公平原則。212
(三)阻止兩部定價的規制方案具有反競爭性
有鑒于此,在考察規制應用商店限制措施的方案時,必須非常謹慎地考慮其可能產生的反競爭后果。正如荷蘭學者Bostoen和Mandrescu在評價蘋果和谷歌應用商店的限制措施時指出,分離應用商店與支付功能會引發一系列問題,如應用商店是否要為其他服務單獨收費?是否需要提高其他收入來源的價格以補償收入減少?他們認為,“這些問題直接涉及應用商店商業模式的核心,我們必須非常謹慎地對待”。213
Mandrescu在評價歐盟《數字市場法》第5條第4款(要求應用商店允許開發者免費引導用戶)時亦指出:“此款是否允許開發者引導用戶離開其應用,以無需繳納傭金的方式完成各自交易?若如此,可以預見蘋果公司將針對所有開發者調整自己的App Store收費,否則它將面臨不菲的搭便車風險。”214 Bostoen也指出:“IAP是一個方便的收費機制,即便不用IAP,蘋果也能設計出向開發者收取傭金的其他方法,只不過這些方法的實施難度會更大。”215
這種擔憂同樣得到公共執法機關的認可。例如,在英佩訴蘋果案中,一審法院指出,“IAP是蘋果公司因開發者使用其知識產權而收取許可費的方式。即便不使用IAP,蘋果公司仍然能夠對開發者收取傭金,只不過會更加困難”,例如它可能選擇對開發者進行審計,但“這似乎對蘋果公司和開發者都會帶來更大的金錢和時間成本”。216
ACCC在評估禁止應用內支付限制的方案時指出:“如果解綁會損害蘋果和谷歌對應用內購買適用和收取傭金的能力,可能會導致它們的費用或傭金結構發生改變。這會帶來一系列影響,例如應用商店將只能采取更無效率的收費形式(如對于提供數字產品和服務的應用收取更高的固定費用),這可能鼓勵較小的創新性應用探索其他分發渠道以避免支付該等費用,進而減少上架應用商店的應用數量,降低其對消費者的價值。因此,要求解綁的任何立法方案都需要作大量更深入的研究和產業磋商。”217
ACCC在評估禁止反引導規則的方案時再次指出:“(以這種方式)促進應用開發者繞開應用市場的應用內支付系統,可能會導致蘋果和谷歌的這一變現機制不如原來有效。正如前文談到的解綁應用內購買系統一樣,目前尚不清楚蘋果和谷歌的變現模式發生改變會給應用開發者帶來何種危害。”218
事實上,強制解綁IAP系統可能導致更低效收費結構的預言,已經在現實中得到證明。蘋果公司在應對《數字市場法》進行應用內支付和反引導規則調整的同時,對收費結構也進行了調整。一方面,應用內數字商品和服務交易的傭金由30%和15%分別降低為17%和10%;但如果使用App Store的支付處理功能(IAP),需額外支付3%的手續費。219另一方面,無論通過App Store還是其他應用商店安裝的iOS應用,每年安裝量超過100萬次以后,均須為每年每個用戶的首次安裝支付0.50歐元的核心技術使用費。220后一項費用適用于免費應用,因此對于中小型應用開發者而言顯然并非福利,相對于原有收費結構,很難說這一修改是否會更有利于創新。
在韓國制定“反谷歌法”之后,有學者甚至認為,表面上旨在保護中小應用開發者的法律,事實上可能惡化他們的處境。這是因為,盡管很多開發者反對谷歌或蘋果的支付系統,但很多消費者喜歡它,因為可以避免為每次購買應用單獨輸入支付信息;盡管像Spotify、英佩這樣的大型開發者能夠吸引到足夠多用戶使用其支付系統,但在競爭極為激烈的應用市場,中小開發者若使用其他支付方式,伴隨的繁瑣支付步驟可能導致用戶流失。221如果有中小開發者因此經歷失敗,可能會成為放棄應用內購買系統會導致嚴重后果的例子,進一步加強蘋果或谷歌應用商店的議價能力。222
針對蘋果公司在荷蘭調整IAP限制的方案,學者表達了類似的觀點。2021年8月受到ACM處罰之后,蘋果公司針對荷蘭約會應用調整了支付方案,允許在以下四種方式之間進行選擇:(1)以IAP為唯一支付方式;(2)在應用內使用第三方支付系統;(3)以應用內鏈接方式將用戶引導至開發者網站完成交易;(4)結合適用第二和第三種方案。開發者如采用后三種方案,交易傭金率降為27%。223Mandrescu對此評價道,選用后三種方案時,開發者不能同時使用IAP;如果選擇的方案需要用戶進行復雜的操作,默認偏見可能導致用戶轉向那些繼續使用IAP系統的競爭應用。在原本競爭就激烈并存在間接網絡效應的應用市場,這種支付不便可能導致改用新支付方案的開發者陷入困境。224
八、結語:馬兒不吃草何以還能跑?
對于任何理性人而言,如果“馬兒既能跑又不吃草”顯然是最為理想的狀態。許多反對移動應用商店“圍墻花園”措施的觀點,毫不掩飾地彰顯著這種期望。應用開發者希望獲得應用商店提供的生態價值,包括各種軟硬件配套、應用開發工具和信息,以及龐大的潛在用戶群體,甚至對自己應用的優先宣傳和推廣。然而,他們只愿意支付最低限度的支付處理費或者上架審查費,有些開發者甚至不愿支付任何費用。消費者同樣希望享用應用商店提供的生態價值,包括系統安全和隱私保護、數量龐大且質優價廉甚至完全免費的應用,以及高價值品牌帶來的無形附加價值。然而,他們只愿意向生態系統支付最基本的手機價格,而拒絕生態系統參與分享它為各方用戶創造的巨大價值。質言之,正如著名格言中所說的那樣,他們“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
然而,理性社會同時也認識到,馬兒不吃草也許能短時間奔跑,卻不可能長時間奔跑。一旦其儲存的能量耗盡,無法獲得補給的馬兒必將停止奔跑甚至消亡。質言之,“真正免費與財務可行性二者不可兼得”。225
正是認識到這一點,理性社會均作出了看似反直覺的選擇:為促進整體和長期利益而約束個體的短期理性期待,并以各種具體制度設計加以落實。最為明顯的實例即知識產權制度。從個體的視角來看,無償使用他人的無形創意顯然是最為理性和理想的選擇,既享受好處,又無需支付任何成本。由于無形財產具有非排他性的特點,創造者也確實無法從物理上阻止他人不付費使用。然而,由此造成的結果卻是,沒有人愿意投入資源和精力進行無形財產的創造,社會進步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為了解決這一悖論,國家創設了知識產權制度,以法律創設排他權,以國家力量為無形財產樹起邊界。短期來看,無形財產權的設立將原本可共享的知識圈入“圍墻”之中,甚至形成壟斷,影響社會使用。但它是激勵人們投入資源和精力進行無形財產創造所必需。這正是知識產權制度的所謂“經濟激勵”理論的核心要旨:以個人收益權激勵創造性投入。
在平臺經濟時代,由于網絡效應、規模經濟的存在,生態系統具有的價值毫不遜色于可獲得知識產權保護的無形財產。生態系統使得跨邊網絡效應成為可能,使得“應用經濟”得以繁榮,使得“免費經濟”“共享經濟”得以蓬勃發展。然而,這一切并非天上掉餡餅,都需要經營者龐大而持續地培育和投入,并承擔巨大的經營風險。
盡管間接網絡效應傾向于構成堅固的市場進入壁壘,它同時也意味著一旦競爭對手觸發間接網絡效應,在位者可能頃刻之間被取代。數字經濟時代的競爭往往呈現為生態系統競爭的態勢,不同平臺的用戶群體之間往往存在很大程度的交叉重疊,如eBay拍賣業務的客戶與貝寶(PayPal)電子支付業務的客戶。這為平臺借助包抄策略實現擴張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利用已經獲得的客戶基礎,它們可能迅速進入另一市場并觸發間接網絡效應。226
正因如此,平臺經濟時代的在位者,無論看似多么堅不可摧,都不可能像傳統壟斷企業那樣躺平在壟斷的溫床上?!捌脚_面臨的競爭威脅不僅來自同一相關市場上經營的直接競爭對手,還來自存在大量重疊用戶的潛在競爭對手,它們可以在其他市場利用這些重疊用戶。”227在位者必須持續創新,通過不斷滿足與迎合各方用戶越來越苛刻的需求,實現自身地位的穩固和提升。這顯然是“效能競爭”的范疇,是反壟斷法追求的目標所在。
平臺企業還必須協調各方利益,消除或約束系統參與者的各種短視行為。唯有如此才能保證整個系統的正常運轉,并為參與各方以及系統整體創造巨大價值。正如著名經濟學家本杰明·克萊因等指出的:“一旦法院認識到各種售后市場測量措施的促進競爭動機和效果,表面上看屬于排斥性擴張知識產權的許多行為,將可以更加準確地被理解為一種競爭性企業采取的有效率方式,以便從其知識財產中獲取更大比例收益以及防止搭便車?!?28因此,平臺對參與方施加的很多約束顯然也是“效能競爭”的范疇。不承認這種效能競爭將導致平臺的退化和間接網絡效應的消失,退回到平臺經濟之前的原子式競爭狀態。
不可否認,為了應對競爭,平臺經濟時代的在位者也可能采取非效能競爭的手段,以鞏固和提升自己的壟斷地位。反壟斷法對此有較為成型的分析判斷框架。作為私人商業企業,平臺經營者損害競爭的方式與其他經營者并沒有什么根本性的區別,運用傳統反壟斷法及其因應新形勢的適當調整,即可有效加以處理和約束。如果將大型平臺視為特殊主體,并為其設置特殊的競爭規則,尤其是違背經濟規律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必將損害經營者的競爭和創新激勵,最終反害于我們自身。
在當今全球平民主義反壟斷泛濫的時期,我們更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經濟規律的重要性以及我國特殊的國情(包括最有可能誕生高價值平臺生態系統),依據經濟規律開展平臺經濟監管。想要馬兒跑,就要保證馬兒能吃草。
1基金項目: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數據拒絕交易的反壟斷法規制研究”(項目批準號:24BFX085)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蘭磊,華東政法大學知識產權學院副教授。
. 金鑫訴蘋果公司、蘋果電腦貿易(上海)有限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糾紛,上海知識產權法院(2021)滬73知民初220號民事判決書。判決書全文請參見微信公眾號“網絡訴訟圈”,2024年6月3日上傳。本文中所引判決書頁碼以此為準。
2. 簡言之,“蘋果稅”是一種“謔稱”,指代蘋果應用商店App Store針對入駐其中的應用程序軟件(以下簡稱“應用”)的銷售以及應用內數字內容的銷售,提取交易金額一定比例作為傭金的實踐;“圍墻花園”是指App Store對入駐其中的應用設置的各種限制措施,包括本案涉及的應用內購買(IAP)限制,以及本案未直接涉及的應用上架審查、獨家渠道分發、反引導等限制。參見后文具體分析。
3. 參見《消費者訴“蘋果稅”敗訴,中國當“冤大頭”何時能了?》,載微信公眾號“互聯網法律評論”,2024年5月30日上傳。
4. https://www.data.ai/cn/insights/market-data/state-of-mobile-2024/,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5. 《2024年全球及中國應用商店APP總數、支出規模及應用下載總量分析[圖]》,https://www.sohu.com/a/766924497_
121388268,最后訪問日期:2024年8月1日。
6. See Friso Bostoen, Spotify Lodges Antitrust Complaint Against Apple: It's ‘Time To Play Fair’ In The Music Streaming Industry, Lexxion (April 24, 2019), https://www.lexxion.eu/en/coreblogpost/spotify-apple/,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7. https://www.timetoplayfair.com/,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8. See Epic Games, Inc. v. Apple Inc., 493 F. Supp. 3d 817 (N.D. Cal. 2020); Amended Complaint, Epic Games, Inc. v. Google LLC, C, 3:20-cv-05671-JD (N.D. Cal.) (Filed on 8/20/2021); Josh Taylor, Epic Games Takes On Apple And Google In Australia Over Alleged Misuse Of Market Power, The Guardian (Marchi 16, 2024), https://www.theguardian.com/technology/2024/mar/17/epic-games-vs-apple-vs-google-australia-lawsuits-alleged-market-power,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9. See Epic, Free Fortnite, https://www.epicgames.com/site/en-US/free-fortnite-faq,最后訪問日期:2024年7月31日。
10. https://appfairness.org/,最后訪問日期:2024年7月31日。
11. Epic Games, Inc. v. Google LLC, 3:20-cv-05671-JD, Document 606 (N.D. Cal. 12/11/23).
12. Epic Games, Inc. v. Google LLC, C, 3:20-cv-05671-JD, Document 702 (N.D. Cal. 10/07/24).
13. See In re Apple iPhone Antitrust Litig., No. 11-CV-06714-YGR, 2013 WL 6253147 (N.D. Cal. Dec. 2, 2013)(iPhone用戶); Consolidated Class Action Complaint, Cameron v. Apple Inc., No. 3:19-cv-03074 2019 WL 8334787 (N.D. Cal. September 30, 2019) (蘋果開發者).
14. 金鑫訴蘋果公司、蘋果電腦貿易(上海)有限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糾紛,參見上海知識產權法院(2021)滬73知民初220號民事判決書。
15. 參見程子彥:《遭80余家App開發者集體舉報 蘋果或陷壟斷糾紛泥潭?》,http://industry.people.com.cn/n1/2017/
0919/c413883-29544193.html,最后訪問日期:2024年8月1日。
16. 參見陳駿達:《突發!北京AI公司起訴蘋果,索賠300萬》,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24283,最后訪問日期:2024年11月15日。(指出中國應用開發者北京體語科技有限公司起訴蘋果公司的App Store限制措施。)
17. See Competition Commission of India, Together We Fight Society vs. Apple Inc. amp; Another, Case No. 24 of 2021, 31/12/2021.
18. See Competition Commission of India, People Interactive India Private Limited vs. Alphabet Inc. amp; Others, et al., Case Nos. 37 of 2022, 17 of 2023 and 27 of 2023, 15/03/2024.
19. See The Netherlands Authority for Consumers amp; Markets, Market Study Into Mobile App Stores, ACM/18/032693, April 11, 2019; Austrian Regulatory Authority, The Open Internet: OS, Apps and App Stores (Report – English summary, 2019), https://www.rtr.at/TKP/aktuelles/publikationen/publikationen/OffenesInternetApps2019.en.html,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20. See ACCC, Digital Platform Services Inquiry - Interim Report No. 2 – App Marketplaces, March 2021.
21. See Japan Fair Trade Commission, Market Study Report on Mobile OS and Mobile App Distribution, February 2023, https://www.jftc.go.jp/file/230209EN_hontai2.pdf,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22. See South African Competition Commission, Online Intermediation Platform Market Inquiry, July 2023, at https://www.compcom.co.za/wp-content/uploads/2023/07/CC_OIPMI-Final-Report.pdf,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23. See Staff of The House Judiciary Committee, Investigation Of Competition In Digital Markets: Majority Staff Report And Recommendations (2020), chapter 4.D; U.K. Competition and Markets Authority, Mobile Ecosystems- Market Study Final Report (2022), chapter 4.
24. 谷歌公司還在更多業務領域面臨反壟斷審查。例如,歐盟認定谷歌公司在谷歌通用搜索服務(CASE AT.39740)、Android操作系統(CASE AT.40099)、AdSense廣告業務(CASE AT.40411)領域均存在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在美國,美國政府在指控谷歌濫用搜索領域壟斷地位的案件中取得勝訴【US v. Google (Aug.5, 2024)】;美國政府起訴谷歌壟斷數字廣告服務市場的案件正在審理過程中(Case 1:23-cv-00108)。本文討論不涉及這些領域的爭議。
25. See Daniel Mandrescu, The Apple App Store – A New Kind of Hallmark Case, Kluwer Competition Law Blog, March 18 2024, pp.1-2.
26. See ACM, Summary Of Decision On Abuse Of Dominant Position By Apple, ACM/19/035630, August 24, 2021, https://www.acm.nl/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summary-of-decision-on-abuse-of-dominant-position-by-apple.pdf,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27. See CMA, Investigation Into Apple Appstore (Published 4 March 2021, Last updated 7 May 2024), https://www.gov.uk/cma-cases/investigation-into-apple-appstore,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28. See Complaint, Utah v. Google LLC, No. 3:21-cv-05227 (N.D. Cal. filed July 7, 2021).
29. See Apple, Press Release, Japan Fair Trade Commission Closes App Store Investigation (September 1, 2021), https://www.apple.com/newsroom/2021/09/japan-fair-trade-commission-closes-app-store-investigation/,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30. See Competition Commission of India, Together We Fight Society vs. Apple Inc. amp; Another, Case No. 24 of 2021, 31/12/2021.
31. See Competition Commission of India, People Interactive India Private Limited vs. Alphabet Inc. amp; Others, et al., Case Nos. 37 of 2022, 17 of 2023 and 27 of 2023, 15/03/2024.
32. See Jonathan Easton, Turkey Probes Apple's Alleged Monopolistic Practices In App Store Ecosystem, National Technology News (07/06/2024), https://nationaltechnology.co.uk/Turkey_Probes_Apple_App_Store.php,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33. Jess Weatherbed, Apple And Google Won't Be Able To Stop Third-Party App Stores In Japan, The Verge (Jun 13, 2024), https://www.theverge.com/2024/6/13/24177599/apple-google-japan-law-third-party-app-stores-competition,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34. 有些此類法律的調整范圍更加寬泛,包括涉及生態系統開放性的兼容性、數據可移植性等。
35. See iOS vs Android Quarterly Market Share, Counterpoint (May 25, 2024), https://www.counterpointresearch.com/insights/global-smartphone-os-market-share/,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36. 參見《華為應用市場審核指南》,https://developer.huawei.com/consumer/cn/doc/app/50104-overview,最后訪問日期:2024年8月1日。中國蘋果案一審判決書(第32-35頁)記載華為手機只能使用華為應用內支付。
37. 對“蘋果稅”的詳細分析,參見蘭磊:《“蘋果稅”的法經濟學分析》,載《經貿法律評論》2025年第1期。
38. See Sven Voelcker and Daniel Baker, Why There Is No Antitrust Case Against Apple's App Store: A Response To Geradin amp; Katsifis (July 26, 2020), pp.8-11, https://ssrn.com/abstract=3660896,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39. Hanno F. Kaiser, Are “Closed Systems” An Antitrust Problem?, 7 Competition Policy International 91, 94 (2011).
40. See Damien Geradin and Dimitrios Katsifis, The Antitrust Case Against The Apple App Store, 17(3) Journal of Competition Law amp; Economics 503, 510 (2021); Sven Voelcker and Daniel Baker, Why There Is No Antitrust Case Against Apple's App Store: A Response To Geradin amp; Katsifis (July 26, 2020), pp.9-11, https://ssrn.com/abstract=3660896,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41. “應用內購買”首先指一種購買行為,即直接在應用之內進行數字內容(如游戲幣、權益)的購買,而無需離開應用到其他渠道(如開發者的網站)進行購買(后者為應用外購買);其次,“應用內購買”(In-App Purchase,簡稱IAP)指代蘋果公司的一套專門用于處理應用內購買行為的系統,有時也被稱為“應用內支付系統”(In-App Payment System)。谷歌公司有自己的應用內購買系統,稱為“Google Play 結算系統”(Google Play's billing system,簡稱GPB)。廣義上的“IAP系統”泛指蘋果IAP系統、谷歌GPB系統及其他應用商店的類似系統。
42. 參見羅智科:《移動應用分發平臺濫用規則行為的反壟斷法規制——以蘋果公司App Store壟斷案為例》,載《競爭政策研究》2024年第3期,第78-79頁。
43. Epic Games, Inc. v. Apple Inc., 493 F. Supp. 3d 817, 838 (N.D. Cal. 2020).
44. Consolidated Amended Class Action Complaint, Caccuri v. Sony Interactive Ent. LLC, No. 3:21-cv-03361-RS (N.D. Cal. August 15, 2022), p.3.
45. Class Action Complaint, Wolfire Games, LLC v. Valve Corp., No. 2:21-cv-563 (W.D. Wash. Apr. 27, 2021), pp.1-7.
46. 除非特別指明,本文使用的《蘋果開發者計劃許可協議》及蘋果《應用審查指南》均為2024 年 6 月10 日最后更新的版本。參見Apple, Apple Developer Program License Agreement, https://developer.apple.com/support/downloads/terms/apple-developer-program/Apple-Developer-Program-License-Agreement-20240610-English.pdf, last visited: August 1, 2024; Apple, App Review Guidelines, https://developer.apple.com/support/downloads/terms/app-review-guidelines/App-Review-Guidelines-20240610-English-UK.pdf,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47. See The Netherlands Authority for Consumers amp; Markets, Market Study Into Mobile App Stores, ACM/18/032693, April 11, 2019, p.76. 《蘋果開發者計劃許可協議》第3.3條對申請上架的應用提出十個方面的具體要求。
48. ACCC, Digital Platform Services Inquiry - Interim Report No. 2 – App Marketplaces, March 2021, pp.49-50.
49. https://www.apple.com/app-store/,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50. See CMA, Investigation Into Apple AppStore (Published March 4, 2021, Last updated May 7, 2024), para.4.6; Adrian Croft:什么是“側載”?令蘋果公司如此抗拒,https://www.fortunechina.com/keji/c/2021-07/16/content_393965.htm,最后訪問日期:2024年8月1日。
51. See CMA, Investigation Into Apple AppStore (Published March 4, 2021, Last updated May 7, 2024), paras.4.8-4.9.
52. See ibid, at paras.4.82-4.100.
53. See The Netherlands Authority for Consumers amp; Markets, Market Study Into Mobile App Stores, ACM/18/032693, April 11, 2019, p.46.
54. 中國大陸市場比較特殊,因為Play Store在國內不可用,因此國內安卓設備使用的都是第三方應用商店。2023年09月27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公告了我國首批26家應用程序分發平臺的名稱及備案編號。參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關于發布第一批應用程序分發平臺備案編號的公告》,https://www.cac.gov.cn/2023-09/26/c_1697385564755915.htm,最后訪問日期:2024年8月1日。
55. See Commission decision in Case AT.40099—Google Android, para. 597.
56. CMA, Investigation Into Apple AppStore (Published March 4, 2021, Last updated May 7, 2024), paras.4.82-4.100; 4.70-4.73.
57. See Yoni Heisler, Sideloading Apps In IOS 17 Probably Won't Work In The US, BGR (April 21, 2023), https://bgr.com/tech/sideloading-apps-in-ios-17-probably-wont-work-in-the-us/,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58. See Complaint for Injunctive Relief, Epic Games, Inc. v. Apple Inc., No. 4:20-cv-05640-YGR, 2020 WL 12623035 (N.D. Cal. August 13, 2020), paras. 65-81; Roger D. Blair amp; Tirza J. Angerhofer, Apple's Mounting App Store Woes (February 19, 2021), p.2, https://ssrn.com/abstract=3868309,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59. See Ron Amadeo, Apple Won't Let Stadia Or xCloud Into iOS, Citing App Store Guidelines, Ars Technica (August 8, 2020),https://arstechnica.com/gadgets/2020/08/apple-wont-let-stadia-or-xcloud-into-ios-citing-app-store-guidelines/,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60. 例如,在北京體語科技有限公司訴蘋果案中,原告主張自己開發的為用戶提供AI體姿評估服務的體語App,在2020年遭到蘋果應用商店下架。之后,原告使用其他名字提交的相同應用,在蘋果應用商店成功上架。體語科技認為,此事表明蘋果對其平臺的監管規則不一致。
61. See ACCC, Digital Platform Services Inquiry - Interim Report No. 2 – App Marketplaces, March 2021, pp.51-56.
62. Regulation (EU) 2019/1150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of 20 June 2019 on promoting fairness and transparency for business users of online intermediation services (Text with EEA relevance), PE/56/2019/REV/1. 對此的討論,參見王健、季豪崢:《我國電商平臺交易公平性和透明度規則研究》,載《經貿法律評論》2021年第4期,第134-158頁。
63. Austrian Regulatory Authority, The Open Internet: OS, Apps And App Stores (Report – English summary, 2019), https://www.rtr.at/TKP/aktuelles/publikationen/publikationen/OffenesInternetApps2019.en.html,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64. See Manuel W?rsd?rfer, Apple's Antitrust Paradox. 20(1) European Competition Journal 113, 146 (2023).(主張禁止蘋果實施分發限制。)
65. See Epic, Free Fortnite, https://www.epicgames.com/site/en-US/free-fortnite-faq,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66. Coalition for App Fairness, Our Vision For The Future, https://appfairness.org/our-vision/,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2024.
67. Complaint for Injunctive Relief, Epic Games, Inc. v. Apple Inc., No. 4:20-cv-05640-YGR, 2020 WL 12623035 (N.D. Cal. August 13, 2020), paras. 65-81.
68. Epic Games, Inc. v. Apple Inc., 559 F. Supp. 3d 898, 1037 (N.D. Cal. 2021).
69. 參見陳駿達:《突發!北京AI公司起訴蘋果,索賠300萬》,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24283,最后訪問日期:2024年11月15日。
70. See Craig Peters, Apple and Google App Stores v. Developers, Washington University Global Studies Law Review Vol.22, pp.87-102(2023).
71. “守門人應當允許用戶并在技術上使其能夠安裝并有效使用那些使用其操作系統或與之互操作的第三方軟件應用或軟件應用商店,并且應當允許用戶以該守門人相關核心平臺服務之外的方式訪問這些第三方軟件應用或軟件應用商店?!?/p>
72. “對于根據第3條第9款指定決定中列舉為守門人的應用商店(等),守門人應當向企業用戶提供公平、合理和無歧視的通用訪問條件?!?/p>
73. See Alba Ribera Martínez and Sangyun Lee, The Japanese Smartphone Act: Teaching Competition Law New Tricks, Kluwer Competition Law Blog (July 2, 2024), p.4, https://competitionlawblog.kluwercompetitionlaw.com/2024/07/02/the-japanese-smartphone-act-teaching-competition-law-new-tricks/?output=pdf,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74. 參見《蘋果開發者計劃許可協議》附表2第3.4條。此外,應用開發者須加入蘋果的開發者項目,蘋果為此收取99美元的年費。這部分費用通常無爭議。
75. See Friso Bostoen, The ACM's Apple Decision: To Boldly Go Where No Enforcer Has Gone Before, Journal of Antitrust Enforcement Vol.10:3, pp.583-586(2022).
76. 附件2第2條列舉了使用應用內購買系統的六項其他限制。
77. Epic Games, Inc. v. Apple Inc., 559 F. Supp. 3d 898, 971 (N.D. Cal. 2021).
78. 谷歌對安卓應用開發者施加了類似的限制,要求使用其Google Play Billing(GBP)系統。
79. 所謂“閱讀器應用”是指將iPhone手機作為閱讀器使用的應用,用戶可在應用外渠道購買或訂閱數字內容(如數字雜志、報紙、書籍、有聲內容、音樂及影片等),并使用同一賬號在iPhone手機上閱讀或播放。蘋果公司對此應用外內容購買或應用內使用均不收取費用。
80. See Damien Geradin and Dimitrios Katsifis, The Antitrust Case Against The Apple App Store, 17(3) Journal of Competition Law amp; Economics 503, 521(2021).
81. 舊《應用審查指南》第3.1.1條:“應用及其他元數據不得包含按鈕、外部鏈接或行動召喚,以此將客戶引導到應用內購買以外的購買機制?!?/p>
82. 舊《應用審查指南》第3.1.3條:“以下應用可使用應用內購買以外的購買方式。本條規定的應用不得在應用內或者通過向利用應用內賬戶信息獲得的聯系方式發送通知的方式(如電子郵件或信息),鼓勵用戶使用應用內購買以外的購買方式。”
83. See Apple, Distributing Apps In The U.S. That Provide An External Purchase Link, https://developer.apple.com/cn/support/storekit-external-entitlement-us/,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84. See Apple, Using Alternative Payment Options On The App Store In The European Union, https://developer.apple.com/cn/support/apps-using-alternative-payment-providers-in-the-eu/, last visited on Novenber 17, 2024.
85. 參見羅智科:《移動應用分發平臺濫用規則行為的反壟斷法規制——以蘋果公司App Store壟斷案為例》,載《競爭政策研究》2024年第3期,第75頁。
86. Complaint for Injunctive Relief, Epic Games, Inc. v. Apple Inc., No. 4:20-cv-05640-YGR, 2020 WL 12623035 (N.D. Cal. August 13, 2020), para.227.
87. See ACCC, Digital Platform Services Inquiry - Interim Report No. 2 – App Marketplaces, March 2021, p.77.
88. See Together We Fight Society Vs. Apple Inc. amp; Another, Case No. 24 of 2021(31/12/2021), paras.27-28, 30.
89. See ACCC, Digital Platform Services Inquiry - Interim Report No. 2 – App Marketplaces, March 2021, pp.81-82.
90. 參見羅智科:《移動應用分發平臺濫用規則行為的反壟斷法規制——以蘋果公司App Store壟斷案為例》,載《競爭政策研究》2024年第3期,第75頁。See also Gabriella Veronica Coffield, Epic Games, Inc. v. Apple, Inc.: An Epic Opinion For Software Developers, 31 University of Miami Business Law Review 90, 93-94 (2023).
91. Epic Games, Inc. v. Apple Inc., 559 F. Supp. 3d 898, 1055 (N.D. Cal. 2021).
92. See ACCC, Digital Platform Services Inquiry - Interim Report No. 2 – App Marketplaces, March 2021, p.78.
93. See ACCC, Digital Platform Services Inquiry - Interim Report No. 2 – App Marketplaces, March 2021, pp.81-82.
94. Together We Fight Society Vs. Apple Inc. amp; Another, Case No. 24 of 2021(31/12/2021), para.24.
95. https://www.timetoplayfair.com/the-case/,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96. https://www.epicgames.com/site/en-US/free-fortnite-faq,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97. https://appfairness.org/issues/no-consumer-freedom/,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98. 參見羅智科:《移動應用分發平臺濫用規則行為的反壟斷法規制——以蘋果公司App Store壟斷案為例》,載《競爭政策研究》2024年第3期,第75-76頁。See also Manuel W?rsd?rfer, Apple's Antitrust Paradox. 20(1) European Competition Journal 113, 146 (2023).(主張法律應要求App Store取消一切支付限制。)
99. See Friso Bostoen, The ACM's Apple Decision To Boldly Go Where No Enforcer Has Gone Before, 10 Journal of Antitrust Enforcement 583, 584 (2022).
100. Summary Of Decision On Abuse Of Dominant Position By Apple, ACM/19/035630, August 24, 2021; Summary Of Decision On Objection In Connection With The Apple App Store, ACM/21/053587, July 13, 2023.
101. See Epic Games, Inc. v. Apple Inc., 559 F. Supp. 3d 898, 940-941 (N.D. Cal. 2021).
102. 在英佩游戲訴谷歌案中,英佩對谷歌應用商店提出類似指控。Amended Complaint, Epic Games, Inc. v. Google LLC, C, 3:20-cv-05671-JD (N.D. Cal.) (Filed on 8/20/2021). 在體語科技訴蘋果案中,原告請求法院指示蘋果公司向第三方應用商店開放并授權外部鏈接。參見陳駿達:《突發!北京AI公司起訴蘋果,索賠300萬》,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24283,最后訪問日期:2024年11月15日。
103. Epic Games, Inc. v. Apple Inc., 559 F. Supp. 3d 898, 995 (N.D. Cal. 2021).
104. Ibid, at 995.
105. Apple, Press release, Japan Fair Trade Commission Closes App Store Investigation (2021/9/1), https://www.apple.com/newsroom/2021/09/japan-fair-trade-commission-closes-app-store-investigation/,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106. See European Commission, Press release, Commission Fines Apple Over €1.8 Billion Over Abusive App Store Rules For Music Streaming Providers (March 4, 2024), https://ec.europa.eu/commission/presscorner/api/files/document/print/en/ip_24_1161/IP_24_1161_EN.pdf,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107. Craig Peters, Apple and Google App Stores v. Developers, 22 Washington University Global Studies Law Review 87, 102 (2023).
108. “在商業用戶使用守門人的核心平臺服務提供之服務的情況下,守門人不得要求終端用戶使用,也不得要求商業用戶使用、提供或兼容該守門人的……支付服務或者支撐提供支付服務的技術服務,如應用內購買的支付系統。”
109. “守門人應當免費允許商業用戶向經由其核心平臺服務或其他渠道獲得的終端用戶告知商品供應信息(包括以不同的交易條件提供商品)、對其進行促銷,以及與終端用戶訂立合同,無論終端用戶是否出于此目的使用守門人的該等核心平臺服務?!?/p>
110. See Alba Ribera Martínez and Sangyun Lee, The Japanese Smartphone Act: Teaching Competition Law New Tricks, Kluwer Competition Law Blog (July 2, 2024), p.4, https://competitionlawblog.kluwercompetitionlaw.com/2024/07/02/the-japanese-smartphone-act-teaching-competition-law-new-tricks/?output=pdf,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111. Staff of The House Judiciary Committee, Investigation Of Competition In Digital Markets: Majority Staff Report And Recommendations (2020), pp.348-352.
112. See Julia Levine, There's An “App”le For That: The Dangers Of A Potentially Monopolized Marketplace For Consumers And App Developers, 18 Journal of Business amp; Technology Law 115,pp.129-130 (2022).
113. 參見【美】赫伯特·霍溫坎普:《反壟斷法與平臺壟斷(上)》,蘭磊譯,載《競爭政策研究》2023年第1期,第92頁。
114. 參見【美】赫伯特·霍溫坎普:《平臺與合理原則:評美國運通案》,蘭磊譯,載《競爭政策研究》2019年第5期,第79頁。
115. See Kevin J. Boudreau amp; Andrei Hagiu, Platform Rules: Multi-Sided Platforms As Regulators, in Annabelle Gawer (ed), PLATFORMS, MARKETS AND INNOVATION 2009, pp. 163、165.
116. See ibid, at 163.
117. See David S. Evans, Governing Bad Behavior by Users of Multi-Sided Platforms, 27 Berkeley Technology Law Journal 1201, 1204 (2012).
118. Daniel Mandrescu, Business Users vs. Platforms – A (Not Entirely) New Battle Frontier, Lexxion (March 21, 2019), https://www.lexxion.eu/en/coreblogpost/business-users-vs-platforms-a-not-entirely-new-battle-frontier/,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See also Friso Bostoen amp; Daniel Mandrescu, Assessing Abuse Of Dominance In The Platform Economy: A Case Study Of App Stores, 16(2–3) European Competition Journal 431, 481 (2020).
119. See Case C-67/13 P, Groupement des cartes bancaires, EU:C:2014:2204, 11 September 2014, paras 77-79; Case C 228/18, Gazdasági Versenyhivatal v Budapest Bank Nyrt., ECLI:EU:C:2020:265, Judgment of 2 April 2020, paras.67-68.
120. See Case C-67/13 P, Groupement des cartes bancaires (CB), EU:C:2014:2204, 11 September 2014, para 86; Case C 228/18, Gazdasági Versenyhivatal v Budapest Bank Nyrt., ECLI:EU:C:2020:265, Judgment of 2 April 2020, para.71.
121. See Daniel Mandrescu, Restrictions Of Competition By Object And Multi-Sided Platforms – Insights From Budapest Bank, Lexxion (May 14, 2020), https://www.lexxion.eu/en/coreblogpost/restrictions-of-competition-by-object-and-multi-sided-platforms-insights-from-budapest-bank/,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122. See Friso Bostoenamp; Daniel Mandrescu, Assessing Abuse Of Dominance In The Platform Economy: A Case Study Of App Stores, 16(2–3) European Competition Journal 431, 476-477, pp.481-483 (2020).
123. Patrick F. Todd, Digital Platforms and the Leverage Problem, 98 Nebraska Law Review 486, 518 (2019).
124. See Daniel Mandrescu, Business Users Vs. Platforms – A (Not Entirely) New Battle Frontier, 21 March 2019, https://www.lexxion.eu/en/coreblogpost/business-users-vs-platforms-a-not-entirely-new-battle-frontier/,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125. See John M. Yun, App Stores, Aftermarkets, amp; Antitrust, 53(4) Arizona State Law Journal 1283, 1320 (2021).
126. Epic Games, Inc. v. Apple Inc., 559 F. Supp. 3d 898, 1038 (N.D. Cal. 2021).
127. See Sven Voelcker and Daniel Baker, Why There Is No Antitrust Case Against Apple's App Store: A Response To Geradin amp; Katsifis (July 26, 2020), pp.14-15, https://ssrn.com/abstract=3660896,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128. https://actonline.org/faqs/,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129. ACT | The App Association, Comments of ACT | The App Association to the European Commission's Directorate-General for Competition on its Inception Impact Assessment for a “New Competition Tool”, 30 June 2020, https://ec.europa.eu/info/law/better-regulation/have-your-say/initiatives/12416-New-competition-tool/F535273,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130. 《國內安卓應用市場現狀:一聲嘆息后的無可奈何》,http://www.tseo.cn/2305.html.
131. RiskIQ, 2020 Mobile App Threat Landscape Report, https://www.riskiq.com/wp-content/uploads/2021/01/RiskIQ-2020-Mobile-App-Threat-Landscape-Report.pdf,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132. 參見三易菌:《不止是蘋果,谷歌也開始整治Android的側載了》,載微信公眾號“三易生活”,2023年11月9日上傳。
133. ACCC, Digital Platform Services Inquiry - Interim Report No. 2 – App Marketplaces, March 2021 p.48.
134. See Complaint for Injunctive Relief, Epic Games, Inc. v. Apple Inc., No. 4:20-cv-05640-YGR, 2020 WL 12623035 (N.D.Cal. August 13, 2020), para.83.
135. See Epic Games, Inc. v. Apple Inc., 559 F. Supp. 3d 898, 1008 (N.D. Cal. 2021).
136. Ibid, at 1009. 但法院最終在法律結論部分否定了這一方案其充分性。See ibid, at 1038-1039.
137. See Pierre Schlaefli, The App Store Dilemma: Revenue “Cuts,” App Restrictions, and Payment Systems, Is There Unfair Competition?, 61 Houston Law Review 1059, 1075-1076 (2024).
138. See Brief of Amici Curiae 38 Law, Economics, And Business Professors in Support of Appellant/Cross-Appellee, Epic Games v. Apple, Case No. 4:20-cv-05640-YGR-TSH (Jan. 27, 2022), pp.14-18.
139. See Epic Games, Inc. v. Apple Inc., 559 F. Supp. 3d 898, 1038-1039 (N.D. Cal. 2021).
140. See Apple, Building A Trusted Ecosystem For Millions Of Apps: A Threat Analysis Of Sideloading, October 2021, p.2.
141. Riley v California, 134 S Ct 2473, 2490 (2014).
142. See Check Point, Mobile Security Report 2021, April 2021, https://pages.checkpoint.com/mobile-security-report-2021.html,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143. See Ponemon Institute, The Economic Risk Of Confidential Data On Mobile Devices In The Workplace, February 2016, pp.1-2, https://info.lookout.com/rs/051-ESQ-475/images/Ponemon%20Report%20Enterprise%20FINAL.pdf,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144. See Ann Neville, Recent Cyber-Attacks And The EU's Cybersecurity Strategy For The Digital Decade, European Parliamentary Research Service, June 2021.
145. See Victor Chebyshev, Mobile Malware Evolution 2020, Kaspersky, March 1, 2021.
146. Shili Shao, Antitrust In The Consumer Platform Economy: How Apple Has Abused Its Mobile Platform Dominance, Berkeley Technology Law Journal 353, 396 (2021).
147. See ibid, at 396-397.
148. See George J. Stigler, 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69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13, 224 (1961).
149. 參見三易菌:《歐盟15年前強迫微軟低頭,竟是藍屏事故的導火索》,載微信公眾號“三易生活”,2024年7月24
日上傳。
150. See John M. Yun, App Stores, Aftermarkets, amp; Antitrust, 53(4) Arizona State Law Journal 1283, 1302-1303 (2021); Friso Bostoen amp; Daniel Mandrescu, Assessing Abuse Of Dominance In The Platform Economy: A Case Study Of App Stores, 16(2–3) European Competition Journal 431, 483-484 (2020).
151. See Epic Games, Inc. v. Apple Inc., 559 F. Supp. 3d 898, 1038 (N.D. Cal. 2021).
152. See ibid, at 1043.
153. See Brief of Amici Curiae 38 Law, Economics, And Business Professors in Support of Appellant/Cross-Appellee, Epic Games v. Apple, Case No. 4:20-cv-05640-YGR-TSH (Jan. 27, 2022), pp.6-7.
154. See ibid, at 8-10.
155. See Epic Games, Inc. v. Apple Inc., No. 4:20-cv-05640-YGR, slip op. at 50, 53-57 (9th Cir. April 24, 2023).
156. See ibid, at 13.
157. ACCC, Digital Platform Services Inquiry - Interim Report No. 2 – App Marketplaces, March 2021, p.78.
158. “守門人不應被阻止,在嚴格必要且成比例的限度內,經守門人切實提供正當理由,采取措施確保第三方軟件應用或軟件應用平臺不威脅守門人提供的硬件及操作系統的完整性?!?/p>
159. See Apple, Alternative Terms Addendum For Apps In The EU (July 1, 202), https://developer.apple.com/contact/request/download/alternate_eu_terms_addendum.pdf,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160. Apple, Building A Trusted Ecosystem For Millions Of Apps: A Threat Analysis Of Sideloading, October 2021, p.5 (citing Steve Jobs, October 17, 2007).
161. 參見 【美】沃爾特·艾薩克森:《史蒂夫·喬布斯傳》,管延圻、魏群、余倩、趙萌萌、湯崧譯,中信出版社2011年版,第470-477頁。
162. TSknight,《蘋果強硬拒絕側載App,倒也不一定是利益至上》,https://www.36kr.com/p/1482007043064967,最后訪問日期:2024年8月1日;侘寂:《蘋果強烈反對應用側載,只是因為利益使然嗎?》,https://digital.yesky.com/356/726028356.shtml,最后訪問日期:2024年8月1日。
163. Declaration Of Philip W. Schiller in Support of Defendant Apple Inc.'s Opposition to Plaintiff 's Motion for Temporary Restraining Order And Order to Show Cause Why A Preliminary Injunction Should Not Issue, Case No. 3:20-CV-05640-YGR, para. 3, http://docs.dpaq.de/16709-37-main.pdf,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164. 參見《蘋果開發者計劃許可協議》第3.3.3條對應用提出的多項“數據和隱私”方面的要求。
165. Nokia, Threat Intelligence Report 2021, p.8, https://vpnoverview.com/wp-content/uploads/nokia_threat_intelligence_report_2021_report_en.pdf,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166. Nokia, Threat Intelligence Report 2023: Identifying Attack Trends To Protect Telecom Networks And Customers' Data, p.12, https://pf.content.nokia.com/t00902-trust-threat-intelligence-report/report-nokia-threat-intelligence-report-2023#page=1,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167. See Geoffrey A. Manne amp; Kristian Stout, The Evolution Of Antitrust Doctrine After Ohio V. Amex And The Apple V. Pepper Decision That Should Have Been, 98(2) Nebraska Law Review 425, 457 (2019).
168. See Epic Games, Inc. v. Apple, Inc., 67 F.4th 946, 987 (9th Cir. 2023).
169. 《Chnbrand 2023年中國顧客滿意度指數 SM (C-CSI ? )手機滿意度排名細分指標》,http://www.chn-brand.org/c-csi/shouji2.html,最后訪問日期:2024年8月1日。
170. 參見羅智科:《移動應用分發平臺濫用規則行為的反壟斷法規制——以蘋果公司App Store壟斷案為例》,載《競爭政策研究》2024年第3期,第75-76頁。
171. 參見蘭磊:《干預定價自主權與壟斷行為之關系辨析:以轉售價格維持為切入點》,載《經濟法論叢》2021年第1卷,第3-34頁。
172. See Herbert Hovenkamp, Federal Antitrust Policy: The Law of Competition and its Practices (6th ed.), West Academic Publishing, 2020, p.260.(“搭便車是指某企業免費利用其他企業提供的并且消費者認為有價值的某項產品或服務?!保?/p>
173. See Herbert Hovenkamp, Federal Antitrust Policy: The Law Of Competition And Its Practices (6th ed.), West Academic Publishing, 2020, p.260.(“如果廣泛存在搭便車現象,這一被視為有價值的產品或服務將消失?!保?/p>
174. See Epic, Free Fortnite, https://www.epicgames.com/site/en-US/free-fortnite-faq,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175. See Epic Games, Inc. v. Apple Inc., 559 F. Supp. 3d 898, 1013 (N.D. Cal. 2021).(“毫無疑問,蘋果公司與第三方蘋果開發者存在共生關系。蘋果公司給開發者帶來用戶群,開發者提升了蘋果平臺的吸引力)”。
176. See Ben Thompson, Apple, Epic, And The App Store, Stratechery (Aug. 17, 2020), https://stratechery.com/2020/apple-epic-and-the-app-store/,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177. See Gabriella Veronica Coffield, Epic Games, Inc. v. Apple, Inc.: An Epic Opinion for Software Developers, 31 University of Miami Business Law Review 90, 111 (2023); Sven Voelcker and Daniel Baker, Why There Is No Antitrust Case Against Apple's App Store: A Response To Geradin amp; Katsifis (July 26, 2020), pp.15-16, https://ssrn.com/abstract=3660896,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178. See Epic Games, Inc. v. Apple Inc., No. 4:20-cv-05640-YGR, slip op. at 50, 51-52 (9th Cir. April 24, 2023).(“知識產權補償構成被認可的促進競爭理由?!保? Aurelien Portuese, The Digital Markets Act: European Precautionary Antitrust (ITIF Report, May 2021), p.52.
179. See Epic Games, Inc. v. Apple Inc., 559 F. Supp. 3d 898, 1039 (N.D. Cal. 2021).
180. See Defendant and Counter-Claimant Apple Inc.'s Answer, Defenses, and Counterclaims in Reply to Epic Games, Inc.'s Complaint for Injunctive Relief, Epic Games, Inc., V. Apple Inc., 2020 WL 7012286 (N.D.Cal. September 8, 2020), paras.34-35.
181. Epic Games, Inc. v. Apple Inc., 559 F. Supp. 3d 898, 1068 (N.D. Cal. Sep. 10, 2021).
182. See Damien Geradin and Dimitrios Katsifis, The Antitrust Case Against The Apple App Store, 17(3) Journal of Competition Law amp; Economics 503, 530 (2021).
183. Samuel Cote, Combatting Monopolies In A Digital Age: Translating The Sherman Act From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To The Tech Boom, 54 Suffolk Law Review 493, 515 (2021).
184. 參見胡凌:《數字經濟中的兩種財產權:從要素到架構》,載《中外法學》2021年第6期,第1581-1598頁。
185. See Jonathan Borck, Juliette Caminade and Markus von Wartburg, Apple's App Store And Other Digital Marketplaces: A Comparison Of Commission Rates, Analysis Group (July 22, 2020), p.13.
186. See Sven Voelcker and Daniel Baker, Why There Is No Antitrust Case Against Apple's App Store: A Response To Geradin amp; Katsifis (July 26, 2020), pp.39-40, https://ssrn.com/abstract=3660896,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187. See Damien Geradin and Dimitrios Katsifis, The Antitrust Case Against The Apple App Store, 17(3) Journal of Competition Law amp; Economics 503,516-517 (2021).
188. The Netherlands Authority for Consumers amp; Markets, Market Study Into Mobile App Stores, ACM/18/032693, April 11, 2019, p.91.
189. See Aurelien Portuese, The Digital Markets Act: European Precautionary Antitrust (ITIF Report, May 2021), p. 53.(側載行為的實質是“把來自商業用戶和最終用戶的搭便車視為神圣,卻以守門人數字生態系統的創新和經濟存活能力為代價”。)
190. See Sven Voelcker and Daniel Baker, Why There Is No Antitrust Case Against Apple's App Store: A Response To Geradin amp; Katsifis (July 26, 2020), p.38, https://ssrn.com/abstract=3660896,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191. 這與美國運通案涉及的信用卡平臺的情形不同。See Ohio v. Am. Express Co., 138 S. Ct. 2274 (2018).信用卡平臺不但在商戶側進行價格競爭,還在持卡人側進行消費福利(積分、返點等)方面的競爭,會有不少用戶因更青睞后種利益而拒絕接受折扣引導。因此,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判決,美國運通公司有權禁止商戶引導持卡人換卡消費。
192. Sven Voelcker and Daniel Baker, Why There Is No Antitrust Case Against Apple's App Store: A Response To Geradin amp; Katsifis (July 26, 2020), p.38.
193. See John M. Yun, App Stores, Aftermarkets, amp; Antitrust, 53(4) Arizona State Law Journal 1283, 1305 (2021); Friso Bostoen, The ACM's Apple Decision: To Boldly Go Where No Enforcer Has Gone Before, 10(3) Journal of Antitrust Enforcement 583, 590 (2022).
194. See Jonathan Borck, Juliette Caminade and Markus von Wartburg, Apple's App Store And Other Digital Marketplaces: A Comparison Of Commission Rates, Analysis Group (July 22, 2020), p.12.
195. Staff of The House Judiciary Committee, Investigation of Competition in Digital Markets: Majority Staff Report and Recommendations (2020), p.349.
196. Tom Warren, EU Opens Apple Antitrust Investigations Into App Store And Apple Pay Practices, The Verge (June 16, 2020), https://www.theverge. com/2020/6/16/21292651/apple-eu-antitrust-investigation-app-store-apple-pay,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197. See Epic Games, Inc. v. Apple Inc., 559 F. Supp. 3d 898, 1002 (N.D. Cal. 2021).
198. Ibid., at 1012.
199. Defendant Apple Inc.'s Opposition To Epic Games, Inc.'s Motion For A Temporary Restraining Order And Order To Show Cause Why A Preliminary Injunction Should Not Issue, Case No. 3:20-cv-05640-YGR, p.4, https://www.courtlistener.com/recap/gov.uscourts.cand.364265/gov.uscourts.cand.364265.36.0_2.pdf,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200. Epic Games, Inc. v. Apple Inc., 559 F. Supp. 3d 898, 1039 (N.D. Cal. 2021).
201. Ibid., at 1042.
202. Ibid., at 1013.
203. 事實上,合同的本質就是約束。私法的基本原則之一是合同必須遵守。
204. See Continental TV, Inc. v. GTE Sylvania, Inc. 433 U.S. 36, 54-57 (1977)(允許以防止搭便車證成縱向地域限制); Leegin Creative Leather Prods., Inc. v. PSKS, Inc., 551 U.S. 877, 890-892 (2007)(允許以防止搭便車證成最低轉售價格維持)。
205. John M. Yun, The Legality Of Legacy Business Practices In Antitrust, 24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Journal of Business Law 244, 270 (2021).
206. See Nilay Patel, Apple's App Store Fees Are “Highway Robbery,” Says House Antitrust Committee Chair, The Verge (June 18, 2020), https://www.theverge.com/2020/6/18/21295778/apple-app-store-hey-email-fees-policies-antitrust-wwdc-2020,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207. See Richard Schmalensee, Monopolistic Two-Part Pricing Arrangements, 12(2) Th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445 (1981).
208. 參見【美】克里斯蒂娜·博翰楠、【美】赫伯特·霍溫坎普:《創造無羈限:促進創新中的自由與競爭》,蘭磊譯,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第23-24、437-438頁。
209. See John M. Yun, App Stores, Aftermarkets, amp; Antitrust, 53(4) Arizona State Law Journal 1283, 1313 (2021).
210. See Sven Voelcker and Daniel Baker, Why There Is No Antitrust Case Against Apple's App Store: A Response To Geradin amp; Katsifis (July 26, 2020), p.41, https://ssrn.com/abstract=3660896,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211. See Erik Hovenkamp, Proposed Antitrust Reforms In Big Tech: What Do They Imply For Competition And Innovation? (June 3, 2022), pp.12-13, https://ssrn.com/abstract=4127334,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212. See ibid, at 14.
213. Friso Bostoen amp; Daniel Mandrescu, Assessing Abuse Of Dominance In The Platform Economy: A Case Study Of App Stores, 16(2–3) European Competition Journal 431, 475 (2020).
214. Daniel Mandrescu , The Apple App Store – A New Kind of Hallmark Case, Kluwer Competition Law Blog, March 18 2024, p.4
215. Friso Bostoen, The ACM's Apple Decision: To Boldly Go Where No Enforcer Has Gone Before, 10(3) Journal of Antitrust Enforcement 583, 587 (2022).
216. See Epic Games, Inc. v. Apple Inc., 559 F. Supp. 3d 898, 1042 (N.D. Cal. 2021).
217. See ACCC, Digital Platform Services Inquiry - Interim Report No. 2 – App Marketplaces, March 2021, pp.78-79.
218. See ibid, at 78-82.
219. 為應對荷蘭執法機構和韓國立法對IAP限制的禁止,蘋果公司在兩國采取了類似的調整方案。傭金率由30%降至27%(荷蘭)或26%(韓國),以補償第三方支付系統的收費。See Apple, Distributing Dating Apps In The Netherlands, https://developer.apple.com/support/storekit-external-entitlement/,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Apple, Distributing Apps Using A Third-Party Payment Provider In South Korea, https://developer.apple.com/support/storekit-external-entitlement-kr,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谷歌在印度市場上采取了類似的收費模式,使用其支付系統者的傭金率為30%,使用替代支付系統的傭金率為26%。People Interactive India Private Limited And Alphabet Inc. amp; Others, Case Nos. 37 of 2022, 17 of 2023(15/03/2024), para.26.
220. Apple, Alternative Terms Addendum For Apps In The EU, https://developer.apple.com/contact/request/download/alternate_eu_terms_addendum.pdf,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221. See Google, Think With Google, https://www.thinkwithgoogle.com/marketing-strategies/app-and-mobile/page-load-time-statistics/,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當頁面載入時間從 1 秒增加到 3 秒時,用戶離開頁面的概率增加 32%”。)
222. See Yunsieg P. Kim, Does The Anti-Google Law Actually Help Google And Hurt Startups?, 110 Georgetown Law Journal Online 120, 122 (2021).
223. See Apple, Distributing Dating Apps In The Netherlands, https://developer.apple.com/support/storekit-external-entitlement/,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224. Daniel Mandrescu, The ACM vs. Apple AppStore – A Second Chance to Get It Right, Lexxion (November 7, 2023), https://www.lexxion.eu/en/coreblogpost/the-acm-vs-apple-appstore-a-second-chance-at-getting-it-right/,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225. Friso Bostoen amp; Daniel Mandrescu, Assessing Abuse Of Dominance In The Platform Economy: A Case Study Of App Stores, 16(2–3) European Competition Journal 431, 478 (2020).
226. See Thomas Eisenmann, Geoffrey Parker, Marshall Van Alstyne, Platform Envelopment, 32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270, 1270-1271 (2011); Daniele Condorelli amp; Jorge Padilla, Harnessing Platform Envelopment In The Digital World, 16(2) Journal of Competition Law amp; Economics 143, 144 (2020).
227. See Daniel Mandrescu, Booking / Etraveli: Assessing En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Mixing Up Market Power Thresholds, Lexxion (October 26, 2023), https://www.lexxion.eu/en/coreblogpost/booking-etraveli-assessing-envelopment-strategies-and-mixing-up-market-power-thresholds/, last visited on August 1, 2024.
228. See Benjamin Klein amp; John Shepard Wiley Jr., Competitive Price Discrimination As An Antitrust Justification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fusals To Deal, 70 Antitrust Law Journal 599, 641 (2003).
A Competition Law Perspective on the \"Garden Walls\" of Mobile App Stores——with Apple's App Store as a Concrete Example
Abstract: With the booming development of mobile Internet, mobile application stores connecting application developers and user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mobile industrial chain. Apple’s App Store and Google’s Play Store have been prosecuted, investigated, penalized and even specifically legislatively regulated worldwide in recent years, with App Store, which adopts a closed model, bearing the brunt. The focus of the controversy is whether the restrictions imposed by the app stores on the applications in terms of distribution channels, payment methods and user communication methods are anti-competitive. These restrictions are widely recognized as having an anticompetitive effect. However, a law and economics analysis shows that they have numerous pro-competitive explanations. Quality control is critical for two-sided platforms, with system security and privacy protection being of even more special significance for mobile device systems, and platform operators have an important interest in controlling the quality of their platforms, especially system security. Mobile device systems create significant ecological value and are an important factor of production for developers to capitalize on, for which platform operators have an interest in reaping the rewards and taking steps to prevent \"free-riding\". The two-part pricing method adopted by mobile device vendors, with low access thresholds and subsequent levies, has a pro-competitive effect. Restrictions imposed by app stores can help realize these legitimate interests, but improper regulation can reduce the overall welfare of society. The right approach is to return to the antitrust law framework of harm to competition analysis.
Keywords: Platform Economy; Two-sided Market; Application Store; App Store; Walled Gar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