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本文首先介紹了哈爾濱冰雪旅游產業的發展經驗和東北旅游業取得的成績,然后總結了東北各地旅游業火爆的深層次原因,最后,提出抓住冰雪產業發展的難得機遇,大力開發東北獨特旅游資源,形成加快東北特色旅游產業的發展合力,發展旅游產業助力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
〔關鍵詞〕東北振興;冰雪經濟;主導產業;旅游業
2024年元旦以來,哈爾濱率先演繹了從冰天雪地“冷資源”到冰雪旅游“熱產業”的驚人轉變,以實際行動踐行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為東北乃至全國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成功案例。調研組通過對哈爾濱冰雪旅游火爆出圈,沈陽市春節游上榜全國旅游熱點地區,吉林市滑雪霧凇游持續升溫,以及對冰雪旅游取得的顯著成效、各地的獨特做法、對發展旅游產業的啟發借鑒進行系統梳理和歸納研判,建議健全東北旅游統籌協調機制,加快發展基于獨特資源的全域游和全季游,推動冰雪游、溫泉游、避暑游等特色旅游成為具有地域優勢的主導產業,并配套發展冰雪裝備及用品產業,助力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
一、哈爾濱冰雪旅游火爆出圈,東北旅游業實現高速增長
元旦假日前3天,哈爾濱市累計接待游客 304.79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59.14億元。游客接待量與旅游總收入達到歷史峰值。哈爾濱2024年元旦假期的旅游預訂單量(含住宿、門票、交通等)比上一年增長超17倍,哈爾濱冰雪大世界是當地最熱門景區。攜程數據顯示,元旦假期哈爾濱整體旅游訂單量同比增長158%。哈爾濱鐵路和機場客運量都創造了歷史新高,期間,以旅游、住宿和餐飲為主的新增市場主體也爆發式增長,有4000余套商品房被南方游客購買。
同時,沈陽整體旅游訂單量同比增長131%,龍年春節假期旅游訂單量同比增長幅度為818%。截至1月末,吉林市累計接待游客46.84萬人次,同比增長41%,實現旅游收入24173萬元,同比增長45%。攜程數據顯示,長春春節假期訂單量同比上一年春節假期增長839%。
據報道,2023年,遼寧省一共接待游客5.1億人次,同比漲了142.9%;旅游收入達到了5022.6億,同比漲了166%。吉林省2023年共接待游客3.14億,旅游收入5277億。黑龍江省2023年共接待國內外游客2.18794億人次,旅游收入2215.3億。來自黑龍江省文化和旅游廳的數據顯示,2024年元旦期間,黑龍江省旅游熱度屢創新高,累計接待游客661.9萬人次,同比增長173.7%。冰雪經濟的高速增長和東北旅游業的持續升溫,是東北振興中出現的好兆頭。
二、認真總結冰雪旅游火爆的經驗做法,深度思考旅游產業的發展定位
哈爾濱冰雪旅游火爆出圈是一個長期積累的效應、機遇積累的過程、主動作為的成果。哈爾濱在1963年開始舉辦冰燈活動,連續舉辦了43屆全國冰雕專業比賽、25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10屆全國大眾冰雪季。借助北京冬奧會點燃的冰雪熱情,借助籌辦亞冬會的機會,加上哈爾濱及黑龍江的主動作為,帶動了后疫情時期旅游恢復性增長階段的冰雪旅游熱潮。
哈爾濱引爆冰雪旅游得益于其獨特的做法。一是搶前抓早,把握主動。本屆冰雪大世界謀劃早、開工早、開業早,冰量大、園區廣、項目多,比歷年開工和開業分別提前了10天和7天。二是管理有序,立竿見影。從嚴整治為哈爾濱冰雪旅游樹立了新標桿、傳播了好口碑,使游客敢來、愿來、多來哈爾濱。危機公關能力強。在面對“退票”風波時,“四兩撥千斤”不僅化解了巨大的社會輿情危機,并成為一次成功的事件營銷,“退票”這一示弱行為贏得了全網同情與好感。響應需求,人流控制,調整優化游園時間,提高游客接待能力。三是宣傳推介,聲名遠揚。南下、東進、西推,組織推介會、新聞發布會、景區說明會,自媒體、融媒體的配合與支持,各地網紅大咖紛至沓來齊聚哈爾濱,身臨其境地吸粉傳播。四是不斷出新,創意無限。冰雪大世界洞察需求并即時滿足,不斷引入新活動、新設施、新項目,創意創新力很強,表現為新項目頻出,為游客提供了高質量體驗。五是全民參與,服務入微。“以客為先、以客為尊、以客為友、以客為親”,把游客“寵上天”,人造月亮、熱氣球、交響樂團、“溫暖驛站”、松花江面上N多小雪人……鄂倫春族馴鹿表演、飛馬踏冰更是玩出了新高度,可謂“濱至如歸”。
其他城市及東北三省也融入發展冰雪旅游熱潮中。沈陽市力爭“冷”資源變成“熱”產業,吉林市全力向世界級冰雪旅游度假目的地目標邁進,長春市大力發展冰雪旅游產業,不斷打造新熱點、營造新場景、激發冰雪消費新潛能,讓“冷資源”釋放出“熱效應”,蒙東地區借助籌辦第十四屆全國冬運會也融入了冰雪熱潮。特別是黑龍江省全要素全鏈條全領域做好“冰雪+”文章,吉林省瞄定特色資源做大做強冰雪產業,遼寧省突出特色大力發展冰雪+溫泉游,東北地區已經形成發展冰雪經濟的合力。
當然,從如何發展東北旅游產業的視角,還需要進行一些深度思考。一是東北如何將主要城市的冰雪旅游熱延續成為東北全域游和全季游,推進東北旅游產業的協同發展,盡快將東北旅游培育成為助力東北振興的主導產業。二是如何通過冰雪游帶動東北地區的國際游,吸引東北亞的俄日韓蒙、中亞國家、東南亞、歐美的游客,欣賞東北的冰雪景觀;同時,引導國內游客參加東北邊境城市游及跨境游,增加冰雪旅游的國際游份額,與中國向北開放形成同頻共振。三是如何提高綜合接待能力,提高服務水平,持續完善交通、住宿、餐飲、旅游景點的硬件設施和數字化程度,全面提升開展全域游和全季游的接待能力,形成與主導產業相稱的支撐體系。四是如何利用旅游產業的外溢效應,發展冰雪裝備、游樂設備、旅游產品、主題演藝等,甚至帶動產權酒店、商品房銷售、地產品外銷、投資合作項目等,通過旅游推動與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將旅游流量轉化為消費增量,利用旅游產業帶動經濟增長,助力東北振興取得新突破。
三、抓住冰雪產業發展的難得機遇,形成加快東北特色旅游產業的發展合力
東北冰雪旅游是一個有基礎,有潛力,有前景,有作為的題材,可以發展成為特色優勢產業,現在需要抓住難得的發展機遇。據《中國冰雪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23)》預計,中國冰雪運動產值達到8900億元,2025年將超過1萬億元。東北豐富的冰雪資源具有獨特的優勢,再加上歷史遺跡、人文景觀、自然風光、溫泉洗浴、城市風貌、旅游景點等,奠定了發展旅游的基礎。東北作為冰雪旅游的絕對主體地區,對冰天雪地構成的金山銀山的開發,形成的冰雪經濟展示了東北旅游產業的巨大潛力。對東北旅游資源深度開發形成的特色旅游產業,有望成為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的著力點、推動經濟發展的增長點、支撐東北全面振興的新動能。
要做大做強東北特色旅游產業,需要借鑒冰雪經濟的發展經驗,形成政府、企業和社會力量的發展合力。推動旅游產業發展,需要以政企協同為主線;在參與市場競爭中,需要以誠實守信為基石;引導激發消費需求,需要以精準供給為核心;推動旅游人氣升級,需要以多維傳播為手段;營造和諧旅游環境,需要以全民參與為支撐;豐富高質量旅游產品,需要體現城市內涵;形成現代旅游產業體系,需要壯大新型文旅市場主體。
四、大力開發東北獨特旅游資源,發展旅游產業助力東北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
強化對東北旅游資源的深度開發,大力發展特色旅游,提升旅游產業在東北振興發展中的定位,用新的主導產業助力東北振興。東北全面振興需要產業發展的有力支撐,需要通過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經濟增長。冰雪旅游的火爆,提示和預示著旅游產業將在東北振興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要抓住旅游產業蓬勃發展的機遇,盡快將東北旅游產業培育成為助力東北振興的主導產業。一是總結冰雪產業發展經驗,完善提升措施,使東北旅游產業成為全面振興的突破點。二是大力開發東北特色旅游資源,把旅游產業作為產業結構調整擴大增量的主攻方向。三是下定決心把旅游業培育成為主導產業,形成東北全境游、全季游的發展態勢。四是注重發展旅游裝備制造和紀念品生產,延長產業鏈、創新鏈和價值鏈,打造現代化旅游產業體系。

東北地區政府、企業和社會需要提高對發展旅游產業的認識,加大財力、物力和人力投入,形成全面發展旅游產業的熱潮。一是以哈爾濱冰雪旅游熱為引爆點,帶動東北旅游產業全面發展。二是主動謀劃,積極準備,爭取夏季避暑納涼游火爆出圈,并注重培育春秋旅游市場。三是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交通住宿游覽設施,提高游客接待能力。四是主動對外開放,招攬國外游客,建成境外游客打卡地;發揮邊境城市優勢,開展跨境異國風情游。
強化東北旅游的統籌協調,健全政府、企業和社會組織間的聯動機制,加快實現東北旅游產業的協同發展。一是更新和提升省市旅游發展規劃,按照旅游產業新的定位,突出各地特色,謀劃旅游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二是健全政府間的統籌協調機制,依據各自的特色資源,黑龍江刻出冰的高度,吉林做好雪的文章,遼寧突出溫泉的特色,實現差異化發展。三是爭取和出臺政策,對冰雪旅游設施的土地、林地、用水,以及冰雪裝備制造等,給予土地指標、稅收優惠、資金扶持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四是支持企業開放旅游項目,加強景點和旅行社間的合作,優化東北旅游線路,擦亮東北旅游品牌。五是推進東北旅游的數字化轉型升級,提高冰雪大世界、滑雪場、酒店、餐飲等旅游設施,以及城市景觀、交通設施、服務場所,特別是景區票務、景點人流、應急指揮的智能化水平,利用掃碼登記代替人員排隊,實行東北滑雪場一卡通用,用數字技術助力東北旅游發展。
(作者單位:東北大學中國東北振興研究院)